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選擇一所大學更重要的是選擇一種人生

2020-11-29 騰訊網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的生涯教育,立意之深刻和形式之多樣,都極其驚豔。這和唐江澎校長追求的「體悟教學」是一脈相承的,以「對人生命的成全」為根基,來凸顯學生本該就有的「個人意義」。

因此,「好的生涯教育,一定要是體驗式的。而且,主陣地要在校園,主途徑要在課堂。」沿著這個思路,在對如何「成全人」的不斷追問中,生涯教育在省錫中愈髮根深葉茂。

來到無錫,在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採訪的一周裡,對它有著「華東地區最美高中」美譽的校園,頗為感嘆。

這不僅在於它415畝的佔地寬闊得足以讓許多大學相形見絀,還在於它近50畝水面的「樂群湖」,以及遍布校園的黑松、冷杉、香樟、銀杏等各種名木,和石榴、柚子、枇杷、杏等各種果樹。老師們自豪地介紹,校園綠化覆蓋率超過70%,春來草色青青,夏日繁花點點,秋季果實纍纍,冬天蒹葭蒼蒼,一年四季都不乏詩意。

本次採訪的主題,是生涯教育,在這方面,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樣板。其立意之深刻和形式之多樣,都極其驚豔。

每逢早晨、中午或者傍晚,總能碰到學生們在教學樓、食堂、宿舍、運動場之間川流不息,有時候迎著朝陽,有時候則要把暮色背在背上。想到眼前的他們,正從少年成長為青年,從中學的學業走向大學的專業以及未來的職業,迎接時代不息變遷中的種種不確定和挑戰,心中多次浮現出詩人洛夫在這兩行詩中營造的那種意象——

「漂泊的年代

河到哪裡去找它的兩岸?」

錫山高級中學的前身是無錫著名商人匡仲謀先生1907年創立的匡村中學,因此又名為「匡園」。在本校師生的口中,它被親切地簡稱為「省錫中」。

相比同齡人,2700餘名匡園學子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他們相當一部分人能夠在高中階段初步確立自己的志向,把高中的「學業」與大學的「專業」選擇貫通起來,把大學的「專業」與踏入社會安身立命的「職業」貫通起來,與人生建功立業的「事業」貫通起來,甚至與襟懷天下、造福人類、安頓靈魂的「志業」貫通起來……

在很多同齡人埋頭苦學,一門心思考個好成績,然後「待分而沽」時,匡園學子已經開始在風景如畫的校園裡,勾勒人生最初的河岸。

五業貫通,為愛而學

「人開始是追求物質的境界,後來追求精神的境界,到最後必然要追求靈魂的境界,這是錢穆先生所說的人生三重境界。我闡釋為『五業貫通』,即我們完成了學業,要選擇專業,要找到職業,要幹成事業,要實現志業。」

每當高考臨近,唐江澎總會抓住各種機會提醒同學們:「省錫中之所以系統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就是想讓同學們儘早地認識自我、了解大學,在匹配中完成人生的一次選擇。

我最擔心你們在高校的專業選擇時,用冰冷的分數對大學進行對應估值,以不讓分數貶值的原則去選擇大學、選擇不虧的專業。實際上,這樣選擇有可能就虧大了!

人生有兩次重要的選擇,一次是你們選擇大學的專業,一次是你們選擇人生的伴侶,這兩次選擇都有一個最高的原則,那就是基於愛。」

「五業貫通,為愛而學」是唐江澎的核心生涯教育理念。實現「五業貫通」不能靠簡單的說教與灌輸,為此,省錫中將生涯課程序列化,統整了五大類生涯活動課程。

第一類是學業指導課程

包括生涯測試課程(我是什麼樣的人)、學業指導課程(我該怎麼學)、選科指導課程(我該選什麼科)等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致力於其形成學業基礎力;

第二類是專業探索課程

如「大學節」課程,邀請高校教授來校授課,每個講座都有確定的專業領域和學術主題,學生可以選擇一個主題。以2017年為例,省錫中邀請了70多所高校,包括2名院士在內的44位教授、8位副教授開設了52場學術講座;

第三類是職業體驗課程

在各課程基地設置了三十多個職業體驗崗位,市長、居委會主任、博物館講解員、舞檯燈光音響師、體育裁判員……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學生通過職業體驗,了解職業的特徵,體悟職業的魅力,形成對職業的尊崇感;

