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抗菌藥物怎樣合理選用?

2020-12-08 澎湃新聞

原創 上海藥訊 上海藥訊

尿路感染,簡稱尿感,是指病原體在尿路中生長、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尿感的發病率很高,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發病率僅次於呼吸道感染。

根據病人的基礎疾病,可分為複雜性和非複雜性(單純性)尿路感染。複雜性尿感指病人同時伴有尿路功能性或結構性異常或免疫低下。根據感染發生部位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為腎盂腎炎,後者主要為膀胱炎。

尿路感染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尿路刺激徵)。上尿路感染可能會有發熱、腎區疼痛等症狀。

革蘭陰性桿菌為尿感最常見致病菌,其中以大腸埃希菌最為常見,佔非複雜尿感的75%-90%,其次為克雷伯桿菌、變形桿菌等。

由於泌尿生殖系統在解剖、生理方面的特點,致病菌在正常情況下不易停留、繁殖,故不易引起感染。但泌尿生殖系統一旦發生病理改變,機體的防禦功能被破壞,致病菌乘虛而入,從而誘發感染。

誘發因素主要有:機體抗病能力減弱,泌尿道結石、梗阻,尿路導管等。

女性尿道較短而寬,尿道口更加接近肛門和陰道口,尿感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妊娠期由於內分泌與機械性原因使輸尿管口鬆弛擴張,尿液排出滯緩,妊娠後期子宮增大壓迫尿路致尿流不暢等均易誘發感染。

出現尿路感染症狀時,應注意休息,多飲水,勤排尿,注意會陰部清潔。同時積極尋找病因,及時去除誘發因素。

抗菌藥物治療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治療方式,但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依據中段尿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有針對性地用藥;尚無尿細菌培養結果時,經驗性用藥,首選對革蘭陰性桿菌有效的抗菌藥;應選擇在尿和腎內濃度高但腎毒性小、副作用少的抗菌藥。

01

急性膀胱炎(非複雜性)

藥物選擇:

磷黴素氨丁三醇(單次劑量3g),呋喃妥因50mg q8h 持續5-7日,但僅用於治療下尿路感染;氟喹諾酮類藥物(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3 日療程有效,但應作為二線藥物;當其它藥物存在禁忌時,也可選擇半合成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類(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呋辛),療程3日。

02

急性腎盂腎炎(非複雜性)

輕、中度:推薦以口服藥物門診治療為主;重度:推薦以靜脈用藥住院治療為主,療程10-14天。

藥物選擇:

半合成青黴素(如阿莫西林0.5g 3次/日)、頭孢菌素類2、3代(如頭孢呋辛0.25g 2次/日,頭孢噻肟鈉2g 3次/日,頭孢曲松1-2g 2次/日 靜脈滴注)、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0.5g qd,環丙沙星200mg qd 靜脈滴注)等;

03

反覆發作性尿路感染

根據情況可進行長程低劑量抑菌治療。

藥物選擇:

複方磺胺甲惡唑1-2片、呋喃妥因50-100mg,口服,每24小時一次,或磷黴素氨丁三醇3g口服,每10天1次,療程3-6個月。

04

複雜性尿路感染

初始經驗性治療,48-72小時後對療效進行評估,根據尿培養結果調整用藥。同時積極治療基礎疾病。一旦培養結果及藥敏結果回報,應儘可能改為窄譜敏感抗菌藥物。治療至體溫正常或合併症情況(如尿路導管或結石)清除後3-5天。

輕、中度或初始經驗治療:

氟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500mg qd,環丙沙星200mg qd,靜滴);

頭孢菌素(2代或3代);

磷黴素氨丁三醇(3g,口服隔日1次)

重症或初始經驗性治療失敗患者:

氟喹諾酮類:如未被用於初始治療;

脲基青黴素(哌拉西林)+β內醯胺酶抑制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g-4.5g,靜脈滴注,每6小時1次);

頭孢菌素(3b代):如頭孢他啶2g,每8小時1次,靜脈滴注;頭孢吡肟2g 每8小時1次 靜脈滴注;

