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15:40 來源:四川日報
參與互動10月20日中午,德昌縣城,曲木阿芝莫在家中專心縫製彝族服飾。
曲木阿芝莫是德昌縣彝族服飾手工紡織傳承人,從12歲就開始彝族服飾手工製作,經過32年的奮鬥,如今她每年至少製作彝族服飾80件以上,產品在涼山州德昌縣、攀枝花市米易縣等地佔有一席之地,年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18歲獨立手工製作服飾
「小時候家裡窮,逢年過節買不起新衣服,我就撿一些媽媽、外婆做衣服時剩下的碎布來學做衣服。」曲木阿芝莫說,自己從12歲就開始學做衣服了。
曲木阿芝莫今年44歲,自小就心靈手巧。
「我的媽媽、外婆和姨孃們做的衣服,那才真的漂亮。」時至今日,曲木阿芝莫都非常謙虛地認為自己所掌握和傳承的彝族服飾手工紡織技藝不是自己後天勤奮和努力的結果,而是長輩們從血液裡、從骨子裡傳承給自己的,「我當時就坐在長輩們身邊,看她們如何構圖、裁剪和刺繡的,然後照著她們的方法去做。」
18歲時,曲木阿芝莫就已經可以自己獨立手工製作彝族服飾了,「那時候做的衣服在今天看來,還是存在很多瑕疵的,但親戚朋友們不嫌棄,還給了我很多鼓勵和讚美,才讓我在這條路上走到了今天。」曲木阿芝莫說。
每件服飾都用心做
曲木阿芝莫做衣服很講究材料和質地,所有的布全是純棉的。記者在她家看到,不小的陽臺上,堆滿了各種顏色的布料,靠窗一角有一臺縫紉機,「除了一些確實需要縫紉機的,其他都靠手工製作。」
因為製作的彝族服飾質量好,檔次高,曲木阿芝莫慢慢有了名氣。「去年國慶的時候,米易縣黃龍鄉的一對夫婦專門找到我家,要訂做兩套彝族服裝。」
人美、心美,手才美。當問到手工製作彝族服飾的訣竅時,曲木阿芝莫笑著說:「真說有什麼訣竅的話,那就是要把每件服飾當做自己穿的用心來做,就一定能做好、做漂亮了。」
製作一件衣服,用機器做,只需要兩天左右的時間,但曲木阿芝莫手工製作,至少需要四天以上的時間,她直到今天都沒有在德昌縣城租門市,為的是將製作服飾的數量和速度提上去。
一針一線縫出幸福生活
因為是手工,更因為是用心在做,曲木阿芝莫的衣服要比別人機器製作的貴很多,「別人一件賣200元的時候,我賣300元;現在別人賣500元,我就賣700元。」曲木阿芝莫對自己親手製作的服飾很有底氣和信心,「布料好,做工精細,我做的衣服挑不出毛病。」
如今,買到一件曲木阿芝莫親手製作的彝族服飾,至少要提前三個月預定才行,「要買的人很多,每年估計最多只能滿足1/3的人的願望。」曲木阿芝莫說,一年365天,除了必要的人情來往外,她都在家裡製作衣服,但每年也只能做80件左右。
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2008年,曲木阿芝莫和愛人在德昌縣城購買了一套商品住房和一間車庫。讓曲木阿芝莫和自己老公更欣慰的是一雙兒女也長大成人,「老大在普格的一個鎮上工作,女兒今年也讀大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