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郝潤龍課題組ES&T:UV/NaClO2-NH4OH同時脫硫脫硝反應機理與動力學研究

2021-01-17 Environmental Advances

通訊作者:郝潤龍副教授(華北電力大學(保定))、John. C. Crittenden 教授(喬治亞理工學院)論文DOI:10.1021/acs.est.8b06950 

近日,華北電力大學(保定)郝潤龍副教授與喬治亞理工學院John. C. Crittenden教授合作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發表了題為「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O2 and NO Using a Novel Method of Ultraviolet Irradiating Chlorite-Ammonia Complex」的研究論文(DOI:10.1021/acs.est.8b06950)。研究人員首次利用紫外光原位催化亞氯酸鈉/氨水複合液進行了煙氣同時脫硫脫硝研究,闡明了多因素對同時脫硫脫硝過程的耦合影響機制,揭示了多元自由基組成及脫硝貢獻率,提出了多元自由基生成機理及同時脫硫脫硝反應機理,針對脫硝反應過程進行了傳質動力學計算,為工程化應用提供了基礎數據。 利用高級氧化工藝(AOP)進行煙氣多汙染物協同脫除已成為近年來的熱點研究。以過氧化氫和過硫酸鹽為自由基前體物的傳統UV-AOP方法存在量子產率低、汙染物脫除效率較低、自由基氧化選擇性較差等問題。為了構建更為高效的煙氣淨化體系,本工作鑑於NaClO2量子產率更高且自由基活性更強,首次探究了UV/NaClO2脫硫脫硝的可行性及反應機理,並證實該方法是目前已知的效果最好的一種UV-AOP煙氣淨化方法,同時脫硫脫硝效率達到98.7%和99.1%。為了降低光解副產物ClO2產率和強化NO2吸收,研究人員嘗試利用氨水對反應體系進行了改性,成功降低了ClO2和NO2的產率。ESR測試和自由基淬滅實驗表明ClO•和HO•是主要的自由基物種。XPS表徵則揭示了產物中硫硝產物組成及亞氯酸鹽歸宿。動力學分析表明化學增強因子E,即Ha數,為329-798(無UV)和747-1000(有UV),氣膜阻力是反應速控步驟。本研究開發的新方法為發展新型煙氣多汙染物協同控制技術提供了新思路。 AOP煙氣多汙染物協同脫除已成為熱點研究。而以過氧化氫和過硫酸鹽為自由基前體物的UV-AOP方法均存在量子產率低、汙染物脫除效率較低、自由基氧化選擇性差等問題。鑑於氯系氧化劑及其衍生自由基具有良好的脫硝脫汞特性。本工作首次探究了UV/NaClO2脫硫脫硝的可行性,並證實該體系是目前已知的效果最好的一種UV-AOP方法。

UV-AOP體系同時脫硫脫硝性能對比研究、亞氯酸鈉和氨水作用機制分析

Figure 1. Comparison of UV/H2O2, UV/NaClO and UV/NaClO2-NH4OH in term of NO (A); comparison of UV/NaClO2 with other AOP methods in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O2 and NO (B); the impact of NH4OH on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C); the impact of NaClO2 on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D). Copyright 2019,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如圖1(A)所示,UV/NaClO2-NH4OH脫硝性能遠勝於UV/H2O2和UV/NaClO體系。圖1(B)的實驗結果證實了在使用低濃度NaClO2(0.1 M)時,UV催化下的同時脫硫脫硝效率高達100%和99%,優於UV/H2O2(3 M)和UV/NaClO(0.5 M)和UV/Na2S2O8(0.1 M)三種體系。如圖1(C)和(D)所示,提高氨水濃度雖然微弱降低了脫硝效率,但亦顯著降低了NO2產率,並提高了脫硫效率;而增加亞氯酸鈉濃度對脫硫效率影響很小,其主要影響了脫硝效率。因此,脫硫機理主要為酸鹼中和和氧化強化吸收的協同作用,而脫硝反應機理則歸因於自由基誘導的高級氧化反應。

