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14參與骨組織代謝的調控

2020-12-23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文題釋義:
miR-214:是一類重要的非編碼小RNA分子,是脊椎動物特有的miRNA,它主要通過與靶基因的mRNA3』UTR區域結合,在轉錄後的水平沉默靶基因的表達,從而影響其參與的通路及生物進程。
骨重建(Bone remodeling):是指骨組織的形態和密度隨著生物力學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生理行為。骨重建的過程以骨多細胞單位為基本單位進行,主要由破骨細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細胞的骨形成調節。
背景:microRNAs是一類重要的內源性非編碼小RNA分子,可通過調節mRNA的翻譯調控基因的表達。近年來發現,miR-214在相關的骨代謝信號通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通過靶向相關基因調控骨吸收與骨形成。
目的:通過回顧國內外相關文獻,就miR-214在骨組織代謝中的調控機制及應用研究的新進展作一綜述。
方法:由第一作者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間以「miRNA,miR-214,osteogenesis,osteoblast」「miR-214,bone remodeling」「miR-214,osteoclast,tissue engineering」為關鍵詞,檢索2005至2020年期間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等資料庫中的文獻,初步檢索到761篇相關文獻,排除與文章研究目的無關及重複性的文獻,納入符合標準的63篇文獻進行分析。
結果與結論:①miR-214可通過靶向磷酸酶-張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因子3促進破骨向分化,靶向轉化生長因子β激活激酶1結合蛋白2(TAB2)、鈣黏蛋白相關蛋白(CTNNB1)、鋅 指 結 構 轉 錄 因 子(Osterix)、激活轉錄因子4(ATF4)、Ⅳ 型膠原蛋白基因 α1(COL4A1)、杆狀病毒IAP重複序列7(BIRC7)、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1、TAFA趨化因子樣家族成員5(TAFA5)、骨形態發生蛋白2等抑制成骨分化;②沉默或過表達miR-214可以調控骨代謝;③目前已發現血清或細胞外囊泡中miR-214可能是一些疾病診斷和預後的檢測標誌物,同時將miR-214拮抗劑或模擬物與其他載體構成穩定高效安全的緩釋系統也是應用研究的熱點,因此,以miR-214為基礎展開的應用研究可能在未來骨組織代謝相關疾病的治療方面具有較大的潛力。
https://orcid.org/0000-0001-8638-5666 (廖紅兵)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組織構建;骨細胞;軟骨細胞;細胞培養;成纖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骨質疏鬆;組織工程

關鍵詞: 非編碼小RNA, miR-214, 骨重建, 成骨細胞, 破骨細胞, 骨組織工程, 通路, 綜述

引用本文:李冬冬, 廖紅兵. miR-214參與骨組織代謝的調控[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1, 25(11): 1779-1784.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相關焦點

