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給院士的高待遇:年薪200萬 免費供住房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兩院院士大會閉幕,兩院院士章程都從提名途徑、遴選機制、退出機制三方面做了修訂

  中科院院長:院士是稱號不存在退休

  昨日,為期五天的兩院院士大會閉幕。這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首次舉行院士大會,兩院院士章程大修備受矚目。

  近年來,諸如「院士退休」、「院士隱形利益」等話題一直頗受輿論關注,院士制度改革一直呼聲甚高。

  迄今為止兩院院士章程已歷經數次修訂,而此次修訂被視為修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新修訂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章程》從提名途徑、遴選機制、退出機制三個方面對原章程進行了改進。

  昨日,在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閉幕式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閉幕致詞時說,這次會議開得很成功,是一次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的大會。

  其中一個「成功」是新修訂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獲得通過,他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介紹,這次院士制度改革的總體方向是突出學術導向,減少不必要的幹預,更好地優化學科結構和年齡結構。

  章程做了哪些修訂?

  兩院僅對院士退出機製做了原則上調整,實施細節還將進一步制定

  兩院院士章程都從提名途徑、遴選機制、退出機制三個方面對原章程進行了改進。此舉被外界解讀為響應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促使院士選舉「去行政化」。

  提名途徑方面,院士候選人提名途徑縮減至兩種,部門和地方政府組織遴選的做法今後不再保留。

  遴選機制方面,候選人想當選需要全院院士投票終選,中國工程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有利於更充分地行使院士民主權利,有利於進一步提高當選院士的認可度,也有利於加強對交叉學科候選人的把關。

  退出機制方面,新章程增加了勸退的規定,當院士的個人行為違反科學道德或品行不端,嚴重影響院士群體和工程院聲譽時,應勸其放棄院士稱號。這一規定,有利於完善院士退出機制,進一步強化院士的科學道德責任,加強院士隊伍建設。據悉,兩院此次僅對於院士退出機製做出了原則上的調整,而實施細節還將進一步制定。

  白春禮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解釋了外界關注的為何新增「勸退」條款時說,之前的章程裡有「撤銷」條款,但「如果有些行為並沒有到撤銷稱號的程度,所以加了一個勸退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也表現,退出機制是純潔院士隊伍,保持榮譽稱號不被沾染的重要舉措。

  然而對於此項修訂,也有不同聲音。教育學家熊丙奇則認為,如果院士涉及學術不端,「勸退」是非常弱的處罰。他認為,如果院士違背科學道德,涉及學術不端,應該取消其稱號。

  為何沒有提退休?

  院士是榮譽稱號,不存在「退休」一說,除非犯錯被撤銷和勸退

  此次的章程修訂並沒有涉及到外界持續關注的「院士退休」的問題,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也明確要求「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解釋,「退休與院士稱號沒有關係,是本單位的人事制度來規定。」

  白春禮也表示,院士是榮譽稱號,跟勞模差不多,不存在退休的問題。

  中國首位退休院士秦伯益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退休的問題不是兩院管的,兩院只是給了榮譽稱號。「根據國務院規定,這稱號是終身榮譽,類似於勞動模範等。」

  秦伯益解釋,這個稱號是不存在「退休」一說的,除非犯錯被撤銷和勸退了。「退休退的是本職工作,這是本單位給的,兩院並沒有權限管。」

  秦伯益介紹,他在2005年堅持從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的職務上退休,但保留了院士頭銜。

  此外,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院士退休」之所以成為一個話題,本質上是因為背後的利益,「如果沒有特殊利益,年齡或退休都不是問題。」

  院士兼職可否管理?

