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威利!山東省唯一一隻大猩猩去世,皮毛、骨骼將製作成標本

2021-01-0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裴巖

再見,威利!12月19日晚,山東省唯一一隻大猩猩突發性腦部出血,後經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

12月22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獲悉,濟南動物園將在網上舉辦紀念活動,大猩猩威利的皮毛、骨骼將製作成標本。同時,濟南動物園將積極跟有關動物機構聯繫,爭取再引進一隻大猩猩。

專職保育員:

拿著籃球當枕頭還用麻袋墊腳

六年前,任克勤從部隊轉業到濟南動物園,並被分配到猩猩館為威利做專業保育員。「它的體重有300多斤,站起來得有1.8米,它的上肢很粗壯,給人一種虎背熊腰的感覺。」任克勤說,他第一次看到大猩猩就感到「很震撼」,同時也很興奮。

「它平時的飲食非常有規律性,最愛吃的瓜果蔬菜,像香蕉、西紅柿、茄子是它最愛吃的。」任克勤說,威利生前喜歡吃橙子、橘子、西瓜、哈密瓜、甜瓜等水果,同時也喜歡吃西紅柿、菜花、洋蔥等蔬菜,以及煮熟的地瓜、土豆和麵包、火腿腸、雞蛋等主食,而它最喜歡的飲品是牛奶,尤其是酸奶。

在任克勤的印象中,威利非常聰明,她不僅能提前感應到保育員給它送飯,「到了飯點就主動走到門口,還用手主動去接水果」。任克勤指著威利的房間說道,威利生前喜歡玩籃球,它會把籃球當成枕頭,而且還用麻袋墊在腳下。

畢竟威利是高齡野生動物,它也不可避免進入老齡時段:牙齒脫落、行動遲緩、目光不再炯炯有神,特別是表現挑食、不願活動、喜歡靜臥,出現關節活動障礙等不良狀況,「雙手捶胸」的標誌性動作完全看不到了。

「因為它的年齡越來越大了,我們就給它餵一些保健品,防止出現老齡化問題。」任克勤說,他們特意在威利的房間裡安裝了樓梯和欄杆,防止其跌倒摔傷。

「(威利)走之前,我做夢還夢到過它。」威利的專職保育員任克勤回憶大猩猩的時候一度落淚,他說威利去世得很突然,至今他與同事沒有接受這一事實。

動物醫生:

突發腦部出血後搶救了四五十分鐘

「威利」(willy)是一隻雄性大猩猩,它於1976年6月21日出生在德國紐倫堡動物園,系人工飼養出生。

1996年9月28日,威利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轉機上海來到濟南動物園,成為濟南市以及山東省唯一一隻大猩猩。

在濟南動物園猩猩館內,威利一直幸福、舒適地生活著,它的房間夏有空調、冬有暖氣,其日常起居不僅有專業的動物保育員進行管養,全天候有人員和電子監控,還有專門的動物醫生負責醫療保健。

「每天巡診的時候都會過去(見它),他會給我們打個招呼,進行互動。」談及有關威利的事情時,濟南動物園獸醫院院長仉偉說,最近幾年,威利老齡化的狀況越來越嚴重,不僅行動遲緩,而且活動時間和活動範圍都比以前少了。

2020年12月19日晚,威利突發性腦部出血。「上午的時候,它吃東西還正常,晚上就不怎麼吃飯了。」仉偉說,他們發現威利身體狀況異常時,聯繫多名專家進行會診,全力搶救了四五十分鐘,然而威利仍救治無效後去世。

據了解,野外大猩猩的平均壽命為35歲,人工飼養壽命為40-50歲,國內壽命最長記錄為44歲,而威利打破了這一紀錄,國內壽命最長的大猩猩。

動物管理科科長:

威利將被製作成標本或再引進大猩猩

陪伴濟南市民24年的大猩猩去世後,不少市民特意來到濟南動物園猩猩館,他們看著空蕩蕩的籠舍非常不舍。

「1997年,我們剛結婚的時候來看到威利,後來我們經常帶孩子來逛動物園,孩子也見過威利。」濟南市民劉女士說,威利是濟南市民一代人的記憶,他們再次來到猩猩館也是給威利道個別。

那麼,大猩猩的後事如何處理呢?濟南動物園是否會再次引進大猩猩呢?

