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學院張竹青課題組發布首個蛋白質體外液液相分離資料庫

2021-01-09 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

  近年來,蛋白質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逐漸成為生物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它在生命體的正常代謝和疾病過程中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越來越多的探索LLPS具體發生機制的報導,人們發現影響蛋白質LLPS的因素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蛋白質序列性質,如突變及翻譯後修飾的影響;二是受到體系微環境,比如溫度、蛋白質濃度、pH值、鹽濃度、壓力等的調節。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生導師,生命學院張竹青課題組收集了目前文獻報導過的所有能在體外發生LLPS的蛋白質及其相分離相關實驗條件,經過系統的分類整理和注釋,發布了目前首個專門研究蛋白質體外LLPS的資料庫(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database, LLPSDB)。通過網站(http://bio-comp.ucas.ac.cn/llpsdb or http://bio-comp.org.cn/llpsdb),用戶可以對資料庫進行瀏覽、查詢和下載。文章「LLPSDB: a database of proteins undergoing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in vitro」於2019年9月6日在國際著名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1.147)上在線發表(https://doi.org/10.1093/nar/gkz778)。中國科學院大學生命學院碩士生李倩和彭小珺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2016級本科生李源清、唐文勤和朱家安參與了部分工作,張竹青副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大學青年教師提升項目的支持。

 

