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細胞化學檢查

2020-12-01 39健康網

  約70%的ALL可通過細胞形態學特點得以診斷,但此法尚存在一定的不足,結合細胞化學染色可以提高診斷率。目前最常見的五種酶的化學染色方法有過氧化物酶(POX)、鹼性磷酸酶(ACP)、酸性磷酸酶(AP)、氯醋酸AS-D萘酚醋酶(CE)和醋酸萘酚醋酶(NSE)。FAB協作組將POX反應百分率 3%作為AML與ALL的分界線。原始細胞陽性率 3%者診斷為AML,<3%者為ALL。SB是與POX平衡的一種染色,二者應用的意義相同。但在POX陰性的原始細胞有時可見SB陽性反應,因此宜兩種染色同時選用。其他幾種染色原淋巴細胞均為陰性反應。由於缺乏對淋系細胞特異性的細胞化學染色方法,因此ALL的形態學診斷是在光學顯微鏡形態學和POX陰性的基礎上作出的,可以說幾乎是排除性診斷。

相關焦點

  • 白血病的檢查診斷
    血細胞化學染色方法可確定急性白血病的類型,約45%的病例有染色體異常,其中包括單倍體、超二倍體和各種標記染色體。骨髓增生活躍,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以白血病細胞為主。骨髓中原始細胞>6%為可疑,超過30%診斷較肯定,原始細胞+早(幼)細胞≥50%可確診。全骨髓中,紅系及巨核細胞高度減少。
  • 福建臨床醫學基礎知識:常見急性白血病細胞化學鑑別
    福建臨床醫學基礎知識:常見急性白血病細胞化學鑑別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19福建醫療衛生閱讀資料,如需了解關於醫療衛生備考的醫學基礎知識、臨床、護理、面試等資料,請點擊上方連結了解更多詳情。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在手教你如何應
    ◎綜合化學檢查 血液中的化學物質來自肝臟、骨骼和其他器官,綜合化學檢查測定血液中的化學物質的水平。如果肝臟或腎臟等身體器官出現問題時,化學物質可能出現異常。
  • 談癌色變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3、物理輻射和化學因素 電離輻射作為人類白血病誘因之一已被肯定,但機制未明,特別在遭受核輻射後的人群發病明顯增多。長年接觸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機溶劑與白血病發生有關,一些化學物質如殺蟲劑、 苯及其衍生物、甲醛、亞硝胺類、氯黴素等均可能誘發白血病。
  • 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還是急性白血病?
    血常規檢查結果:白細胞27.6×10^9/L,血紅蛋白117g/L紅細胞4.2×10^12/L,血小板427×10^9/L。血片顯示: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見大量異常細胞,建議骨髓檢查。初步診斷:急性白血病可能?病毒感染待排?立即骨髓穿刺檢查,兩小時後骨髓初步報告:急性白血病?當患者父母拿到初步報告時,如晴天霹靂。
  • 細胞化學染色
    細胞化學是細胞和化學相結合的一門科學。
  • 白血病幹細胞相關研究進展——白血病幹細胞的特性
    研究認為,AML患者體內存在少數白血病始動細胞,通常被稱為白血病幹細胞(Leukemic stem cells,LSCs),白血病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和抗藥性,是白血病病情持續和復發的主要原因。研究白血病幹細胞的生物學、免疫學、遺傳學特性以及它們的異質性,對於AML的靶向治療及改善AML的預後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 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ABL)的檢驗診斷
    【翻譯】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ABL)屬於急性髓系白血病非特指型(AML,NOS),是一種主要向嗜鹼性粒細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小編注】造血細胞的分化/發育與成熟。目前尚不清楚(所以是虛線箭頭),但和中性粒細胞不是同一分化序列是非常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WHO認可有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ABL)存在,但尚未認可有急性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存在(儘管有一些案例報導)。
  • 一例「獨特」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案例經過患者,男,32歲,反覆牙齦出血就診,血常規提示血三系減少而行骨髓細胞形態檢查。後來流式細胞術檢測提示35.34%細胞為惡性原始細胞,T/髓雙表型表達,37.58%為惡性髓系幼稚細胞伴T系表達,細胞大,顆粒性大,可疑為異常早幼粒細胞,考慮為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T/髓雙表型原始細胞伴異常早幼粒細胞)。基因檢測表明PML-RARA S型融合基因陽性。最終診斷為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合併其他髓細胞白血病)。
  • 急性白血病是怎麼引起的 白血病的看護常識
    每個疾病的發病原因都有一些總結性的幾大點,而白血病也是同樣的。下面我們就先來看一下產生白血病的原因都有哪些。臨床資料共同認為影響白血病發病的因素有:遺傳因素、放射因素、化學因素、病毒感染等。(1)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和某些白血病發病有關。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佔8.1%,而對照組僅0.5%。近親結婚人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病率比期望值30倍。
