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力學新思考(2)—自旋與偶極磁場
量子力學新思考(2)—自旋與偶極磁場司今(jiewaimuyu)宏觀物理學缺少了對偶極場整體的研究 ,如果將偶極場(如地球,太陽等的偶極磁場)納入宏觀物理研究,那麼宏觀與微觀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但自旋並不是量子力學所描述的1/2、1/3等自旋形式 ,真正的自旋就是2π形式,量子力學所描述的自旋只不過是符合量子力學法則的一種說法罷了; 自然界不可能存在所謂的1/2、1/3等自旋形式。
-
量子力學新思考(1)
量子力學新思考(1)司今(jiewaimuyu@126.com)量子力學成功的精髓在於「磁場、角動量、自旋」上,其他的,如波函數方程、物質波、量子糾纏、隧道效應等等,都是基於這三個物理量之下所湧現出來的「現象」;量子力學不是什麼超經典的物理學,而是將「磁場、角動量、自旋
-
量子力學新思考(2)
量子力學新思考(2)司今(jiewaimuyu@126.com)宏觀物理學缺少了對偶極場整體的研究 ,如果將偶極場(如地球,太陽等的偶極磁場)納入宏觀物理研究,那麼宏觀與微觀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但自旋並不是量子力學所描述的1/2、1/3等自旋形式 ,真正的自旋就是2π形式,量子力學所描述的自旋只不過是符合量子力學法則的一種說法罷了; 自然界不可能存在所謂的1/2、1/3等自旋形式。
-
量子力學新思考(4)—角動量與物質波
量子力學新思考(4)—角動量與物質波司今(jiewaimuyu德布羅伊物質波是量子力學最讓人鬧心的一個問題,但它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卻極其重要,因為它直接締造了薛丁格方程的出現,因此,對它的深入思考與探究很有必要。
-
量子力學新思考(3)—普朗克常量與角動量
量子力學新思考(3)—普朗克常量與角動量司今(jiewaimuyu)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物體熱輻射規律時發現,只有假定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不是連續的,即是一份一份地進行的,則其計算結果才能與試驗結果是相符;每份能量子ε=hγ,γ為輻射電磁波的頻率,h為一常量,稱為普朗克常數。
-
量子力學新思考(3)
量子力學新思考(3)司今(jiewaimuyu@126.com)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物體熱輻射規律時發現,只有假定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不是連續的,即是一份一份地進行的,則其計算結果才能與試驗結果是相符;每份能量子ε=hγ,γ為輻射電磁波的頻率,h為一常量,稱為普朗克常數。
-
五分鐘量子力學(九)、量子史話:自旋與全同性原理
五分鐘量子力學(九)、量子史話:自旋與全同性原理在切入這個知識點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小編無法用語言描述的量子力學內容的列表,以下內容都是小編故意PASS的部分,(說明一下,這些內容僅僅是量子力學的入門部分)請各位小夥伴諒解:一、量子力學中的力學量
-
「電子自旋」趣事(10)——愛因斯坦在磁矩與自旋研究方面的貢獻
「電子自旋」趣事(10)——愛因斯坦在磁矩與自旋研究方面的貢獻司今(jiewaimuyu@126.com)角動量和自旋之間的關係中還是做出了一定貢獻的,如「愛因斯坦-德哈斯效應」就是一例,但這在量子力學自旋發展史中卻很難看到這方面的記述。
-
量子力學新思考(5)—困境與希望
量子力學新思考(5)—困境與希望司今(jiewaimuyu)一個不好的信號是即使那些只適應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們也無法就它的意義達成共識。這種分歧主要產生於量子力學中測量的本質……如果我們忽略其他關於電子的一切而只考慮自旋,那它的波函數跟波動性其實沒什麼關係。3、把概率引入物理學原理曾困擾物理學家,但是量子力學的真正困難不在於概率。
-
量子力學科普:電子自旋,一種在宏觀世界無法理解的特殊運動
量子力學科普:電子自旋,一種在宏觀世界無法理解的特殊運動自旋,量子力學對自旋的定義是:由粒子內稟角動量引起的內稟運動,好吧,我相信大多數人看了這個定義之後還是無法理解自旋是什麼,由粒子內稟角動量引起的內稟運動,這個解釋實在是太抽象,角動量是什麼?
