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是什麼讓你堅持下來?這道源泉滋潤著你我

2020-12-06 大眾日報

扶貧路上,是什麼讓你堅持前行?是黨的號召,是工作需要,是悲憫情懷,亦或是迫不得已……

不過,有的人走著走著,與貧困戶交往多了,一道真摯情感油然而生,滋潤著你我,成為這條路上令人走得最長的源泉。

這是濰坊坊子區坊安街道扶貧幹部趙文元的親身經歷,他來講給你聽:

昨天又聽到一件小事。

街辦一位大姐說起自己包靠的一戶貧困戶:「有一次我下戶,臨走前大爺把我叫住,然後爬到床頭一層一層把褥子掀開,從床櫃裡拿出一個包袱,又把包袱一層一層地打開,拿出一件帶著包裝的羊毛衫,標籤還掛著,大爺非要拿給我穿。那是件男士羊毛衫,應該是過年過節時候親戚給買的。我和大爺說不用我有穿的,大爺非塞給我,後來我給大爺放床上跑出來了。大爺上了年紀,看來是我們去得勤了,就真把我們當親人了。」

當時聽了,又回想起之前遇到的很多小事:一位90後的小夥子下戶回來,衣服兜裡被他幫扶的大娘塞了滿滿兩大兜剛收的花生,甜絲絲的;一位是二胎媽媽的幫扶責任人,趁著天氣好,給貧困戶洗了一上午衣服,曬了滿滿一院子;一名幫扶責任人下戶的時候,戶裡拿出香蕉給她吃,她說不用,戶裡的大爺剝好了給她往嘴上塞;有次下戶,聽到貧困戶大娘在誇幫扶責任人,比自己的親人來的還勤,比親人都親……把幫扶責任人當做親人,我想,這就是對我們幫扶工作的最大褒揚吧。

「帶著感情做工作」,這是從一開始就對我們幫扶工作提出的要求,剛開始開展工作的時候,不理解這句話的溫度,入戶也僅是機械地了解了解基本情況、問問有什麼困難。經過一輪輪的扶貧專項行動,入戶頻次不斷增加,扶貧政策不斷細化,大家對戶裡的情況和幫扶政策熟悉了,從戶裡問政策變成了主動給政策。醫保養老、兜底保障、慢性病門診、教育資助、殘疾人政策、住院報銷、入戶巡診……凡是戶裡符合的,一律幫助落實到位,讓幫扶政策全面落地落實,精準惠及每一名貧困群眾。

「小李拉著我去辦理了慢性病門診,拿藥便宜了很多」

「小王幫我申請了殘疾人無障礙改造,改了坡道,發了新輪椅,進出門方便多了」

「社區的同志幫我孫女聯繫好了學校,讓這個初中畢業不想繼續上學的孩子繼續接受教育,還給我們申請了補貼,我們很感謝她」

「家庭醫生一個月過來一回,給我們量量血壓、問問情況,非常關心」

「上回住院住了一個禮拜,出院時交的錢,交了一百四十多塊,共產黨的政策是真的好」……

正是這一件件小事,讓我們和貧困戶的距離一點點拉近,心也慢慢靠近了。貧困戶臉上的笑容,就是我們深化作風建設的最好答卷!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鵬 報導)

