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一號"成功撞擊月球 傳回清晰圖像
中新網3月1日電 1日16時13分,「嫦娥一號」衛星在控制下成功撞擊月球。 據悉,經最後確認,嫦娥一號衛星對月球的撞擊點為預定點,位於南緯1.50度,東經52.36度。 探月工程二期將實現軟著陸,技術跨度大,為在落月過程控制和軌道測定方面積累經驗,減少後續工程風險,決定在嫦娥一號衛星壽命末期,控制衛星撞月。 為了保證嫦娥一號衛星「受控撞月」,嫦娥一號任務飛行控制組選擇在青島和喀什兩個測控站同時能夠進行測控的時間段內進行落月控制。今天下午15時36分,嫦娥一號衛星開始減速,37分鐘以後,於16時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豐富海區域。
-
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擊月球
「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 中新社發孫自法 攝成都商報3月2日報導減速、下落、撞擊……北京時間3月1日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月球豐富海區域。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嫦娥大家族是如何奔向月球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背景資料:嫦娥一號
綜述嫦娥一號是中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於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UTC+8,下同)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順利發射升空。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嫦娥一號是中國嫦娥工程的第一階段任務,自2004年1月立項,第一階段耗資十四億人民幣。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預定地點。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見證大國崛起!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都做了哪些工作,以及在科技上都有哪些重大突破與進展。嫦娥一號嫦娥一號於2007年10月24日成功發射,2009年3月1日在科技人員的精準控制下成功撞擊月球,完成使命。嫦娥一號目的是獲取月球表面三維立體影像圖,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和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及地月空間環境等基礎研究工作。
-
「嫦娥一號」準確落月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完成使命
本報北京3月1日訊 記者郭曉宇 通訊員楊冰姜寧今天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實現了預期目標。
-
回顧「繞」「落」「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的偉大壯舉!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將正式開始她的月面工作,完成她的使命!同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正式完成了她的全部使命,也結束了她在軌一年的壽命。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也盡她的最後一絲價值,受控撞向了月球豐富海區域。 嫦娥二號 2010年10月1日,在祖國狂歡的時候,長徵三號丙遙七火箭成功將嫦娥二號探月衛星送去入了地月轉移軌道,這是我國火箭第一次將衛星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是裡程碑的意義。
-
光之成果|「嫦娥一號」
這一階段主要任務在於研製和發射能夠探測月球的衛星,為後續工作鋪路。繞月時可利用很多儀器對月球拍照、觀測。2007年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便圓滿完成了第一期「繞月」使命。「落」為第二期。我們的探測器要首先完好無損地降落在月球上,才能載人上去。而探月飛船一般是主飛船繞著月球飛,將探測器降落到月球表面。探測完成後,探測器要麼留在月球,要麼回到繞月的飛船上。
-
小明問嫦娥丨姐姐們去哪兒了?嫦娥一號到四號現在哪裡?
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接下來,在經過三次分離後,最終,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只有返回器會回到地球。嫦娥五號嗯,等著我的空中芭蕾、最後一跳,我們嫦娥家族的繞落回,就可以完成啦!小明咦?說到嫦娥家族,我有點好奇,嫦娥一號到四號,四位姐姐現在都在哪兒啊?嫦娥五號我的姐姐們呀,我來給你數一數。
-
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官宣!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
天問一號已經奔向火星,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正在月球上努力工作著,後續任務也正在有序推動中。今天,中國探月工程今天官方宣布,當前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同時,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也已啟動實施,計劃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啟動於2004年,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大階段,每一階段又細分為多個步驟。
-
「嫦娥一號」完成使命 探月數據正在被秘密分析
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擊月球 探月劃上句號嫦娥一號拍攝的第一幅月面圖像局部區域的假彩色地形圖 本報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曹南燕)昨日,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黃定華趕赴北京,接受探月工程新任務。此前一天,「嫦娥一號」剛剛完成撞月壯舉。 黃定華是中國地質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他的團隊目前正在承擔探月數據處理工作,依據「嫦娥一號」發回的信息,分析月球地形、地貌、物理成分等,還原月球真容。 他說,全部的探月數據都在不起眼的幾間房內,有關方面嚴格看守,一直處於保密狀態。
-
AI幫月球數「麻子」:從嫦娥圖像中新發現10萬多個撞擊坑
嫦娥五號攜著月壤凱旋,她的前輩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留下的數據同樣是座富礦,不斷被科學家們挖掘出新的價值。撞擊坑,成功從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數據中識別出之前未識別的逾10萬個撞擊坑。嫦娥前輩採集的圖像作為「嫦娥」系列的前鋒,嫦娥一號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一顆繞月人造衛星,於2007年10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獲取了包含兩極的精細「全月球三維影像」。完成使命後,它於2009年3月1日撞擊月球表面預定地點。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倒計時
嫦娥一號共傳回1.37TB的有效科學探測數據,獲取了全月球影像圖、月表部分化學元素分布等科學研究成果,圓滿實現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為我國月球探測後續工程和深空探 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擊在月球的豐富海區域,圓滿結束了探測使命。
-
今晨,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時隔44年,將再次帶回月球樣本
今天凌晨4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開啟登月之旅。,但與此前代表古老巖石信息的採樣點相比,這裡的噴發歷史可能只有13億年,是月球最年輕的月海玄武巖。
-
「嫦娥、玉兔」完成第 23 月晝工作,嫦娥一號發射 13 周年
IT之家10月24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 23 月晝工作,分別於 10 月 23 日 21 時 40 分和 12 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
「嫦娥、玉兔」完成第 23 月晝工作,嫦娥一號發射 13 周年
IT之家10月24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 23 月晝工作,分別於 10 月 23 日 21 時 40 分和 12 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三天後的今天,凌晨4時40分,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受控撞擊了月球豐富海區域, 成功完成硬著陸。嫦娥二號原來是嫦娥一號的替補,由於嫦娥一號表現出色,所以就將嫦娥二號改作我國探月二期工程的技術先導星。
-
嫦娥四號完成第23月晝工作,嫦娥一號發射13周年
隨著天體的運行,夜幕再次降臨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工作660個地球日,累計行駛565.9米。
-
歐陽自遠回首首席七年心路歷程:假如嫦娥一號失敗了
CFP/圖 嫦娥二號原本是一號的備份星,假如嫦娥一號發射失敗了,它就會被用來再做一次嘗試。自從嫦娥一號成功上天后,探月工程的科學家便開始討論改變嫦娥二號的使命,使之成為嫦娥三號的先導星。 在外人看來,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一帆風順。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作者:東方星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