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5月29日~31日,一年一度的全球腫瘤界盛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首次以線上虛擬會議的形式舉辦。在本次ASCO會議的口頭報告專場,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吳一龍教授領銜的CTONG1104研究公布最終結果。詳情如下:
吳一龍 教授
廣東省人民醫院(GDPH)終身主任
廣東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譽所長
廣東省肺癌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吳階平基金會腫瘤醫學部會長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前任理事長
中國醫師協會精準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臨床試驗協會(GACT)會長
中國胸部腫瘤協作組(CTONG)主席
國際肺癌研究會(IASLC)理事會(BOD)核心成員
國際肺癌研究會(IASLC)國際分期委員會前委員
歐洲腫瘤學會(ESMO)中國區總代表
研究背景
約20%~25%診斷為NSCLC的患者適合行以治癒為目標的手術切除。基於IASLC分期(七版)系統,IIB-III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36%~49%,含鉑輔助化療是II-IIIA期完全切除NSCLC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ADJUVANT-CTONG1104研究首次證實,輔助吉非替尼治療對比標準雙藥化療可顯著改善EGFR突變陽性II-III(N1-N2)期NSCLC患者無病生存期(DFS),兩組的中位DFS分別為28.7個月和18.0個月(HR=0.6,P=0.0054),3年DFS率分別為34%和27%(HR=0.74,P=0.37)。本次ASCO大會上,該研究公布了隨訪80個月時,次要終點總生存期(OS)最終分析結果以及主要終點DFS的更新結果。
研究方法
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期間,研究納入來自27個地區的222例患者,患者為完全切除並經組織學確認為II-IIIA期(N1-N2)EGFR敏感突變NSCLC,年齡為18-75歲。入組患者以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吉非替尼(250 mg,每天一次)治療24個月(n = 111)或長春瑞濱(25 mg/m2,d1和d8)+順鉑(75 mg / m2,d1)治療,每3周一次,治療4個周期(n = 111)。主要終點為意向治療人群(ITT)的DFS。次要終點包括OS、3年和5年DFS率,5年OS率。數據截止日期為2020年4月19日。
研究結果
在可分析的ITT人群中,吉非替尼組和化療組的中位OS為75.5個月和62.8個月(HR=0.92,95%CI 0.64-1.43,P=0.674)。兩組的5年OS率分別為53.2%和51.2%。
在所有預設的亞組中(分層因素包括年齡、性別、淋巴結、EGFR突變類型),兩治療組的OS結果在統計學上均無顯著差異,但19外顯子缺失亞組數值上更支持吉非替尼組。
更新結果顯示,ITT人群中,兩治療組的中位DFS分別為30.8個月和19.8個月(HR=0.56,P=0.001)。
事後分析顯示,後續進行的治療尤其是靶向治療,對OS的獲益貢獻最大(HR=0.46)。
吉非替尼組後續接受TKI、其他治療、無後續治療患的中位OS分別為未達到、35.3個月、28.7個月。化療組後續接受TKI、其他治療、無後續治療的中位OS分別為62.8個月、49.5個月和15.6個月
輔助吉非替尼持續治療<18個月和≥18個月患者的中位OS分別為35.7個月和未達到(HR=0.38,P<0.001)。
討論和結論
III期ADJUVANT-CTONG1104首次報導了輔助EGFR TKI對比標準治療用於N1-N2期EGFR突變NSCLC的OS結果。DFS更新結果顯示,吉非替尼組和化療組的中位DFS分別為30.8個月和19.8個月,但DFS優勢並未轉化為OS獲益,而持續吉非替尼輔助治療≥18個月的OS結果可能更優,不論在吉非替尼組還是化療組中,後續EGFR TKI治療都有較高的RR和DCR,而助力更優OS。在R0切除N1-N2期EGFR突變患者中,輔助EGFR TKI治療應考慮作為最佳方案以改善患者DFS,以期達到潛在更好的OS。臨床試驗信息:NCT01405079
參考文獻:
9005-CTONG1104: Adjuvant gefitinib versus chemotherapy for resected N1-N2 NSCLC with EGFR mutation—Final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1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2020 A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