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月樂環是什麼?帶你揭開它的面紗

2021-01-09 求醫網健康頻道
曼月樂環是什麼?帶你揭開它的面紗

時間: 2019-07-09 11:1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最近看見了一則引人深思的新聞報導,說中國是世界上墮胎數量最多的國家,每年總計墮胎數量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為...

摘要:

  最近看見了一則引人深思的新聞報導,說中國是世界上墮胎數量最多的國家,每年總計墮胎數量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那麼多女性明知道墮胎傷身,甚至會有終生不孕的風險時,仍然要如此選擇呢?其實只要提前做好有效的避孕措施,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還能保護女性的身體健康。

  譬如,我們常見的避孕方式有:口服避孕藥、保險套、節育環、安全期避孕及絕育手術等。而節育環避孕是國外女性採用的最為廣泛的一種長效避孕手段,不僅方便、快捷,且成功率較高,如果戴上節育環後還想繼續妊娠,可以隨時預約醫生取出,取環的過程也比較方便,更加不會對女性身體健康和今後的妊娠帶來影響,所以很多一胎麻麻在生完寶寶後,都會選擇上環避孕。

  節育環又叫宮內節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宮腔內的避孕裝置,通常以不鏽鋼、塑料、矽橡膠等材料製成。不帶藥的避孕環稱為惰性宮內節育器,如果宮內節育器內含有孕激素或銅,可以提高避孕效果,稱之為帶藥或活性宮內節育器,而這一類節育器,也是目前最受推崇的節育器種類。

  目前活性宮內節育器「跑道」上的佼佼者當屬曼月樂環。曼月樂環在放置後的5年當中,每天都會以穩定的劑量緩慢釋放孕激素:左炔諾孕酮,從而起到避孕作用。曼月樂不含銅離子,因此對於CT/核磁共振等檢查手段也無需提前取出。值得一提的是,它不僅避孕效果優秀,還能減少月經出血量,對於女性子宮腺肌症、宮內膜異症等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而長期佩戴曼月樂還能降低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生風險。因此,這款芬蘭製造、德國品牌的曼月樂深受國內外女性喜愛,是醫務人員使用最多的避孕方式。在全球累計用戶超過9600萬。

  可見,曼月樂環之所以能成為國外女性採用最為頻繁的避孕手段,主要因為它的避孕原理科學、安全。通過機械性刺激及化學物質的幹擾,達到避孕目的,不抑制排卵,不影響女性內分泌系統,避免了一般藥物避孕的不良反應。她也是國內唯一一款進口宮內節育器,避孕效果堪比結紮。

  當然,女性如果決定使用節育環,還需注意以下兩點。

  一:有些戴環女性會出現節育環脫落的情況,所以建議女性戴環之前,要選好合適自己子宮形狀、大小的環,這樣可以減少節育環從子宮脫落的概率;

  二:絕經後的女性一般情況下就不會再有妊娠反應了,也自然沒有避孕的必要,這時就可以取出節育環了。

  其實,避孕方式並沒有十全十美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為了女性自己的身體健康,建議大家無論是選擇上環還是其它避孕方式上,都要選擇最安全高效的。

