量子力學新思考(4)—角動量與物質波

2020-09-03 陀螺—上帝擲出的骰子

量子力學新思考(4)—角動量與物質波


司今(jiewaimuyu


德布羅伊物質波是量子力學最讓人鬧心的一個問題,但它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卻極其重要,因為它直接締造了薛丁格方程的出現,因此,對它的深入思考與探究很有必要。

為了解決玻爾「三個量子假設」中的「角動量量子化」問題,德布羅伊大膽地提出一個假說,即粒子運動具有「波粒二象性」,為此他給出,一個粒子運動的動能與動量遵循E=hγ=mv²,p=h/λ的物理定量形式,這樣就將粒子運動形式定格在了「波粒二象性」上了;不過,這裡要特別注意普朗克常量h在德布羅伊公式中所表現出的物理意義。

為了揭示普朗克常量h在德布羅伊公式中的物理本質,為此,德布羅伊引入了一個「駐波」概念,這個概念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純「機械波」模型,對此,德布羅伊的描述是:

駐波是自然界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生活中無處不在,例如水波、樂器發聲、樹梢震顫等都與駐波有關。

對於樂器中的弦駐波而言,有弦長L=nλ,其描述方程同簡諧波一樣,即y=Acos2π(t/T-x/λ ).

對於線性的圓駐波而言,則有圓周長2πr=nλ,其描述方程也同簡諧波一樣,即y=Acos2π(t/T-x/λ ).

如果將圓駐波看作是微觀電子繞原子核運動時產生的波動軌跡,因有德布羅伊假設p=h/λ,故有2πmvr=nh,即電子繞原子核運動的角動量L=mvr=nh/2π.因普朗克常數h是常量,故L=mvr=nh/2π應是一個守恆量,這說明,德布羅伊在考慮一個電子繞原子核運動時所表現出的「駐波」性是要遵守角動量守恆的。

例如,一個電子在原子核空間會受到原子核場的影響,它繞原子核運動時就會遵守角動量守恆,如下圖,按照德布羅伊圓駐波理論,電子繞原子核運動的軌跡為駐波形式,當普朗克常數h=2πmvr=nλ時,則有m.v0.r0=m.v1.r1=m.v2.r2=k.

由此可見,角動量守恆才是德布羅伊物質波公式最核心的物理基礎,沒有角動量守恆,根本就無從談論和認知一個電子繞原子核運動所表現出來的所謂「波動」形態!

