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中醫是國之瑰寶,是頂級的生命科學

2020-12-05 閒墨繪文

古玩界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話——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在中華民族掙脫落後的泥潭之後,經濟開始騰飛,一些曾經流失於國外或民間的國寶、古董、藝術品,也隨著中國人民腰包漸脹,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而隨著古藝術品的盛行,一些古蹟也被國家更為重視,專門劃撥資金進行保護。

當然,中華文明諸多寶貴的思想,也得到更多人去學習與發揚。

但讓人痛心的是,到了今日,仍然有人對中醫這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持強烈的否定態度!他們認為,中醫並非是科學,只是一門過氣的手藝!

中醫當真無用麼?

又或者,單憑望、聞、問、切這些手段,當真已經是落後的醫療手段?

作者將這個問題的答案,留給所有看過此文的人。

但作者仍然忍不住要舉一個例子:

前些年,我還沒有戒酒的時候,一次喝酒之後朋友開車送我。在高速上,我嫌車內太悶,故此開窗吹了一下風。沒想到,得了一個怪病——面癱!

就是那種半邊臉喪失了神經運動功能的病!

當時,作者一半的臉蛋是垮拉的,連嘴角也是。就連喝水的時候,都要小心有水會溢出來的尷尬。

當時急急忙忙跑去醫院,很遺憾的是,沒有所謂的西藥。醫生直言,這屬於部分神經癱瘓,以現在的西醫手段,不能保證能治好。

當時,我想到了一個人——史泰龍!

就是演<第N滴血>的那個肌肉男,男豬腳!

這位老兄的面部表情很難做出更多的動作,據說就是面癱的後遺症。

抱著沮喪的心情,我和母親一起去了一個中醫館。醫生號了脈之後,就給我扎針。大約是一周二次,每三天一次複診。

就這樣,大約三個星期之後,我再也不用咧著嘴,也不怕喝湯會溢水。

當然,上述只是我個人的案例。但也代表了中醫並非是很多人所說的——一無是處!或者,西醫可以取代中醫!

我嘗試著來舉更多的例子,來證明中醫這個國之瑰寶,對於中華民族,甚至對於世界的重要性!

甚至,中醫並非是簡單的國之瑰寶!她是瑰寶之中的瑰寶!

就連錢學森錢老這樣舉世無雙的科學家,一個中華民族航天學的奠基人,都曾經說過——中華民族的未來在中醫!中醫是頂級的生命科學!

但這樣一門包含了中華民族最智慧的古人心血結晶,一門包含了生命規律、自然規律、植物學、生物學、解剖學、哲學的頂級學術!

在今日,竟然面臨著爭論。

當真匪夷所思!

作者嘗試著整理更多的理由,但限於篇幅,故此整理得有限,還請指正!

(一)中醫歷史簡述

中醫的源頭,要說確切的考證,到今日仍然處於爭論之中。但是,無論是伏羲、黃帝、炎帝嘗百草、周易之中,都可以說是中醫的前身。

無論是經脈之說,還是所謂的氣功,都與之相關。

就連<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觀,都和中醫的論述緊密相連。

現在有人說,中醫乾脆就是一套哲學思維。也有人說,中醫其實是一套天文學論。

但無論怎麼說,中醫之博大精深,不但是古人揉入了彼時之世界觀、價值觀,更有無數具有頂級智慧的學術家,將更多的思想、自然、生命規律融入了其中。

以致於到了今日,能完整闡述,並將之簡易化,令普通人也容易上手,就變得非常困難。

所以,有很多人迷迷糊糊看不懂,便鄙視、嘲諷、污衊、誹謗中醫這門偉大的學術,也是令人可以理解......

(二)導致中國人口增長的原因

一直以來,中國便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國。

以致於,很多人日日面對這個基本的事實,卻忘記了中國為何成為最大的人口國。

要來分說這個事實,恐怕需要長篇大論,故此作者簡單得分為了幾個理由:

①、第一個保障中國成為人口大國的理由,當然是中醫。時至今日,吾等子孫後輩可以知道的中醫頂級著作有——<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藥性歌括>、<湯頭歌訣>......

當然,還有更多<靈樞>、<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本草綱目>......