氨水對光解產ClO2的抑制機制

Figure 2. The color change of the NaClO2 and NaClO2-NH4OH solutions as the UV irradiating. Copyright 2019,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如圖2所示,加入氨水抑制了ClO2產生。根據已有研究:UV催化NaClO2的歸趨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生成ClO2;二是生成ClO•和O•-。通過一系列對比分析實驗,我們最終得出結論:氨水的引入主要是改變了溶液pH環境,提高溶液pH抑制了光解產ClO2而提高了自由基產率(ESR結果證實),因而氨水與亞氯酸鈉復配更有利於提高自由基誘導脫硝反應和抑制了ClO2 + NO → NO2反應,因而同時控制了ClO2和NO2的產率。

脫除產物分析和自由基驗證

Figure 3. Cl 2p XPS spectra of the removal products after 30 min (A); ESR spectra of DMPO-OH and DMPO-OCl in UV/NaClO2-NH4OH (1.0: 2.5% wt) (B). Copyright 2019,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圖3(A)給出了反應時間為30 min時的產物Cl 2p分析結果,主要有氯離子(198.8和200.2)、次氯酸跟、氯酸根和高氯酸根四種。當將反應時間延長至240 min時(見原文),溶液中僅存氯離子,其餘含氯氧化劑被消耗殆盡。圖3(B)則給出了ESR測試結果,主要活性物種為ClO•和HO•,而後通過自由基淬滅實驗也進一步明確了二者的脫硝貢獻率。 該工作構建了一種新型UV-AOP同時脫硫脫硝反應體系,探究了多種關鍵因素對同時脫硫脫硝的影響機制,利用ESR手段和自由基淬滅實驗明確了自由基組成及脫硝貢獻率,利用XPS表徵手段解析了產物中氯、硫、氮的物質構成,最終提出了同時脫硫脫硝反應機理。本工作在煙氣汙染控制自由基反應行為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為煙氣多汙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郝潤龍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燃煤煙氣多汙染物高效協同控制方法的研發,尤其在多元自由基生成機理與煙氣汙染控制反應行為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和主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近5年,以第一/通訊作者在該研究領域發表SCI論文28篇,其中中科院一區15篇、二區12篇,主要發表在Environ. Sci. Tech.、J. Hazard. Mater.、Chem. Eng. J.、Energy、Sci. Total. Environ.、Fuel、Energy. Fuel.、Ind. Eng. Chem. Res.等環境、能源和化工類的主流期刊上;3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個人H因子13;授權發明專利6項;入選了2018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個人主頁: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Runlong_Hao

John C. Crittenden現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系(CEE)Hightower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BrookByers可持續系統研究所所長。John C. Crittenden教授曾獲沃爾特研究獎,並被評為「現代100位傑出化學工程師」之一。Crittenden教授是物化法處理環境汙染物的集大成學者,是物化法處理環境汙染物領域的國際泰鬥,在包括離子交換、化學及光催化氧化、電滲析、固體吸附、氣浮等領域都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編寫的《水處理:原理與設計(2011)》(Water Treatment: Principlesand Design (2011))教科書,被認為是該領域的最權威著作。

備註: Permissions for reuse of all Figures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the original publisher. Copyright 2019,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參考文獻:Runlong Hao*, Xingzhou Mao, Zhen Qian, Yi Zhao, Lidong Wang, Bo Yuan, Kaimin Wang, Zihan Liu, Meng Qi, and John Crittenden*,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O2 and NO Using a Novel Method of Ultraviolet Irradiating Chlorite−Ammonia Complex. Environ. Sci. Technol. ASAP.