LLPSDB的數據結構

相關焦點

  • 化學學院來魯華課題組發現基因轉錄調控相分離新機制
    2019/04/15 信息來源: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編輯:麥洛 | 責編:凌薇 近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定量生物學中心/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來魯華教授課題組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蛋白質
    高效液相色譜法蛋白質混合物分離固定相材料和硬體可利用率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液相色譜系統在蛋白質純化中的性能表現。儘管完整蛋白質的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還不是蛋白質組學分析中最常用的技術,但它非常適用於在初始階段分離蛋白質混合物。有多種色譜分離法可供選擇,包括反相色譜法、陰陽離子交換法、尺寸排除法和親和色譜法。後者作為一種從複雜混合物中提取蛋白質子集的方法,應用廣泛。在將蛋白質混合物分離這個步驟中,高效液相色譜法與製備型等電聚焦電泳法(IEF)一樣有用。
  • 上海科學家在蛋白質液液相分離領域取得突破 為小分子藥物治療提供新策略
    MAPK信號通路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RNA)的液液相分離(LLPS)是近幾年來國際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個新興熱點。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朱繼東課題組與劉聰課題組合作,首次發現了非受體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人類發育性疾病,如努南症候群和豹皮症候群中的基因突變能夠導致SHP2蛋白的異常液液相分離,並將野生型SHP2蛋白招募至相分離體系中,激活SHP2的磷酸酶活性和下遊的MAPK信號通路
  • 生物質譜譜圖資料庫支撐蛋白質組學研究
    高精度、高解析度生物質譜技術的發展,對系統化地揭示和理解蛋白質及其在細胞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海量的蛋白質組譜圖數據被採集,並被全球不同的課題組分析和存儲。 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及儀器科學學院院長段會龍教授在日前召開的一次醫療器械論壇會上介紹了這一領域的進展。 段會龍說,目前的蛋白質組質譜研究依賴於蛋白質序列資料庫和檢索引擎產生的理論譜圖。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鍾毅課題組發現一種不需要蛋白質合成卻能長期...
    2019年10月7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鍾毅課題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題為「果蠅能夠形成一種不需要蛋白質合成依賴的固化的長時程記憶」(Long-term memory is formed immediately without the need for protein synthesis-dependent
  • 液-液相分離促進形成皮膚屏障
    液-液相分離促進形成皮膚屏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3 13:21:59 在近日,美國洛克菲勒大學Elaine Fuchs及其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發現液-液相分離促進皮膚屏障的形成
  • 生命科學學院宋豔研究組揭示轉錄因子通過相分離驅使神經元終末...
    該文揭示了果蠅發育過程中,一個轉錄因子通過液-液相分離「植入」神經前體細胞有絲分裂期染色體,通過促進H3K9me3+異染色質凝聚確保神經元終末分化的新現象和新機制。通過精細的果蠅完整腦螢光動態成像、完整腦光漂白恢復、光液滴(optoDroplet)、體外相分離等多種技術手段,研究者觀察到了令人驚訝的結果,即Pros蛋白是通過液-液相分離植入並保留在神經前體細胞H3K9me3標記的近著絲粒異染色質區(圖1)。
  • ...肌醇多磷酸激酶IPMK抑制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調控自噬...
    2020年12月7日,Developmental Cell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宏課題組題為Inositol polyphosphate multikinase inhibit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TFEB to negatively
  • 科研前沿 | 生物學中的液-液相分離:機制、功能和疾病長篇綜述
    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RNA)的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是近幾年來國際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個新興熱點。異常的相分離和過渡與多種人類疾病如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癌症有因果關係。這篇綜述總結了最近LLPS在各種生物學途徑和疾病中的作用方面的主要進展。
  • 【新冠患者體內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文 / 夏洛特2021-01-12 06:17:30來源:FX168 【新冠患者體內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導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虹課題組在Nature發文……【北大發布(4.27...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學系、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廉林研究員課題組與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崔鐵軍教授課題組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研製了2.4GHz這一無線保真頻段的電磁感知系統原型,實現了兆赫茲幀率的高質量微波成像和高精度肢體語言識別,為開發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感知系統開闢了新思路
  • 生物物理所揭示肌醇多磷酸激酶IPMK抑制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
    2020年12月7日,Developmental Cell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宏課題組題為Inositol polyphosphate multikinase inhibit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TFEB to negatively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高冠軍課題組發現大量基因組非編碼RNA功能性證據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高冠軍課題組發現大量基因組非編碼RNA功能性證據清華新聞網9月8日電 傳統研究認為,人類所有的生命活動是由約2~3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所支配(約佔人類基因組2%)。而超過95%的人類基因組並不編碼蛋白質基因,而是構成了遺傳物質中的「垃圾」——非編碼RNA。
  • 首個全球人群基因組多樣性和祖源信息資料庫發布
    該研究分析了涵蓋全球範圍107個國家的356個人類族群的基因組多樣性和祖源信息,並發布了開放獲取的專門資料庫——「PGG.Population」 (群體基因組學·族群,網址:https://www.pggpopulation.org/)。
  • 生命學院李雪明課題組在細菌curli菌毛生成系統膜上通道複合物的...
    生命學院李雪明課題組在細菌curli菌毛生成系統膜上通道複合物的結構以及底物識別機制上取得進展清華新聞網1月15日電 1月13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雪明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curli菌毛生成系統的組裝和底物識別」(Assembly and substrate recognition
  • 張文彬課題組在拓撲蛋白質的合成和表徵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了越來越多具有非線性結構的天然拓撲蛋白質。它們通常具有與其拓撲結構相對應的功能優勢,在生命活動中行使著重要的角色,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引起業內對蛋白質拓撲結構調控的廣泛興趣。近年來,發展拓撲蛋白質的製備方法,並探究其結構性能關係和相關應用,已經成為蛋白質工程的熱門方向。北京大學張文彬課題組近期在拓撲蛋白質的合成和表徵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高歌團隊發布單細胞轉錄組數據檢索新方法和參考資料庫
    然而,精確的單細胞轉錄組數據檢索和注釋需要克服兩個挑戰:一、數據集之間的批次效應(batch effect)會顯著影響細胞檢索的可靠性;二、目前缺少跨物種和平臺、具有高質量注釋的單細胞轉錄組資料庫。日前,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信息中心(CBI)、蛋白質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歌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了題為:Searching
  • 鹽誘導液-液相分離:水-乙腈-鹽混合物的實驗和理論研究
    鹽誘導液-液相分離:水-乙腈-鹽混合物的實驗和理論研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3 15:37:58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的Yuyuan Lu課題組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Zhen-Gang
  • 信息學院李曉明-楊仝課題組發表北京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的首篇...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李曉明教授、楊仝助理研究員課題組在計算機協會數據通信專業組年會(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CM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Data Communication, SIGCOMM2018)上發表論文《彈性sketch:一種自適應快速網絡測量方案》(Elastic sketch: adaptive and fast
  • 現代生物分離技術在多肽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其主要原因有兩個:被分離對象—蛋白質等在40~500C便不穩定,開始變性,而且絕大多數蛋白質都不溶於有機溶劑,若使蛋白質與有機溶劑接觸,也會引起蛋白質的變性;萃取劑問題—蛋白質分子表面帶有許多電荷,普通的離子締合型萃取劑很難奏效。新興的生物分離技術反膠束萃取、雙水相萃取和電泳在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方面顯示出了自身的優勢,並展現出了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