同時,對薛丁格波函數方程的深入探究,也不能忘記粒子運動中的角動量守恆性。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新思考(1)—自旋、磁場與角動量
    量子力學新思考(1)—自旋、磁場與角動量司今(jiewaimuyu@126.com)量子力學成功的精髓在於「磁場、角動量、自旋」上,其他的,如波函數方程、物質波、量子糾纏、隧道效應等等,都是基於這三個物理量之下所湧現出來的「現象」;量子力學不是什麼超經典的物理學,而是將「磁場、角動量、自旋」等微觀物理要素融入經典物理後所產生的新經驗描述形式,它的「雜亂無章」性正體現了「磁場、角動量、自旋」等微觀物理屬性對經典物理的衝擊程度......
  • 量子力學新思考(3)—普朗克常量與角動量
    量子力學新思考(3)—普朗克常量與角動量司今(jiewaimuyu)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物體熱輻射規律時發現,只有假定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不是連續的,即是一份一份地進行的,則其計算結果才能與試驗結果是相符;每份能量子ε=hγ,γ為輻射電磁波的頻率,h為一常量,稱為普朗克常數。
  • 量子力學新思考(1)
    量子力學新思考(1)司今(jiewaimuyu@126.com)量子力學成功的精髓在於「磁場、角動量、自旋」上,其他的,如波函數方程、物質波、量子糾纏、隧道效應等等,都是基於這三個物理量之下所湧現出來的「現象」;量子力學不是什麼超經典的物理學,而是將「磁場、角動量、自旋
  • 量子力學新思考(3)
    量子力學新思考(3)司今(jiewaimuyu@126.com)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物體熱輻射規律時發現,只有假定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不是連續的,即是一份一份地進行的,則其計算結果才能與試驗結果是相符;每份能量子ε=hγ,γ為輻射電磁波的頻率,h為一常量,稱為普朗克常數。
  • 量子力學新思考(2)
    量子力學新思考(2)司今(jiewaimuyu@126.com)宏觀物理學缺少了對偶極場整體的研究 ,如果將偶極場(如地球,太陽等的偶極磁場)納入宏觀物理研究,那麼宏觀與微觀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但自旋並不是量子力學所描述的1/2、1/3等自旋形式 ,真正的自旋就是2π形式,量子力學所描述的自旋只不過是符合量子力學法則的一種說法罷了; 自然界不可能存在所謂的1/2、1/3等自旋形式。
  • 量子力學新思考(2)—自旋與偶極磁場
    量子力學新思考(2)—自旋與偶極磁場司今(jiewaimuyu)宏觀物理學缺少了對偶極場整體的研究 ,如果將偶極場(如地球,太陽等的偶極磁場)納入宏觀物理研究,那麼宏觀與微觀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但自旋並不是量子力學所描述的1/2、1/3等自旋形式 ,真正的自旋就是2π形式,量子力學所描述的自旋只不過是符合量子力學法則的一種說法罷了; 自然界不可能存在所謂的1/2、1/3等自旋形式。
  • 量子力學新思考(5)—困境與希望
    量子力學新思考(5)—困境與希望司今(jiewaimuyu)電子波是概率波……概率通常被看作是那些還在研究中的不完美知識的反映,而不是反映了潛在物理學定律中的非決定性。2、我也不像以前那樣確信量子力學的未來。一個不好的信號是即使那些只適應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們也無法就它的意義達成共識。這種分歧主要產生於量子力學中測量的本質……如果我們忽略其他關於電子的一切而只考慮自旋,那它的波函數跟波動性其實沒什麼關係。
  • 量子力學筆記3---光量子論、物質波與玻爾原子模型
    1.3 光量子論及物質波1.3.1 普朗克的假設
  • 量子力學全局近似詮釋(大綱)
    ,由實驗得出;場,局域性)微分形式,必須連續薛丁格方程的物理意義(充分擴散的物質波,理想平面波)本徵態解讀(任何波源,經充分擴散、衰減後的最後狀態,是優勢模式)薛丁格方程解法解讀(與一般微分方程解法的差別,數值解法,初值問題)標準模型的物理圖像薛丁格方程的物理意義實際上,傳統非相對論量子力學理論體系
  •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
    量子力學的發展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物質的結構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認識。量子力學得以解釋許多現象和預言新的、無法直接想像出來的現象,這些現象後來也被非常精確的實驗證明。除通過廣義相對論描寫的引力外,至今所有其它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學的框架內描寫(量子場論)。
  • 人文視角下的物理認知(量子)
    量子力學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1900年,普朗克提出輻射量子假說:電磁場和物質交換能量是以間斷的能量子實現的,能量的大小和輻射頻率成正比,比例常數為普朗克常數,正確的給出了黑體輻射能量分布。
  • 五分鐘量子力學(九)、量子史話:自旋與全同性原理
    五分鐘量子力學(九)、量子史話:自旋與全同性原理在切入這個知識點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小編無法用語言描述的量子力學內容的列表,以下內容都是小編故意PASS的部分,(說明一下,這些內容僅僅是量子力學的入門部分)請各位小夥伴諒解:一、量子力學中的力學量
  • 物理學家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物理根源究竟是什麼?
    1.對於「光子」,「物質波」就是電磁波,這是早被麥克斯韋爾揭示、並得到普遍認同的觀點;羅教明老師更加清晰地論證道:「光子從本質上講是完全自約束的電磁波
  • 量子化是自然湧現(全局詮釋之六)
    原子能級的離散化,同時也自然給出了普朗克能量量子假定,只是已經不是假定,而是自然結果。由於電磁輻射就是電磁波,而黑體總要由物質構成,構成物質的原子能級的分立性,和分立能級躍遷的不連續,使得實際效果上,看起來,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假定成立,因此他得到了正確的黑體輻射公式。
  • 周世勳版《量子力學》分析及考試說明
    Ⅱ 考查目標考研對量子力學要求包括:量子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並以波動力學為主要表現形式,具體有波函數和薛丁格方程、力學量、微擾理論和自旋等。要求考生:(1)掌握和準確認識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2)掌握用波函數來描述微觀粒子狀態以及波函數的意義。
  • 薛丁格的量子力學永遠是不存在的,而且量子力學從來就不是門科學
    薛丁格方程是量子力學的基本物理原理,其產生的原因既無法直接解釋,也很難嚴格證明。但現在已經可以人工合成薛丁格方程中的一個方程,既二維薛丁格方程。量子力學裡面薛丁格方程就是二維的矩陣。對於你提出的薛丁格方程對應的薛丁格方程解,不可能!我能給你兩個思路。
  • 我的物質基理(12)——波
    波是基本物質傳遞能量的主要形式,更是基本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基本現象或普遍現象。沒有物質不會產生什麼波更不會感知到什麼波。但是很多人對波並沒有從物質這個主體的基本屬性上來認識,而是用物質相互作用背後的現象在認識波。所謂「現象學」的認識方法就是用各種現象去解釋其他的現象,將一些現象當成了本質。
  • 學習量子力學,從接受這三個荒唐的理論開始吧
    1,光,其實是由不連續的能量單位組成的電磁波2,物質的是由具有波動性質的粒子構成的3,不論是光、粒子,還是物質,都具有不連續值的內稟角動量,也可以成為自旋。根據量子力學理論,能量的最小單位=hν,h是普朗克常數,h=6.62606896(33)×10^(-34) J·s,v代表頻率,如果我們想要計算一段光或者一個光子的能量,只需要用hν,即6.62606896(33)×10^(-34) J·s乘上光的頻率就可以得到結果了,總之是非常非常小,即使在一平方釐米的面積裡,也會數量有超過一萬萬億的能量子
  • 圓周率的涵義你知多少(二):π與量子力學
    其中普朗克常數 h 是一個物理常數,用以描述量子大小,在量子力學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鑑於π在量子力學公式中的廣泛應用,為方便起見,常用下面所示的約化普朗克常數 (h 上加一橫,讀作h吧),以便消除量子力學公式中常出現的π: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不確定性原理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原理,由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
  • 量子力學的惱人概念和問題(全局詮釋之三)
    費曼曾經說過,沒有人懂量子力學。這句話經常被一些批評我的人引用,作為我不懂量子力學的證據。這樣批評我當然很可笑的,因為這意味著,他們不但承認自己不懂,還不許別人進一步研究明白,因此被我嘲笑為「量子力學不懂派」。量子力學究竟有那些概念讓科學家們感到不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