文章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8b06950

點擊左下角「閱讀全文」跳轉至文章主頁。

相關焦點

  • 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盤點
    煙氣循環流化床(cfb)聯合脫硫脫硝技術是由lurgi gmbh研究開發,該方法用消石灰作為脫硫的吸收劑脫除二氧化硫,產物主要是caso4和10%的caso3;脫硝反應使用氨作為還原劑進行選擇催化還原反應,催化劑是具有活性的細粉末化合物feso4˙7h2o,不需要支撐載體,運行溫度在385℃。
  • 鍋爐煙氣同時脫硫脫硝技術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大氣網訊: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幾種常見的聯合脫硫脫硝技術,包括傳統的Wet-FGD+SCR組合技術,以及氯酸氧化(TriNOX-NOXSorb)同時脫硫脫硝技術,乳化黃磷法脫硫脫硝工藝,溼式FGD+金屬絡合物法同時脫硫脫硝技術,液膜法同時脫硫脫硝技術,鈣基吸收劑催化氧化煙氣同時脫硫脫硝;幹法包括活性焦煙氣聯合脫硫脫硝技術,等離子法同時脫硫脫硝技術,CuO/γ-Al2O3催化吸收法
  • TiO2光催化同時脫硫脫硝效率影響因素研究
    本文根據TiO2光催化同時脫硫、脫硝實驗,基於多元線性回歸,對TiO2光催化同時脫硫、脫硝效率進行了預測。  1、多元線性回歸  回歸分析是研究一個或幾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影響程度的方法。依據資料,找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式,用自變量的已知值去推測因變量的值或範圍。
  • 低溫煙氣脫硝催化劑適用條件與動力學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隨著國家對大氣汙染物排放要求的進一步提高,中低溫脫硝催化劑也將迎來更大的市場和挑戰。為進一步明確低溫脫硝催化劑的應用特性,在不同溫度、煙氣流速、催化劑長度和水蒸氣含量下對已產業化的蜂窩催化劑的脫硝活性進行了系統考察,獲得該中低溫脫硝催化劑的適用區間與動力學參數。
  • 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在津西鋼鐵的應用
    北極星大氣網訊:由於當前環境汙染嚴重及國家環保標準的提高,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2 號265m2燒結機實施脫硫脫硝除塵技術改造,採用中冶節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的低溪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除塵技術,新建一套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系統。
  • 燒結煙氣活性炭吸附脫硫脫硝技術應用現狀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燒結煙氣脫硫脫硝是鋼鐵行業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未來應加強燒結煙氣多汙染物淨化技術的進一步研究。脫硫脫硝技術如活性炭技術可以同時滿足煙氣脫硫脫硝要求,且對煙氣中的二惡英和有毒金屬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成為燒結煙氣治理的關注方向。
  •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優化
    關鍵詞:焦爐煙氣;半乾法脫硫;SCR脫硝0引言河鋼唐鋼現有7m焦爐2座,設計焦炭產能150萬t/a。煉焦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煙氣中含有NOx、SO2等汙染物,汙染了周邊環境。為有效治理煉焦煙氣汙染物,在原有焦爐上,增設了焦爐煙氣脫硫脫硝裝置,採用了旋轉噴霧半乾法脫硫+SCR脫硝技術。
  • 焦爐煙氣常見脫硫脫硝工藝及其特點分析
    根據環境統計數據,2015年焦化行業主要汙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36.47萬t/a和24.58萬t/a,佔全國工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比例分別為2.1%和1.7%。而焦爐加熱產生的焦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焦化生產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重要來源。
  • 生物質鍋爐脫硫脫硝技術
    臭氧脫硝的原理是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將煙氣中不可溶的 NO 氧化為可溶的 NO2,然後在洗滌塔內通過冷卻、噴淋最終將氮氧化物吸收,達到脫除的目的。臭氧脫硝技術優點:煙氣溫度適應性好;不使用氨等還原劑,無氨逃逸;同時實現對汞、VOCs以及二噁英的有效脫除;可以與溼法脫硫配合構成脫硫脫硝一體化工藝;設備布置靈活,無需對鍋爐等原設備改造。
  • 焦化企業脫硫脫硝技術應用及運行效果、存在問題
    本次會議以"推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為主題,專題研究焦爐煙氣的控硫控硝和脫硫脫硝問題,旨在加快推進焦化行業節能減排、汙染物達標排放和轉型升級。現摘編部分重點焦化企業和研究設計單位在會議上的交流內容,以供相關焦化企業選擇適用本企業的焦爐煙氣治理技術參考、借鑑。
