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48歲行書《赤壁賦》超清賞析,帥呆了!

2021-01-20 神秘俠客書法

趙書《前後赤壁賦》是由蘇軾在其人生最黑暗時刻所做,可字裡行間卻飽含他對生命的釋然與豁達態度。

趙孟對於前後《赤壁賦》有獨特的理解,委身他朝的苦痛無處傾訴,只能通過書法來體現,此時距離趙孟仕元已經二十多年,趙孟已過不惑之年,無論是人生閱歷還是書法技藝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他的書藝水平迅速達到成熟。

縱觀趙孟此時的作品,無論是用筆還是結構都已經相當的穩健,用筆婉轉流利,結體平正秀麗,外柔內剛,看似軟弱的用筆包含筋骨,勁健十足,秀美風格已經比較穩定,因此文中雖多為壓抑的橫向取勢,卻也不乏參差交雜的跳脫。

莫雲卿說:「右軍之言曰: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文敏(趙孟)之暇,正坐此也。"董其昌又補刀:「古人作書, 必不作正局。蓋以奇為正,此趙吳興(趙孟)所以不入晉、唐門室也。"

但是,趙書在結字上具有錯落有致的特點。在《赤壁賦》中,左右結構的字令其長短相攜、高低俯仰,如「旗」字;上下結構的字令其寬窄變幻、窈窕多姿,如「茸」字;獨體字令其點畫參差、筆致活脫,如「亦」「也」二字。