第四類是事業勵志課程

包括校友勵志課程、家長勵志課程;

第五類是價值引領課程

如鄉賢文化課程等,通過價值引領、精神濡染,引導學生樹立起崇高的人生追求,培植其造福人類的胸懷、情懷和擔當。

匡園學子和他們的城市

唐江澎校長給李燁頒獎

嬌小可愛的李燁同學來自高二(7)班。通過深度的職業體驗,她似乎已經觸摸到了未來的專業、職業,甚至是事業、志業。

2017年9月,她來到省錫中後,在「生涯測試課」上進行了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結果顯示她偏向於研究型。這讓一直都喜歡理科的她,更堅定了大學考理工科專業的選擇。

她很快發現,省錫中沒有很多學校常見的學生會,反而一個叫「模擬城市」的組織,格外受同學們的歡迎。

模擬城市已成為省錫中校園學習環境之外另一種獨特的「社會環境」,擁有它獨立的規則和文化,有自成體系的管理系統、金融系統、服務系統。在這座「城市」裡,有學生組成的「人大」、「政府」、「法院」,以及學生選舉產生的「市長」和「居委會會主任」,還有「媒體中心」「誠信超市」、「學生銀行」、「食品檢驗檢疫中心」。

模擬城市在開聽證會

2017年12月,李燁加入了食品檢驗檢疫中心,和該中心20餘名同學一起,每天利用上午大課間時間,對餐飲中心購進的各種食材進行檢測,重點檢測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大米中的黃麴黴素、瘦肉中的瘦肉精等指標是否超標,並第一時間通過餐飲中心裡的大屏幕向同學們公布檢測結果。

李燁很喜歡這裡的工作,這不僅能讓她通過食品檢測為大家服務,參與到模擬城市的生活中,更讓她對類似的工作有了真切的體驗,並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

她選修了胡曉軍老師的「工程科學創新」課程,由於表現出色,她還申請加入了「江蘇省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並得到南京大學碩士生導師李家璜博士的專門指導。

沿著食品檢測的方向,李燁的鑽研越來越深,已經獲得了4項國家專利(1項發明專利和3項實用新型專利)。

2018年,李燁寫了一篇30多頁的論文《基於螢光法的肉製品抗生素檢測方法研究》被認為達到了研究生的水平,獲得無錫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的第一名。

有了這些體驗,她對這個領域有了深刻認識:「這個專業需要的嚴謹和細緻,正是我的兩個優點,別人認為非常枯燥的試驗,在我看來也非常有趣。」李燁希望將來從事生物製藥方面的研究工作。

忙著食品檢驗檢疫的同學們

當然,並不是每個同學都能這麼精準地找到自己的最愛。

高二(1)班的王石依依是位文靜漂亮的姑娘,她一直很憧憬金融行業。2017年10月,她報名參加了「學生銀行」,和20餘位「同事」一起工作了1年。由於工作出色,她還晉升成為兩位「行長」中的一位。

在學生銀行,王石依依和「同事」的工作主要是每天點清「誠信超市」的銷售款,存入學校「小黑屋」(保密室)的保險箱中,並記好帳目,到期末時把款項存到銀行;此外,他們還幫助一些班級保存班費,並收取千分之五的保管費;如果有同學急需用現金,他們也會提供貸款服務,但評估程序是要求借款的同學請班主任籤字同意擔保。

「一開始把銀行想得非常高端,去了之後才發現做的是最基礎的工作,有很大的落差。」她印象最深刻的是,3個人數了600多張的一元鈔票,連數了幾次,才最終數清。

一年下來,王石依依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穫是鍛鍊了自己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以及踏實做事的素質。

如今,金融業在她心目中變得真實具體,不再「自帶光環」了。不過,她並沒有放棄金融專業,只是作為自己的幾個目標專業之一。在她看來,「每個行業做到後來都是挺辛苦的,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價值。」

學生銀行和誠信超市在營業

宋喜霞老師是負責生涯教育的專職老師。她介紹,體驗是省錫中生涯教育的最大特徵。經過這些年充滿創意的體驗課程建設,省錫中為學生們的生涯規劃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讓他們通過真實的體驗,從懵懵懂懂跟著感覺走,進入能夠知己知彼、胸有成竹地進行專業和職業選擇的狀態。

