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論!網際網路企業基因決定論哪兒錯了?

2020-12-06 酸辣財經

一家企業的業務發展的成與敗是由先天基因決定的嗎?

不久前,原騰訊副總裁(曾負責搜搜業務)、谷歌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吳軍在接受《頭條有約》的採訪時表示:騰訊從來沒有To B的基因。騰訊做雲計算的,甚至先打一百萬讓企業遷移數據進來,但整個企業做服務是完全跟不上的。騰訊是個對社會沒危害的公司,但微信後是否還有驚喜,就不好說了。吳軍認為騰訊做不出搜搜是因為騰訊沒有搜索基因。

吳軍的言論受到了許多網際網路人的批判。有人質疑:「華為是個做運營商業務的,典型的TO B企業,如今做到了手機市場第一,你敢說華為沒有TO C基因做不成?」、「亞馬遜是個TO C公司,雲計算照樣全球第一。」、「關鍵有錢,就有人,有好的管理制度,企業根本不是在基因問題上。」

決定一個組織的成敗,一項業務的發展與未來需要的因素有許多。眾所周知,獲取成功並不是易事,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追求成功的可能。

就像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所說的「基因論有理,但什麼都歸基因就和找藉口就沒什麼區別了。」

我們不否認基因論以及它的積極作用,它引導企業去做自己擅長的領域,警醒著企業不能套用現有的優秀基因去做其它新的業務,這當然是不可行的。

但認為基因決定一切,這一定是個愚蠢的想法。騰訊執行董事劉熾平也曾表示,「很多人說我們只有To C的基因,沒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都是演化出來的。」騰訊缺乏TO B基因,不代表不可以引入、學習、發展TO B基因。現在沒有,不代表未來一定沒有。

事實上,「基因」只是一個比喻。它代表著企業的文化、做事方式、商業模式、市場定位等。企業的發展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想要發展新的領域就必定會經歷一個「基因」的轉變。

而這個轉變期和適應期一定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階段,但企業不能因此給自己設限。

站在基因決定論對立面的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表示:美團不存在基因決定論,不傾向於自我設限;基因也是可以變化的,不排除變好的機率;美團團隊也在不斷變化。他認為,世界、經濟、產業都在不斷變化,美團也要跟上變化,確保企業在任何一個時間點,在經營理念、資源配置、節奏等方面跟上變化。

在許多人心中的刻板印象是騰訊只做社交、阿里只做電商、百度只做搜索。但騰訊的遊戲、阿里的行動支付、百度的AI都意味著這些企業不止在主業上很成功,它們在其它領域也可以做到十分優秀。我們所知道的電商網站亞馬遜,但在電商之外,亞馬遜的雲服務AWS位列全球第一,壟斷著全球雲服務市場近一半的份額。不僅如此,亞馬遜在媒體視頻領域也是非常優秀。

這是業務延伸的結果,不是基因決定的結果。

而返回來說騰訊為什麼沒有把搜搜業務做起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戰略布局、管理制度以及領導人的問題。做任何事失敗之後應該先反思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問題,而不是用一個理論就能判斷一個企業、一種業務領域的成敗。

