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作家劉慈欣的著作「三體」的火熱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地轟動,書裡面那些波瀾壯闊的宇宙場景得描述以及一個個天馬行空的創意,小水滴、三體文明、降級打擊、小宇宙。等等這部作品不僅滿足了廣大讀者對科學的滿足,更有專家學者表示是,作者劉慈欣以一己之力把我國的科幻作品領域的成就和國際水平拉平。
我們人類是一個具有高度自我思維能力的一個物種,從古到今我們得偉大的先賢們和當代的哲學家們都在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到那裡去? 而我國在35年前開啟的一個計劃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這個世界,要說到這個裝置就必須提到一個偉大得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他的科學著作相對論中提到的一種現象。
但這只是一種理論從來沒有人看到和監測到他的存在,直到2017年10月16日,全球數十家權威的科研機構聯合發表申明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了引力波,他是由距離地球大約1.3億光年外的兩個光子星相互融合碰撞產生的,哪麼他到底是什麼呢,其實說起來也簡單.
給大家舉一個通俗的例子,當輪船開國平靜的水面就會導致上面散發出一圈圈向外擴展的漣漪,而引力波就是宇宙中的星體在加速運動和發生碰撞時在宇宙這個大水面上蕩起的漣漪,而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我國從35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在1998年的時候,我國的科學羅俊發表的關於牛頓的萬有引力常數測試結果震驚世界,當時的測量精度已經達到了領先世界的水平,國外的專家學者甚至把這個建在深山放空洞裡的裝置,稱為世界的中心。
而在2015年我們又開啟了一項偉大的計劃。「天琴計劃」天琴計劃的目的和作用是以引力波做為研究的中心,展開宇宙空間引力波的探測任務,除了我們國內的多所頂級院校和科研機構外,有非常多的國外教授專家也希望能夠加入到我們的計劃當中,畢竟這些人究其一生都在探索神秘莫測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