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DNA pull-down 來啦!

2021-01-20 每日生物評論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和大家一起學習了RNA pull-down這種實驗技術,好學且好奇心強的小編又很快發現一種和它挺像的叫做DNA pull-down的新技術,再一起來看看吧。



DNA pull-down是體外研究DNA與蛋白互作的有力工具。該技術將生物素標記的DNA片段結合在鏈黴親和素磁珠上,再與細胞核蛋白孵育,純化出與DNA片段互作的蛋白,洗滌洗脫得到的蛋白產物,做western-blot檢測特定蛋白是否與靶DNA片段結合;做質譜鑑定即可篩選出與DNA片段可能互作的蛋白信息(如具體某個或某些轉錄因子/組蛋白等)。


生物素與鏈黴親和素間的作用是目前已知強度最高的非共價作用;其中活化生物素可以在蛋白質交聯劑的介導下,與已知的幾乎所有生物大分子偶聯。因此用生物素標記核酸後,可以純化出與該核酸結合的各種生物大分子複合物。



DNA pull-down實驗首先針對靶標區域設計特異性DNA探針,探針經過脫硫生物素標記,跟偶聯在磁珠上的鏈黴親和素結合;細胞核提取物與磁珠-DNA探針孵育,作用蛋白質分子可以和DNA探針特異性結合;純化出與靶DNA片段結合的蛋白複合體,經過洗滌可以將非特異性結合蛋白質去除;最後,經洗脫液洗脫,得到目的DNA探針-蛋白質複合物,再經過Western Blot或質譜(MS)鑑定蛋白質類型。


以下為參考實驗流程,不同實驗室會有細微差異:


(1)採用基因組DNA做模板,經PCR擴增啟動子片段;(4)標記的探針利用凝膠回收試劑盒純化回收探針,並檢測探針濃度;

(5)-20℃保存,待用


(1)預先混合 5µg 生物素標記的 DNA 和 500µg 核蛋白,置於冰上;(2)取 100µl Streptavidin-agarose G 磁珠,用冰冷 PBS 洗一次,5000g 離心 30 秒;(3)將 DNA 與蛋白的混合物加到磁珠中,重懸磁珠;(5)5000g,離心 30 秒,去除上清,收集沉澱;(6)用冰冷 PBS 洗磁珠三次,5000g 離心 1 分鐘,儘可能去除上清,收集沉澱;

(7)加入 30µl 蛋白上樣緩衝液,重懸沉澱,沸水煮 10 分鐘


(1)電泳:實驗採用不連續系統蛋白質SDS-PAGE,濃度為5%濃縮膠和8~12%濃度分離膠;每孔上樣40~60ug總蛋白,開始電壓為100v,到達分離膠後調為120v;(2)轉膜:轉膜為恆流轉膜,電流為200mA,時間根據目的蛋白分子量選擇60~120min。(3)封閉:蛋白膜放置到TBST溶液中,漂洗1-2分鐘,以洗去膜上的轉膜液;加入5%脫脂奶粉封閉液,室溫50rpm,封閉60分鐘。(4)孵育一抗:根據蛋白Marker指示將PVDF膜剪開,參考一抗濃度;將PVDF膜分別放入含各自一抗溶液中,4度孵育一抗過夜,然後放入TBST洗滌液,搖動洗滌3次,每次15min。(5)孵育二抗:參考二抗濃度,按比例稀釋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二抗。將PVDF膜加入稀釋好的二抗,室溫搖動孵育1h;放入TBST洗滌液,搖動洗滌3次,每次15min。

(6)顯色:使用化學發光試劑,黑暗處顯色,用X光片壓片,顯影液及定影液洗片。


(1)切膠:用刀片切取膠粒(膠粒直徑1-2mm),置於1.5ml EP管中。(2)清洗:用200ul MilliQ震蕩清洗2次,每次10分鐘。(3)脫色:對於考染膠,加考染膠色液(25mM NH4HCO3, 50% ACN)200ul,37℃ 20分鐘或超聲脫色5分鐘,吸乾,重複脫色2-3次,至藍色褪去。(4)脫水:加ACN 100ul脫水至膠粒變白,吸棄ACN。(5)清洗:用200ul MilliQ震蕩清洗2次,每次10分鐘;然後用200ul 50% ACN震蕩清洗2次,每次10分鐘。(6)脫水:加ACN 100ul 脫水至膠粒變白,吸棄ACN。(7)用25mM NH4HCO3稀釋Trypsin 至12.5mg/ml,每管加10ul,稍微離心一下,讓酶液與膠粒充分接觸,4℃放置30min ,待酶液被膠粒完全吸收,吸棄多餘的酶液,加25mM NH4HCO3 20ul,37℃過夜(16h)。(8)質譜樣品使用德國Bruker公司的Ultraflex III質譜儀開展分析,參數設置:反射模式;(14)使用標準Maker峰作為外標校正質譜峰,正離子譜測定,測定範圍控制在700-4000;(15)樣品的肽質量指紋圖譜,胰酶自降解峰和汙染物質的峰自動剔除;