相關焦點

  • 節育環那麼多,為什麼更多人推薦曼月樂環?
    而在所有宮內節育系統中,最常被人推薦的當屬曼月樂環。為什麼曼月樂如此受歡迎?我們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解答。  曼月樂的基本信息:  曼月樂是德國拜耳公司生產的一款新型節育環,全名叫做「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它的身型「嬌小」,呈T字型,長32mm,T型支架縱臂上有根小管子,裡面儲存著52mg孕激素(左炔諾孕酮)。
  • 腺肌症上曼月樂後還是疼,還要接著帶嗎?
    曼月樂對於月經量大的子宮腺肌症患者效果會更好一點,帶上後月經量會變小,但是對於疼痛緩解效果不是很好,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不少患者上了曼月樂環後或多或少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於是不少患者就疑惑了:我還要繼續帶著它嗎?
  • 長效避孕為什麼更推薦曼月樂環,看這一篇就懂了
    在現代家庭中,很多夫妻在已經擁有了1-2個孩子後,就決定不再生育,從而採取服用長效避孕藥或是佩戴節育環來實現長效避孕的目的。但是,從實際避孕效果、對女性身體的副作用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來看,長效避孕藥都具有一定的限制,佩戴節育環,尤其是佩戴曼月樂環,才是目前最為推薦的長效避孕方式。
  • 曼月樂環是什麼?為什麼除了避孕還能治病?
    1、曼月樂是什麼?曼月樂,即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LNGIUS),是一種T型宮內節育器,有軟而小巧的 「T」 形支架,支架由聚乙烯材料製成,長和寬均為32mm;縱臂上的圓柱體為儲藥庫,含有左炔諾孕酮(LNG)52mg,其在子宮腔內的釋放速率為20μg/d。
  • 痛經12年,上曼月樂環,效果都不好!
    10年前複查彩超提示巧克力囊腫增大,建議手術,遂行腹式雙側巧克力囊腫剝除術,術後GnRh三針,用藥期間閉經,停藥1月月經復潮,痛經如前,至當地醫院建議宮內放置曼月樂環,放環後一年內陰道淋漓出血不淨,1年後取出曼月樂環,月經復潮後痛經較前減輕,偶爾應用芬必得緩解疼痛。5年前月經量較前增多,用30餘片衛生中/周期。
  • 【小芯科普】走進PI的世界,帶你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傳說中有一種材料,它具有金子一般閃閃發光的外表,它的性能凌駕於眾多材料之上,民間流傳它是「解決問題的能手」,它的名字就叫——聚醯亞胺。下面,小芯就帶大家走入聚醯亞胺的世界,揭開聚醯亞胺的神秘面紗。        有人問我什麼是PI,我可以告訴你,PI就是英文Polyimide的縮寫,中文就叫聚醯亞胺。
  • 它居然致幻?!一起揭開「毒仙人掌」的面紗
    今天,小編將帶您揭開「毒仙人掌」的面紗。在廣袤的格蘭德河谷荒漠上(墨西哥北部和美國西南部兩國交界),有一種生存能力極強,生長茂盛的無刺仙人球,這種仙人球,是仙人掌科烏羽玉屬仙人球,是一種沒有刺的多肉多漿植物。大致呈圓形,飽滿柔潤,憨憨可愛,猶如橙子一樣大小,在球形莖頂部的芽苞上,有鳥羽狀的軟毛,加之其質地滑嫩如玉,烏羽玉由此得名。
  • 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科技豬豬俠,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揭開最亮星團的面紗昴星團是太空中最著名的星團。每到初冬時節,昴星團在傍晚就露出東方地平線,隨著它慢慢升高。這是什麼原因呢,目前還是眾說紛紜。但耐人尋味的是,儘管東西方的文化淵源有著天壤之別,對星座劃分和命名也迥然不同,但對「失蹤」的昴宿三(金牛座21)卻有著相似的傳說。古希臘神話稱有七個待女上天后,一個名叫賽前娜的仙女深深為塵世所吸引,勇敢地奔向了人間。我國則廣為流傳著七仙女和董永悲歡離合的故事。
  • 走進核醫學丨神秘的核素治療,帶你揭開它的面紗~
    在醫學上,如果某種癌起源一個組織或者器官,我們通常就以這個組織或者器官命名。凡起源於甲狀腺的癌變,我們就命名為甲狀腺癌。按照指定的時間入院,並隨身帶好以往的治療病歷記錄和住院必須的生活用品。按照醫院規定和核醫學科的特殊要求辦理入院治療手續。Nine9. 如果甲狀腺癌病灶不攝取碘,有沒有其他治療方法?
  • 月球的背面是什麼?中國人率先,為你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月球的背面是什麼?
