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劍這項兵器,中國人可謂是耳熟能詳,劍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便能鑄造出質量極其精良的銅錫合金劍,也就是現在人常說的青銅劍。說起這青銅劍,就不得不提到有著「天下第一劍」美譽的「越王勾踐劍」,以及其背後所隱藏的謎團。
越王勾踐這個人在歷史上是一位爭議頗多的君主,有人盛讚他為忍辱負重真豪傑,也有人說他是恩將仇報的真小人……拋開這些不說,越王勾踐是少有的愛劍者,據古書《拾遺記》記載: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除此之外,越王勾踐還特別喜歡收集天下名劍,曾經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鑑劍師看到越王勾踐的藏品「純鈞劍」後,嘆道:世間居然有如此稀世寶劍。
越王勾踐死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諸多寶劍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屬實讓人心疼。一直到1965年12月,湖北省的一座楚人墓出土了一把古劍,其上銘刻著「越王鳩淺,自作用劍」八個大字,經過學者考古求證,這把寶劍的主人便是越王勾踐。此劍造型做工十分精緻,而且更令人驚嘆的是,儘管這把劍已經在地底下埋藏了兩千多年,卻依舊無一絲鏽跡,鋒芒畢露,寒氣逼人,輕輕鬆鬆切開一沓二十張的紙,切緣光滑不帶毛刺,鋒利程度可見一斑。也正因為如此,越王勾踐劍被人譽為「天下第一劍」,它也成為了湖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越國在現今浙江一帶,越國國都在今浙江紹興一帶,那麼為什麼越王勾踐自用的寶劍會出現在遠在千裡之外的楚人墓中呢?首先來說下這個楚墓的主人,據墓中竹簡的記錄,墓主人叫「滑」,學者推測其可能是楚懷王時期的大貴族邵滑。
《史記》載:公元前334年,越王無疆準備興兵攻打齊國,結果齊王派了個使者前去遊說越王,說越國打齊國沒有前途,不如去攻打楚國,楚國可是個好地方哦。於是越王無疆改變了主意,不打齊國,轉頭去打楚國,沒想到當時的楚王也是個狠人,小小越國我不打你你都要燒高香了,居然還主動找我麻煩,於是派兵前去迎戰,結局是越國大敗,越王無疆身死,楚國拿下越國大片土地,越國名存實亡。
據史料記載,邵滑是楚國滅越國的大功臣,楚國能夠滅掉越國,邵滑功不可沒。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楚懷王在滅掉越國後,就把從越國掠奪來的越王勾踐劍作為戰利品賞賜給了邵滑,而邵滑呢,就把越王勾踐劍帶進了自己的墳墓,以此來彰示自己的功績成就。
不過也有人認為,其實越王勾踐劍不是在楚滅越的時候流入楚國的,而是在更早的時間。因為在楚滅越之前,越國和楚國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盟友蜜月期,兩國王室還曾經聯姻,楚昭王就曾經迎娶了越王勾踐之女。也許就是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將自己的寶劍作為自己女兒的嫁妝送到了楚國,先秦時代,將寶劍當嫁妝是很尋常的現象。再後來,楚王將這把寶劍賜給了邵滑,之後被邵滑帶進了墳墓裡。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