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評論: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原標題:評論: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學術打假造就了方舟子,把他送上了充滿光環的神壇。可他若喪失自我反思,神壇恐怕也就成了祭壇。
圍繞這組報導,事實上還有兩場官司尚未宣判。它就是《法治周末》前執行總編輯郭國松訴方舟子名譽侵權案,及方舟子反訴郭國松名譽侵權案,這兩起訴訟因雙方爭議較大,當庭未能調解成功,將擇日宣判。如此看來,暫時不能說方舟子輸了官司。
這些年來,方舟子官司纏身。如果票選網絡上最具爭議人物,方舟子或可高票當選。長期身處學術打假和話題爭議一線的方舟子,確實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物。一方面,他的學術打假往往能夠一擊而命中靶心;另一方面,他的打假方式和行事風格讓許多人反感。
方舟子以「一個都不寬恕」的窮追不捨精神對待學術打假,自然能把人翻個底朝天。問題是,他能否以同樣態度對待自己?例如,《法治周末》的「總調查」,其實是多年來人們質疑方舟子的問題總匯,箇中真相如何且不論,方舟子能否以同樣的認死理精神,認真作出回應?遺憾的是,方舟子對此的態度,給人雙重標準之觀感。
方舟子的行事風格,也給人「永遠不會犯錯」的感覺。哪怕是人家指出他的文章未註明出處,他總是毫不客氣地一概否認,死不認錯。難道「方教主」真的永遠不會錯,或者永遠不能認錯?沒有人一貫正確,這是常識。可怕的地方在於,一個人錯了還硬撐著,那就真的錯了。學術打假造就了方舟子,把他送上了充滿光環的神壇,可他若喪失自我反思,神壇恐怕也就成了祭壇。
像方舟子這樣的打假人士,國內還太少。對方舟子一些顯而易見的人格缺點,社會不妨抱以寬容態度。話說回來,正如法院判決所稱,身為公眾人物的方舟子,應比普通人在承受社會輿論方面更具容忍度。較真不等於較勁,窮追不捨更不等於睚眥必報。見不得他人犯錯的方舟子,如果承認自己有時也會犯錯,不僅人格更加飽滿,也更能得到人們的理解。(魏英傑媒體人)
原標題:評論:方舟子為什麼不能錯?
原文連結: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0124/c136657-24218009.html
稿源:人民網
作者: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