碳青黴烯類:如亞胺培南0.5g 每6小時1次或1g 每8小時1次 靜脈滴注,美羅培南 0.5-1g 每8小時1次 靜脈滴注。

05

無症狀性菌尿

一般不需治療,如有必要,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有效抗菌藥,主張短療程用藥。

06

妊娠期尿路感染

妊娠期無症狀性菌尿應給予抗菌藥徹底根治,急性膀胱炎應給予充分治療。宜選用毒性小的抗菌藥,如阿莫西林或頭孢菌素類等。急性膀胱炎治療時間一般為3-7天。急性腎炎腎炎應靜脈滴注抗菌藥治療,可用半合成廣譜青黴素或第三代頭孢菌素,療程為兩周。

(文/上海市東方醫院藥學部 方芳)

■ 上海醫藥集團特別支持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藥訊,配圖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尿路感染,抗菌藥物怎樣合理選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文理清:各類抗菌藥物特點及選用|抗生素認識周
    抗菌治療是臨床上最常使用的療法之一。然而,面對種類繁多、適應證、作用機理及副作用各異的抗菌藥物,要熟習其特點並做到合理選用,並非易事。 用藥期間應監測腎功能,嚴密觀察患者聽力、前庭功能、神經肌肉阻滯症狀並及時處理;因毒性較大,門、急診中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及單純性尿路感染初發病例不宜選用。 3 大環內酯類 作用於細菌核糖體 50S 亞基,抑制蛋白質合成。
  • 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
    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和美洛西林對革蘭陰性桿菌的抗菌譜較氨苄西林為廣,抗菌作用也較強。除對部分腸桿菌科細菌外,對銅綠假單胞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適用於腸桿菌科細菌及銅綠假單胞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膽道感染、腹腔感染、皮膚及軟組織感染等。注意事項:1. 對青黴素 G 或青黴素類抗菌藥物過敏者禁用本品。2.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和扣分細則
    ①多重耐藥但對該類藥物敏感的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嚴重感染,包括血流感染、肺炎、上尿路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腹腔感染等;③粒缺伴發熱等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經驗治療;①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應選用美羅培南和帕尼培南,如考慮耐藥革蘭陰性桿菌所致應選用美羅培南;不宜選用亞胺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②CRE感染及重症感染應選用推薦劑量較大的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
  • 萊州市中醫醫院開展「保護及合理應用抗微生物藥物」學習宣傳活動
    抗菌藥物在由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顯示出了良好的療效,成了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但抗菌藥物在治癒並挽救許多患者生命的同時,由於其不合理使用不良後果也相應增加,如不良反應的增多、細菌耐藥性的增大、患者治療失敗、醫療資源浪費以及給患者健康造成重大損害,甚至致殘致死。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和扣分細則|碳青黴烯類|內生...
    ,包括血流感染、肺炎、上尿路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腹腔感染等;③粒缺伴發熱等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經驗治療;對照這3個適應證,臨床合理應用的重點有:「重症感染」是指因感染導致患者出現低血壓、低氧血症、臟器功能損害等臨床表現的患者。而對於「重症患者」,則需要認真鑑別是否存在感染後,再決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藥物,特別是碳青黴烯類藥物。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解讀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臨床分離細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總體呈上升趨勢,因而選擇該類藥物的機率增加;2.接受免疫缺陷/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增多;3.部分醫務人員臨床應用不合理,這導致在部分地區存在個別品種應用過多或上升過快的現象。
  • 呼吸危重病患者抗菌藥物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了
    危重病患者感染不同於一般感染,應儘快有效控制。抗菌藥物治療的要點是抗菌藥物的選擇、給藥方案的確定,選擇原則是高效、低毒、價格低。在病原學確立診斷後,根據病原微生物和藥敏結果進行確定性治療。危重病患者感染不同於一般感染,應儘快有效控制,開始就應選擇高效、敏感的抗菌藥物,抗菌譜也可以廣些,如果像一般患者那樣按部就班有可能延誤病情。呼吸道感染是危重病最常見的繼發性感染,多屬於醫院內感染。有研究報導,綜合性ICU內凡經氣管內插管或氣管造口行呼吸機治療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超過50%,持續1周以上,感染率接近100%。
  • 衛健委發布關於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的通知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臨床分離細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總體呈上升趨勢,因而選擇該類藥物的機率增加。2.免疫缺陷/免疫抑制治療患者增多。3.部分醫務人員臨床應用不合理。(二)革蘭陰性桿菌對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耐藥呈上升趨勢。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顯示,2017年全國碳青黴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的檢出率平均為9.0%,較2014年上升了2.6個百分點,個別省份檢出率最高達到26.9%。
  • 常用抗菌藥物相互作用表,果斷收藏!
