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前後赤壁賦》是由蘇軾在其人生最黑暗時刻所做,可字裡行間卻飽含他對生命的釋然與豁達態度。
趙孟對於前後《赤壁賦》有獨特的理解,委身他朝的苦痛無處傾訴,只能通過書法來體現,此時距離趙孟仕元已經二十多年,趙孟已過不惑之年,無論是人生閱歷還是書法技藝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他的書藝水平迅速達到成熟。
縱觀趙孟此時的作品,無論是用筆還是結構都已經相當的穩健,用筆婉轉流利,結體平正秀麗,外柔內剛,看似軟弱的用筆包含筋骨,勁健十足,秀美風格已經比較穩定,因此文中雖多為壓抑的橫向取勢,卻也不乏參差交雜的跳脫。
莫雲卿說:「右軍之言曰: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文敏(趙孟)之暇,正坐此也。"董其昌又補刀:「古人作書, 必不作正局。蓋以奇為正,此趙吳興(趙孟)所以不入晉、唐門室也。"
但是,趙書在結字上具有錯落有致的特點。在《赤壁賦》中,左右結構的字令其長短相攜、高低俯仰,如「旗」字;上下結構的字令其寬窄變幻、窈窕多姿,如「茸」字;獨體字令其點畫參差、筆致活脫,如「亦」「也」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