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越王勾踐劍在湖北出土,埋藏千年無鏽跡,18層紙輕鬆割斷

2020-12-04 明史知興替

《左傳》記載:「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沒有發奮圖強,怎會洗刷恥辱?

01

眾所周知,越王這個人對後世的影響很深遠,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故事經歷,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手裡的寶劍。

1965年,越王勾踐劍在湖北出土,再次現世有一次驚豔了眾人。這把劍現如今還是湖北博物館鎮館之寶,和曾侯乙編鐘是一個地位。

02

現如今,有很多人覺得這把劍就是純鈞劍。

劍作為一種兵器,生而為殺,在歷史上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古代君王俠士對於劍的追求,相當於現如今人們對於明星的追逐。

純鈞劍位列十大名劍之一,鑄劍師是歐冶子。當時這把劍剛問世時,有人想用千匹駿馬和城池來交換,但是沒有得到。

越王勾踐劍和純鈞劍是不是同一把已經不知道了,但是這把劍著實是非常珍貴。剛出土時,這把劍沒有任何鏽跡,當時有人蹭了一下劍刃,手立馬就流血了,甚至當時有工作人員直接調侃說:「這是要滴血認親的節奏」。

從這把劍能夠把人手劃破來說,這把劍鋒利無比。後來根據劍身上的文字來研究,專家知道了這把劍就是某某越王的劍。

後來經過多方學者研究,確定了這把劍就是越王勾踐劍。

03

1977年,在拍攝《古劍》紀錄片的時候,這把劍就做了一個實驗,用紙測試了一下這把劍的鋒利程度。讓人不敢相信的是,隨便一划就割斷18層紙。

那個時候的鑄造工藝就如此成熟,不得不佩服古人。在古代,春秋戰國時期和漢代是兩個鑄造工藝最為先進的時期,不然不會有「漢劍唐刀」的說法。

從現代出土的眾多文物來看,很多青銅劍都是春秋戰國時期鑄造。綜合所有發現的君王佩劍來說,越王勾踐劍是最珍貴的一把,因為從任何方面都是最優。

很多人直到現在還有疑惑:為何楚墓裡會出現越王勾踐劍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兩軍交戰,楚國繳獲了這把劍,因為考慮到這把劍的特殊性,後來就葬在了墓中。當然了,外界還有一種說法,講的是這把劍是陪嫁品。因為越王的女兒嫁給了楚國,這把劍跟隨到了楚國,後來他的女兒去世跟著一同葬於墓中。

04

雖然這把劍現如今被放在了博物館中展覽,但是在這把劍身上還有很多謎題未解開。據了解,這把劍後來珍藏時還曾受過損傷。

這把劍承載著歷史,同樣,它也是歷史的產物。站在文物的角度上來講,這把劍應該好好珍藏,不能再讓它受到任何損傷,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上來講,還是應該多研究研究這把劍,只有這樣,一些未解的謎題才會被解開。

湖北荊州楚墓出土的千年古劍,在我看來,其研究價值要高於收藏價值。專家也是表示,現代科技無法破解這把劍的奧秘,這一點從無法複製另一把劍就能體現出來。

05

古代女子為何十三四歲就要結婚?其實原因很簡單,離不開時代背景

《亮劍》中山崎大隊500人,被李雲龍輕鬆擊敗,現實中又如何?