    在同一容器內聯合靜脈滴注有配伍禁忌   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類別 配伍藥物 相互作用結果 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 尿鹼化劑 後者可增強前者治療尿路感染的效果 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 頭孢噻吩、頭孢唑林、甲氧西林、 加重腎毒性 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 萬古黴素、多粘菌素類、兩性黴素B、甲氧氟烷 加重耳毒性
  • ——抗菌藥物使用現狀及新型抗菌藥物展望
    我們正採取多項行動減少抗菌藥物耐藥性,但還需要加大投入,持續開發新的抗菌藥物。」我國是抗菌藥物使用大國,在臨床感染治療中,同樣面臨著原有抗菌藥物有效性下降的現狀,急需開發新型抗菌藥物來對抗耐藥菌。今天我們請到中華醫學會細菌感染與耐藥防治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長王明貴教授、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病學科負責人俞雲松教授介紹抗菌藥物的使用現狀和新藥展望。
  • 尿路感染為什麼偏愛光顧女性?
    通常女性尿道僅有4釐米長,而男性長達20釐米。因此,在女性,糞便汙染的腸道細菌非常容易到達並進入尿道內,並上行達到膀胱引發感染。2.性行為的影響。頻繁的性行為是造成年輕女性尿路感染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性交本身並不傳播尿路感染,但是卻增加細菌進入尿道的機會,增加尿路感染的易感性。研究發現在絕經前婦女所有尿路感染中近80%發生在性交後24小時內。相應的,尿路感染在單身女性非常少見。「蜜月期膀胱炎」,性行為增加尿路感染在剛剛開始或者擁有劇烈或頻繁的性生活的女性表現的特別明顯,這種狀況被稱為「蜜月期膀胱炎」。
  • 膽道外科抗菌藥物規範化應用推薦|指南共識
    《膽道外科抗菌藥物規範化應用專家共識(2019版)》針對我國膽道感染特點,採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對膽道外科感染分級、標本檢驗規範、抗菌藥物使用、停藥指徵、耐藥菌感染及特殊情況下的藥物使用策略等問題提出了推薦意見,指導臨床準確判斷膽道感染的嚴重程度,制定規範的抗菌藥物使用方案。
  • 為什么女性容易尿路感染?醫生:做好這幾件事,尿路感染不敢來犯
    女性的尿道相對於男性是短、寬、直的,這也就說明女性更容易發生尿路的感染問題。在尿道口下方尿道旁腺,如果被感染,可壓迫尿道而造成排尿不順暢。發生了尿路感染是讓人頭疼的事。不僅生理上不舒服,還有吃各種抗生素。特別是女性只要犯一次後面就會隔一段時間來一次隔一段時間就會來一次,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 一文讀懂耐碳青黴烯腸桿菌感染治療進展
    目前大多數觀察性研究顯示多藥治療 CRE 感染生存率更高,但由於研究方法的異質性(包括所定義的抗菌藥物的折點、感染髮病到起始治療的間隔、聯合用藥的時間、死亡評估時間點)、缺乏對混雜因素的控制等原因,並不能得出可靠的結論。近期的研究顯示:當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評分和非尿路、非膽源性感染時,多藥聯合治療 CRE 對比單藥治療可以降低死亡率。
  • 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收藏)!
    作者:Gcplive來源:藥評中心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
  • 濫用抗菌藥物當心「無藥可用」
    以「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為主題,通過廣泛宣傳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和醫務人員對耐藥危機的認識;牢固樹立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觀念,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圍。 日前,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開展了「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科普宣傳活動。
  • 抗菌藥物不能濫用!「四不」原則你要知道
    每年11月的第三周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11月18日-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正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主題為「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也希望藉此讓大家來了解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樹立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觀念。
  • MRSA感染抗菌藥物不會選?收下這份用藥手冊
    抗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藥物作用特點與合理使用[J]. 醫藥導報, 2017(3).[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藥和生物製品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7(9):732-741[3] 江學維, 梁蓓蓓, 王凱,等. 替考拉寧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研究與給藥方案優化[J].
  • 十大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
    作者:Gcplive來源:藥評中心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
  • 動物醫學院組織學生觀看「獸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與食品安全」線上...
    動物醫學院組織學生觀看「獸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與食品安全」線上直播學術報告 為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學術交流,給在校學生提供豐富的在線學術報告資源,拓寬學術視野,啟發創新思維,培養科研能力, 11月19日,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組織學生觀看以「獸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與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