②、當農耕民族遇上了土豆、紅薯,這才是天作之合,乃是歷史上最為成功的配偶相遇。

可以說,在歐洲大陸處於中世紀的黑暗歷史之時,亞洲大陸因為有了中醫,從而可以從容地解決傷風、感冒、瘟疫等一切問題。

從而,也導致人口不停地進入膨脹。

當然,中華文明為鼓勵農耕,在文化上也進行了演變,例如:多子多福、養老送終等以家族為基點的觀念,也於此誕生。

(三)最早的手術案例

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西醫就是一切!也有人認為,西醫和中醫乃是完全不同的科學!更有人認為,當醫學進行到手術文化之時,才是進入到了正軌!

但這個認知,實乃是荒天下之大謬!

首先,作者一定要指出的是——中醫也是科學!西醫和中醫並沒有本質上太多的不同!若說西醫之先進,其實是在中醫藥劑學術之上推陳出新而已!

所謂的西藥,無非就是合成!

但這種東西,難道中國的中醫就沒有?中醫藥劑要逆時光溯源,怕是要追溯到幾千年之前!

藥物合成,無論中醫之湯劑、藥丸,都是西醫的祖宗!

至於手術一說,諸多人更是認為西方人發明了手術!

但是,關羽刮骨療傷,難道就不是手術?

要說全世界有關於手術的歷史記載,中國在數千年之前便早已有之!

故此,到了這裡,我們可以肯定以及確定——中醫包括了西醫的源頭!而西醫之術,其先進之處,乃是在此基礎之上,衍變出了解剖、神經等學術知識。

但話又轉回來,以筆者親身經歷為例,西醫的神經學也沒那麼先進......

(四)瘟疫

「飄風不終朝,驟雨無終日,孰為此者?天也。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老子《道德經》第23章。

縱觀整個世界的瘟疫事件,要指出十大瘟疫,怕是中國很難有能上榜的事件。

為何?

乃是因為中醫!

因為每逢地震、海嘯、狂風、暴雨、山洪、泥石流、雪災、冰雹、戰亂等大災大難之後,天花、麻疹、豬瘟、禽流感以及各種傳染疾病都會跟隨而來。

但這些悲慘的案例之中,雅典鼠疫(公元前430–前427)、古羅馬「安東尼瘟疫」(公元164-180年)、查士丁尼瘟疫(541-542)、黑死病(1347 – 1351)、美洲瘟疫(16世紀)、米蘭大瘟疫(1629–1631)、倫敦大瘟疫(1665-1666)、馬賽大瘟疫(1720 – 1722)、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85-1950s),為何會被歷史所銘記?

是因為他們沒有中醫,也就沒有防疫、隔離、根治!

就連2003年的非典,也是因為中醫立了大功勞!

最後

即便是舉了上述無數的案例,怕是作者也不能改變現實。

中醫這個無雙瑰寶,傳承正在逐步被削弱!

歸結其原因,不但是中醫之學太過於精深,非終其一生不得大成之外,也有外部勢力的原因。

例如,西藥佔據了全球統治的地位。歐美等地,更是統統不認可中醫的能力。連帶著,中醫許多寶貴的方式方法,無法得以傳播。

另外,中國人在一度落後之後,對於自己的傳承產生了懷疑!

例如,本草綱目之中絕大部分的配方,竟然被東南方向某個島國申請了部分專利。以至於,許多本應在中華大地發揚光大的保健品、養生品,竟然被限制......