(16)利用LIFT軟體將PMF強度最大的5個峰進行串級質譜分析(峰強度大於300)。


DNA-pull dwon模式圖如下所示:





額,好像跟RNA pull-down確實很像,就是RNA換成了DNA,檢測的對象就變成了DNA與蛋白的互做。那麼它有哪些應用呢?



核酸與蛋白質的互作是細胞功能的核心,包括蛋白質合成、mRNA組裝等生命活動中重要的代謝過程,研究核酸與蛋白質的互作是研究生命科學的基本工具。DNA pull-down主要用於目的DNA片段的互作蛋白(如轉錄因子等)篩選。


ok,今天就到這裡啦~~下次再給大家介紹其他相關技術


相關焦點

  • Pull the curtains到底是拉開窗簾還是拉上窗簾呢?分不清啦?
    可能很多小夥伴會想到拉可以用到pull這個英語單詞。但是pull the curtains到底是拉開窗簾還是拉上窗簾啊?傻傻分不清楚。區分一下其實這涉及到了一個生活常識。(這裡顯然是關掉窗簾啦)Draw the heavy curtains and let some sunlight in.把窗簾拉開,讓太陽光射進來。(這裡就是把窗簾拉開)你看到了嗎?是不是這個英語表達可以表示兩個意思?
  • 知無不「研」,DNA pull down 常見疑點解析
    適配子DNA單鏈,可以用帶有互補鏈的磁珠進行pull down嗎?如果可以,效率怎麼樣?一般需要怎麼優化條件?A:理論上說,若DNA單鏈能夠與磁珠上的互補鏈雜交成功,是可以進行pull down實驗的; 效率如何不好確定,這個取決於兩條DNA單鏈是否能雜交成功、蛋白-DNA結合的強弱、蛋白的豐度等。
  • GST-pulldown操作流程
    GST pull-down實驗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驗證酵母雙雜交系統的體外試驗技術,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青睞。GST-pulldown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①利用基因重組技術構建帶有GST標籤的原核表達載體;②通過原核表達系統表達帶有GST標籤的融合蛋白;③利用GST親和純化柱進行蛋白純化獲得高純度的融合蛋白,再利用GST親和純化柱進行蛋白間的相互作用檢測。
  • 教科書級別的RNA pull-down操作手冊,請收藏!
    上次Andy介紹到RNA pull-down的原理和做該實驗的準備工作,在萬事俱備以後,就可以開始為期三天的正式實驗了。我們這次的實驗流程是採用的生物素標記的磁珠法,也是比較常規的一種方法~RNA pull-down assay using Streptavidin magnetic beadsRNA pull-down 第一天——生物素探針標記RNA
  • IP、co-IP、ChIP、RIP、pull-down了解一下?
    IP、co-IP、ChIP、RIP、pull-down,這麼多單詞還分得清嗎?
  • GST pull-down實驗
    pull-down實驗原理pull-down技術是將"誘餌"蛋白與一種易於純化的配體標籤
  • RNA pull down實驗技術
    RNA pull-down是檢測RNA結合蛋白與其靶RNA之間相互作用的主要實驗手段之一。
  • GST pulldown實驗——從一竅不通到略知一二
    GST pulldown實驗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驗證酵母雙雜交系統的體外試驗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將靶蛋白-GST融合蛋白親和固化在穀胱甘肽親和樹脂上
  • 蛋白互作專題GST pull-down
    蛋白互作專題GST pull-down蛋白功能已成為當下研究的熱點之一,蛋白間相互作用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相互作用的蛋白之間通過形成複雜的功能性複合體,參與細胞內一系列的信號級聯反應,從而調控細胞及個體的生命活動。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 GST pull down
    GST pull down實驗原理和流程利用重組技術將誘餌蛋白與GST(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融合,融合蛋白通過GST與固相化在磁珠上的GTH(Glutathione)親和結合
  • 適合您的實驗——GST pulldown,請到碗裡來
    GST:穀胱甘肽巰基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H作為GST的底物與其結合。如果有純化的天然的誘餌蛋白,可將其用生物素進行標記或偶聯一些其他小的標籤,可實現使用鏈親和素瓊脂糖樹脂進行pull-down實驗。技術流程圖
  • 手把手教你做RNA pull down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了解了RNA pull down 實驗的原理、應用、案例和注意事項(回顧點這裡),今天我們來嘮一嘮RNA pull down 實驗的詳細步驟~RNA pull down 實驗步驟down 使用的序列;3、確認 RNA pull down 使用的序列後,設計引物全基因合成目RNA 序列, 構建到 pcDNA3.1(載體可以根據其他實驗靈活替換)過表達中,並測序驗證序列準確性;4、最後提取過表達質粒備用。