  院士讓別人掛名申請課題,幫別人撈錢,自己再收穫利益

  由「院士」稱號帶來隱形利益和特權,長久以來都是外界詬病的現象之一。

  實際上,兩院院士不是一個職務,從2009年1月1日起,兩院院士津貼標準才調高至每月1000元,此前是每月200元,但「院士」頭銜可以帶來大量的隱形利益。

  據介紹,院士隱形收入來自課題收入,二是評審、兼職、講課等方面的收入。秦伯益曾對媒體介紹,一些院士從項目拿錢,或者說幾句好話就可以拿錢,此外參加評審會、論文答辯會或者審稿都有酬勞的。拿課題是很多院士熱衷的事,一個是為自己課題撈錢,一個是讓別人掛你的名申請課題,幫別人撈錢,自己再收穫利益。

  秦伯益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是否能限制院士申請課題的數量,在章程上無法予以規定。他介紹,他曾擔任工程院的前兩屆主席團成員,對這個問題研究過很多次,但是都統一不了意見。

  此外,院士兼職過多也是一個普遍現象。刊發於2012年5月《學習時報》上的一篇文章曾統計:「在78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有5610個兼職,人均兼職7.2個。」

  秦伯益認為,兼職過多會導致院士做研究的時間和精力不夠。他分析,兼職分為實質性和榮譽性的兼職,其中榮譽性的兼職類似去當花瓶,而對於實質性的工作,一些院士其實根本沒有時間去兼顧。

  他介紹,對掛虛名的院士而言,若別人單位出了問題,院士雖然負不了責,但是會影響名譽。而兩院領導曾一再強調,實質性的兼職要量力而行。「但是虛職的話,全在自己掌握,院裡無法監督到每一個人。」

  他介紹,曾經工程院對院士以幾個兼職為限有過若干次討論。但是最終意見不統一,無法達到一致。他認為,「這些事情全靠自覺,因為兼職全都是有報酬的。但院士應該有取捨。」

  此外,很多地方和學術機構都給院士超高待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顧海兵表示,院士享受的是副部級的待遇,地方各省給院士配秘書和用車的情況比比皆是。他表示,各地有權力比照副省級的待遇招攬院士。而且越到地方,院士的招待規格就越高。

  他介紹,90年代,山東某所大學曾給三個院士蓋了別墅。而據媒體報導,濟南大學2013年人才招聘啟事中提出,如果應聘對象是院士,那麼「年工資待遇200萬元以上,安家費100萬元以上,免費提供住房,配偶調入」。

  而因為「院士」頭銜在增加學術機構影響力和申請課題方面可以發揮作用,也導致院士「無法退休」局面的產生。

  對此,中國工程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改進完善院士制度,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關政策規定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明確和細化,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院士制度。

  改革和完善院士制度的總體思路是,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強化學術導向,減少行政幹預,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定位。 ——中國工程院有關負責人(記者 李丹丹)