在省錫中調查得來的一組數據中,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變化。

學校曾經在2014年9月和2015年9月分別對高一新生進行了興趣方向的調查,結果顯示,兩屆新生把藝術和設計作為興趣方向的都是最高的,分別高達32%和36%。選擇工程·實驗的相對較低,分別為18%和14%。

等這兩屆學生在高考後填報專業時,省錫中又對他們做了一個統計和分析,發現3年中學生們從當初的興趣到最後的專業選擇,之間發生了巨大的反差。兩屆學生最終填報藝術與設計專業的學生比例僅為4%,大幅下降,而選擇工程·實驗專業大類的分別為43%和42%,大幅上升。其中,省錫中的體驗式生涯教育,發揮了關鍵作用。

主途徑是在課程,主陣地是在校園

唐江澎認為,高中是人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認知自我、定義自我,從而塑造自我。在認知自我、定義自我的過程中,就需要對自己的個性有所把握。

「對自我個性的把握,常見的理解是藉助量表做些測試。這當然可以提供基礎的參照,但遠遠不夠,絕對不能僅限於此。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這樣被定性的話,那麼人生也太簡單了,教育的價值也太小了。」

「好的生涯規劃,必須是體驗式的,這就是我的核心觀點。學生只有在深度的參與體驗當中,才能夠認識到自己究竟有什麼樣的能力,缺乏什麼樣的能力,哪些能力可以得到發展,自己適合做什麼事。核心是必須體驗。」

「在體驗方面,省錫中特別強調幾點。

第一,體驗的主途徑是在課程

圍繞生涯教育,省錫中2018年重新構建了4.0版本的全新課程體系,目的就是與生涯教育完全融合。

第二,體驗的主陣地是在校園

2017年,我們成功申報江蘇省『生命·生境·生涯』課程基地的建設項目,努力實現校園生活社會化,讓學生公寓、校園博物館、學生發展中心、餐飲中心等都成為生涯教育的場所,模擬城市也是生涯教育的重要組織。

第三,生涯教育的實施,要靠學生自主

我們利用各種機會,創造條件讓學生進行真實的體驗。比如教授、學者來學校做演講,他們的接待、歡迎詞、主持,甚至翻譯和校長的發言稿,都由學生來完成。學校的體育比賽,裁判也主要由學生擔任……」

在採訪中,唐江澎校長一再強調體驗的主途徑是在課程,主陣地是在校園。不難理解,他是想善意提醒,不要把生涯教育簡單理解為外出到企業參觀或者研學旅行等表面形式,而是有著可供挖掘的巨大時空縱深。

我想成為Hans Zimmer

調音臺前的曹弘沛

曹弘沛是位精敏謙和、瘦瘦高高的江南小夥子。正是靠著這幾年在省錫中的體驗,他精準地找到了自己的志向,一個非常小眾的方向。

曹弘沛來自尖子生扎堆的基地班高三(7),在本班同學都在搶抓高考前最後幾個星期奮力衝刺的時候,他卻可以心態放鬆。

他已經通過了中國傳媒大學錄音藝術專業的藝考複試,儘管還有文化課的分數要求,但這對於他來說,已經不是問題。老師介紹,曹弘沛的文化課成績,具備衝擊北大清華的實力。

他介紹,這個專業主要是影視劇的後期錄音、聲音處理,或者後期的編曲。專業算是冷門,但是前景很廣闊,在這個領域有很多牛人。《星際穿越》的編曲家Hans Zimmer,就是他的偶像。因為Hans Zimmer的一首編曲,不僅能為一部電影畫龍點睛,甚至能賦予其靈魂。

曹弘沛介紹,在中國傳媒大學,這個專業每年只有幾十個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前,所有學生都會被各個影視公司提前挖走。「在好萊塢,大咖們對自己的作品從來不講價」。

2016年,曹弘沛考入省錫中後不久,就接受了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結果顯示他屬於藝術型,適合藝術類的職業,不適合科研類的工作。對這個結果,他認為比較準確。

