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2020-12-05 東方網

原標題:評論: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原標題:評論: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學術打假造就了方舟子,把他送上了充滿光環的神壇。可他若喪失自我反思,神壇恐怕也就成了祭壇。

  圍繞這組報導,事實上還有兩場官司尚未宣判。它就是《法治周末》前執行總編輯郭國松訴方舟子名譽侵權案,及方舟子反訴郭國松名譽侵權案,這兩起訴訟因雙方爭議較大,當庭未能調解成功,將擇日宣判。如此看來,暫時不能說方舟子輸了官司。

  這些年來,方舟子官司纏身。如果票選網絡上最具爭議人物,方舟子或可高票當選。長期身處學術打假和話題爭議一線的方舟子,確實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物。一方面,他的學術打假往往能夠一擊而命中靶心;另一方面,他的打假方式和行事風格讓許多人反感。

  方舟子以「一個都不寬恕」的窮追不捨精神對待學術打假,自然能把人翻個底朝天。問題是,他能否以同樣態度對待自己?例如,《法治周末》的「總調查」,其實是多年來人們質疑方舟子的問題總匯,箇中真相如何且不論,方舟子能否以同樣的認死理精神,認真作出回應?遺憾的是,方舟子對此的態度,給人雙重標準之觀感。

  方舟子的行事風格,也給人「永遠不會犯錯」的感覺。哪怕是人家指出他的文章未註明出處,他總是毫不客氣地一概否認,死不認錯。難道「方教主」真的永遠不會錯,或者永遠不能認錯?沒有人一貫正確,這是常識。可怕的地方在於,一個人錯了還硬撐著,那就真的錯了。學術打假造就了方舟子,把他送上了充滿光環的神壇,可他若喪失自我反思,神壇恐怕也就成了祭壇。

  像方舟子這樣的打假人士,國內還太少。對方舟子一些顯而易見的人格缺點,社會不妨抱以寬容態度。話說回來,正如法院判決所稱,身為公眾人物的方舟子,應比普通人在承受社會輿論方面更具容忍度。較真不等於較勁,窮追不捨更不等於睚眥必報。見不得他人犯錯的方舟子,如果承認自己有時也會犯錯,不僅人格更加飽滿,也更能得到人們的理解。(魏英傑媒體人)

  原標題:評論: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原文連結: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0124/c136657-24218009.html

