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決定命運?基因不好不能逆襲成功?錯!錯!錯!

2020-12-04 麥子講逆襲必修課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仿佛進入了高速公路,周圍的一切都在快速的變換著。如今我們要生存,就要習慣改變,更要擁抱改變,仿佛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但今天我想說說【不可變量】——【基因】,它影響著我們的性格,喜好,還有我們的人生選擇。

說到基因,我們就得承認一個簡單的事實,既人天生就有差別。如果談論這個似乎無法改變的事情會讓你有點沮喪,那大可不必,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還沒到需要拼基因的程度。既然不是要拼基因,談論這個還有意義嗎?當然,了解自己的基因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我們要找到對自身基因有利的環境去發揮其優勢。

麥可·喬丹,籃球界的傳奇人物,沒人會懷疑他的運動天賦,更不會懷疑他的努力。然而就是這個在籃球場上神一般存在的他,去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棒球場時卻並沒有太出色的表現。這是為什麼?我想這當中的秘密有大部分來自於基因,任何競爭領域的頂尖人才不僅要訓練有素,而且絕大多數天生就適合這個領域。

學會玩一個你勝算大的遊戲,是最大化你成功概率的秘訣。 ——《掌控習慣》」

所以,基因並不決定你的命運,而是決定你在哪些領域存在發揮特長的機會,我們的任務是找到它。

一、提問三部曲

1.我們可以多問自己一些問題,比如我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更能全情投入?什麼事情對我來說充滿樂趣?你擅長做什麼?

這類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定義自己的【優勢】。但要注意的是,喜歡不代表你就適合,判斷你是否適合的標誌更多的在於你是否比大多數人更能承受這件事情所帶來的痛苦,比如枯燥的訓練,乏味的數字,不停的重複……

2.第二步就是要跟別人比,上面的那些事情,有哪些你做得比別人好,能獲得更多的認同與回報?這類問題是幫助我們確定對外的【競爭優勢】的。

3.如果離開了如今的公司或團隊,你還能保有這個優勢嗎?這是區分你的這個優勢僅僅是平臺賦予你的,還是你【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外部資源與內部資源的問題。

二、二八法則

這裡說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用於劃分階級的二八法則,而是一個用於日常生活中的「二八法則」。

要找到自己的優勢領域,首先我們需要嘗試諸多可能性,實踐各種想法。但我們總不能一直試下去,最後落得芝麻西瓜都沒撿著的下場,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二八法則幫助我們在其中做出權衡。

比如在初始階段我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做不同的嘗試,以求在更多的可能性中選取出最適合自己的。而在嘗試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就要從中抓住那個最合適的作為主攻方向,但這時我們不要放棄尋求還有其他可能性的機會,花20%的時間去嘗試那些靈光一閃的好點子。

像這種多元化嘗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單一化所帶來的風險。這就是抓住不變的同時又擁抱改變的策略。

三、另闢蹊徑

如果上面的方法還是不能滿足你的需求,那麼我們還可以另闢蹊徑,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領域。

漫畫家斯科特·亞當斯說自己的畫比大多數人的好,但稱不上藝術家。同時,他也並不比小有成就的喜劇演員更風趣,但比大多數人都更能搞笑。而會畫畫又能寫笑話的人就不多,正是這兩個因素的結合才讓他所做的事情如此罕見。如果再考慮到他的商業背景就會發現,它所涉獵的領域是其他漫畫家因缺乏切身經歷而難以理解的。

如果你不能比別人做得更出色,不妨結合你的多種才能,進入一個更為細分的領域,開闢出一個更有利於你脫穎而出的環境。

在文章開頭我說大多數人都還沒到需要拼基因的階段,那是因為許多技能都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達到「大師級」水平的。

基因不會使你不付出努力就成功,它只是告訴你努力的方向。

與其去關注你與別人天生的差異,不如關注自己的潛能是否都被發揮出來了。如果你不願付出百分之兩百的努力,你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那些很成功的傢伙,不單是找到了合適自己大展身手的舞臺,更是因為他們在舞臺下比誰都更努力。而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都還沒有到比拼天賦的時候,因為我們都還沒有付出足夠多的努力。願我們能共同努力,活出一個自己也佩服的人生!