  • 科研者必帶武器-pull down 技術
    這裡,小編來淺談下蛋白質相互作用技術中一種比較經典的實驗技術- pull down 實驗。      pull down 實驗又叫做蛋白質體外結合實驗(binding assay in vitro),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驗證酵母雙雜交系統的體外試驗技術。用固相化的、已標記的餌蛋白或標籤蛋白(生物素-、PolyHis-或GST-),從細胞裂解液中釣出與之相互作用的蛋白。
  • 【實驗專欄】蛋白檢測篇之GST pull-down
    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分子機制部分的蛋白檢測篇之GST pull-down。 GST pull-down實驗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驗證酵母雙雜交系統的體外試驗技術,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青睞。孵育過夜的蛋白質與beads的混合液於4℃,離心,上清收集,觀察融合蛋白是否飽和地掛在beads上;4. 把轉染目的基因的細胞裂解在細胞裂解液裡(含蛋白酶抑制劑),最大轉速4℃離心,收集上清液;5. 將細胞裂解液上清加入beads;6.
  •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時間:2020-11-01 00:55   來源:遊戲369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k金和鉑金一樣嗎?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 k金和鉑金一樣嗎?螞蟻莊園今天考了大家這樣一個問題,可能許多小夥伴不清楚,白色k金和鉑金是一樣的嗎?
  • 知無不「研」|一文讀懂RNA pull down
    RNA pull-down作為研究RNA與蛋白互作的核心技術,已成為研究焦點。RNA pull down是使用體外轉錄法標記生物素RNA探針,然後與胞漿蛋白提取液孵育,形成RNA-蛋白質複合物。該複合物可與鏈黴親和素標記的磁珠結合,從而與孵育液中的其他成分分離。
  • GST pull-down 和Co-IP的形象關係解釋
    GST pull-down和CoIPGST pull-down實驗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驗證酵母雙雜交系統的體外試驗技術,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青睞。GST:穀胱甘肽巰基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 pull down 和 Coimmunoprecipitation關係問題啥叫GST pull down , Coimmunoprecipitation呢? 學過生物的地球人都知道. 這是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兩種方法.
  • GST pull-down和CoIP有何區別?實驗結果該如何解讀?
    通過查閱資料,小P發現其實GST pull-down實驗和CoIP實驗原理是非常相似的!今天就簡單介紹一下兩者的異同,同時結合文獻案例給大家分享一下CoIP和GST pull-down實驗結果的分析方法。GST,全稱glutathione-S-transferase,即穀胱甘肽-S-轉移酶蛋白,能夠和穀胱甘肽(Glutathione,GSH)穩定結合。
  • 血清、血漿和全血傻傻分不清?
    血清、血漿和全血傻傻分不清?如血液不經抗凝處理,讓其自行凝固,則在抽血後的一段時間內,血液會自動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發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個整體,再經過一段時間或用離心機離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會與一些清澈淡黃色的液體分離開,這些液體稱為血清。血清與血漿從表面上看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但其內在的主要區別是血清中不含纖維蛋白原,是未經抗凝處理過的血液凝固後得到的。
  • 傻傻分不清:陰超?腹超?肛超?
    傻傻分不清:陰超?腹超?肛超?檢查採取的體位多是截石位,它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大量喝水,不需要憋尿,檢查圖像顯示較腹部超聲更清晰,常用於孕前監測卵泡,檢查子宮、卵巢是否有異常等。早孕期間看胚囊、卵黃囊、胚芽發育情況,排除宮外孕,陰超優勢明顯。另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陰超不會誘發流產!陰超不會誘發流產!陰超不會誘發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