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又稱知了猴,是不完全變態昆蟲,在蟬的一生中要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其中卵一般是越冬之後在次年的六月份左右開始孵化,若蟲經歷的時間最長,大約是3年以上的時間,而成蟲經歷的時間最短,只有2個多月的時間。
蟬在樹枝上產卵,為何卻從土裡爬出來?
每年的七月下旬,當雌蟬開始產卵時,它會尋找很細的嫩枝在上面產卵,嫩枝的直徑一般在1cm左右,雌蟬的產卵器很尖銳,可以刺破嫩枝,會在嫩枝上刺下一個個深0.5-1cm左右的產卵室,雌蟬就在這裡產卵。
由於嫩枝被刺了很多個小洞,這樣的話嫩枝的營養物質與水分的吸取就受到很大影響,不用多久,嫩枝就會枯萎,枯萎的樹枝掉落在樹下,當蟬卵孵化出來,幼齡的若蟲就會鑽入地下,依附在樹根上,靠吸食樹根的汁液生長,在地下,它需要生活3-5年的時間。3-5年之後,末齡若蟲就會掘土而出,順著樹幹爬上樹梢,準備蛻變成成蟲,蛻變成成蟲之後,就要開始準備交配產卵了,成蟲的壽命很短暫,大約2個月的時間吧。不過,能活到交配產卵的成蟲並不太多,畢竟還有很多的天敵在等待著它們的掘土而出呢,比如人類。
說到這裡就可以回答問題了,總結一句話就是,雌蟬是在樹枝上產卵的,樹枝枯萎之後掉在地上了,卵孵化之後,幼蟬就鑽入地下了,之後自然就要從土裡爬出來。
當然嘍,並不是所有枯萎的樹枝最終都會掉在地上,即便不掉,等到越冬之後的次年六月份,剛孵化出來的幼齡若蟲會自己順著樹幹爬下去鑽入地下。
有人會疑問,為什麼蟬的幼體一定要鑽入地下呢,在樹上不一樣可以吸食植物汁液嗎?而且鑽入地下了,等到爬上來的時候還需要獨自面對這麼多的天敵,何苦呢?
很顯然的問題,繼續待在樹上的存活率很低很低,在外面,不僅颳風下雨,還有雨雪霜凍天氣,環境過於惡劣。不僅如此,還有眾多的天敵在等著它們,3-5年的時間裡不知道要經歷多少的變故,最終能活下來的估計寥寥無幾,甚至於「無」。
在地下,環境就很安逸了,存活率極高,即便將來在爬上樹幹的時候被天敵逮住了,也不要緊,畢竟地下的「兄弟們」還有很多,天敵們是吃不完的。
對此,之前也有人提過一個問題,說:蟬在地下苦等那麼多年,只為了破土而出的那一天,可是剛剛出土就被逮住了,豈不悲催?
昆蟲的世界我們人類是無法理解的,所以也不要用人類的情感去看待這個問題。對於蟬這種昆蟲來說,你說它有高等意識嗎?肯定沒有的,蟬從卵到成蟲,它的所有行為其實都是作為蟬這種生物的本能驅使,或者說是基因驅使它們本能的就去做的,打個比方,基因就是代碼,蟬只是本能地去執行就可以了,不需要多麼高等的意識支配。
蟬的營養價值如何,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愛吃它們?
蟬有「唐僧肉」的美譽,這是因為它的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難得的高蛋白低脂食物,蟬蛻下的殼還是有名的中藥材呢。蟬富含人體多種必需的胺基酸與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益處。
儘管好處多多,但也不宜多吃,這是因為它是高蛋白食物,吃多了會加重消化負擔,而且,蟬體內的異性蛋白分子含量很高,這可能會對易過敏人群構成過敏源,所以過敏體質的人群應慎吃。再者來說,蟬現在也是野味的一種了,原則上是不允許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