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不能給量子力學預測世界的能量

2021-01-09 小美談談旅遊

量子力學的預測已被實驗證實是可行的,包括量子力學世界的日常演化(正如光學可證實光子自由存在性一樣,現在粒子物理都可證實量子力學世界的日常演化)。其次,即使是量子力學世界的日常演化預測都有用量子力學範式預測的。你可以根據這種範式預測出某些粒子結構,但是科學家想依賴這種範式預測得到能量,光子可以,但光子不能給量子力學世界世界觀預測能量;至於粒子又依賴量子力學世界觀預測能量等諸多問題,這就是物理學家的問題了。

最後,量子力學是基本上很有效的東西。我就是靠量子力學文章,養活了不少老師,包括潘建偉的回國訪問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確實很有效,我希望它繼續有效。科學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科學能徹底改變一個世界。物理學的基礎不是任何具體物質,而是物質的運動規律物理的基礎不是任何具體物質,而是物質的運動規律。規律約束形形色色的物質,形成基本的世界觀。牛頓力學體系定義的物質世界是靜止的,在牛頓力學之外還有許多運動的運動,量子力學則給運動的世界定義規律。物理基礎完全無法脫離物質這個概念。

天文望遠鏡,顯微鏡,光學,原子,電子,光電子,原子核,重力得有一個大背景物理學要有一個大背景你才能回答我的問題比如愛因斯坦推翻「相對論」,他在哪呢?顯然是相對論所處的時代和我們處在一個時代,說明相對論提出比愛因斯坦提出更早。一個人如果在反物理,那麼他的反物理思想比如,光子的質量趨向於零,那麼光速就是零讓一個光速不變的理論存在是一件多麼有意思的事情啊。