高一時,他選擇模擬城市媒體中心的電視臺工作,本以為只能隨便玩玩,沒想到一進來就被這裡的專業設備震撼了——五臺攝像機、兩臺大型操作電腦、轉播儀,還有調音臺,各種設備一應俱全,這是他在其他中學絕對沒有看到過的。

在學長的指導下,先從簡單的播放新聞再到自己製作節目,玩得越來越高階。

2017年,省錫中迎來了「百有十年」校慶,曹弘沛和夥伴們承擔了大量的工作,有一天製作節目到凌晨,乾脆在工作間睡了一晚。「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人生閱歷,今後也許會加班加到那個時候。」

除了媒體,他還有意去了解其他行業。比如他在參加過一次財經素養的活動後,突然對財經專業產生了興趣,但回頭仔細一想發現不對,「整天坐在那些數字面前,肯定要瘋掉」。

在學校舉辦的「大學節」上,他聽了新加坡國立大學一位教授有關分子材料的講座,對新材料產生了興趣,但仔細比較,還是覺得對傳媒興趣更大。

「我是一個比較喜歡跟人打交道的人,傳媒行業挺適合我;我的口述表達還是比較清晰連貫的,所以說跟別人交流的時候會佔一些優勢。如果去搞科研的話,就沒什麼優勢了。」

到了高三開學時,曹弘沛就確定了傳媒方向,在視覺傳媒和聲音傳媒中二選一。他仔細對比發現,視覺傳媒對繪畫功底有較高要求,這是他不擅長的;而他從7歲就開始學樂器,手握手風琴、二胡和薩克斯三張十級證書,正好可以在聲音傳媒中發揮作用,不浪費這些才藝。

選定了錄音專業後,他先後到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浙江傳媒學院和南京藝術學院參加藝考,這是全國錄音藝術最好的五所學校中的四所。「清華北大沒有這個專業,不然也許真的去試一試。」

準備藝考期間,曹弘沛到北京參加了一些培訓,見識了業內的一些牛人。他們的知識、人生閱歷、口齒表達,都讓曹弘沛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我原來說話時發音比較隨意,自己覺得舒服就可以了。但這些老師告訴我,要表達更清晰,最好把嘴巴張大,把一些原音、輔音什麼的發得比較誇張一些。一是讓別人聽清楚,二是能讓自己顯得比較有自信。這些技巧,我馬上就用上了。」

曹弘沛向記者介紹,錄音行業全球最發達的國家,一是以洛杉磯為代表的美國,二是動漫產業發達的日本,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去留學一下,取點經回來。

「生命·生境·生涯」,環境即課程

2017年,學校要改建全部6棟學生公寓,一個絕妙的創意又出現了。之前,同學們要進行社區服務等社會實踐往往是到校外去,但效果並不明顯,一是蜻蜓點水、浮於表面,二是過多的時間浪費在了路上。那麼,為何不借著改造學生公寓的機會,賦予它更多的價值呢?

於是,在設計之初,省錫中就賦予了新的學生公寓「教育生境」的功能,使其不僅成為學生休息的場所,更成為培養關鍵能力、提升文明素養、養成健全人格的重要課程環境,和進行生涯教育的物理空間。

學校提出「酒店環境、社區管理和書院文化」的設計思路,並按照「酒店式、社區化、書院制」的標準對學生公寓進行了整體功能設計,在學生公寓內建成大堂式門廳、社區服務中心、「媽媽之家」、睦鄰中心、健身中心等功能場所,並創造出「居委會」工作人員、「居委會主任」以及社區裡的物業服務員、氣象服務員等職業供學生們體驗。

沿著同樣的思路,學校在接下來改造餐飲中心的時候,也擴展了其功能,除了建設食品檢驗檢疫中心,還投資59萬元建成生活技能教室,大家可以在這裡向餐廳大廚學習做菜等基本生活技能,還可以在邊包餛飩邊開班會。

環境也是一種教育

這樣,整個校園都成了開展課程學習和生涯體驗的空間。當年,省錫中以學生公寓、學生發展中心、博物館和模擬城市為基礎,成功申報了省級課程基地——「生命·生境·生涯」 (簡稱「三生」)課程基地。

王曉建老師介紹,本著「校園生活社會化、崗位實踐課程化、生涯體驗職業化」的原則,「三生」課程基地整合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32門,設置了模擬城市市長、誠信超市CEO、運動會裁判等30多種職業體驗崗位。