相關焦點

  • 理論專題丨學習王新法 扶貧路上續輝煌
    王新法是一名共產黨員和退伍軍人,他懷著對黨的忠誠和讓村民脫貧致富的擔當,不遠千裡來到薛家村義務扶貧,用實際行動忠實地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初來乍到時,正是黨員身份和軍人經歷,讓王新法在扶貧工作中頗有底氣;當受到群眾誤解時,他擲地有聲地宣示:「我是共產黨員!」對王新法來說,這是莊嚴的宣言,也是如山的責任。
  • 稅務扶貧故事薈|扶貧路上的暖心事兒
    一盤雷竹筍炒臘肉鋪出產業致富路  「秦書記,這是我一早拔下來的新筍,第一口讓你嘗一嘗。」 鳳來社區13社貧困戶冉昌政抱著一小捆筍,腳上還沾著泥,笑盈盈地站在鳳來社區駐村第一書記秦蟬鳴的家門口。  「老冉,這是你的勞動成果,我可不能白收!
  • 《扶貧路上》唱給所有扶貧人的歌
    《扶貧路上》(卓尼縣脫貧攻堅之歌)作詞:韓明生作曲:胡旭東演唱:王麗達(女高音版)牛彥俊(男高音版)編曲:鄂 矛指揮:胡旭東合唱:亞洲愛樂合唱團樂隊:亞洲愛樂交響樂團出品:中共卓尼縣委 卓尼縣人民政府走在扶貧的路上,烈日雨雪難以阻擋
  •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廣西首演,以黃文秀事跡致敬扶貧幹部
    9月16、17日,由田沁鑫任編劇、導演的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與觀眾見面。編劇、導演田沁鑫謝幕該劇以在扶貧一線殉職的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以再現黃文秀事跡、講述黃文秀扶貧故事的形式,致敬數百萬名奮戰在扶貧路上的駐村幹部、第一書記,以及犧牲在扶貧崗位上的一線幹部,從廣西百色一個村的「扶貧之路」,照見全中國貧困地區的小康大道。廣西百色田陽縣的壯族姑娘黃文秀,2016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時,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她毅然回到百色深入農村基層,成為百坭村第一書記。
  • 我的青春路上,你的相伴永遠不會缺席!
    闔上雙眸,你消瘦而又模糊的身影止不住地浮現在我腦海,飄忽著,似遠又近,又一次地在我心底激起層層浪花。回首悵望昨日,我的青春路上,似乎不曾少有你消瘦的,默默相伴的身影。成長時,你如一束陽光,還記得從前,無論每天有多少不能遂心的事,只要回到家聞到那令人垂涎的飯菜香,一切都變會被我忘之腦後。
  •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首演,以黃文秀先進事跡濃縮還原全國...
    《扶貧路上》通過對黃文秀事跡的再現,挖掘廣西扶貧的主戰場——百色這片土地上的先進典型和可歌可泣的故事,展現奮鬥在基層扶貧第一線的駐村幹部、第一書記等黨員幹部、預備黨員勇於擔當、永不懈怠的扶貧精神,濃縮還原全國扶貧攻堅戰線,實現文藝作品傳遞的時代性和引領性。
  • 扶貧路上的小故事大感動
    這件小事深深觸動了第一天來扶貧的張滔,於是第二天他就進城買了一個新籃球帶回村裡送給孩子們,還成了他們的「籃球教練」。張滔說:「看見孩子們在籃球場上天真無邪的笑容,我覺得很開心。」一聲小張  一場暴雨,衝走了瓜地村鄉親們家中池塘的魚,衝垮了剛出苗的水稻,也衝毀了他們的家。
  • 【我的扶貧故事】李繼文:脫貧路上的力行者
    【我的扶貧故事】李繼文:脫貧路上的力行者 2021-01-0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 | 陳蕾:行進在扶貧路上的真情女漢子
    這是一個多難的年代,疫情當前,泱泱華夏挺起脊梁。這是一個奮進的時代,疫情之下,奮進的步伐依然堅實。脫貧攻堅在衝刺,鄉村振興正當時,成渝雙城經濟圈方崛起。未來已來,廣安高質量發展放眼可期。奔康路上,有我巾幗力量!即日起,廣安市婦聯將陸續刊發「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帶領大家領略廣安扶貧戰一線的巾幗風採。
  • 「我的扶貧故事」一路奔跑的「女漢子」|仁懷市蒼龍街道扶貧站負責...
    2017年的我,24歲,那時大學剛畢業沒多久,就被分到蒼龍街道扶貧站工作。剛進去時,老前輩們就告訴我,扶貧工作要當家事來做,當事業來做,而不是完成任務,你還小,如果承受不住壓力,可以馬上寫申請調其他部門。我毫不猶豫地說:「我可以。」
  • 科技扶貧路上的三顆「中」國心——記中科院女科學家扶貧故事_中國...
    現在,無論是種植水平,還是果園設施,我們的果園都和紐西蘭的沒有什麼差別了。」鍾彩虹笑著說,我們學農學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想把團隊研究的這些技術和成果,通過渠道輸送給老百姓嘛!獼猴桃產業為我國扶貧攻堅戰作出貢獻,同時也正是這些年扶貧工作的全面展開,促成了獼猴桃產業的快速發展。
