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有一種材料,它具有金子一般閃閃發光的外表,它的性能凌駕於眾多材料之上,民間流傳它是「解決問題的能手」,它的名字就叫——聚醯亞胺。
下面,小芯就帶大家走入聚醯亞胺的世界,揭開聚醯亞胺的神秘面紗。
有人問我什麼是PI,我可以告訴你,PI就是英文Polyimide的縮寫,中文就叫聚醯亞胺。
注意:千萬別把聚醯亞胺和聚醯胺混為一談哦,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呢!
PI到底是如何合成的呢?首先給大家介紹一對恩愛有加的情侶,名叫二胺和二酐,當這對情侶共浴愛河時,便會立刻發生化學反應,誕生它們愛的結晶——PAA,中文名稱叫作聚醯胺酸。
PAA溶液也被稱為PI樹脂,沒錯,就是下面那個黃橙橙的東西。
然而樹脂只算個雛兒,只有像鋼鐵一樣經過千錘百鍊才能長大成為棟梁。
俗話說的好,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聚醯亞胺到底有什麼特性,憑什麼稱得上是「解決問題的能手」?別急,且聽小芯我一一道來。
PI的優異性能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力學性能:拉伸、壓縮、彎曲強度較高,具有突出的抗蠕變性,尺寸穩定性。
熱性能:耐高低溫性能極好,熱膨脹係數很低。
絕緣性能:絕緣性能優異,耐電弧暈性能突出。
耐化學腐蝕:耐油、有機酸。
耐輻射性:經射線照射後,強度下降很小,發煙率很低。
你是不是想說,雖然不太明白,但還是覺得很厲害!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既然聚醯亞胺的性能如此優異,自然就得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PI產品現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事、通訊、新能源等諸多方面。
NASA在1994年開始研究超音速飛機,飛行時表面溫度為177oC,要求使用壽命為60000h,當時的高溫樹脂基複合材料無法滿足,故採用以熱塑性聚醯亞胺為基體樹脂的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每架飛機用量約為30t,產品性能槓槓滴!
在TN-LCD、SHN-LCD、TFT-CD等不同種類液晶顯示器中,聚醯亞胺作為取向材料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電路板的製作中,聚醯亞胺作為重要絕緣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性能好壞直接決定電路板的等級。
好了,聚醯亞胺的應用實在太多,小芯就不再過多列舉了,總之,你不知道的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看到這個標題,大家會疑惑,聚醯亞胺這麼優異的材料,小芯你為什麼感嘆?
請大家看這樣一幅圖:
這是2011年世界PI產品市場佔有率,美國杜邦(Dupont)公司幾乎獨佔半壁江山,而我國PI產量卻僅僅存在於那可憐的1%裡面,高端產品更是幾乎為零。雖然時至今日已有5年,但這種狀況仍然沒有發生明顯轉變。
國人當自強,我們需要努力,打破技術壁壘,實現格局變化。作為PI材料研究室的一員,小芯也要鼓足幹勁,為我國PI行業貢獻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 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