  稿源:人民網

  作者: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 一家之言  學術打假造就了方舟子,把他送上了充滿光環的神壇。可他若喪失自我反思,神壇恐怕也就成了祭壇。  據新京報官微報導,方舟子與崔永元因轉基因問題打官司尚未塵埃落定,方舟子訴法治周末報社一案,昨日朝陽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認定《法治周末》與法制網(轉載相關報導)不構成侵權,同時指出報導方法失當。
  • 中國人應該珍惜方舟子
    然而,微博調查中區區4.63%的支持率表明,崔永元給方舟子定性的「邪路」已經成為「反方」群體的某種共識。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反對方舟子?首先,對於相信「吃轉基因會改變人的基因成為基因武器」、「轉基因種子都在洋人手裡威脅國家安全」之類謠言的「反轉派」而言,宣傳舶來品「轉基因」無害的方舟子無異於「漢奸」,漢奸走的路又豈能是正路?
  • 大象為什麼不長毛——方舟子破解科學謎題
    大象為什麼不長毛——方舟子破解科學謎題 大象為什麼不長毛 2010-09-10 來源:海豚出版社
  • 中國人欠方舟子三個答覆_評論頻道_鳳凰網
    身在外國的方舟子為什麼「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堅持打假?說白了很簡單,就是因為外國沒有那麼多假給他打,所以他只好出口轉內銷。外國所以沒有這麼多假,源於他們司法制度和新聞監督。有健全的法制,造價的成本就會很高。以美國食品安全為例,美國有覆蓋全國的立體監管網絡。
  • 打假方舟子遇到方舟子打假,這是怎麼回事?
    這事有點稀奇,這段時間王志安死懟方舟子,稱其這方騙子,並言已經到美國起訴方舟子,而方舟子一直未曾回應。自私忽然冒出個「假方舟子」?打開微博搜索到了方舟子所說的「圓車子直播」帳號打開此帳號的主頁,內容和方舟子手百的內容完全一樣,內容一樣的還有個叫「新語絲之光001」的帳號。
  • 華為亮出自己的最新底牌,卻遭到方舟子的批判,彼此之間誰對誰錯
    方舟子大家都知道被人們公認的是中國最強的一個打假人,之前就因為很多次打假鬧出了不少笑話,比如說跟韓寒的事情,兩個人各不相甚至是走上了法庭,雖然如此,但是不得不說,方舟子作為國內的打假人,還是幫助國民打出了很多虛擬的存在。
  • 方舟子打假韓寒方式錯了
    在《「天才」韓寒作品分析》發表後,方舟子進一步從醫學的角度質疑《求醫》的作者不是患疥瘡的韓寒,而是患肝炎的韓寒父親韓仁均。作為一位生物化學博士,一位鼎鼎大名的科普作者,按理說方舟子在這方面的說法理應靠譜,但仔細審視後,這個說法的可靠性同樣要打上問號。方舟子稱, 「只有幼兒患者才會在頭部發生皮疹、瘙癢,少年和成年患者不會。
  • 媒體評論:方舟子遭質疑 學術打假個人時代結束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節,「方舟子抄襲」活像愚人節新聞。不久前,戰罷肖傳國的方舟子還實名舉報朱學勤《道德理想國的覆滅》抄襲,4月1日方舟子自己似乎也陷入抄襲泥沼中,讓人感嘆不已。儘管方舟子仍不以為然,辯解「對觀點複述歸納不是抄襲」,認為是有人打擊報復,報導仍引起公眾熱議。
  • 鐵嘴鋼牙打假鬥士方舟子身後的謎中謎
    深圳衛視還遭方舟子在微博上「反擊」,深圳衛視認為受到「毀謗」,要求方舟子公開道歉。而方舟子對深圳衛視提出的道歉要求並不「買帳」,他也回應讓深圳衛視先給他道歉。方舟子批評「深圳衛視是最無職業道德最下流的電視臺」,他認為深圳衛視不該「請孫海峰去攻擊我」。孫海峰是深圳大學傳播系副主任,他因評論方舟子之妻劉菊花的論文涉嫌抄襲而與方舟子在微博爭辯多時。
  • 方舟子:我就是對真相有潔癖
    方舟子:像唐駿這樣的情況,要是在美國,他早就下臺了,如果他不主動請辭,董事會也會直接罷免他,他的誠信肯定破產了,他的職業生涯就基本結束了。但是現在,唐駿居然又出來了,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了我們目前社會誠信缺失到了什麼地步,為什麼這麼多人肆無忌憚地說假話呢?!就是因為說完假話即使被揭露出來,也不用付出代價!
