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個國產手術輔助機器人hinotori亮相

2020-12-05 圖爸講故事

在日本東京,日本第一個國產手術輔助機器人hinotori揭開神秘面紗。

Medicaroid公司製造的該機器人可以輔助醫生進行內視鏡手術。

在手術中,醫生只需要在患者的身體上開一個小孔,將內視鏡插入體內就可以一邊觀察患者體內情況一邊進行切除和縫合等操作。

在手術中,輔助機器人會利用它的四隻機械臂為執刀醫生提供幫助。

該機器人的名字是「hinotori」。

這個名字來源於擁有醫生執照的已故漫畫家手塚治虫的作品《火之鳥》。

相關焦點

  • 國產手術機器人上崗 「眼神」更準「刀法」更穩
    新華社記者 張豪夫 攝     ●西南地區首例華西醫院日前成功完成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不同尋常之處能將假體膝關節放置在最佳位置,把創傷降到最低●未來的普及有待手術機器人國產化後,成本大大降低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功完成西南地區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65歲的病人王女士於
  • 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手術的應用|達文西機器人|食管癌|機器人|...
    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手術的應用.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19, 26(3): 206-210. doi: 10.7507/1007-4848.201806048點擊查看本文圖表摘要目的 總結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手術的初步應用經驗及分析短期治療效果。
  • 中國醫學專家致力研發國產醫學機器人
    現在,越來越多病人願意接受,或者主動選擇機器人手術。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3月22日電 (記者 陳靜) 醫療機器人是當前人工智慧領域的最引人關注的研究熱點之一,在診斷、治療、康復、護理、功能輔助等諸多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研究顯示中國機器人輔助結直腸手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顯示中國機器人輔助結直腸手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2019-11-29 11:56:34 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29日電 (記者 陳靜)第八屆亞洲機器人和腹腔鏡結直腸外科年會(ARLCCS)29日開幕,ARLCCS年會首次登陸中國內地此前未有報導。  在年會上,記者了解到,世界範圍內大樣本量研究顯示,中國機器人輔助結直腸手術安全有效,全體患者5年生存率近八成,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市二醫利用手術機器人輔助完成立體三維腦電圖電極植入術
    5月15日,在華科精準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金陽醫院)完成一名25歲男性患者立體三維腦電圖(SEEG)電極植入術,這也是國產手術機器人在貴州省內首次完成該手術,目前患者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的介紹
    這就直接導致我國醫院手術機器人的普及率遠低於歐美,也不及亞洲日、韓等近鄰。 不過我國在資助研發、設計、生產的手術系統一直在緊鑼密鼓的追趕中。例如2019年由天津大學、中南大學、山東威高集團共同研發的國產手術機器人「妙手S」,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標誌著國產手術機器人即將完成走向市場的最後一步(2014年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順利完成了3例妙手s機器人手術試驗)。
  •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揭幕 尖端機器人紛紛亮相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揭幕 尖端機器人紛紛亮相 2018-08-15「天璣」,以姚明為原型製作的實名高仿真投籃機器人,僅重580克的仿生飛行狐蝠機器人……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於15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揭幕,160餘家中外機器人領軍企業帶來的前沿產品集體亮相,讓觀眾直接感受科技改變生活。
  • 機器人輔助切除胸腺瘤
    本報西安9月8日電  (記者龔仕建)近日,「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落戶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該院胸腔外科藉助「達文西」機器人,為一名侵襲性上縱膈腫瘤患者成功實施手術,切除直徑約10釐米腫瘤。根據科技查新報告,這是世界首例劍突下輔助機器人侵襲性上縱膈腫瘤切除術。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多款機器人亮相CES 2020 三星人形...
    中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北京完成1月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獲悉,中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TKA)手術近日在北京完成。此次使用的HURWA關節手術機器人是中國自行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代尖端科技醫用設備。據介紹,該手術由北京協和醫院關節外科林進、王煒團隊實施。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4期:跳街舞、拍短片!ABB機器人和王嘉爾...