相關焦點

  • 南京兩院院士現600萬天價待遇 成博取私利「搖錢樹」
    南京兩院院士現600萬天價待遇 成博取私利「搖錢樹」 2015-07-26 11:56:16「院士」頭銜為何如此天價?  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是終身的榮譽。而江蘇省各種普通高校134所,但是擁有的院士卻不超過一百位。「僧多粥少」的現狀,讓各大高校摩拳擦掌,不惜重金引進人才。除了南京的各大高校之外,江蘇的師範大學就為院士級的高層人才提供約200平方米的過渡住房,還有每月10萬元的生活補貼。南京審計學院招聘的院士最高能拿到350萬元的購房補貼。
  • 兩院院士年薪能有多少?說出來別不信,10個院士比不過一個明星
    鍾南山院士是這次「抗疫戰爭」的精神領袖、武漢前線第一人,有2003年SARS時期的防控經驗,八十多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親赴武漢疫情最前線,七十多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也隨同鍾南山院士親赴武漢,兩位院士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楊振寧改中籍真相,中國院士待遇到底幾何?
    根據國家現行規定,中科院院士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每月國家津貼為200元。自2009年起,調高至1000元。此外,年滿80周歲的院士升為「資深院士」,不再擁有院士選舉投票權,但每年另享有1萬元「資深院士津貼」。 各地方政府給院士的待遇不盡相同。
  • 揭秘中科院院士一個月工資到底有多少
    「院士一年待遇40萬還不夠」  有一個細節也讓他切實體會到國家對科技創新、對人才的重視。在趙淳生左邊就座的是國務院一名幹部,座談會開始前,他向趙淳生詢問:現在的科研製度還有什麼問題?待遇怎麼樣?當聽說趙淳生作為院士一年待遇有大約40萬時,這位幹部說:「這個還夠。」不過,趙淳生說,經歷過苦難,這些錢夠了,可能年輕人不夠。
  • 兩院院士談院士制度:院士們到底享受啥待遇
    他1995年當選院士,當時每月的「院士津貼」是200元,幾年後上調至每月1000元。迄今為止,1000元仍是全體兩院院士享受的月度津貼標準。80歲以後的兩院院士成為「資深院士」,不再擁有院士選舉的投票權,但另外領取「資深院士津貼」,每年1萬元。   王夢恕當選院士時,工作地點在河南省,按照省裡的文件規定,他每個月還能領到500元的技術津貼,直到他離開當地。
  • 9大待遇最好的事業單位系統!
    考事業單位,大家最關心的當然就是待遇了。工資高不高,福利怎麼樣,加班多不多......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出九大待遇最好的事業單位,給準備報考的小夥伴一個參考。,畢業後五年以內拿到10-15萬的年薪也很正常。
  • 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 揭秘中科院真實收入
    然而,大家就比較關心中科院的工資,你知道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嗎?據說,中科院的福利不錯的,年薪也是挺高的。中國科學院聚焦了一批優秀的科學家,是在1949年正式成立的,中國科學院人才輩出,為我國做出很多重要貢獻。而對於中科院的工資方面也是眾多關心的,其中,中科院院士在行政級別是副部級,那麼,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呢?
  • 預招1200人,年薪10w起!2021年部隊文職招考預告來了
    是以一大批德才兼備的院士、博士、專家為主體的專業技術人才方陣。這是一支功勳卓著的部隊。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科技成果,完成了眾多國家重大工程,多次被授予榮譽稱號。部隊駐地多位於大中型城市,工作生活環境優美,內部氛圍融洽,重視技術、重視科研、重視人才。
  • 解放軍飛行員真實年薪是多少?說出來真讓人羨慕!
    在空軍裝備不斷升級變化中,作為天之驕子的中國空軍飛行員們,他們的待遇也在不斷提升,許多人對他們的待遇情況感到十分好奇,那麼他們真實年薪究竟是多少呢?  首先普及一下知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中,有空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近幾年,武裝警察部隊也陸續成立直升機大隊,上述部隊的飛行員,這裡統稱為軍航飛行員,待遇基本上一致。
  • 院士們到底享受啥待遇
    在機場走貴賓通道是最顯示「院士身份」的事情    鐵路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並不介意「曬」出他的收入。    他1995年當選院士,當時每月的「院士津貼」是200元,幾年後上調至每月1000元。
  • 中國技術工人應提升待遇,最高可超院士水平