如果只是單一的將基因決定論強行的安裝在企業的頭上,作為企業發展道路上遭遇的失敗的決定性因素。那麼基因決定論就徹底成為失敗者為自己脫罪的理由。

相關焦點

  • 美團王慧文:不認同基因決定論,我和王興的基因都不是做網際網路的
    在這之前,王慧文已經成為了朋友圈裡的「金句」創造者,在這次對話中,他也復盤了美團在上市過程中的一些表現,以及談到了美團「基因」的問題。 王慧文首先回應了在美團上市時王興用力敲鐘動作的問題,他說,在上市之前,投行告訴他們,港交所給他們準備了最大型號的鐘,不用力可能會敲不響。「王興比較耿直,他就掄圓了敲,像打棒球一樣。然後我們也有點意外,怎麼會那麼響。」
  • 基因決定論不是好理論,但也不是壞理論
    基因決定論也是這樣一種「理論」。其實,就像誰都知道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一樣,誰都知道成敗沒那麼簡單,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以萬分努力追求萬分之一的可能。今日頭條的張一鳴說「基因論有理」,但「什麼都歸基因就和找藉口就沒什麼區別了。」基因決定論者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 歐美控制不住疫情是中國的錯?火鍋大王批美「公知」謬論
    歐美控制不住疫情是中國的錯?火鍋大王批美「公知」謬論 2020-04-07 13:07:56   來源:@NathanRich火鍋大王
  • 什麼是基因決定論?難道我們的一切真的是由基因決定嗎?
    基因決定論是指人的物質特徵和精神特徵大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與之相反的則是環境相對論,認為人的發展完全是由環境決定的。當然,現在公認的是基因與環境對人的影響各佔50%。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鼓吹基因決定論,不斷誇大基因遺傳因素對人發展的作用。
  • 攜程20歲,贏在哪兒又錯在哪兒丨稜鏡
    別忘了,那時正值網際網路寒冬:無數泡沫破碎,無數知名不知名的IT創業幼崽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攜程最終在IDG、軟銀、凱雷等「天使」的滋養下獲得長足發展,「挺」到了納斯達克的門檻外。除模式被初步證明有效,沈南鵬的背景亦發揮了較大作用。攜程每次融資都是配合業務發展需要、不早不晚,融到的資金也是不多不少、有整有零。融資超過當時所需就會閒置,很多企業無法把握,常閒置資金犧牲寶貴的股權。
  • 地理決定論錯在哪裡?
    顯而易見,這種觀點是錯的,並且大錯特錯。地理決定論的荒謬之處主要在於:第一,這裡談的是歷史文明,但地理決定論卻想當然地將歷史中國當作一個固定的前提,而不是一個由各種制度、文化、思想、經濟、技術、族群、地域共同持續建構的範疇。很難想像,說東亞大陸這片廣大的地域是封閉的到底有什麼意義,實質上這片區域也根本無法形成封閉。
  • 幾捆白菜外,網際網路巨頭的星辰大海在哪兒?
    我們在《百度再起舞》一文中,從技術投入維度剖析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之一百度(NASDAQ:BIDU)的預期差與深層邏輯。除了要拿真金白銀投研發之外,更進一層的問題是,應該投什麼方向?或者說,網際網路巨頭的星辰大海在哪兒?錦緞研究員認為伺服器是「幾捆白菜"外,網際網路巨頭值得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
  • 父母誰的智商會影響孩子 基因決定論是錯誤的
    基因決定論是錯誤的,因為生長環境對於人的智力來說有著更重要的作用。    近日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娶一個聰明的老婆,孩子就會很聰明」,因為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男性只有一個,所以媽媽的智力在遺傳中就佔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 男人的史書與女人的自媒體,「紅顏禍水觀」與「兒子決定論」
    毫無疑問,喜歡讀家庭情感文章,讀過之後願意點評的,大多數都是女人;拋出這種「男人決定論」情感專家也大都是女性。無論如何,「兒子決定論」受益的都是女人,女人們可以心安理得地把鍋甩走——我們都沒錯,錯的是男人。我是女人,我不知道男人怎麼看這個問題,對這個「兒子決定論」是不是認帳?我還是離婚多年的單親媽媽,對婚姻中的各種問題已經隔膜了多年,真沒資格做出判斷。
  • 2019中國新網際網路企業·創新網際網路企業TOP100
    創新可以說是網際網路公司與生俱來的特質,目前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的競爭,創新能力的競爭無可置疑是一大特色,而創新不僅是體現在外部的工具層面,其深層根植於思想或境界。對於什麼是創新網際網路企業,實質有兩層含意,首先是它的模式和理念要新,任何一家業務欣欣向榮的公司都是在不斷的自我突破中成長的,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是否算創新網際網路企業,我們更多會關注它的主體業務方向是否代表了一種新的嘗試,是否有質疑的聲音和強烈看好的聲音,是否是未知與已知共存。再則是從當下規模、時代水準、企業使命所對應的企業經營力、綜合創新力、長遠發展力等方面判斷對未來世界的影響力。
  • 事實、真理與假象和謬論的那一場官司,徹底輸了