本文參考《掌控習慣》詹姆斯·克利爾;育兒公眾號大J小D《一場疫情,開始了我人生的「全面體檢」》。

圖片來自網絡。

這裡是「麥子講逆襲必修課」,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就在留言區送朵花吧。

相關焦點

  • 《千鈞一髮》:基因能帶來命運,但是,基因卻無法決定命運
    《千鈞一髮》:基因能帶來命運,但是,基因卻無法決定命運在這部電影中創建了一個可以用基因配種,來完成生下一個絕對完美的人的世界。而主角文森特卻是一個生來就有基因缺陷的人。可是他的夢想卻是去太空,嚴格的太空中心卻不收有基因缺陷的人。
  • 網際網路企業基因決定論哪兒錯了?
    騰訊是個對社會沒危害的公司,但微信後是否還有驚喜,就不好說了。吳軍認為騰訊做不出搜搜是因為騰訊沒有搜索基因。吳軍的言論受到了許多網際網路人的批判。有人質疑:「華為是個做運營商業務的,典型的TO B企業,如今做到了手機市場第一,你敢說華為沒有TO C基因做不成?」、「亞馬遜是個TO C公司,雲計算照樣全球第一。」
  • 基因決定命運?他從清潔工逆襲成為太空人!
    在基因決定命運的「未來世界」裡,通過自然受孕的文生是一個擁有劣等基因的「瑕疵人」。天生的基因缺陷令他患有近視和心臟病,並且有60%的可能患有神經性疾病以及42%的可能患有狂躁症,醫生宣判他只能活到30歲。文生(伊桑·霍克 飾)基因缺陷導致保險公司都拒絕為文生投保。
  • 愛情本身並沒有錯,而錯的是我們的相遇
    又似乎是月老那根紅線質量不好斷了吧?悽美的愛情故事不是想要的,只想平凡的生活過日子,不要求轟轟烈烈愛情,但求可以平安度過餘下的時光,往往不奢求的卻是最終走向失敗告終,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吧,愛情不是你想的模樣,也不要去計算和規劃,如果灌入太多抱有希望太大反饋回來的很超乎想像豈不會傷心欲絕。
  • 評論: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原標題:評論: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原標題:評論: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學術打假造就了方舟子,把他送上了充滿光環的神壇。可他若喪失自我反思,神壇恐怕也就成了祭壇。  圍繞這組報導,事實上還有兩場官司尚未宣判。
  •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
  • 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它就是《法治周末》前執行總編輯郭國松訴方舟子名譽侵權案,及方舟子反訴郭國松名譽侵權案,這兩起訴訟因雙方爭議較大,當庭未能調解成功,將擇日宣判。如此看來,暫時不能說方舟子輸了官司。  這些年來,方舟子官司纏身。如果票選網絡上最具爭議人物,方舟子或可高票當選。長期身處學術打假和話題爭議一線的方舟子,確實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物。
  • 消費級基因檢測靠譜嗎?40%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消費級基因檢測靠譜嗎?40%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原標題:   湖南的陳阿姨在拿到一份基因檢測報告後惶恐不安了許久。這份報告顯示,她患食管癌、宮頸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需密切關注,並建議進行該疾病的全位點基因檢測。
  • 【科普】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沒有黴變的花生就不含黃麴黴素?
  • 《靈籠》中篇馬克公然對抗燈塔三大生存法則究竟是對還是錯?
    3:匹配上民基因優化出更加優質的下一代。那麼下面我們針對這三條法則結合馬克與冉冰的事來說說馬克這樣做究竟是對是錯。人只有有了感情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生存著,而中篇當中,馬克想通了這件事打算和冉冰遠行回到地面組建屬於自己和冉冰的家庭,著並沒有什麼錯,也是稱之為人性,潛移默化的東西並不是從小生存在燈塔上就可以輕易改變的,雖說燈塔徹底的對大部分人進行了「洗腦」但是多多少少都會有紅寇,佩妮,冉冰這樣真正擁有自己喜歡的人的存在,燈塔並不能真正控制所有人的思想,所以對於馬克大鬧金色大廳救下冉冰這件事來說