  • 在打假做科普方面方舟子當然貢獻不少,但睚眥必報的他後期走偏了
    我在十年前就知道方舟子這人,陸陸續續也看了近百篇方的文章,方在幾個平臺的言論也看過些,儘可能客觀的講,方打假做科普是有貢獻的,在這兩方面他配得上「鬥士」二字。然而方舟子也有他的性格問題,首先就是睚眥必報,方對某人不滿那這個人就全是錯的。
  • 微博口水仗:方舟子VS 周鴻禕
    給360安全瀏覽器潑髒水的,方舟子不是第一個。有好多個朋友告訴我,不要理睬方舟子,一旦被他咬住沒法擺脫。我們也猶豫過,但是當我們看到方舟子再三以不實材料污衊360安全瀏覽器,而且背後有明顯的操縱痕跡,我決定必須正面痛擊這個瘋子,並揭露出他幕後的黑手。先請看第一個長微博。(配長微博:為什麼方舟子把360正常的用戶服務歪曲為勾兌、收買?
  • 方舟子的微博舞臺
    有觀眾在微博上追問方舟子的公開課什麼時候接著上線。他的留言這樣寫道:「作為一名社科類學生(我學的是會計)我覺得收穫很大!還很有趣!」方舟子正在從小眾的學術打假名人轉變為大眾名人。他被邀請出現在一檔很火的求職節目中。他在機場等擺渡車時,能聽見身邊的人正在議論:「最近有個搞菸草研究的謝劍平被評為工程院院士,被方舟子打假,這個假打得好,不然我們都不知道低焦油的危害也很大。」
  • 方舟子攻擊賀衛方: 中國教授該做什麼?
    思考:不要誇大論文的評價作用    論文數量當然是衡量教授是否合格的一個標準,但不可將這個標準絕對化、機械化和誇大化,有學者曾戲言,大學不是養雞場,不能以下蛋量來考核教授。在當下中國,潛心做研究當然是一種選擇,但參與公共事務,發表時評、做演講、普及法律知識,是不是就不務正業,尸位素餐呢?恐怕未必。
  • 畢文章:我支持方舟子質疑鍾南山
    畢文章:我支持方舟子質疑鍾南山     方舟子「炮轟」鍾南山?灰霾跟肺癌到底是什麼關係?9日傍晚,方舟子發博客「指責」鍾南山所提「霧霾會導致肺癌」的說法「犯了三個錯誤」,他還在博客最後「批評」鍾南山稱:「作為一個醫學家,特別是一個地位崇高的醫學家,說話要謹慎,不能因為霧霾現在成了輿論焦點,就拿它說事湊熱鬧。」(3月12日《南方都市報》)    此消息一出,網友惡毒的咒罵聲翻江倒海,鋪天蓋地,恨不得把方舟子置之死地而後快。
  • 為什麼方舟子總是被稱為印度?理由太荒謬了
    為什麼方舟子總是被稱為印度?理由很荒謬象棋是由印度發明的,中國沒有大象近年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象棋被印度申遺」的消息。雖然這種信息在國內網絡平臺上比比皆是,但從外網的角度來看,幾乎沒有。換言之,西洋棋被印度宣布為謠言,或者僅僅是幾條印度人的意見,也沒有提出任何申請。
  • 南方周末:「方舟子是中國樹敵最多的人」
    方舟子稱對方為「反科學文化人」,指責劉華傑搞匿名攻擊,「由反偽科學走向反科學」。而劉華傑等人稱方舟子用科學的帽子打壓人。一場混戰之後,雙方就此別過。劉華傑稱,「現在朋友之間看法不一樣的多的是!但是為什麼我們之間沒有翻臉,為什麼大家都跟他翻臉了?作為一家之言完全可以講,但如果方舟子以科學的名義,認為只有他的東西是對的,好像真理在握,那就不行了。」
  • 微信公眾號留言區,為什麼不能相互評論?
    有個讀者同學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微信公眾號留言區不讓網友們相互評論?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這一篇。評論,是圍觀群眾針對作品的評價。高質量的評論,也是一種再創作的形式。比如,影評是對電影的評論,好的影評,也是一種優秀的二次創作,影評人、劇評人本身就是一種古老的職業。在網際網路時代,評論功能是增加內容平臺社區屬性的一種普遍做法。
  • 方舟子解密:男人為什麼也有乳頭?
    摘自:方舟子
  • 方舟子微博質疑蔣方舟:「文章是她媽代筆的」
    蔣媽也不可能只寫10年但有網友說方舟子的邏輯並不嚴密。程靜思Stand說:就寫善字這個問題來說,文章裡說寫錯了十年。當時蔣方舟九歲近十歲,不可能寫十年,是一個錯誤。但蔣媽媽怎麼說也有三十以上的年齡了,寫字只寫了十年?同樣是錯誤啊。蔣方舟當時年幼,也許就是不夠思維嚴密,計算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