課程體系全新升級

圍繞生涯教育,省錫中在課程方面又有了新的大動作,那就是推出4.0版本的課程體系。

這有以下兩大背景。首先是國家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的實施(2017年,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版)》),其次是江蘇省對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在2021年實施新的「3+1+2」高考方案。

這個名為《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學校課程方案(4.0版)》的課程體系,為適應新高考方案的客觀要求,融合生涯教育,以面向專業大類進行選擇為最大特徵。

目前,我國高校中有13個專業大類、110多個一級學科、500餘個專業名稱,讓同學們全部了解,既不現實,也不必要。省錫中把它們歸為7個專業大類,分別為人文、法律與經濟、數理、工程·實驗、生命·醫學、藝術與設計、體育與軍事,方便同學們面向專業大類進行選擇。針對報考不同專業大類的同學,除了「必修課程」外,有針對性地設置了「限定性選修」「任意選修I」「任意選修II」等課程。

唐江澎介紹,4.0版本的課程體系有四個特點。首先,它實現了與江蘇省新高考方案的整體銜接。按照江蘇新高考「3+1+2」模式,共有12種組合,在4.0版的課程體系中,高一學生選課也有11種組合,和高考基本一致。

其次,它對省錫中的課程發展歷程有很好的傳承性,承繼了原來課程的理念和精華;第三,它實現了和國家新課程方案的對接;最後,它呼應了時代對於課程的要求,比如「任意選修II」全部為研創式大任務課程,就體現了跨學科、深度學習的特點。

在省錫中,針對7個專業大類,有不同的研創式大任務課程。

以「人文」專業大類為例,有校園微電影、《紅樓夢》專題研究、經典話劇劇本研究與排演、模擬聯合國、教材知識背後的化學史研究、信息學深度學習、管弦樂合奏與研究、商業精英挑戰賽等30餘種課程。而對於數理、工程·實驗等專業大類,則有食品安全檢驗檢疫項目、工業設計、無錫地區夏季降雨量研究和城市排水系統改進方案、數學建模初步研究、雕塑藝術研究與設計等30餘種課程。

唐江澎一直強調,省錫中的生涯教育以「體驗式」為最大特徵,而且「體驗主途徑是在課程」,這裡的「課程」,一個主要方面就是研創式大任務課程。

研創式大任務課程具有「真實的問題情景,大任務的內容設計,跨學科的知識組織,實踐探究的學習方式,嚴禁的學術規範,指向物化成果的學習評價」等6種特點,在唐江澎看來,它是省錫中校本課程的升級版,也是研究性學習的升華版或者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學術版,還是STEAM課程的中國版。

以校園微電影課程為例,它由一名技術教師負責學生的拍攝器械操作指導,一名美術教師負責教學組織和美工指導,在劇本撰寫階段又有語文教師參與指導,在拍攝階段,有來自電視臺的專業導演和攝像進場指導,實現了多學科知識和多渠道信息的整合,師資也是跨學科、跨單位。

研創式大任務課程是生涯教育的一大途徑

走在草木葳蕤的校園裡,唐江澎告訴我們一個細節。10年前,省錫中在校內的中環線兩旁種了很多香樟樹,並同時裝了路燈,而且特意把路燈燈柱的直徑設計得和新栽的香樟樹直徑一樣,都是12釐米。如今,10年一晃而過,燈柱並無變化,香樟樹卻粗壯得可供合抱,而且亭亭如蓋,在校園裡搭起美麗的林蔭道。