「根據國際大猩猩保護聯盟規定的要求,這隻猩猩是不參與繁殖的,它也就沒有後代。」濟南動物園動物管理科科長李偉說,為了更好的紀念威利,他們下一步將會把威利的皮張和骨骼做成標本,來進行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這是最好的紀念」。

同時,李偉稱濟南動物園還將舉辦網上紀念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發表相關的紀念文章,讓市民追憶,從而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大猩猩。

「籠舍隔離一段時間後,根據單位的計劃看飼養什麼動物。」李偉說,引進大猩猩的程序很多,而且對場館建設以及技術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不過他們會積極跟有關動物機構聯繫,爭取再引進一隻大猩猩。

相關焦點

  • 省內唯一大猩猩去世市民惜別,濟南動物園將舉辦網上紀念活動
    威利留下的正在吃食物的照片。(資料片)再見,威利!12月19日晚,山東省唯一大猩猩突發性腦部出血,經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濟南動物園將在網上舉辦紀念活動,大猩猩威利的皮毛、骨骼將製作成標本。同時,濟南動物園將積極跟有關動物機構聯繫,爭取再引進一隻大猩猩。
  • 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大猩猩「威利」去世
    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威利」走了。12月21日,山東濟南動物園服務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濟南動物園」發布消息稱,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於12月19日晚因突發性腦部出血,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
  • 城·事(378)國內最長壽大猩猩「威利」濟南去世,愛玩籃球和麻袋
    「24年,一代濟南孩子兒時的記憶」,威利1996年來到濟南動物園,成為濟南市乃至山東省唯一一隻大猩猩,在這裡度過了2個人類的「本命年」。不少市民得知威利去世後,在網絡發文回憶與威利相伴的時光,「祖孫三代都見過它,甚至每周都要來看看它,它是帶給我們幾代人歡樂的老朋友」。
  • 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因病去世 年齡44.5歲,為國內動物園壽命...
    12月19日晚,大猩猩「威利」因突發性腦部出血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圖為今年6月「威利」在自己的44歲生日會上。 新時報記者黃中明 攝今年六月二十一日,大猩猩「威利」曾舉行線上「生日趴」。
  • 陪伴濟南人24年的大猩猩「威利」去世,年齡44.5歲
    據濟南動物園消息,  陪伴了濟南市民24年的大猩猩「威利」  於2020年12月19日,因病搶救無效去世,  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  「威利」來濟南已經24年了  據了解,大猩猩「威利」(willy),雄性,1976年6月21日生於德國紐倫堡動物園,系人工飼養出生,於1996年9月28日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轉機上海來到濟南,在動物園安家落戶,對外展出,成為濟南及山東省唯一一隻大猩猩。
  • 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已於12月19日平安回到自己的「猩球」
    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於2020年12月19日,因病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1、「威利」概況大猩猩「威利」(willy),雄性, 1976年6月21日生於德國紐倫堡動物園,系人工飼養出生,於1996年9月28日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轉機上海來到濟南,在動物園安家落戶,對外展出,成為濟南及山東省唯一一隻大猩猩。「威利」性格沉穩、孤傲,體型健壯,深受市民及遊客喜愛。
  • 魚類骨骼標本製作及注意事項
    如何製作魚類骨骼標本【透明骨骼標本】(1)將魚浸入福馬林,變硬後再浸入酒精。
  • 小海豚死了流兩眼「血淚」 將製作成骨骼標本(圖)
    小海豚死了流兩眼「血淚」 將製作成骨骼標本(圖) 2016-03-29 16:29:46他放下手中的魚竿,翻過圍欄,沿著一截木頭梯子往下爬,踩在泥濘的岸邊,徒手將這隻「大魚」拉上了岸。拉上來後,一看是只海豚,韓先生顧不上一身泥,趕緊報警。  「太可惜了,一條生命沒了,它身上也沒有發現有傷啊」,韓先生說,長這麼大,自己還是第一次看到海豚,很遺憾是死的,沒能見到它在海裡活蹦亂跳的樣子。
  • 去世的寵物可以做成標本嗎?專家說:不行!