    而且,工業必須是中國經濟的基礎之一,在一個人人都輕視做技術工人的社會,即使GDP再高,那也是虛的,如同建立在沙灘上的高樓。國家應該重視起來,提升技術工人的地位。我認為,完全可以比照軍銜制度,給技術工人劃定八個技術等級,每提高一個等級,由企業單位和政府分別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助和其他福利待遇,包括經濟待遇和政治待遇。最高的技術等級,其待遇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兩院院士,即達到正部級待遇。
  • 國家電網應屆生月入過萬?一把手年薪超百萬
    國家電網「抄表工」年薪到底有多少?市場盛傳年薪10萬元,這在過去10餘年一直是一個傳說,未經證實。儘管如此,國家電網領導人、應屆畢業生的待遇卻不是什麼秘密。國家電網總經理辛保安2018年度從公司領取應付年薪71.35萬元,社保公積金單位繳存部分20.25萬元,2018年任期激勵收入20.57萬元,合計為112.17萬元。信息還顯示,國家電網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的應付年薪大多在70萬元左右,加上社保公積金單位繳存部分,以及2018年任期激勵收入,也大概在100萬元上下。
  • 2018高校畢業生人數或創新高 AI領域年薪30萬起
    據了解,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預計2018年畢業生人數將再創新高。就業市場有什麼最新動向?哪些工作比較熱門?  人工智慧火爆 年薪30萬起  在西安交通大學2018屆畢業生冬季招聘會現場,來自24個省市的300多家單位攜14000多個崗位虛位以待,吸引了不同高校的4000多名學生參加。
  • 顏寧自曝在清華大學當教授時年薪,網友:科學家不應注重物質
    有人說10萬很低,也有人說2007年的10萬很多了;有人說待遇低是顏寧出走的真正原因,也有人說科學家不應該被物質束縛,總之,爭論不休。2007年的年薪10萬,到底是高還是低?顏寧當時工作地點在北京,07年北京的平均年薪大概在4萬左右,這樣算起來,顏寧的工資算高了,但是我們要知道,顏寧是頂級的海歸人才,還是頂尖學府的正教授,年薪10萬,對比北京的房價,確實算不上什麼高收入,按網上公布的數據,目前985高校的教授們,年薪也不過20萬。
  • 張文宏年收入184萬太高了?英雄就應該一貧如洗「用愛發電」嗎?
    清單上張文宏的收入是這麼寫的:華山醫院呼吸科主任,年收入50萬。國家重點項目科學帶頭人,年收入120萬。每年在全球頂尖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一篇署名論文,專利費2萬美元。也就是說,張文宏醫生的年薪約為184萬。隨著這份清單在網絡上大肆傳播,有人翻出張文宏在醫院的掛號費:特許專家,掛號費318元。
  • 中國院士的年薪有多少?能過百萬的只是少數,不及明星日收入
    相信很多人都好奇,既然院士這麼厲害,那麼他們一年的年薪是多少呢,待遇怎麼樣呢?對於院士來說,收入並不可一概而論,有高有低,但是超高收入像年入百萬千萬的少之又少。中國院士的收入很不均勻,很多院士其實收入並不高,平均一年二三十萬元都達不到。那麼我們今天來看看最近比較熟知的幾位院士的待遇吧。
  • 百萬住房補貼,安家費,浙江大學寧波研究院招聘!
    ; 提供事業單位「五險一金」(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養老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作為浙江大學寧波「五位一體」校區F類或E類人才引進,享受相應年薪、科研啟動經費、校區住房補貼、寧波市安家費和購房補助等薪酬待遇; 可依託浙江大學平臺,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政府科研項目和企業委託開發項目
  • 「兩院」院士哪個更牛?工資一般多少?
    2、待遇相同:「兩院」院士均享受相當於副省/部級待遇,如果本身是正部或以上級別的院士會享受更高級別的待遇。院士的工資,主要由基本工資、國務院特殊津貼、院士津貼、崗位津貼組成。院士月基本工資大概在5000元左右,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為100元,崗位津貼1000元,院士津貼5000元,扣除相關稅收之後,院士月收入大概在9000元左右,年收入約在10萬左右。
  • 年薪50萬吸引'海歸'四川12單位組團北美攬才
    記者昨日從省人事廳獲悉,我省近日派出強大招聘陣容遠赴北美,與北京、上海和湖北等11省市一道,參加第五屆北美中國留學人員人才交流大會,力爭以優厚的待遇吸引「海歸」人才來川創業。據悉,這是我省首次組團赴海外招聘人才。
  • 顏寧入職清華年薪10萬住周轉房真相,並非賣慘,本人發聲闢謠
    年薪10萬微博引熱議顏寧入職清華年薪10萬的由來是因為她本人發布的一條微博,其中提到了當時以正教授入職,印象裡年薪只有10萬。也正因為10萬這個數字,讓大家普遍認為與清華教授的身份不匹配。畢竟大家都知道清華大學是國內頂尖高校,如果清華大學教授都只有10萬年薪,那麼其他高校教授又會是怎樣的薪資待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