我是<閒墨繪文>,歡迎各路大神指點,敬請關注+轉發評論……

相關焦點

  • 錢學森論中醫科學
    (《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107頁——此為1983年至1987年錢學森在507所學術討論會上的歷次講話彙編)8、中醫的特點在於從整體、從系統來看問題。(《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149頁) 12、十二經絡不能代表兩個系統,是一個功能系統。(《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241頁)13、系統的理論是現代科學理論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現代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中醫理論又恰恰與系統科學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還有個旁徵,人的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已經指出中醫的這個方向是對的。
  • 錢學森談中醫,他到底懂不懂科學?
    網絡上、媒體上,常常有人打著科學的旗號,斥中醫是偽科學、是騙術、是迷信。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方博士(生物學)、王教授(經濟學)。文人作家就更多了。看了錢學森先生關於中醫的言論。不禁產生一個疑惑,是錢學森不懂科學呢?還是方博士王教授更懂科學呢?發到萬能的頭條,聽聽條友們怎麼說。
  • 為什麼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說:中國中醫理論能引發新的一次工業革命
    既然人是宇宙天體中的一部分,人體的某種疾病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與整個肌體臟器都有著千絲萬縷的必然的聯繫,人的生命都會按照自然法則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這種周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西方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經過實踐,證實了中醫的陰陽理論學說與現代電子計算機中的二進位原理完全吻合,而兩者在時間上相差了三千年!
  • 【文匯報】錢學森和系統科學
    為進一步弘揚錢學森系統科學思想,上海系統科學研究院不久前在滬召開研討會,國內系統科學界諸多知名學者到會就錢學森系統科學的精髓、核心內容及其對當下社會經濟發展諸多領域的價值等發表真知灼見。本刊特摘發研討會上部分專家的觀點,並藉此紀念錢老。
  • 大科學家講中醫!
    中醫包含著科學真理1、我們知道中醫包含著科學真理,非常寶貴的科學真理,但人們「以貌取人」,懷疑中醫有沒有真理,或進而認為中醫是封建糟粕。(《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107頁——此為1983年至1987年錢學森在507所學術討論會上的歷次講話彙編)8、中醫的特點在於從整體、從系統來看問題。
  • 錢學森推崇的「特異功能」,究竟是人體科學還是精神病態?
    便篤信這門人體科學。錢學森認為對於人體科學的研究:「研究人體的功能,如何保護人體的功能,並進一步發展人體潛在功能,發揮人的潛力。」並編著了《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將人體科學的研究,與氣功,中醫和特異功能三者結合起來。現在看來,這樣的一個論點似乎不太符合一個唯物主義科學家的論調。但基於當時國際大環境,會發現,特異功能運用在軍事生產領域,並不算是空穴來風。
  • 錢學森:關於人體特異功能工作的意見
    《中國人體科學學會理事會會議》,現場提出:關於人體特異功能工作的意見。1986年,張振寰將軍(左)和錢學森先生(右)合照如果這樣,那就成為四人小組了。聽說郭樹言同志支持這項事業,可否請他一同參加領導工作?2.中醫、氣功、特異功能三者是一個統一的科研體系。概括起來說,就是研究人體這樣一個「巨系統」及其外界環境的相互影響。
  • 《他日歸來:錢學森的求知歲月》出版:是什麼成就了錢學森
    隨後,他重點介紹了書中存在的三條「故事線」:第一條故事線是「科學自信」,敘述的是錢學森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經過科學覺醒,如何憑藉著個人的探索和鑽研精神,在二十年間從一位普通中國留學生成長為在世界航空航天科學領域內的頂級科學家。第二條故事線是「思想啟蒙」,展示錢學森青年時代樹立「科學報國」理想的啟蒙過程,揭示錢學森是如何成為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
  • 錢學森如何看待科學、哲學、藝術
    文◎馬德秀  錢學森的一生,與科學、哲學、藝術緊密相連。他畢其一生精力,在科學世界裡縱橫馳騁,在藝術世界裡盡情遨遊,在哲學世界裡苦苦冥思,用科學之精神、藝術之性情和哲學之思辨實現了三者的完美結合。
