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制度最大問題並不是「副部級待遇」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院士制度最大問題並不是「副部級待遇」

  日前,有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顧海兵教授,就院士退休、退出制度、院士待遇、院士兼職等方面制度的建設和改革進行分析。顧海兵認為,院士應該是一種終身的榮譽,不應該存在退休或退出,但「有院士稱號的教授」可以退休。對其享有的副部級待遇,應當予以取消。關於院士的兼職,顧海兵認為,院士不應該兼任實職,在其精力允許的範圍內,可以有多個虛職,而虛職的數量該由所在單位規定。(昨日《京華時報》)

  我基本認同顧海兵教授的各項主張,不過關於退出和退休,我還是有一點小小的異議。假如張曙光當選了院士,現在同樣東窗事發,他的院士資格要不要保留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退出制度,還是應該存在,作為一種懲戒性的措施,適用於那些有學術不端以及其他方面不適當行為(比如觸犯刑律)的院士。出了問題就退出,這應當成為一條鐵律。

  關於院士制度,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不是目前輿論集中關注的副部級一類的個人待遇問題。換句話說,目前的院士制度對於學術發展、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最為不利影響的,不是院士個人的待遇太高了,當然這也是嚴重的問題,需要大力革除。但僅僅把問題聚焦於此,恐怕院士制度的改革,只能浮之於表面。

  那麼院士制度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是院士的學術權力不規範的問題。所謂學術權力,就是支配學術資源的能力。現實的情況是,院士的學術權力過大,且使用不規範。因此院士制度的改革,更應該著眼於規範院士的學術權力。

  院士作為各學術領域的佼佼者,自然有比普通學者大得多的學術影響。這種學術影響很容易就會轉化為學術權力,在學術資源的分配中佔有重要地位,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的學術資源,主體部分仍然來自政府,並且隨著政府財力的不斷增強,政府資助學術研究的力度越來越大。在這些學術資源的分配上,政府相關部門仍然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就是人們詬病的「官本位」、「行政化」,這也就是某些大學教授為什麼要行賄官員的原因。

  但我們也要看到,至少在形式上、程序上,學術資源的分配仍然操之於學術共同體,不誇張地說,基本上所有來自政府的學術資源的分配,都是由專門組成的專家委員會決定的。政府官員要影響結果,也是需要通過專家來實現。這是一種微妙的關係。積極地來看,這有助於學術權力回歸學術共同體,從而學術評價以及相應的資源分配更為合理。院士作為學術共同體中最有影響力的一個群體,在學術資源的分配中,理應遵循學術操守,以純粹的學術標準為依據,從而引導學術研究良性運行。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一部分院士在這方面沒有帶好頭。在學術資源的分配中,部分院士並沒有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首先是給自己攫取了過多的資源,其次就是過多地照顧了利益相關的單位和個人。院士為什麼兼職過多?顯然是相關單位希望院士幫助他們拿到更多的資源。而院士所參與分配的資源,恰恰又是一些重大的、能夠起到重要引導作用的那一部分,因此對整個學術界的風氣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也由於學術界自身的「不爭氣」,「官本位」、「行政化」,也就愈加揮之不去。如果院士們能利用自己的「副部級」的地位,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分配學術資源,捍衛學術尊嚴,那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形呢?院士制度的改革,重點應該在哪裡?實在是無須再多說了。