  • 《錦衣之下》之今夏,就算你我之間雲泥之別,我也要跨越這道鴻溝
    如果您覺得文章寫得還算可以的話,請您伸出您寶貴的雙手為作者點讚留言或轉發,您的鼓勵將是作者堅持寫下去的動力源泉!文:《錦衣之下》之今夏,就算你我之間雲泥之別,我也要跨越這道鴻溝作者:遲姐侃娛樂我承認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我,突然有些自卑,我怕我配不上大人你,你的身份太高貴了,而我實際上是一個孤兒。
  • 堅持跑步,我收穫了什麼?
    我嚇得兩眼翻白,把啃了一半的小布丁一甩,撒開腳丫死命地跑。一口氣跑到學校門口,才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心臟在胸腔裡劇烈的跳個不停,舒緩後的心情卻格外愜意。弱不禁風的我,感受到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或許還混雜著微微的興奮。那是我第1次感受到跑步的樂趣,之後再也停不下來。
  • 健康扶貧路上也有她——記高陵區耿鎮衛生院張姍扶貧感人事跡
    她叫張姍,是高陵區耿鎮衛生院一名醫務人員,現在也是健康扶貧團隊的一名成員。在幫扶活動中,張姍同志包抓王家灘4組陳選平一家,經過兩年多的親情幫扶,她與貧困戶陳選平,家中共5人(母親、妻子、一對兒女)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 生動再現扶貧路上黃文秀感人故事
    生動再現扶貧路上黃文秀感人故事 ——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觀後感      在全國上下即將全面奪取脫貧攻堅最後勝利之際,由中國話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田沁鑫導演的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上演了。
  • 十二月:願你我不負堅持,所期如意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事。有落寞,有委屈,有傷痛,有別離。多少超負荷,多少料不及,此浪未落,彼浪湧起。有人曾說:「時光的天涯下,我們都是不斷攀登的人,無論你有多累,都不能停下來。因為停下來的那一刻,就已經直到谷底了。」
  • 你在路上飛 我在雲中走 你笑我傻傻的 我看你笑笑的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下車等你回顧你曾經的氣息只想著在你矜持的眸子裡也許一定不曾遠離一定也許在溫暖如春的暖陽裡任紛飛的大雪恣意你的睫毛在步履穿行的寒夜裡任暖意的燈光爬上我的臉我想你在路上飛我在雲中走你笑我傻傻的我看你笑笑的我想瀟瀟的不只是雨默默的不只是你芳草地紫裳音兒/文我用我的眼光讀你字裡行間的風景,花開是季節,花落是天意,就如你讀我的眼光
  • 扶貧路上不落一人 脫貧成果有效鞏固
    ——瀋陽市發展改革委駐村扶貧工作採訪記  2020年是脫貧攻堅全面收官之年,遼寧省瀋陽市發展改革委持續聚焦脫貧攻堅任務,以壯大集體經濟和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為重點,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目標,堅持「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堅決貫徹黨中央扶貧工作部署,不斷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工作力度,爭取扶貧項目建設資金
  • 【會員風採】林海霞:教育扶貧,是一朵彩虹色的花
    這一教育扶貧理念,像一股涓涓細流,流淌在林海霞還有她帶領的學海教育「七色花」公益組織,伴隨著學海教育公司的成長,滋潤著平臺上的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孩子。民進人林海霞與學海走到一起緣於一場小小的公益。那是2016年一個再為普通不過的日子。陽光依然明媚,好像照到了每一個角落。
  • 「我的扶貧故事」披星戴月,扶貧路上的那些事|長順縣四寨村脫貧...
    我叫陳昌榮,是四寨村會副主任,也是一名四寨村攻堅隊隊員。幾年過去了,現在作為一名攻堅隊隊員,沉澱下來回憶自己的脫貧攻堅路程,內心很充實,也很自豪,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農村工作,更與村民們結下了濃厚的情誼,今天我把我在脫貧工作中的一些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