三國七大猛將,劉備三人,曹操三人,孫權僅一人,卻被其他人羨慕

三國轉折之戰:蜀漢搖搖欲墜,曹魏損兵折將,孫吳卻吃飽喝足

北宋即將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再出來救國?主要是統治者的原因

參考資料《左傳》《史記》

文章題目:1965年,越王勾踐劍在湖北出土,埋藏千年無鏽跡,18層紙輕鬆割斷文章作者:明史知興替----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2400多年的前的越王勾踐劍、寒光四射、為何沒有一點鏽跡?
    而這把埋藏2400多年的青銅劍,就是越王勾踐的自作用劍,最後也隨著勾踐一起下葬。年被考古專家在荊州被發現,當時發現了一個楚國古墓,這個楚國古墓已經存在2400年那麼久遠,古墓的主人身旁躺著一把帶著劍鞘的古劍,這把劍就是越王勾踐劍。
  • 越王勾踐劍出土後光潔如新,真的一次可劃破18層紙?什麼材料?
    確實如此,這把寶劍出土於湖北江陵,時間是1965年12月,確定的鑄劍人是春秋時有名的大師歐冶子。當時曾經有人就做過這樣的實驗,將20多張紙疊起來,然後用這把寶劍輕輕一划,劍過紙破,數一數,破了的紙居然有18張之多。
  • 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為什麼會出土於楚墓之中
    說起這青銅劍,就不得不提到有著「天下第一劍」美譽的「越王勾踐劍」,以及其背後所隱藏的謎團。除此之外,越王勾踐還特別喜歡收集天下名劍,曾經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鑑劍師看到越王勾踐的藏品「純鈞劍」後,嘆道:世間居然有如此稀世寶劍。越王勾踐死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諸多寶劍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屬實讓人心疼。一直到1965年12月,湖北省的一座楚人墓出土了一把古劍,其上銘刻著「越王鳩淺,自作用劍」八個大字,經過學者考古求證,這把寶劍的主人便是越王勾踐。
  • 青銅時代的奇蹟:越王勾踐劍為何千年不鏽,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數十年前的一次考古發掘中,有個重大發現,出土了一把勾踐自用的青銅寶劍,越王勾踐劍。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湖北江陵地區正在修一條水渠,從荊門的漳河引水灌溉農田。天氣太乾旱了,當地整整兩年沒有下雨。到1965年,水渠挖到了荊州古城北邊的紀南城一帶,據說這是春秋時代楚國的郢都遺址。在紀南城西北約七公裡的地方,施工人員發現了異樣。
  • 越王勾踐劍是一柄神奇的寶劍,有個地方竟為它修了一座「劍」亭
    越王勾踐劍,是湖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號稱「中華第一劍」,一直被世界人民矚目讚賞。可能您不知道,其實越王勾踐劍並非只有一把,甚至還有一個地方,專門為這把劍的複製品製作了一個特殊的紀念建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千多年前的越王勾踐劍,出土後絲毫沒鏽,依舊削鐵如泥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霸主名叫勾踐,而今天就講一個越王勾踐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496年,勾踐的父親退位給了勾踐,而在勾踐上位後立馬就率領全國,在前兩年時間裡,與多個國家發生戰爭,但因為國力薄弱,最終都以失敗退兵。
  • 出土時鋒利無比,做工像現代工藝,古人是如何造出越王勾踐劍的?
    越王勾踐劍的驚豔亮相1965年,剛從北大考古系畢業一年的陳振裕被指派參與江陵望山1號楚墓的發掘工作。這年12月份,他開始進行最激動人心的部分——清理主棺的工作。首先,寶劍雖埋藏地下千年,但劍刃鋒利度絲毫未減,甚至工作人員都不小心被它劃傷了手,以致有人開玩笑說「神劍埋藏千年,已經躍躍欲試了」。之後由下往上看,便是劍首的11圈同心圓,最細的只有不足毫米。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因為有現代工具機,同心圓沒什麼難度。但對首次嘗試的古代人來說,其難度可想而知。
  • X光下的「越王勾踐劍」,出現神奇的一幕,美國專家:這怎麼可能
    不久後,秦始皇的兵馬俑就出土了,兵馬俑坑十分的大,村民們挖開的僅僅是兵馬俑坑的一角。考古學家在這裡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考古挖掘,出土了幾千座形態各異的兵馬俑,還有無數的青銅兵器。在兵馬俑坑中出土的青銅兵器,有一部分保存得非常的完好,其中有一把青銅劍,在挖掘的時候還傳出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 越王勾踐劍其實是史前文明遺物?它的性能遠遠超越時代