-
自旋
核自旋是一個十分難理解的概念,它不能直接觀察只能通過實驗發現自旋存在的證據,如果要完全理解這一個概念需要我們掌握量子力學,但作為非專業的讀者,我們也有另外一套更簡單的方法去了解自旋
-
重力並不care量子自旋? 大一統理論發展受阻
但就像小孩兒一樣,所有的微觀物體都對引力「視而不見」,他們遵守的規則乃是由量子力學描述。但和小孩兒不同之處在於,沒有人真正理解是什麼讓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理論無法統一。建立大一統理論的基石之一就是找到統一引力和量子力學的辦法。比如,如果一個粒子受到的引力取決於這個粒子的內部量子態,這就是兩種理論有深層聯繫的有力證據。嘗試統一引力和量子力的嘗試中,最新進展是一種叫做自旋的量子性質。自由落體,並不自由廣義相對論的基石之一就是物體沿直線穿越彎曲的時空。
-
自旋——量子力學中微粒奇特的屬性
在量子力學中,自旋(Spin)是粒子所具有的內稟性質,其運算規則類似於經典力學的角動量,並因此產生一個磁場。雖然有時會與經典力學中的自轉(例如行星公轉時同時進行的自轉)相類比,但實際上本質是迥異的。而在量子力學中,自旋並不是指量子真的在旋轉。說到自旋就一定要說這個實驗——施特恩-格拉赫實驗,這個實驗是德國物理學家奧託·施特恩和瓦爾特·格拉赫為證實原子角動量量子化於1921年——1922年期間完成的一個著名實驗。
-
科學家從「銀原子束」實驗看見「角動量量子化」,大幅提升硬碟讀取...
「自旋」長久以來是一個神秘又難解的概念,它與物理學的旋轉概念、角動量的量子化、狹義相對論,都有很深的關聯,然而它無法以古典物理來解釋,同時也是促成近代「量子力學」誕生的原因之一,究竟它對現代電磁學產生什麼影響,又為計算機硬碟的技術發展造成什麼利基呢?
-
粒子的自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與地球的自轉有何不同?
在量子力學和粒子物理學中,自旋是由基本粒子、複合粒子(強子)和原子核攜帶的一種角動量的內在形式,是粒子所具有的內稟性質,其運算規則類似於經典力學的角動量
-
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電子自旋是相對論性質
原子物理的研究,比如銀原子束在非均勻磁場中的分裂問題(圖1),原子譜線的雙線問題,引出了二值問題(two-valuedness),就是哲學上的一分為二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理解最後著落到電子擁有自旋標籤這個結論上。自旋的問題博大精深,自旋的發現是一場思維歷險,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深入了解一下。如何描述一個二值問題呢?
-
統一路 10-自旋的奧秘
在量子力學誕生的那一年,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Pauli,1900年-1958年)也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呱呱墜地,二十多年後,他成為量子力學的先驅者之一,是一個頗富特色的理論物理學家。泡利在物理學界以犀利和尖刻的評論而著稱,絲毫不給人留面子。有一次,泡利對一個剛做完報告的同行說:「我從來沒聽過這麼糟糕的報告!」
-
學習量子力學,從接受這三個荒唐的理論開始吧
1,光,其實是由不連續的能量單位組成的電磁波2,物質的是由具有波動性質的粒子構成的3,不論是光、粒子,還是物質,都具有不連續值的內稟角動量,也可以成為自旋。根據量子力學理論,能量的最小單位=hν,h是普朗克常數,h=6.62606896(33)×10^(-34) J·s,v代表頻率,如果我們想要計算一段光或者一個光子的能量,只需要用hν,即6.62606896(33)×10^(-34) J·s乘上光的頻率就可以得到結果了,總之是非常非常小,即使在一平方釐米的面積裡,也會數量有超過一萬萬億的能量子
-
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電子自旋是相對論性質|賢說八道
近代物理的兩大支柱是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是不分家的,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一點可從電子自旋的相對論性窺見一斑。02二值問題、自旋與泡利矩陣原子物理的研究,比如銀原子束在非均勻磁場中的分裂問題(圖1),原子譜線的雙線問題,引出了二值問題(two-valuedness),就是哲學上的一分為二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理解最後著落到電子擁有自旋標籤這個結論上。
-
電子的自旋,你知道多少?
這些橢圓軌道也是量子化的,為此索末菲引入了角量子(角動量量子化),但是電子有可能順時針轉,也有可能是逆時針轉動,產生的磁場方向也相反,故而又得出磁量子(磁距量子化)。自此,有了3個量子化概念:主量子n、角量子l、磁量子m。有點我們必須堅持,那就是開頭說的一句話:原子是穩定的。所以每個層級、每個亞層上,磁量子都是守恆的(相加等於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