    真理和謬論本來一直在旁邊勸架,沒想到,很快真理和謬論又發生了爭吵。謬論安慰假象說:「朗朗乾坤,何來對,又何來錯?對錯不在我們,我們沒錯。假即是真,真即是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貌。」謬論說:「真理,你是不是含沙射影?想打架?直接放馬過來,誰怕誰?」真理說:「謬論,你怎麼能這麼說呢?」謬論說:「真理,我早看你不順眼了,你平日裡一副自命清高的樣子,高高在上。你又何嘗真的體味過人間疾苦。再說了,這世上美和善所有人我都能騙了,唯獨騙不了你,我心裡早就有氣。」
  • 原生家庭決定論的罪與罰之一錯在家庭
    「原生家庭決定論」起源於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他曾提出,成人的人格特徵是童年時期性本能壓抑的結果。不過因這種理論與實踐相悖,而於後來修改為兒童期經驗對人的心理及人格的影響的有關理論。依託這種理論,一些人認為成年人的行為都是原生家庭決定的。
  • 決定論: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對抗,法蘭克福和意動論者堅持了自由
    上次我們討論了決定論的一些觀點和分類。可以看得出它這樣的觀念是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那麼如果拒絕決定論又會是怎樣的呢。世界是否是決定論的,是一個開放的問題。如果上一節的論證成立,如果我們接受決定論,我們似乎就無法說明人類的自由和責任。但是變換一下思路,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看:或許這個難題是由於接受決定論所造成的呢?也許我們放棄決定論,難題就會消失了呢?
  • ...吳英:「貧困」二字應該還給波普爾——評《歷史決定論的貧困》
    憑藉《歷史決定論的貧困》,以研究自然科學哲學出道的卡爾·波普爾,蠻橫地跨入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斷言社會現象是獨特的、沒有重複性可言;人類社會只有趨勢、沒有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無法預測的;等等。更有甚者,波普爾在未對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進行充分研究的情況下,就將它同宗教的神定論和法西斯主義的種族決定論相提並論,並斥之為「貧困的」。
  • 官鑫:華大基因譜平臺 將網際網路+引入基因領域
    網易科技訊,華大基因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VP官鑫在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上接受了網易科技的專訪,官鑫介紹,華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中心,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信息學中心,官鑫所在的團隊是華大的一個網際網路團隊
  • 《歷史評論》吳英:「貧困」二字應該還給波普爾——評《歷史決定論...
    憑藉《歷史決定論的貧困》,以研究自然科學哲學出道的卡爾·波普爾,蠻橫地跨入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斷言社會現象是獨特的、沒有重複性可言;人類社會只有趨勢、沒有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無法預測的;等等。更有甚者,波普爾在未對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進行充分研究的情況下,就將它同宗教的神定論和法西斯主義的種族決定論相提並論,並斥之為「貧困的」。
  • 消費網際網路信奉的基因論是否還行得通?
    如今,產業網際網路時代,行業還是那個行業,但著力點從C端的便捷性變成了B端的高效性,企業的基因論的觀點是否依舊盛行呢?姿態各異的「B計劃」:科技公司們的基因圍牆和試探基因論是否還行得通暫且不論,單就目前國內產業網際網路的主流玩家布局來看,作為「掘金者」的科技公司們多少也受到了「基因論」的影響,只是在程度上有些差異。
  • 技術決定論批判——傳統媒體如何善用善治數位技術?(上)
    黨的十九大報告,代表中國對網際網路的新思想、新部署。一是增強執政本領,「善於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二是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兩者的實質,是中國的網際網路主權,是以我為主,善用、善治網際網路及其技術。 這是舉旗定向的宏觀部署。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
    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在考試中是一個單選、多選題的考點,考查方式多為例子的判斷,難點在於積累一些常考的例子。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的典型例子和知識點。一、遺傳決定論:遺傳決定論最早由英國科學家高爾頓提出,後來被美國一些心理學家繼承。
  • 《你一生的故事》:相信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博弈
    雖然那些事可能看似對你翹課沒有影響,你看似出於自由意志翹了課,但科學越來越傾向於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的,人們走向了決定論。現代心理學有一個很著名後知後覺研究,研究者發現人在做出動作前幾百毫秒就已經產生了相應動作的腦活動,但這並不是我們理解的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