所以我不能說相對論反了「物理基礎」,但是它確實與當時的光速不變原理比如麥克斯韋方程組更容易和原來「解釋客觀世界」的那套理論對立,「相對論更像一個方程,只是不需要用所謂公式化處理」。而相對論,基本上是為了通過其反物理思想產生的。一個反物理思想,比如拉格朗日方程,看起來讓人覺得和原來大同小異,但是實際上量子力學上面的只是表象而已。更讓人覺得對立的是牛頓經典力學,然後發展出了量子力學。「這個世界和我們已經不一樣了,我們還要固守成見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需要,如果非要按照我的「一個反物理思想,比如量子力學,讓一個光速不變的理論存在是一件多麼有意思的事情」的推論,那麼這個反物理理論就必須是與相對論相反。反物理思想可以是一個假設,說是假設是「構成我們物理基礎的物理規律的本質」,而相對論則是一個具體的理論,當然不能說是假設就「是為了構成我們物理基礎」,更需要說的是「我們很高興。」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
    如果一個原子的物理性質只能用經典力學來描述,那麼電子就不能圍繞原子核做軌道圓周運動,因為軌道上的電子發射輻射(由於圓周運動),並且會因為能量的損失而快速的與原子核碰撞。這個理論框架無法解釋原子的穩定性。相反,電子可以在繞原子核的軌道上保持不確定的、模糊的、機率波的運動,這挑戰了經典力學和電磁學的傳統假設。
  • 為什麼物理學家費曼說,世界上沒有人懂得量子力學?
    而量子就是這麼一群,我們還無法確定具體成因的事物,這就是費曼的原意。首先,沒人懂量子。雖然1900年普朗克就提出了量子的概念,即一份一份傳遞的能量。但這樣的描述僅僅是給量子的概念開了個頭。隨後1905年,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做出了光量子(光子)的解釋,開始了定性描述粒子與波的統一解釋,而直到1916年,愛因斯坦才通過數學公式(p=mc=h/λ)明確建立了光子的定量分析,最後發展為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光子,作為量子的一個典型代表。就連發現它的愛因斯坦都明確表示,從未搞明白光子到底是什麼。
  • 經典力學的預測也已被實驗證實
    經典力學的預測也已被實驗證實。那麼,剩下一個就是,即便有測不準原理(可能是這些預測都是用平行宇宙的觀測證實的),最後還是由誰決定把測不準原理去掉?我相信是有這種可能的,所以從你的問題我只能猜測這樣的可能性。
  • 根據量子力學,光子自幹涉。那麼:主動相控陣雷達是如何實現的
    在麥克斯韋電磁學主導的年代,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光是一種電磁波,直到愛因斯坦證明了光電效應產生的原因:因為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發出來的,也就是說光是一顆一顆的粒子。 這是量子力學的標誌性事件。
  • 根據量子力學,光子自幹涉。那麼:主動相控陣雷達是如何實現的
    在麥克斯韋電磁學主導的年代,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光是一種電磁波,直到愛因斯坦證明了光電效應產生的原因:因為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發出來的,也就是說光是一顆一顆的粒子。這是量子力學的標誌性事件。根據量子力學,對應於電磁波電場分量的是光子的能量,對應於磁場分量的是光子的自旋。
  •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它與現在的黑洞有何不同?為何不能成立
    不過如果從黑洞這個概念萌芽開始算起,實際上早在經典力學時代,就有科學家預測過「黑洞」的存在,之所以在這要打上引號,因為這兩個黑洞並不完全相同。經典力學預測的黑洞和現在的黑洞,其相關屬性是不能相提並論的,而且如果承認經典力學的黑洞成立,那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就不能成立(經典力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那是因為它無法很好的描述微觀世界和高速世界)。
  • 生活中處處都是量子力學?量子理論的前世今生
    20世紀物理學的 發展主要分為三大方向,除了愛因斯坦相對論,規範場論,另外一個就是量子力學。隨著世界範圍內量子力學的蓬勃發展,中國在量子力學領域同樣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例如,由中科大教授潘建偉領銜的量子通信應用和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 海森堡的矩陣力學和薛丁格的波動力學,哪個才是真正的量子世界?
    上周說了量子力學的起源,講到普朗克通過研究黑體輻射打開了量子力學這個潘多拉的魔盒,最終導致整棟經典物理學大廈都岌岌可危,然後經過一眾物理學大牛們的研究發現量子世界存在波粒二象性,正在大家都在糾結於量子世界為什麼如此詭異的時候
  • 量子力學預測的最低溫度被突破,這是一個萬物沉寂的世界
    文章描述了如何將一隻納米尺度上的機械鼓---- 一個可以振動的鋁薄膜----冷卻到低於五分之一個能量量子的溫度,這個溫度低於量子力學預言的最低溫度。NIST的科學家說,理論上這個技術可以把物體冷卻到絕對零度,這是一個萬物沉寂、沒有能量、也沒有運動的溫度。「鼓被冷卻到的溫度越低,在應用中的表現就越好,」該實驗的負責人、NIST物理學家John Teufel說。
  • 量子力學能解答很多問題,但在普朗克長度的世界,卻產生了漏洞
    自量子力學創立初始之日,在觀測問題方面就存在根本性的缺陷,這就造成了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衝突。即使如此,以目前不完善的量子力學也為人類對宇宙本質的認識作出了卓越貢獻。微觀世界微觀世界是怎麼樣的?早在一百年前,包括基本粒子物理學在內的量子力學就就達到了原子級別的微觀領域。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近年來,量子力學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個火爆詞彙,「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成為了科普作品評論區幾乎必備的一句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量子力學,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經典物理的一些物理定律拿到微觀世界就是不適用的,所以才有了量子力學。也就是說量子力學的提出,相當於開啟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二、量子力學研究什麼我們初中的時候都學過,物理研究的是力、熱、聲、光、電。說到「光」,除了折射和反射,還有許多連科學家也不能理解的現象。
  •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
    他在1905年做出了三項震驚世界的重大發現——狹義相對論、布朗運動和光電效應。而光電效應是人類在理解量子世界的道路上邁出的第二步,愛因斯坦也因此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什麼是光電效應?就是當某一光子照射到對光靈敏的物質上時,它的能量可以被該物質中的某個電子全部吸收。
  • 初中生淺談量子力學
    「量子」這個概念最早由德國科學家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當時他正在研究黑體模型的熱輻射問題。在此之前,物理學界已經有了兩套用來解釋黑體輻射的公式——基於經典熱力學的維恩定律和基於麥克韋斯理論的瑞利-金斯公式。但遺憾的是,無論是哪個公式都無法對黑體輻射的全部情況進行完美預測。維恩定律只能預測到短波範圍內的情況,而瑞利-金斯公式只在長波內起作用。
  • 科學家發現:量子力學並非完全不可預測
    據最新的消息,量子力學的研究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進展,最新的量子力學實驗證明量子力學並不總是不確定的,在某些情況下具有可預測性。這也是量子力學研究的第三次突破,重大發現!科學家發現:量子力學並非完全不可預測。
  • 量子力學違反了因果律?還是因為量子力學不適用因果律?
    其實關於物質本身的規律是很難用因果律來形容的,特別是微觀量子世界,試圖用經典力學來解釋?還有那位打算獲知宇宙某一時刻的狀態而計算出宇宙未來的拉普拉斯則更是異想天開!二、量子力學違背了因果律嗎?其實這是量子力學的世界,因果律是不是應該靠邊站了?量子世界服從量子力學的規則,決定微觀世界結果的是概率論,就像電子出沒的軌道一樣,我不需要知道它的位置在哪裡,但我們知道它會躍遷到這個軌道上!但有一點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微觀世界的量子運動最終會在宏觀世界裡表現出來!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直存在爭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到關於量子力學的事,估計就是這一句梗了吧: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從這一句話裡不難看出量子力學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個很高深,很難懂的學科。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
    根據量子理論,粒子的行為常常像波,用於描述粒子行為的「波函數」預測一個粒子可能的特性,諸如它的位置和速度,而非確定的特性 [1] 。量子力學得以解釋許多現象和預言新的、無法直接想像出來的現象,這些現象後來也被非常精確的實驗證明。除通過廣義相對論描寫的引力外,至今所有其它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學的框架內描寫(量子場論)。量子力學並沒有支持自由意志,只是於微觀世界物質具有概率波等存在不確定性,不過其依然具有穩定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否認宿命論。
  • ——談談量子力學
    早在量子力學誕生以前,以牛頓為代表的經典物理學主張世界上不存在偶然,所有的隨機事件都是可以通過計算預知的。舉個慄子,你和損友在酒吧裡玩骰子,骰子點數似乎是隨機分布的,但其實不然,你搖骰子用力的角度、大小等諸多因素控制了點數的大小。
  • 《新民周刊》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
    槓精、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本來想諷刺一把量子力學,可命運弄人,他的貓卻成了量子力學最致命的代言人。這隻既生又死的貓到底是何方神聖?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神奇的量子世界在遨遊神奇的量子世界之前,我們先要從日常生活的世界,也即經典世界說起。
  • 【科普】連量子力學都不懂,還說知道量子科技?
    一份能量就是光能量的最小單元,後來稱之為「光量子」,或簡稱「光子」。」,將遵從量子力學規律的那類物質所構成的世界稱為「量子世界」。量子就是量子世界中物質客體的總稱,它既可以是光子、電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微觀粒子,也可以是BEC、超導體、「薛丁格貓」等宏觀尺度下的量子系統,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必須遵從量子力學的規律。舉一個例子說明「量子」與「經典」的本質區別,經典世界的特點是物體的物理量、狀態在某個時刻是完全確定的:電晶體要麼導通,要麼關閉,完全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