  • 【案例】1025t/h鍋爐脫硫脫硝改造工程實踐
    北極星大氣網訊:本文針對太倉港協鑫發電有限公司1025t/h鍋爐脫硫脫硫系統改造工程實例,介紹了1025t/h鍋爐脫硫、脫硫系統改造方案的選擇、應用及實際運行效果,為同類型機組脫硫系統改造提供借鑑和參考。
  • 火電廠鍋爐脫硫脫硝控制技術設計
    本項目選擇的催化劑層數為「2+1」的脫硝效率在 70%~75%之上,為保證實際過程中的運行穩定,SCR 脫硝效率取最小值 70%。為貫徹可持續發展,將脫硝效率提高到 85%,則 SNCR 脫硝效率需要達到 85%-70%=15%,即需要降低的氮氧化物濃度為42.86 mg/m3,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需要的 NH3的量為 42.16 t/a。
  • 蘇躍進:脫硝中,沒有參與還原反應的氨氣去哪兒了?帶著這些疑問進行...
    ,鄭州,450010; 2.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摘要:氨法脫硝煙氣治理工藝在煤電等領域獲得大規模推廣應用。 3估算未參與還原反應的氨氣佔噴氨量的比例約為1/4~1/3 未參與還原反應的氨氣量佔噴氨量的比例,能夠衡量脫硝工藝的氨氣利用水平。對「氨逃逸」結果目前有分析研究,對未參與還原反應的氨氣量缺乏分析研究,準確評估有困難。
  • 燒結煙氣溼法脫硫配套煙氣脫硝技術
    關鍵詞:燒結 ;煙氣;溼法脫硫;煙氣脫硝;煙氣除塵;超低排放1前言隨著我國電力行業煙氣脫硫、脫硝、除塵工程的全面實施,燃煤電力行業煙氣汙染已得到了有效控制,鋼鐵、水泥、工業窯爐等行業煙氣汙染受到了人們更多的關注。
  • 煉焦煤介電特性及微波脫硫研究
    [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趙衛東;低階煤水熱改性製漿的微觀機理及燃燒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許慎啟;煤氣化反應動力學及渣中殘碳反應活性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展秀麗;石油焦成漿特性及不同添加物對石油焦氣化反應活性的影響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李繼炳;配煤與新型助熔劑改進Shell煤氣化工藝的研究
  • 2020年脫硫脫硝行業發展概述及擬在建項目展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導讀:2020年繼續加強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鼓勵脫硫脫硝先進技術。2020年鋼鐵行業仍是脫硫脫硝治理的重點,重點採用半乾法與幹法脫硫和SCR 脫硝。2020年玻璃行業也具有較大體量的脫硫脫硝業務,普遍採用SCR技術。2020年脫硫脫硝相關項目情況,主要是分布在河北、山東和河南等地區。
  • 低碳院低溫脫硝催化劑開發與機理研究取得新突破
    如何同時兼顧脫硝活性和選擇性成為錳基脫硝催化劑分子設計的最大難題。同時,具有高比表面積、豐富孔道結構的純矽介孔分子篩載體卻由於酸性低而限制了其在脫硝催化領域的應用。低碳院脫硝團隊的研發人員針對上述問題,聯合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清潔環境與能源中心的研究人員,基於密度泛函理論(DFT)和原位紅外表徵,通過分子模擬軟體VASP對催化劑活性組分的熱力學進行了計算,對催化劑表面的反應物吸附過程進行了研究,首次發現分子篩的酸性對活性組分氧化還原性能的誘導作用,並揭示了活性位和酸性位「雙活性中心
  • 唐鋼中厚板公司燃氣鍋爐煙氣淨化脫硫脫硝工藝選擇與應用
    唐鋼中厚板公司秉承國家及市政府環保工作會議重要指示精神, 針對日益嚴峻的生態環保壓力, 結合2 ×150t 燃氣鍋爐現狀, 對國內外燃氣鍋爐脫硫脫硝技術充分調研和考察後, 擬對2 ×150t 燃氣鍋爐實施煙氣脫硫脫硝改造, 外排煙氣各汙染物滿足《火電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1] 要求。
  • 焦化廠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技術分析
    煉焦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煙氣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煙氣汙染物,由其轉變而來的PM2.5佔空氣中PM2.5總量的40%~50%,同時它們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會導致一系列環境問題。隨著脫硫脫硝技術的不斷成熟,為最有效治理煉焦煙氣汙染物,特別是其中的氮氧化物提供了技術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現在比較成熟的脫硝工藝技術方法,為以後焦化廠脫硫脫硝工藝的設計運行提供了基礎。
  • 焦化廠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技術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我國的經濟不斷的進步和發展,因此焦化廠中,其脫硫脫硝工作,被很多環保行業的部門進行關注,焦化廠的排放氣體中,有很多的二氧化硫等汙染物,我國,焦化廠企業對脫硫的工作沒有足夠的重視,在研究新工藝上和創新上的步伐緩慢,一直使用比較陳舊的方式進行除塵,因此,嚴重阻礙了我國國家對大氣環保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