  • 骨組織的形成及代謝,你了解了嗎?
    骨組織來源於胚胎時期胚內中胚層的間充質細胞,於胚胎的第6期末 (約第16天),這些細胞具有向不同方向分化的潛能,可以分化為成纖維細胞、成軟骨細胞和成骨細胞等。大多數骨的發生都是首先出現間充質細胞的聚集,然後通過軟骨內成骨的方式形成骨組織。
  • miRNA對牙再生調控機制的研究現狀
    近些年來,miRNA已經被證實是調節各種細胞功能的重要生物分子,如細胞的增殖分化、代謝、凋亡等,在機體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qRT-PCR和原位雜交結果表明,miR-103、miR-107、miR-133a、mir-133b和mir-127在不同類型牙齒的各個發育階段均有明顯表達,由此推測上述5種miRNA在牙齒發育不同階段對於牙齒形態發生發揮調控作用。另有研究發現,miRNA與牙齒數目和牙體硬組織形成有密切關係。
  • WJCR:miR-21與胰腺癌的研究進展
    文中解釋,miR-21基因是最早在人類基因組中檢測到的miRNA基因之一,又可稱為bsa-mir-21、MIR-21、miR-21、MIRN21等。miR-21基因位於第17號染色體的TMEM49(轉膜蛋白-49、空泡膜蛋白-1)基因第10號內含子上。
  • 研究揭示植物次生代謝調控新機制
    植物萜類屬於類異戊二烯次生代謝途徑,其數量大、種類多。這些化合物能吸引昆蟲傳播花粉和果實,直接或間接地防禦植食性動物的侵食和微生物的侵害。此外,一些萜類化合物還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如抗癌藥物紫杉醇、抗瘧藥物青蒿素,同時還可作為化妝品、香料和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原料。 轉錄因子對植物的發育、生長和代謝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 膽固醇合成代謝的調控
    HMGR(HMG輔酶A還原酶)是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所以它的活性和數量調控是膽固醇合成調控的主要手段。酶活性調控主要是可逆磷酸化修飾和膽固醇的反饋抑制,數量調控主要是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SREBP)的轉錄調節,以及酶的泛素化降解。
  • 糖原顆粒與糖原代謝調控
    糖原代謝的調控主要通過糖原合酶(GS)與糖原磷酸化酶(GP)的活性調控進行。二者均受典型的PKA和PKC控制的可逆磷酸化調控,磷酸化後GS活性降低,GP活性升高。PTG是腳手架蛋白,可將PPP1c與特定糖原代謝酶共定位,從而使GS和GP脫磷酸化,增加糖原合成通量。據報導,在大腦的星形膠質細胞中過表達PTG,可以使糖原積累增加百倍以上,而將其敲低則會導致糖原積累降低50%(IBRO Rep. 2016 Dec; 1: 46–53.)。糖原對人體非常重要。
  • 研究發現參與自噬溶酶體重構調控基因
    近年來主要研究方向為自吞噬在細胞及分子水平上的調控機制及細胞程序性死亡機理,並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在Science、cell、Nature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 自噬(autophagy)是由Ashford 和Porter 在1962 年發現細胞內有「自己吃自己」的現象後提出的,是指從粗面內質網的無核糖體附著區脫落的雙層膜包裹部分胞質和細胞內需降解的細胞器、蛋白質等成分形成自噬體(autophagosome),並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降解其所包裹的內容物,以實現細胞本身的代謝需要和某些細胞器的更新的一個分解代謝過程。
  • Cell Reports:前列腺癌中新的腫瘤抑制基因miR-34
    Cornell大學以往的研究和其他相關研究已經表明,另一種基因P53正調控miR-34。p53基因突變與一半癌症病例有牽連。研究人員展示了在小鼠中,p53基因如何與miR-34之間相互作用抑制另一個致癌基因MET。在沒有p53基因和miR-34的情況下,MET過表達,並促進不受調控的細胞生長和轉移。
  • 微生物所揭示大麗輪枝菌通過調控脂質代謝和次生代謝以影響致病性...
    目前,學界尚不清楚大麗輪枝菌通過調控脂代謝及次生代謝以影響致病性的機制。近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孔照勝課題組揭示了大麗輪枝菌侵染棉花過程中通過調控脂質代謝和次生代謝以影響致病性的機制。研究發現,組蛋白E3連接酶VdBre1能夠調控病原菌脂質代謝,進而影響次生代謝物的合成。通過對敲除突變體的觀察發現,與野生型相比,突變體的生長速率和產孢數量明顯下降;侵染棉花實驗表明,突變體的致病能力完全喪失。通過對突變體侵染棉花根部過程的顯微觀察發現,突變體能夠在根部表面附著和生長,但不能進入根的維管束。
  • 陳曉亞院士小組研究揭示植物次生代謝調控新機制
    植物萜類屬於類異戊二烯次生代謝途徑,其數量大、種類多。這些化合物能吸引昆蟲傳播花粉和果實,直接或間接地防禦植食性動物的侵食和微生物的侵害。此外,一些萜類化合物還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如抗癌藥物紫杉醇、抗瘧藥物青蒿素,同時還可作為化妝品、香料和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原料。 轉錄因子對植物的發育、生長和代謝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 易凡團隊揭示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而足細胞內脂質蓄積與循環中脂質含量並無直接關係,重要的是足細胞自身可表達多種脂質代謝相關基因,糖尿病可引起足細胞內脂代謝重編程,通過影響脂質的合成、攝取、分解、流出等過程直接調節足細胞區域內脂質代謝穩態,進而影響腎臟的功能。因此,深入探討足細胞內脂質代謝穩態的調控機制、尋找有效的治療靶點糾正脂質代謝失衡,減輕足細胞功能紊亂,對於防治糖尿病腎病具有重要的意義。
  • ...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
    仁濟醫院在線發表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相互作用參與疾病的發生 2020-07-06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油三酯參與神經元調控的多巴胺相關行為
    甘油三酯參與神經元調控的多巴胺相關行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23:41:17 法國巴黎大學Serge H.
  • Cell:cPLA2-MAVS通過代謝調控星形膠質細胞的致病性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Metabolic Control of Astrocyte Pathogenic Activity via cPLA2-MAVS」的文章,發現機體cPLA2-MAVS通過代謝調控星形膠質細胞的致病性
  • 納米纖維大孔支架製備技術在骨組織工程研究中的應用與意義
    背景:用於骨組織工程的仿生多孔支架要求具有類細胞外基質納米纖維結構和連通大孔結構,從而有效支持細胞植入、黏附、增殖等行為,促進組織再生。目的:結合最新相關研究動態,綜述用於骨組織工程的納米纖維大孔支架製備技術研究進展。
  • Nature子刊: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Nature子刊: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 劉穎組報導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環境中營養條件的變化能夠被機體感知,從而調控上述代謝酶的轉錄,進行代謝的重編程【3,5,6,9】。HLH-11及其哺乳動物同源蛋白TFAP4能夠響應營養狀態,調控脂質代謝。為了滿足機體在不同的營養條件對代謝的需求,參與代謝過程的酶需要彼此協同。
  • 樹突狀細胞功能的代謝調控:詳細解讀
    DC在機體免疫穩態、免疫原激活和免疫耐受期間的代謝調控尤為複雜,且不同的DC亞群控制T細胞的不同反應。 表2:DC的培養系統 免疫DC刺激後的代謝變化 DC的分解代謝,並產生能量和細胞所需的營養物質來源於OXPHOS,由三羧酸(TCA)循環驅動,FAO和穀氨醯胺分解提供能量,主要受AMPK調控。DC在免疫激活後,通過合成代謝底物進行生物合成和細胞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