  (□周雲 作者是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兩院院士談院士制度:院士們到底享受啥待遇
    原標題:院士們到底享受啥待遇   在機場走貴賓通道是最顯示「院士身份」的事情   鐵路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並不介意「曬」出他的收入。
  • 院士們到底享受啥待遇
    比如有傳聞說,院士享受「副部級待遇」。周其鳳指出,國家對院士是有優待,但絕對不是副部級待遇。政治上,院士能看到副部級官員的內部文件嗎?生活上,院士享受不到副部級的住房標準,也沒有專車接送。醫療上,國家會安排院士體檢,但醫院不會按照副部級待遇來為院士服務。副省長到醫院去看病,跟院士能一樣嗎?
  • 還有多少人願意放棄「院士」待遇?
    問題在於,我們的管理制度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主要問題就是資深教授和院士終身制,就是我們在把資深教授和院士這樣的榮譽稱號功利化了,給予了資深教授和院士很多不必要的功利性待遇,而又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資深教授和院士的學術考核的動態管理,以至於不管是資深教授還是院士,有人只要獲得這樣的榮譽,就安享其帶來的既得利益,即便是不能再繼續工作了,仍然會繼續享受相應待遇。這是一般情況和問題。
  • 由「王正敏造假」反思中國院士制度
    長江商報消息 ■ 楊玉聖院士制度兩大悖論截至2013年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總數已達75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已達807人,除去117位外籍院士,兩院院士已多達1440人。一方面,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無論學術研究還是科技發明,我們都還處在「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另一方面,我們又擁有著全世界最龐大的院士集團。
  • 委員透露在京中科院院士享受副部長級醫療待遇
    他的這段發言,是關於「院士副部級待遇」傳聞產生的來龍去脈。「闢謠」:副部級待遇純屬誤解、誤會和誤傳「你查遍國務院的所有文件,沒有說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副部長級待遇這樣一條」「前段日子,我看到有的報刊上提到,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是副部級幹部,或者副部級待遇。
  • 院士談副部級待遇:僅生病時可去幹部保健門診
    我國的院士評審機制是否存在漏洞?  葛均波:院士推選機制確實有一些計劃經濟遺留的弊病。在我國,地方政府、行業部門都可以推薦院士的候選人。這樣推薦的候選人,可能就不是惟科研成就論,而會綜合、平衡考慮候選者的背景、影響力等。這種機制下,優秀的科學家也許就被埋沒。
  • 工程院回應院士制之爭:無規定院士享受副部待遇
    國家在決策時需要我們拿出意見,而且非常肯定我們的工作,怎麼會去動搖院士制度呢?從機制上看,近年工程科技的發展產生了中國工程院,隨之而來的院士制度也是新生事物,是正在上升的東西,而不是沒落的。  記者:那麼對於改革這個制度是否有共識?有何具體的計劃?  沈國舫:改革是我們一直在議論的事情。比如說規範收入,俄羅斯就有這樣的制度。
  • 盤點那些給院士的高待遇:年薪200萬 免費供住房
    這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首次舉行院士大會,兩院院士章程大修備受矚目。  近年來,諸如「院士退休」、「院士隱形利益」等話題一直頗受輿論關注,院士制度改革一直呼聲甚高。  迄今為止兩院院士章程已歷經數次修訂,而此次修訂被視為修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
  •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區別以及級別待遇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院士是什麼級別幹部的待遇呢?1院士的級別待遇院士沒有行政級別,只是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 蓋茨當選的外籍院士,只有榮譽沒有待遇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2017年選舉產生的新院士名單日前公布,兩院外籍院士增選結果也同步產生。這次增選外籍院士,由於有比爾·蓋茨當選工程院外籍院士,因此引起輿論的關注。有網友好奇地打聽,外籍院士享受的待遇是什麼?
  • 又到院士評選時,院士在古代科舉制度下相當於什麼級別?
    院士制度的前身是學部委員,院士群體中有一大批我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家:錢學森、華羅庚、袁隆平、潘建偉、施一公、曹雪濤等等。院士群體是我國的最強大腦,也是科研戰線上立馬橫刀的先鋒大將,更是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將五星紅旗插上科學高峰的主攻手。院士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7世紀中葉,法國最早建立院士制度。此後,其他國家紛紛仿效法國,成立科學院,聘選院士。
  • 院士被指成所在單位「聚寶盆」 獲額外待遇和權力
    原標題:院士被指成所在單位「聚寶盆」 獲額外待遇和權力   守住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聚焦兩院院士制度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院士制度在推動科技界出思想、出謀略、出成果、出人才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不容否認,院士制度尚存在一些社會關注、科技界反映突出的問題,必須深化改革加以解決。
  • 中國技術工人應提升待遇,最高可超院士水平
    中國國內具有較高水平的技術工人的數量極其稀缺,絕大多數年輕人不願意從事技術工作,認為工作環境艱苦,進工廠未來沒有前途,薪資待遇沒有體現出價值,在婚姻市場上也不具備競爭優勢。這一切的種種,都可以歸納為:待遇低、工作苦、地位差、沒前途。不徹底解決這些矛盾,中國的製造業是永遠沒有起色的。
  • 為何校長劉炯天院士是副部級幹部?
    高校的行政級別一直讓大家比較好奇,我們知道全國有39所985高校,但是有些高校是副部級的,有些高校是正廳級的。比如清華、北大就是副部級高校,而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卻是正廳級高校。一般來說,本科大學應該是廳級、高職大專是副廳級高校。
  • 楊振寧改中籍真相,中國院士待遇到底幾何?
    原標題:楊振寧改中籍真相,中國院士待遇到底幾何?但事實是,楊振寧和姚期智本身就是中科院的外籍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第十三條規定,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國國籍後,可直接轉為院士或資深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因此,楊振寧與姚期智之所以能加入中科院,是因為兩位取得了中國國籍,因此從外籍院士直接轉為院士,符合相關規定。 那外籍院士與院士在職責和待遇上有什麼區別呢?
  • 有關院士制度參考材料
    同時,院士增選工作也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科學和規範的制度。對國家科學技術重大問題的決策有建議權;對院士候選人和外籍院士候選人有推薦權;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院士待遇。國家給予院士的待遇有院士津貼(1000元/月)和資深院士津貼(10000元/年)以及在醫療和交通方面的一些照顧。
  • 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 揭秘中科院真實收入
    然而,大家就比較關心中科院的工資,你知道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嗎?據說,中科院的福利不錯的,年薪也是挺高的。中國科學院聚焦了一批優秀的科學家,是在1949年正式成立的,中國科學院人才輩出,為我國做出很多重要貢獻。而對於中科院的工資方面也是眾多關心的,其中,中科院院士在行政級別是副部級,那麼,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呢?
  • 兩院院士到底是什麼?
    大家好,在小編上大學時,就聽說過院士的厲害,一個院士對學校的重要程度高的無法想像,小編是無法接觸到的,但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大學高校有著很多的院士。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中國的院士到底是什麼吧。目前我國院士一共分為兩種,一種是中科院院士,另一種是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從國內外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每兩年增選一次。工程院院士其主要任務是對國家重要工程科學與技術問題開展戰略研究,提供決策諮詢,致力於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 外籍院士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揭秘院士制度是怎麼來的
    經過三十餘年的摸索和完善,1994年第七次院士大會選舉產生了首批外籍院士,陳省身、李政道、李約瑟等專家當選,標誌著中科院外籍院士制度正式建立。截至今年,中國科學院共選舉產生外籍院士116人,不僅數量上增速明顯,外籍院士制度也漸趨完善,注重多元學科結構,支持新興交叉學科,關注大國重器和前沿突破,不斷以更加包容開放的姿態融入世界潮流。
  • 中科院院士出任副省長,算晉升還是重用?
    1、行政級別副省長標準的副部級、中管幹部;中央科學院院士沒有明確的行政級別,但很多中科院院士是985高校的教授和校長,同時享受與副部級同等的福利待遇,所以中科院院士相當於副部級。從國家層面級別來看沒有「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