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準確落月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完成使命

2020-12-04 搜狐網

  本報北京3月1日訊 記者郭曉宇 通訊員楊冰姜寧今天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實現了預期目標。

  繞月探測工程測控系統指揮部指揮長、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隨著「嫦娥一號」衛星的成功落月,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也圓滿完成了「領航人」和「管理者」的艱巨使命,為嫦娥工程一期飛控任務畫上完美句點。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順利發射升空。在北京飛控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一號」衛星先後經過3次近地點變軌、3次近月制動,於11月7日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開始在200公裡環月圓形軌道上運行。經過近一個月的在軌測試後,北京飛控中心按計劃開始了對衛星持續的環月長期管理工作,現在這一任務已圓滿完成。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飛抵月面背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準操控立新功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操正精心控嫦娥五號探測器著上組合體成功著陸月球。11月30日晚至12月1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操控下,完成了兩次降軌變軌,順利將著上組合體調整進入近月點15公裡,遠月點200公裡的降軌目標軌道,嫦娥五號已逐步逼近月球。
  •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火星探測任務型號團隊副總師趙煥洲 七個多月守護天問 向「火」而行
    7月27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試驗隊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獲取了地月合影;8月2日,飛控中心精準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位於北京北郊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再次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 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擊月球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 中新社發孫自法 攝成都商報3月2日報導減速、下落、撞擊……北京時間3月1日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月球豐富海區域。
  • 背景資料: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是中國嫦娥工程的第一階段任務,自2004年1月立項,第一階段耗資十四億人民幣。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預定地點。過程2007年10月24日(發射日)18:05:04: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8:07:嫦娥一號發射升空跟蹤正常。
  • 向「火」而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探火目擊記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郭文彬 攝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郭文彬 攝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題:向「火」而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探火目擊記作者 韋琳可7月23日12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裡,銀屏閃爍,緊張有序。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奔月,落月,再到返回嘗試
    2004年1月23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全面啟動。作為「繞、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首期繞月工程就是研製和發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國探月工程用「嫦娥奔月」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來命名,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中國人「奔月」的決心。
  • 回顧「繞」「落」「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的偉大壯舉!
    探月工程作為我國重大科研專項,整個工程階段分為三個階段,俗稱「繞」 「落」 「回」。 第一步為「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並實現首次繞月飛行。 第二步為「落」,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月球車),在著陸器落區附近進行探測。
  • 光之成果|「嫦娥一號」
    中國探月工程用「嫦娥奔月」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來命名,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中國人「奔月」的決心。「嫦娥工程」按計劃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以及「建立月球基地」3個階段。目前已經發射的「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探測器,還有即將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都屬於無人月球探測階段,又分為「繞」、「落」、「回」三步。其中,「繞」為第一期。首先實現衛星繞月飛行探測。
  • 嫦娥一號衛星的各項在軌測試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田兆運)記者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以嫦娥一號衛星拍攝的月球圖片正式對外公布為標誌,嫦娥一號衛星在進入環月工作軌道後開始實施的各項在軌測試任務已基本完成。    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王也雋介紹,自嫦娥一號衛星11月7日進入環月工作軌道以來,飛控中心按照計劃安排,組織各相關測控站對衛星及星上有效載荷展開了在軌測試工作。在近20天的時間裡,除對衛星進行姿態調整外,還相繼開啟星上有效載荷進行「體檢」,同時也檢測科學儀器工作時相互間是否產生影響。
  • 「嫦娥一號」16時13分成功撞擊月球 結束使命
    北京時間2007年十月二十四日十八時零五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它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重要一步。火箭點火升空24分鐘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成功分離,「嫦娥一號」衛星進入近地點205公裡,遠地點50930公裡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中新網3月1日電 1日16時13分,「嫦娥一號」衛星在控制下成功撞擊月球。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了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瞬間。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了!開始「挖土」,高難度落月背後關鍵技術曝光
    來 源丨新華社、央視新聞、經濟日報據新華社12月1日晚間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瞬間。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奔月落月之後何時實現載人登月?
    探月工程,是我國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之後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裡程碑,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我國探月工程主要包括「繞、落、回」三大目標。嫦娥一號和二號完成了「繞」,嫦娥三號和四號實現了「落」和「巡」,嫦娥五號正式拉開「回」的序幕,將實現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嫦娥」是探月衛星的名字,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
  • 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零距離感受我國飛天奇蹟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是航天任務的指揮決策中心、控制計算中心、數據處理中心、信息交換中心和飛行器長期管理中心,是我國對外測控服務的重要窗口
  • 精心護航向「火」而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擊記
    今天12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裡,銀屏閃爍,緊張有序。充分準備,迎接歷史性時刻這個牽引神舟、護送嫦娥的中國航天飛行控制「神經中樞」,將見證中國航天的又一個歷史性時刻此前,在任務準備階段,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牽頭組織,完成了內場遙操作聯試、無線聯試、深空接口聯試和測控通信系統聯調,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和信息收發的正確性。發射前,他們集中開展了關鍵飛控過程協同演練,檢驗了系統間的接口和飛行程序的正確性,也驗證了測控團隊具備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能力。大廳裡敲擊鍵盤的聲音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專注地緊盯眼前的工作,不敢有一絲懈怠。
  • 嫦娥五號上升器圓滿完成使命,受控離軌落月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8日6時59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離軌,7時30分左右降落在月面經度0度、南緯30度附近的預定落點。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此前,嫦娥五號上升器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是他們在精準操控「牽引」
    昨天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著陸月球。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取得重大進展。記者今天了解到,落月的背後,離不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團隊的精準操控,正是他們精心「牽引」嫦娥落月。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室主任陳明說,嫦娥五號任務各飛行階段耦合性強、推進餘量低、月面工作時長固定等約束條件多,對軌控策略設計、軌道控制精度和應急軌道重構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軌道設計上,他們提出了定時定點著陸、定時起飛規劃策略。在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降軌、動力下降四個飛行階段進行聯合軌道控制。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了
    海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 新華社發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瞬間。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縱向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月之旅
    2004年,  探月工程被命名為「嫦娥工程」;  月球探測器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  中繼星叫「鵲橋」;  玉兔嫦娥著陸的區域叫「廣寒宮」……  探月工程,  是我國繼人造地球衛星、  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之後  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裡程碑
  • 嫦娥二號衛星首次近月制動成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當日11時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32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橢圓環月軌道。新華社記者 田兆運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田兆運、楊冰、姜寧)北京時間6日11時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32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橢圓環月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