  • 中醫是否是科學?有定論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兩個人爭得面紅耳赤,一個說中醫是科學,另一個說中醫不是科學。其實對於直接探討中醫是否是科學,實屬有點欠妥。首先中醫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標誌產物之一,在上千五千年的歷史中從未中斷。
  • 錢學森書信中神秘的507所
    所謂「人體科學」,按錢的定義,是中醫、氣功和特異功能的綜合所謂「人體科學」,按錢學森的定義,乃是「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的一個大部門,它平行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錢認為,人體是一個「巨系統」,需要把「中醫、氣功和人體特異功能綜合起來,形成人體科學」。④對於507所的「人體科學」研究,錢學森極為重視,與所裡工作人員有大量書信往來,其中涉及學術討論的,即達120多封。這些信中,如:1984年5月7日,錢學森致信507所所長陳信,建議研究「外氣」(一種氣功術語)對人體的作用。
  • 論道丨中醫到底是不是科學?
    點擊「經典中醫自洽體系」關注我們 ●論 道● 論中醫與科學的關係 作者:潘曉川面臨這樣的挑釁時,我們要回到現代科學的定義,根據科學的定義,中醫不是科學,它是非科學,而不是「不科學的」,更不是什麼「偽科學」。醫學是獨立於現代科學的一種認知體系,中醫不是科學,西醫也不是科學。中醫出現的時候,還沒有「科學」這個名稱,當然也不可能按現代科學的模式發展。經典中醫是一個自洽體系,它正確與否與其它學科沒有一點關係,其它學科可以支持中醫的正確性,這是互恰關係。
  • 錢學森:在常人看來,科學與藝術是不搭界的
    錢學森與蔣英的聯姻,正是「航天之父」與「歐洲藝術歌曲權威」的完美結合,對他而言:藝術上的修養,讓他開拓了科學的創新思維,藝術與科學互相促進,互相滲透,共同啟發。,讓錢學森在科學創造性上產生更多的靈感。蔣英的歌聲,對錢學森而言,就如同愛因斯坦那架小提琴,62年的「科學與藝術」的相互滲透與影響,讓錢學森和蔣英,在兩個不同的領域達到巔峰。
  • 錢學森鮮為人知的貢獻
    今天發帖《錢學森談中醫》。有網友評論說「錢學森在空氣動力學的巨大成就,誰也無法否定。他能把衛星送上天,那也是事實。但他來評論氣功和中醫,大家就不能因為他是空氣動力學專家而盲信。學有專攻,一旦有人什麼都懂,那就值得懷疑。」我在才意識到,絕大多數國人對錢學森的貢獻的認識,恐怕都限於空氣動力學、火箭和彈道飛彈吧。所以,我想再說幾點,希望更多的人知道。第一,90%的國人對錢先生貢獻的了解是很片面的,以為他的主要貢獻是在他的空氣動力學上。
  • 中醫科學嗎?
    中醫科學嗎?科學?不科學?看誰說? 科學指的是普適性,中醫不科學,因為中毉大夫可以做到,無病不治,揮手之間,症狀消失。凡夫俗子,普通的人用同樣的方法,達不到相同的效果,所以說中醫不科學,因為正心修身天人合一,通天地的人可以做到,醫天,醫國,醫人,醫病,可以為良相,可以為良醫,非要讓一個凡夫俗子去做中醫之事,凡夫俗子又怎麼可能勝任呢?所以中醫沒有普適性,所以中醫不科學。 我說中醫科學,因為人人正心修身,天人合一後,成神,成聖,神聖之人,人人可以為醫。
  • 堅信中醫是科學,就需要有科學態度
    經了解,過去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管理《世界醫學院校名錄》(WDMS)時,把傳統醫學院校(中醫院校)與西醫院校並列。然而,WFME在接管WDMS後,對此做法改變了,即現在WDMS只收錄開辦西醫臨床醫學專業醫學院校,而不把中醫等傳統醫學列入此名錄。但是,這並不表明世界衛生組織不承認只開辦中醫臨床專業中醫院校的醫學院校地位。
  • 《錢學森著作系年》(1985—1986年)
    以《錢學森同志談中醫學的科學水平及其發展》為題發表於《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6年第10卷第1期第1—3頁。9月28日,《創立知識密集型草業產業》一文發表於《中國民族》1985年第9期第27頁。9月,《產業革命和中國面臨的產業革命》一文發表於《農村金融研究》1985年第9期。摘自《世界經濟》1985年第4期。
  • 錢學森參與的507所:痴迷研究人體特異功能,吹捧民間偽科學家
    錢學森的初衷是為了中國的載人航天的事業做身後的鋪墊,然而他在507研究所做的一些研究,在當今看來似乎是一場荒誕的鬧劇。  錢學森為研究所安排了新課題,這個課題就是「人體科學」,然而研究的人體科學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生物的人體科學。
  • 鄭哲敏:從錢學森的技術科學思想談起
    錢學森技術科學思想的形成  錢學森的技術科學思想的形成應追溯到其赴美留學。1935年,錢學森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獲得航空碩士學位後轉向航空工程理論——應用力學的學習,師從加州理工學院著名應用力學大師馮·卡門教授。
  • 科學遇見魔法:錢學森堅信人的意念是科技
    在中國眾多的科學家當中,支持「特異功能」與「氣功」的科學家就包括我國的飛彈之父錢學森。1982年錢學森曾就對外不止一次的說過,特異功能和氣功是人體科學,人們都知道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都是偉大的發現,但人體科學與它們一樣偉大。甚至探索人體科技的潛力,比物理上的其他發現都要偉大。可是他的呼喊,並沒有得到多少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