    首款日系手術機器人上市 挑戰達文西地位 自1999年美國醫療廠Intuitive Surgical推出達文西(daVinci)以來,20年來全球銷售約5000臺;日本想挑戰這個市場,但直到2020年8月,日本的火鳥(hinotori)獲得日本厚生產業省銷售許可,才出現競爭者。
  • 華科在線 | 武漢同濟醫院舒凱 胡峰團隊完成疫情後系列機器人輔助功能神外手術
    其中,舒凱主任和胡峰博士團隊的包括SEEG在內的機器人輔助功能神經外科手術量在整個華中地區處在領先地位,並在湖北率先開展華科精準機器人輔助下SEEG、活檢、腦出血等手術。近日,武漢同濟醫院神經外科胡峰博士接受《神外前沿》新媒體的專訪,介紹了醫院神經外科開展機器人輔助功能神外手術尤其是SEEG的歷程、經驗和體會,並分享了機器人輔助下顱內深部電極植入手術 (SEEG)案例。
  • ...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順利實施;白鱘滅絕了為什麼...
    每經10點丨北京CBD功能區總部企業達550家;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順利實施;白鱘滅絕了為什麼菜場有售?01-05 09:55:08 每經編輯 杜宇     1丨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順利實施
  • 上海德濟醫院龔德山:機器人輔助DBS手術治療難治性癲癇的經驗
    當時用leksell頭架做一些比較簡單的患者,定位沒那麼複雜,術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如用頭架做癲癇手術,有很多死角,前額或後枕很難插入電極等等。2017年,我們醫院從廣州三九醫院引進劉興洲教授、張偉主任等團隊,同時引進了ROSA機器人,這是華東地區首家引進ROSA機器人。2017年5月8日我們做了第一臺ROSA機器人輔助手術。
  • 日媒:川崎重工業公司等成功研發手術機器人系統
    據NHK11月19日消息,受新冠疫情影響,飛機等產品的需求疲軟,在此背景下,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與醫療檢查機械廠商聯手研發了一套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該機器人擁有4個機械臂,機械臂上搭載了手術刀等外科手術器械以及內窺鏡。醫生可以遠程操作該系統,進行外科手術。在18日進行的演示中,兩個機械臂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巧妙地對內臟模型的模擬傷口進行了縫合。
  • 腔鏡手術機器人、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
    近日,由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產業園、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等主辦的「醫療機器人創新產業論壇」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術銳醫療、念通智能、一影醫療、勢登坡智能、精勱醫療、德芬醫療、沈德醫療、美傑醫療等10個項目參加了路演,以下是36氪帶來的路演項目合集:術銳技術 ——單多孔模塊化腔鏡手術機器人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學徐凱教授於2014年創立,是一家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手術機器人研發公司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騰訊四足機器狗Jamoca首次亮相...
    ,可挑戰高難度梅花樁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機器狗)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服務機器人:國產機器人輔助全髖置換成功北京積水潭醫院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了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據悉,該機器人由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周一新教授團隊研發,適用於所有髖關節置換手術,此例手術是該設備在臨床試驗階段完成的第一例手術。
  • 腔鏡手術機器人、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這裡...
    一影醫療聚焦三維影像技術,涉及醫療影像設備領域和工業三維檢測領域,並輔助人工智慧技術,提供整套的智能數位化解決方案。 針對卒中康復,團隊研製了智能氣動軟體機器人康復手套,擁有被動手套操康復,鏡像主動康復,EMG意念康復等功能,並能生成科學的康復計劃,進行精準的康復效果評估。 目前,勢登坡智能的氣動軟體機器人康復手套原理樣機已經開發完成,未來在此基礎上將開發面向康復機構的高級醫療版/簡化功能的廉價家用版,以及簡單輔助版的系列化康復產品等。
  • DROP-IN γ探針光學導航加強了機器人輔助和放射性引導手術的「親密合作」
    隨著DROP-IN γ探針的轉化,放射性引導被應用至腹腔鏡機器人輔助手術中。「GPS」樣導航進一步加強了核醫學和外科手術間的連結。
  • 手術方案可以用人工智慧全程設計了,那科幻大片中的全機器人手術離...
    幾年前,在美國科幻大片《普羅米修斯》裡,全自動手術機器人給女主做手術這一情節讓不少觀眾印象深刻,拋開外星生物不談,人工智慧何時可以參與手術過程?無論歐美、日本還是中國,政府和企業都在不同層面上積極推動精準醫療的落地,家喻戶曉的國產品牌海信其實已深耕多年。
  • 童年的回憶 日本巨型高達機器人亮相 高度18米超震撼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30日,日本橫濱,巨型高達機器人亮相,這個1:1的高達機器人,高約18米,重約24噸,由200多塊以鋼鐵和碳纖維增強聚合物製成的部件組成,並且還可以做出如跪下、轉頭、動手指等一些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