相關焦點

  • 朱非書法賞析:蘇軾《前赤壁賦句》
    ——蘇軾《前赤壁賦》部分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年)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
  • 蘇軾《前後赤壁賦》賞析
    首先分析前後赤壁賦的共同點。前後赤壁賦寫的地點相同,都是黃州赤壁磯,在《前赤壁賦》中是「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在《後赤壁賦》中是「復遊於赤壁之下」。寫的景色相同,都是大江月夜;在《前赤壁賦》中寫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在《後赤壁賦》中寫道「江流有聲,斷案千尺」。
  • 崔宏波楷書《前赤壁賦》
    蘇軾《前赤壁賦》正文不計標點共537字,用四尺宣紙書寫成楷書四條屏,當每行24字,折5釐米方格,落款佔一行,共24行,正好每屏6行30釐米寬。也可每行25字,折5釐米方格,題目佔一行,落款佔一行,共24行,也是每屏6行。
  • 解讀蘇東坡的赤壁賦情懷
    這句詩是蘇軾《赤壁賦》中的一句,當年,蘇軾被貶來到赤壁,見如今景象又想起幾百年前的那一場大戰,心中不時激動,寫下這篇大作。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吟誦|視頻:蘇軾《前赤壁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赤壁賦宋代:蘇軾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賞析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並對之後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一段,寫夜遊赤壁的情景。
  • 高考語文早讀21:《阿房宮賦》《赤壁賦》(情境助記)
    【情境默寫】1.在《赤壁賦》中,面對浩浩蕩蕩、奔騰不息的長江,吹洞簫的客人由此發出人生短暫的感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成語「滄海一粟」由蘇軾《赤壁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化而來。
  • 承晉唐書法之正脈:趙體行書《洛神賦》,高清無損單字欣賞
    今天我們還是繼續來介紹分享趙子昂的行書《洛神賦》,高清原色米字帖——學習趙體行書《洛神賦》,你將收穫什麼?1、學習趙體行書之清秀婉轉、靈勁飄逸;2、原帖真跡高清圖片,可供對比參照,見微知著,一目了然;3、高保真單字米字格,方便手機讀帖;4、可列印版A4米字格,臨帖必備;5、在練習書法的同時,更能學習到古典文學之典範代表,提高自身文化修養!
  • 《赤壁賦》|在二元對立中尋找自我的準確定位
    在《赤壁賦》中處處體現了蘇軾二元對立矛盾中的種種糾結和反思。透過這種糾結與反思,作者開始找到了自我的準確定位,從而尋求困境中的超脫。一、英雄與漁樵蘇軾初入仕途時,是希望自己可以有所作為。但是元豐二年的「烏臺詩案」卻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在坐牢103天,幾次差點被砍頭後,幸虧趙匡胤定下了不殺士大夫之策。經過多方營救,他被貶黃州。
  • 蘇軾名篇《赤壁賦》裡的特殊句式,囊括大綱規定的種類,好記適用
    分別是《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 赤壁懷古》。特別是《前赤壁賦》,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裡都會選編。《赤壁賦》中有很多的文言特殊句式,囊括了高考大綱裡規定的各種文言句式類型。現以文章中的句子為例,試做分析。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倒裝句介詞結構後置句或稱之為狀語後置句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 「期末精選」高一必修上《赤壁賦》理解性默寫易考10句,期末加油
    部編版新教材把《赤壁賦》放在必修(上)的位置,這一篇在高中文言中地位很高,自然會成為期末考試名句名篇默寫的重點複習篇目。小編老師在這裡給大家整理了《赤壁賦》理解性默寫最新考題,大家拿來練練手吧。1.蘇軾《赤壁賦》中描寫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走向成熟的前奏——淺論趙孟《山堂詩》立軸的書法史意義(作者...
    即便是今人,對趙孟書法的評價,也仍然是彈贊兼有,各執一端,莫衷一是。那麼,究竟應該怎樣評價趙孟書法?我們不妨從他的這幀《山堂詩》立軸說起。第一節趙孟這幀《山堂詩》曾為明代吳廷所藏,上有「吳廷」「用卿」「餘清齋圖書印」三印。吳廷,又名吳國廷,字用卿,號江邨(村),安徽歙縣人。
  • 她才貌雙全,28高齡嫁書畫家趙孟,中年以一首詞斷丈夫納妾念頭
    這兩個人最後還結為了夫妻,成了一對天造地設的神仙眷侶,他們就是趙孟與管道昇。先說這個奇女子管道昇,公元1262年出生於浙江湖州德清,自小天資過人,聰明慧敏,詩、書、畫全能,「翰墨詞章,不學而能」。不僅多才多藝,而且善刺繡、能處家事,據說還十分美麗。自身條件這麼好,眼光自然就高了,所以直到26歲還未覓得如意郎君,當時26歲未嫁已是高齡剩女了,好在管道升父親開明,也不逼著她嫁人。
  • 許介川草書蘇東坡《前赤壁賦》書法作品欣賞(一)
    蘇東坡…《前赤壁賦》 信扎28*21(一)圖文:許介川許介川,1961年生於福建詔安。畢業於北京大學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
  • 千古名篇《赤壁賦》中的詞類活用,請收藏轉發
    其中《赤壁賦》更是語文教材的標配,給人以積極樂觀曠達的精神感染。文章中駢散結合,句式富於變化。其中文章中的詞類活用就非常富有代表性。詞類活用是古漢語中的一種特殊用法,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裡一些詞的詞性發生了改變,充當了另外一些詞性的功能。下面來看看文章中的詞類活用都有哪些?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三行書」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 中國書法史上的前兩大行書,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顏真卿的《祭侄稿》,「天下第三行書」就是的《寒食帖》,它的作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宋朝詩人蘇東坡。
  • 趙孟寫《陋室銘》,橫折鉤屬於一種獨有的形式,讓我們大跌眼鏡
    在此之後我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元朝著名的書法家鮮于樞的《進學解》,這是一幅典型的行草書作品,充分反映了鮮于樞本人紮實的行草書功底,他學習唐朝的懷素,並且上溯魏晉,在元朝時期基本上可以算是排名第一的草書大家,連趙孟也公開承認自己比不上這一位摯友,這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鮮于樞本人是非常有特點的一位北方書家,他的性格大氣磅礴,所以特別適合書寫行草書,更因為他向懷素學習的非常徹底,因此他所寫的行草書頗具唐人法度
  • 行書筆法解析實用教程
    首先,要區別楷書和行書的筆法。行書則要改變這些楷書的筆法,儘量採用簡潔筆法。如起筆棄去楷法的逆入回頓筆,而是搶鋒順入;收筆時棄去停頓回鋒,而是直接放鋒,或上 行書筆法舉例:橫豎畫順鋒入筆,收筆放鋒或上下連帶 行書轉折順鋒下行 行書的鉤無駐筆回鉤,而是直接放鋒挑出 帶下連;行書的鉤筆則棄去楷法駐鋒回鉤,而是順鋒左轉直接放鋒(見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