  • 基因、倫理與人類命運
    穆克吉在探究人體常態與遺傳奧秘的過程中,撰寫了深入人類命運源頭和顛覆生命認知的《基因傳》。為使非專業讀者能更清晰、直觀地了解癌症與基因的來龍去脈,他採用講故事的生動方式,諸多生命科學中原本屬於專業性的表述,在其筆下通俗生動、妙趣橫生,且令人深思。  該書同時講述了世界各地240多位科學家,在探究基因奧秘的歷史進程中攻堅克難的故事。
  • 性格決定命運,而影響孩子「性格秘密」的卻是父母,別不以為然!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決定在自己的手上,而命運更大多數是取決於性格,性格的好壞可以進行性的決定自己的命運,因為有好的性格可以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會變得非常的有優勢,而一個不好的性格,可能會讓你的人生步步坎坷,那麼既然性格決定命運,但是誰又會知道影響孩子性格最大的竟然是父母。
  • 基因決定人的成功機率,其實和中國傳統的命運學說沒多大區別
    科學家研究稱「基因」決定能否成功,有些人註定功成名就。當小編初咋聽到這個新鮮的科學研究成果的新聞的時候,表示對現代高大上的前沿科學,佩服的五體投地。科學真是偉大,已經把人類的成功和基因的相關性研究都做出來了。
  • 「智商基因」確實存在,但基因≠命運
    列舉了各種實驗,證明了,人體內確實有基因影響著智力,以及人類很多其它的特徵。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認為基因就等同於命運。關於基因究竟會不會導致人類之間的智商差異?文章引用了2014年發表《自然》科學期刊上一篇論文。
  • 《千鈞一髮》:基因決定一切,但文森不相信……
    身體是由基因決定的, 我們的出生如果像電影中那樣發生,那麼我們會很謹慎地選擇交友對象,結婚對象. 顯然文森生來就不是完美的, 事實上我們每個通過母親的自然生產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帶有我們的基因的印記,它流動在我們的血液裡,尿液裡,甚至我們的唾液裡。
  • 課本上多年來的人類進化圖都是錯的,那代表進化論也是錯的嗎?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不是進化論,但這並不代表進化論是錯的。大家都知道進化論是由誰提出來的嗎?對沒錯,就是這個老頭,查理斯·羅伯特·達爾文。在他的觀點裡呢,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少數的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才慢慢慢慢的演化而成的。
  • 我國科學家:基因不能決定一切
    一個人在出生之前,是否就由基因決定了命運?我國科學家在今天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命倫理與生物技術及生物安全研討會」上明確指出,必須堅決反對「基因決定論」,因為一個人的智力、性格等受到環境、社會等因素的多重影響,基因不能決定一切。  「人不僅是一堆基因,而且具有理性和情感,有目的、價值、信念、理想,具有在人際關係中生活的能力。
  • 這道算錯的數學題,拯救了無數人的命運
    小路今天要說的,就是一道被算錯的數學題拯救了無數人命運的故事。不是誇張也不是危言聳聽,事情是這樣的。如同現在大家在歷史課本上學到的那樣,二戰期間,美國最早製造出了原子彈,原子彈的出現有力加速了戰爭的結束進程。但實際上,在戰爭剛爆發時,德國就已經展開了原子彈的研究計劃,且從當時來看,德國的條件是相當有利的。曹天元《上帝擲骰子嗎?
  • (原創)錯上加錯!
    白堊紀隕石坑巖漿衝擊波層流可以看作「漂移的陸地」,但是如果把隕石坑衝擊波層流裡金屬氫聚合的巖石看作是上地幔的產物,就錯了!磁鐵礦作為隕石坑衝擊波層流裡金屬氫聚合的礦物,記錄的是小行星俯衝、撞擊產生的磁場;如果根據磁鐵礦的分布得出地球磁極倒轉的「結論」, 就是錯上加錯!
  •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科技日報 | 2020-10-23 09:33:27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