一切似乎都在不經意間發生,但我們相信,在這些香樟樹的年輪上,一定可以聽到一屆屆匡園學子的琅琅誦讀,和他們對人生河岸最初的嚮往。

相關焦點

  • 選擇困難症的福音:怎樣才能做出最好的人生選擇?
    不管是大的選擇還是小的選擇,大部分人總是能出奇一致地做出錯誤的選擇,於是悔恨、懊惱經常伴隨著我們。慢慢地我們開始不敢選擇、逃避選擇,變成了一個選擇困難症重度患者。那麼,有沒有一種科學做選擇的方法呢?當面臨選擇時,我們可以把問題上升一個維度,我們就會有更開闊的視角。我們是否應該輟學去打工?我們面對的並不是明天應該進學校還是進工廠。問題上升一個維度就是我們想過怎樣的人生?一種是放棄對知識的渴望,踏實生活,可能會有一技之長,大概率被鎖定在某一個行業,再次進行選擇的機會非常少。
  • IBM陳黎明對中國大學畢業生發表演講:人生就是選擇
    以下是演講全文:同學們好,歡迎各位來到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十字路口。在這裡,我祝福所有的畢業生在各類校招活動中有所斬獲,找到適合自己並且心儀的工作。這是你們向校外的世界展示你們的才華和技能的時刻。感謝你們在繁忙的節奏中,選擇來到了IBM校招的現場。
  • 人生是「命中注定」,還是「人定勝天」,選擇後者的人往往更優秀
    01.為何有人相信人生是「命中注定」人生的每一個選擇,可以說都會有不同的人生際遇等著我們,而當我們做出一個選擇之後,其實是可以看作是命中注定的,就算是你故意逃避命運給你的安排,其實看似也正在命運的輪迴之中。
  • 華僑大學校長畢業致辭:作出何種選擇,就收穫何種人生
    幾年來,你們選擇用知識成就夢想,用創新引領未來,用豁達面對生活,用汗水搏擊人生。你們的努力和付出,你們的選擇與堅守,在母校留下了華彩篇章!今天,你們將揮別母校,在最美好的年華,為最熾熱的夢想,作最重要的選擇,開啟嶄新的人生。在這意義非凡的時刻,作為校長,我想和你們談談選擇,希望帶給你們遠行的力量。
  • 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選擇比天賦更重要
    原標題: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選擇比天賦更重要   2016年高考語文考試已經結束,以下為201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題:   作文題目二選一。   1、材料作文:亞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在普林斯頓大學2010年畢業典禮上講到: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而選擇比天賦更重要。以此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
  • 《人生的第3選擇》
    第3選擇這本書是史蒂芬·柯維寫的一本書,我無意中看到,並且拜讀,第3選擇從名詞的字面意思無形中就可以理解,跳出所處的維度,站在多維的空間維度去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從這本書中,我有所感悟,原來處理事情並不是只有兩面性,其實更好地處理方法是第3選擇……從彼看人生,人生是不是也有第3選擇?人生的第3選擇又是什麼呢?人的一生,時時刻刻都會面臨選擇,選擇後帶來的後果是什麼?這些往往成為了我們人生中一大難事?讓人難以抉擇。
  • 職場心得/「選擇和努力」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選擇之後的努力,更有價值。來源:《苦甜曼哈頓》02/努力和選擇,哪個更重要?—— 你要努力的去選擇努力和選擇,哪個更重要?這是很多人都在討論和糾結的問題。很多人都認為當然是選擇重要嘍。無論是職場還是情場,沒選對方向,再怎麼努力也白搭!
  • 善良是一種選擇,可你的選擇在哪?
    人生就是一道選擇題,我們每天都在面對各種選擇,「要不要」、「會不會」、「能不能」等各種選擇的考驗,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人終其一生最重要的選擇是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的答案決定了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最終的選擇又會在哪。
  • 又1所院校更改考研初試書目!果然,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兩校考前30天換考研初試參考書,又是被方到崩潰的一天 今天小編在網上逛的時候,又看到了一所院校發布了公告,內容涉及新增了初試參考書目,我的天啊!這節奏就像一陣龍捲風,這還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竟然新增了一本或幾本書?這是要鬧哪樣?
  • 在選擇人生伴侶的時候,你認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在選擇人生伴侶的時候,女人一定不能感情用事。寧願選擇愛自己多一點的人,也不能選擇一個自私自利,毫無責任感的人。有時真心對待的那個人,你以為你很愛他,他也很愛你,但實際上,他不一定就在乎你,一個自私自利的男人,是不會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的。
  • 我們選擇過「縱向的人生,還是橫向的人生」