  • 毛細胞白血病(HCL)的檢驗診斷
    一、流行病學毛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它佔淋巴細胞白血病的2%。在美國的年發病率是0.32/100000。發病年齡從中年到老年,中位年齡是58歲,HCL極少發生在20多歲的人群中,在兒童不常見。男女之比為5:1,白人顯著多於黑人。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化療藥物市場分析
    據衛生部門統計,我國400萬名白血病患者中近50%是兒童,全國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約4萬人,其中40%是兒童。白血病在兒科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中居第一位,其中70%以上兒童所患的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類源於造血(或淋巴)幹細胞的克隆性惡性疾病。
  • 白血病是什麼 這些原因會導致白血病
    白血病是什麼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類起源於造血(淋巴)幹細胞的惡性疾病。得了這種病的患者,他們的血液、骨髓裡以及各種組織器官裡都存在著大量形態異常的白血病細胞。這種細胞不斷增生,抑制正常造血功能,患者就會出現一系列症狀,常見貧血、出血和肝脾淋巴結不同程度腫大等臨床表現。
  • 白血病的肺部及關節浸潤影像表現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因白血病細胞異常增殖、分化障礙、凋亡受阻,而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特徵表現為骨髓內異常的白血病細胞瀰漫性增生取代正常骨髓組織,異常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後常常侵入周圍血液。表現為正常造血受抑制並浸潤其他器官組織。
  • 【CSCO】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進展
    對觀察和等待的患者,建議每2〜6個月隨訪1次,進行血常規及體格檢查,一般無需反覆骨髓檢查。 一旦決定開始治療,即應對患者全面評估。特別要注意患者是否「適合(fit)」、體能狀態及伴隨疾病。 本文對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進行綜述如下。
  •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系
    THP-1細胞系是從一名患有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1歲小男孩的外周血中分離得到的,自1980年建系以來,THP-1細胞被廣泛用於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相關的機制、信號通路以及營養和藥物運輸等研究中。相對於U937、HL-60、ML-2等白血病細胞系,THP-1更有類似人原代單核細胞的形態和功能特徵(包括細胞分化標記)。
  • 侵襲性NK細胞白血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文章作者:周劍峰 李春蕊侵襲性NK細胞白血病一、概述2008 年的WHO分類標準將ANKL與結外NK/T細胞淋巴瘤、慢性NK細胞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NK)一起歸入成熟NK細胞腫瘤,將起源於不成熟的NK細胞腫瘤,如髓系NK前體細胞白血病和前體NK-淋巴母細胞淋巴瘤/白血病歸入白血病的範疇。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究竟是怎麼引起的?
    淋巴細胞白血病究竟是怎麼引起的?現如今的生活當中疾病發生的種類是越來越多了,白血病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血液疾病了,給患者朋友們的生命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威脅,為此我們大家對於白血病的發生應該及時的去進行治療的,那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急性淋巴細胞引起的原因。
  • 漫漫長徵路,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讓我們一起了解白血病
    2、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主要是由於骨髓性血液細胞過度增生所導致的病變,骨髓和血液中大量不正常的細胞快速生長,對人體造血功能產生幹擾,該類型白血病的惡化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幾個月甚至幾周就會死亡。
  • 深圳二孩媽媽白血病惡化想輕生,被CAR-T細胞免疫療法拯救
    「牙齦腫痛、疲勞、乏力……」出現這些症狀後,林曉前往醫院檢查,卻被告知血象異常,醫生診斷她患有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惡性血液病,病程進展快、復發率高。化療是目前治療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但是很難徹底殺滅腫瘤細胞。造血幹細胞移植能根治本病,但在化療未緩解情況下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復發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