    去世的寵物可以做成標本嗎?專家說:不行!  關於動物標本的製作,大家可能會突發奇想:如果我知識儲備足夠多、動手能力特別強,家中的寵物如果去世了,能不能把它製成「寵物標本」呢?  自製寵物標本可行嗎?  首先,動物標本製作是一個分工細緻的複雜工作,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而且涉及到許多專業問題。
  • 揭秘鯨魚標本製作過程 鯨魚脫脂埋地下8年(圖)
    12月21日,記者從青島海底世界水族館工作人員處獲悉,這條鯨魚是2003年左右掩埋在地下的,最近剛清理出來,目前已經將鯨魚骨架冷凍在標本製作廠,下一步將進行骨骼標本製作。記者採訪了解到 ,青島有多家科研機構專門製作大型海洋生物標本 ,並已形成成熟的製作方式。國內沿海捕撈發現的大型海洋動物 ,多數會在青島的標本製作廠加工製作成標本 。
  • 現代動物標本剝製之父的故事:1896年,他赤手空拳殺死了一隻花豹
    在射殺一隻大猩猩的過程中,在躲避它翻滾而來的屍體時,他差點兒摔下懸崖。此外,他還曾經被三隻憤怒的犀牛追趕,差點被踐踏成泥。然而,他距離死神最近的那一次,還是要屬他的第一次非洲探險之旅。當時他遭到了一隻一心復仇的花豹的瘋狂攻擊,命懸一線。最後,他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赤手空拳殺死了它。【圖2】卡爾·阿克利和他所赤手空拳殺死的那隻豹子1885年,P.
  • 全國十佳動物園,有60年開園歷史濟南動物園,你還願意去看威利嗎?
    為了紀念她,也考慮她在濟南的影響力,最終將她製作成標本繼續留在園區,同年,追授為「生態和諧使者」。 大熊貓雅吉 大猩猩威利 說起威利就需要介紹他的出身,1976年生於美國,後由巴塞隆納國際大猩猩繁育中心轉贈給濟南動物園。
  • 不僅是一張「皮毛」,這種技術讓動物「死而復生」
    製作動物標本能讓人了解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所謂動物標本就是把動物遺體經過各種處理,將其皮毛、骨架或身體器官長久保存,作為收藏、展示或研究用的樣品。」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生物塑化標本專家隋鴻錦教授說。
  • 日本藝術家製作的透明骨骼標本驚豔全網!網友:太厲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富田伊織這個名字,他是一名藝術家,因製作動物骨骼標本而著名。
  • 抹香鯨骨骼標本在廈門成型展示
    童慎漢說,六起抹香鯨解剖標本製作中,這是他們第一次發現抹香鯨上頜有牙齒,兩側各7顆。據了解,前五次都為雄性抹香鯨。此次是他們製作的唯一雌性抹香鯨標本。 據《中國鯨類》等文獻記載,抹香鯨的上頜齒退化,一般埋藏於齒齦內不外露,每側有10-16枚。 「解剖時,我們就發現這頭抹香鯨有牙齒,且有少許外露。」童慎漢說,待骨肉分離後,他們才確定了這一發現。
  • 人類已知唯一一隻雌斑鱉不幸去世,《動物來啦》記錄其生前珍貴影像
    本周日晚18點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正大集團聯合推出,由央視創造傳媒製作的《正大綜藝·動物來啦》將在央視一套繼續播出。
  • 有趣的動物骨骼標本——透明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富田伊織這個名字,他是一名藝術家,因製作動物骨骼標本而著名輪廓清晰的海馬骨骼上染著夢幻的粉色,質感又像實驗室顯微鏡下看到的世界一樣。這些美麗標本的作者,就是富田伊織(Iori Tomita),大學時是北裡大學水產學院水產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起初的透明動物標本,是他出於研究目的開始製作的2008年,他開始參展,售賣標本,後出版了寫真集《新世界
  • 我省首屆大學生動植物標本製作大賽決賽昨舉行
    學生在展示蒼鷺標本  據市場星報報導,母雞、蒼鷺、豬獾、章魚……昨日上午8時,這些原本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同時出現在合肥工業大學,參加我省首屆普通高校大學生動植物標本製作大賽決賽。在這場有71件動植物標本參加的「選美比賽」中,栩栩如生的標本令現場觀眾嘖嘖讚嘆。  上午9時,第二組的決賽開始,第一個介紹的作品是宿州學院的學生們,他們的標本是採集于田野中的蟋蟀,但由於製作簡單,未獲青睞。隨後,一個名叫「彩蛙」的骨骼標本,贏得全場喝彩。
  • 新型樹脂包埋標本與傳統標本的對比
    新型樹脂包埋標本,是採用有機高分子樹脂材料,將以往動植物生物體的骨骼標本、浸制標本、剝製標本、幹制標本等通過包埋的方式,加工製作成的一種新型標本產品。該產品安全無毒,透明度高,可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的展示標本的特徵狀況。它主要由高分子樹脂材料,以及經過特殊處理的標本物兩部分構成。
  • 居家製作昆蟲標本實錄
    見米花捨不得愛心,爸爸便跟她商量,等愛心死了,幫她做成標本,作為紀念。我本以為米花會激烈反對,沒想到之前就上過一次標本製作課的米花很自然地答應了爸爸的提議。可之前的標本課是怕蟲子的媽媽陪米花上的,恐慌之下根本啥也沒記住……關鍵時刻還得爸爸頂上,看了個視頻,便開始著手製作了。【前方高能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