    1965年12月,湖北江陵,中國考古學者發掘了一座楚國墓葬。這是一個大寶庫,裡面共發現600多件器物。根據我們判斷,這個墓葬有2000年的歷史,墓葬內大小物品都已經不同程度腐敗。然而,這柄青銅劍沒有任何鏽跡,反而閃耀著特殊的光芒。見鬼了?這是什麼東西?是神劍?
  • 越王勾踐劍-兩千年如一日
    說到越王勾踐劍腦海裡就會出現幾個關鍵詞:青銅器,國寶,春秋戰國。這把劍是我國國寶之一,並不是因為這把劍的歷史,也不是因為它的背景。而是因為它自己的實力,出土後無任何鏽跡,寒光閃閃,十幾張報紙一劍兩段(這點現在的刀具不仔細磨刀都做不到)。
  • 金屬都會生鏽,越王勾踐劍為何2000年不生鏽,用雷射掃描發現原因
    直到1999年4月,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大慶前夕,春秋越王勾踐劍才運抵北京作短期展出。專家在通過3000倍的放大顯微鏡的觀察後,從百分之一毫米厚度的金屬表層發現了化學處理痕跡。在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不一樣的時期也出現了許多 不一樣的珍貴文物。例如劍,便是中國古代皇室會隨身佩戴的一種兵器。
  • 上世紀湖北出土越王勾踐劍,專家用X射線檢測後,為何連說不可能
    大家都聽說過越王勾踐,他是一個應該是眾所周知的人物,正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臥薪嘗膽,在古代,這種人物有很多,都是非常厲害的人物,也是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為,他忍辱負重,在夫差手下盡心竭力地諂媚,最後終於徹底打消夫差的疑慮,順利返回家鄉,得以暗中發展事業。
  • 據說越王勾踐劍一次可劃破18層紙,真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嗎?
    越王勾踐劍一次可以劃破十幾層紙?誰這麼奢侈,敢拿價值連城的國寶來做實驗。還真有這樣的人!不但做了劃紙實驗,甚至還分析了越王勾踐劍的金屬成分!一九六五年,湖北江陵當地政府組織人挖水渠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楚國古墓群,命名為望山古墓群。
  • 越王勾踐劍出土後,一次可劃破二十多層紙?考古專家:是真的
    有「天下第一劍」之稱的越王勾踐劍,在剛出土的時候確實劍氣如虹,寶劍出鞘那一刻,絲絲寒氣讓人膽顫,當然,這柄寶劍的鋒利程度也毋庸置疑,因為考古專家譚維四親自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張桌在上鋪上厚厚的一疊紙,然後用越王勾踐劍劃在紙上,結果輕鬆劃破了二十多張紙,要知道,當時譚維四並沒有用力,越王勾踐劍的鋒利程度可見一斑
  • 越王劍出土時「滴血認主」,新加坡借去展覽後,文物被嚴重損壞
    春秋晚期霸主越王勾踐也不例外,據說他一共擁有五把在當時可說極為名貴的青銅寶劍。史書評價這些寶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寶劍一事當然只是傳說,但「越王劍」本身卻是名不虛傳。20世紀60年代的湖北江陵,在望山一號楚墓中的黑漆木箱內,一把青銅劍被人發現。當工作人員首度開箱亮出越王勾踐劍時,在場記者無不驚嘆連連。
  • 越王勾踐劍的鋒利不可複製?現在隨便拿把菜刀穿越,都是絕世好刀
    我們國家的冷兵器文化一直是非常發達的,自古以來,很多古墓出土過不少寶劍,其中有吳王夫差劍、越王勾踐劍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個越王勾踐劍。這柄劍,自從出土就被人們賦予了一層神秘的氣息,甚至在傳聞中,它削鐵如泥,寒光攝人,實際上我們要告訴你,這柄劍可能還不如你家裡的菜刀。
  • 越王勾踐劍出土後,新加坡借走展覽,回國時為何多了一條裂縫?
    要知道,一般的青銅器在地下兩千多年基本都會被氧化,從而形成一層銅綠;出土時,寶劍已經是傷痕累累,別說劃傷考古家了,就算砍也砍不傷。 唯獨此楚墓出土的這把青銅劍,不僅歷經兩千多年不腐不鏽,而且鋒芒畢露,像是武俠小說裡等待主人出現一般。
  • 越王勾踐劍,不僅是一把武器,更是一種永不言棄的精神
    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出土在望山楚墓,現被收藏於湖北博物館。因為上面刻有「越王自作用」幾個字得名。據傳,它鋒利無比,只用稍加用力就可以劃破二十層白紙。據監測,成分其中錫的淨含量約為16%~17%,劍身幾千年不化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