    生活總有百無聊賴的時刻,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時刻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然而我們不總是會問自己,接下來要怎麼走,心之所向的到底是什麼,怎樣過才是讓我們滿意的人生,什麼樣的選擇才到底值得。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越早做越好,因為決定人生的方向生命必經的一個過程的,無論你是享受的,煎熬的,只要我們不隨波逐流並一直用心感受著,我們的生命就是鮮活的。首先我覺得,縱向的人生是需要深度的,而不是說縱向的人生本身是一種深度。他要有根的靜默和執著,才會有不同於其他的垂直高度。
  • 南方日報:選擇屬於自己的人生樹枝
    原標題:選擇屬於自己的人生樹枝   6月25日,廣東高考放榜。告別了高考季,學子們開始迎來收穫的季節。與往年一樣,省前十考生成績被屏蔽,高考「狀元」是誰,在哪兒?萬能的社交網絡迅速讓全城出動尋找高考最高分,很快廣州、梅州等多地學校主動爆料,考分屢被刷新。「滿天飛」的信息讓很多高考高分生浮出水面,也讓我們看到不少「學霸」的身影。
  • 正能量: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你要知道: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善良是什麼?善良是一個人的美德,善良是一個人的品行,善良是不耍手段,不玩心眼,善良是簡單真誠,本本分分。做一個善良的人,對別人沒有壞心,對朋友沒有惡意。與人相處,真心實意,與友同行,不騙不欺。做一個善良的人,遇到有難的人,幫一下,遇到摔倒的人,扶一把。
  • 投資,喜歡比選擇更重要
    我對面坐著兩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數學博士,在數學譜系圖上都有他們的名字。我覺不太適應,因為我比較喜歡鑽研企業的基本面,對商業的本質更感興趣,而不是把一切決策都交給機器。所以做了一陣子之後,我還是決定去做價值投資了。但這段經歷確實讓我積累了一些財富,而且公司整體的財富是通過高頻交易,設備和算法的壓倒性優勢高速積累的。
  • 再談《莎莉之定律》——選擇、人生與因果
    莎莉定律在解釋莎莉定律時,我們總是會先提及其更廣為人知的「孿生夥伴」——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最初是由美國火箭工程師愛德華·墨菲在上世紀中葉提出的:若存在兩種或以上選擇,其中一種將引致災禍, 則必然會有人會做出該特定選擇[1]。
  • 從《西遊記》看人生:重要的不在於修成什麼果,而是選擇了什麼路
    生活無所謂好壞,關鍵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選擇的過程電影《黑客帝國2》中尼奧在見到造物主時曾說過一句話:「choice,the problem is choice(選擇,關鍵在於選擇)!」人活在這個世界,就永遠跳不出這個世界的規則,就像電影本身所展現的,活在造物主所創造的世界中的每個人,都會按照這個世界的法則來生活,西遊世界亦是如此,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亦是如此。
  • 高考已然結束,大學專業該如何選擇?
    考試之後將要面對的就是大學和專業的選擇,專業的選擇十分重要選對了,才能有更多機會走上人生巔峰喲!今天,小姑娘根據近幾年的社會發展,整理了一些比較有就業前景的專業,還在彷徨專業選擇問題的你們,不妨來看看...
  • 迷茫時的3個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前一種叫普通人,後一種叫高人。普通人還在繼續迷茫,而高人已經攀上人生巔峰,或者正走在通往巔峰的路上。今天我們講一講從3個層次應對迷茫的方法。這3個層次的選擇,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3個層次由易到難,可操作性很強,而且一定對你有用。不管你未來做什麼,為此花的時間,都不會浪費。
  • 人生如何做選擇?俞敏洪:果斷、不猶豫,選擇時考慮好這3點
    我們這一生,總是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有的很容易就能夠決斷出來,有的卻讓我們反覆糾結,很難做出決定。人生應該如何更好做選擇呢?小到買一件衣服、配一副眼鏡,大到做能夠影響人生的選擇,比如考研還是工作、讀什麼專業,好像我們多數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問問周圍的人覺得怎麼樣?但其實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內心感受,因為只有我們自己心裡真的喜歡了,才能夠真正擁有之後的幸福感和強大的動力。
  • 詞語悖論:選擇比努力重要
    很顯然,努力和選擇都重要。沒有努力,哪有選擇。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什麼有很多人會認為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呢?他們往往舉出許多成功人生的例子說明選擇決定命運;他們還會舉出許多人,尤其是自己多年努力,但都沒成功,於是說選擇比成功重要。 這是典型的詞語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