  • 水星行動敏捷,難以觀測,教你如何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大家可能會奇怪水星離地球也不太遠啊,怎麼我們卻很難看到它呢?按道理來說應該不難觀測,但由於水星距離太陽實在太近了,而且自身不夠亮。因此在絕大部分的時候,水星都淹沒在太陽的光芒之中,除非發生日全食,否則是很難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2020-12-03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帶你揭開石墨的神秘面紗
    你所熟知的石墨,大概就是黑黑的、軟硬適中的鉛筆芯了,哦對了,高中物理也告訴過你電池裡面也有石墨。其實,早在3 000年多年前商代就有用石墨書寫的文字。中國發現和利用石墨的歷史悠久,《水經注》就載有「洛水側有石墨山。山石盡黑,可以書疏,故以石墨名山矣。石墨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質,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質。你身邊的石墨有哪些?你想知道石墨是怎麼形成的嗎?
  • 古代墓葬文化:帶你揭開懸棺葬的神秘面紗!
    一說起懸棺葬,不少人對它的印象是:神秘!尤其是近幾年《盜墓筆記》等類似題材的電視劇盛行,使得一些傳統墓葬文化變得玄之又玄,一提起古墓有關的詞,就讓人倍感神秘,甚至望而生畏。其實懸棺葬作為古代的一種墓葬制度,是處理死者屍骨的比較特殊的墓葬方式,與土葬、火葬等,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懸棺葬主要分布在少數民族地區。懸棺葬是古代墓葬文化的一種,通過了解墓葬,我們可以從側面去了解各族人民所處的歷史階段、社會物質生活、社會文化習俗等等,是重要的史料。根據目前我們所掌握的考古資料,懸棺葬有哪些方式呢?一共四種,我們這這裡便簡單了解下。
  • 什麼是蟲草花?吃蟲草花有什麼好處?現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那麼,蟲草花到底是什麼?它和蟲草有什麼關係?它又有什麼好處呢?接下來我們就帶著問題,一起來揭開蟲草花的神秘面紗。一、什麼是蟲草花?"蟲草花"其實並不是蟲草開出的花,它和冬蟲夏草實體也不盡相同。蟲草花實際上是蟲草子的實體,屬於一種真菌類。
  • 【禁毒知識】揭開「毒仙人掌」的面紗
    今天,小編將帶您揭開「毒仙人掌」的面紗。在廣袤的格蘭德河谷荒漠上(墨西哥北部和美國西南部兩國交界),有一種生存能力極強,生長茂盛的無刺仙人球,這種仙人球,是仙人掌科烏羽玉屬仙人球,是一種沒有刺的多肉多漿植物。大致呈圓形,飽滿柔潤,憨憨可愛,猶如橙子一樣大小,在球形莖頂部的芽苞上,有鳥羽狀的軟毛,加之其質地滑嫩如玉,烏羽玉由此得名。
  • 揭開運放選型的神秘面紗
    揭開運放選型的神秘面紗 胡薇 發表於 2018-11-01 17:44:08 目前市場運放種類繁多,面對不同的使用條件和環境,是否都能選擇一樣的運放呢?
  • 帶你揭開「遠紅外」的神秘面紗!
    是真是假,小編給你一 一道來,為你揭開「遠紅外」的神秘面紗。一、遠紅外線(一)什麼是遠紅外線?1800年,英國物理學家赫胥爾發現了太陽光中的不可見光——紅外線。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太陽光線中的遠紅外是生命的原動力,它能使一切生物的生長活躍起來。紅外線是位於可見光和微波之間的一種電磁波,其波長範圍為0.76~1000μm。
  • 20年的節育環未能「一勞永逸」,子宮裡這種痛「一輩子都忘不了」
    這個隱患叫做,節育環。追溯節育環的使用:據記載是古代阿拉伯和土耳其人在駱駝子宮內放入小石塊,以防止駱駝在沙漠長途旅行中妊娠;1909年,波蘭醫師以蠶腸線製成環形節育器,用帶缺口的棒送入宮腔,首次設計用作人類避孕;1923年,K.Pust將蠶腸線環和有柄託結合,後來因盆腔感染,受到醫師反對,而未能推廣......
  • 車諾比無人區:攝影師25年冒險拍攝,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車諾比無人區:攝影師25年冒險拍攝,揭開它神秘的面紗當攝影師大衛·麥克米蘭1994年首次訪問普裡皮亞特市時,他預計他的行動將受到限制。八年前,車諾比核電站的一個反應堆發生了爆炸,事故迫使整個地區緊急疏散,放射性沉降物波及到了整個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