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與生物膜發育及致病機理;細菌非編碼小分子RNA調控的細胞行為。

2020-12-06 生物谷

導師姓名:孫寶林         導師類別:碩士生導師  

  • 姓名: 孫寶林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 所在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學學院
  •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微生物學
  • 研究領域:   重要環境微生物的生理、生化、遺傳及基因組學;細菌小分子信號轉導與生物膜發育及致病機理;細菌非編碼小分子RNA調控的細胞行為。
  • 聯繫方式

  • E-Mail:       電話:       郵編: 230026
  • 地址: 安徽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個人簡介

      孫寶林,美國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微生物學博士;中國科技大學生命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研究員。

    著作及論文

      代表性論文:

      Zhou, X., X. Meng, and B. Sun (2008). An EAL domain protein and cyclic AMP (cAMP) contribut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quorum sensing systems in Escherichia coli. Cell Res. In press.

      Ju, X., L. Zhao, and B. Sun (2007). Nitrogen fixation by reductively dechlorinating bacteria. Environ. Microbiol. 9:1078-1083.

      Sun, B., B. M. Griffin, H. L. Ayala-del-Rio, S. A. Hashsham, and J. M. Tiedje (2002). Microbial Dehalorespiration with 1,1,1-Trichloroethane. Science 298:1023-1025.

    相關焦點

    • 新技術「解密」非編碼RNA
      隨著認識的深入,人們意識到,非編碼序列經過廣泛轉錄後生成的大量非編碼RNA在個體生命中具有重要的生理調控功能。非編碼RNA有著怎樣的結構?如何發揮功能?認識這些,對於理解生命健康過程至關重要。5月6日,《自然》刊發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薛願超團隊的最新成果。
    • 中國科大在動物長鏈非編碼RNA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實驗室通過優化的基因編輯技術,對秀麗線蟲中155個基因間的長鏈非編碼RNA(lincRNA)進行逐一敲除(秀麗線蟲已知的全部lincRNA共170個),系統地研究了秀麗線蟲中lincRNA的功能。這是第一篇在多細胞動物中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全基因組水平上、對一個種類的長非編碼RNA進行敲除並系統分析其在動物中生理功能及功能機理的研究。
    • 細菌生物膜是否「堅不可摧」
      為抵抗環境中的各種不利因素,如抗生素的殺菌、過酸或過鹼的環境、被宿主免疫細胞吞噬等,單一或多種細菌會聚集成團塊,形成與單個遊走態細胞對應的生物膜。 在細菌生物膜中,細菌本身只佔不到1/3的體積,餘下的空間則由細菌分泌的「胞外基質」的粘性物質佔據。正是這些粘性物質將成千上萬個細菌連接在一起。施文元將其比喻為一個國家「有著嚴密的社會組織」。
    • 科學家發現肝癌細胞增殖非編碼RNA調控機制
      我國科學家通過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發現了兩種非編碼RNA調控肝癌細胞增殖分子作用機制。這是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獲得的消息。據介紹,非編碼RNA是指不能編碼產生蛋白質的RNA分子。具有調控作用的非編碼RNA主要包括微小RNA,長鏈非編碼RNA以及環狀RNA等。
    • 揭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轉錄的新模式
      沈曉驊課題組在《細胞幹細胞》發表論文揭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轉錄的新模式  清華新聞網3月18日電 3月17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沈曉驊課題組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調控基因表達和多能幹細胞分化
    • 非編碼RNA調控細胞周期研究取得新成果
      細胞生長依賴於精確的細胞周期調控,一旦該體系中的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腫瘤的發生。細胞一旦通過G1/S檢查點,只能進行分裂,G1/S期的轉換點是細胞周期進程中的重要檢查點。Cyclin D1/CDK4複合物對細胞周期G1/S期的調控具有促進作用。
    • 我國學者揭示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表達的新模式
      Divergent lncRNAs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and lineage differentiation in pluripotent cells」(反義長鏈非編碼RNA調控基因表達和多能幹細胞分化),系統揭示了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組上鄰近基因的表達,以及它們在幹細胞分化和發育中的作用。
    • 秀麗線蟲長鏈非編碼RNA研究取得進展
      單革實驗室在2017年發表的Developmental Cell文章基礎上,於Genome Biology發表了題為《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 elegans lincRNAs with CRISPR knockout mutants》的文章,報導通過優化的CRISPR-cas9 系統對秀麗線蟲中155個基因間的長鏈非編碼RNA(lincRNA)進行逐一敲除(秀麗線蟲已知的全部
    • 中科院研究發現一類新型長非編碼RNA 提示或與小胖威利綜合症有關
      央廣網上海10月2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國際著名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今天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關於長非編碼RNA的最新進展。該研究發現一類新型長非編碼RNA,其或與小胖威利綜合症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 中國科大發現新型非編碼RNA - 非編碼RNA專區 - 生物谷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單革教授實驗室在國際知名雜誌《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發表研究性論文,報導了其實驗室發現的一類新型非編碼RNA以及此類非編碼RNA的功能和功能機理。非編碼RNA是一大類不編碼蛋白質而在細胞中起著調控作用的RNA分子。
    • 我校研究團隊在對動物長鏈非編碼RNA研究中取得進展
      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非編碼RNA功能及功能機理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期刊《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發表了題為《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 elegans lincRNAs with CRISPR knockout mutants》的文章,報導了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成果。
    • 史上最全非編碼RNA合集,擁有2021的第一篇SCI
      非編碼RNA的前世今生多年來,人們已經清楚的認識了一系列結構RNA和調節RNA。微小RNA(miRNA,miR)是一類廣泛存在於真核生物中的單鏈非編碼RNA,在胚胎期腦發育和神經系統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上海生科院發現調控胰島素敏感性的長鏈非編碼RNA---中國科學院
      該研究在SIRT1基因的啟動子區發現了一個長鏈非編碼RNA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Risa,並通過細胞和動物實驗研究發現下調Risa能夠增強自噬、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但長鏈非編碼RNA在胰島素敏感性調控中的作用還不清楚。
    • Cell:發現長非編碼RNA對細胞核仁功能的重要調控機制
      5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關於長非編碼RNA的最新研究成果:SLERT regulates DDX21-rings
    • 【盤點】非編碼RNA與人類疾病關聯性亮點研究
      【4】中國科大發現新型非編碼RNA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單革教授實驗室在國際知名雜誌《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發表研究性論文,報導了其實驗室發現的一類新型非編碼RNA以及此類非編碼RNA的功能和功能機理。非編碼RNA是一大類不編碼蛋白質而在細胞中起著調控作用的RNA分子。
    • 新方法揭示細菌生物膜中的細胞位置和流動
      新方法揭示細菌生物膜中的細胞位置和流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4 21:59:29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Bonnie L. Bassler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陳玲玲等發現長非編碼RNA在細胞核仁中的機制—新聞—科學網
      5月5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   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基因「暗物質」的長非編碼RNA,其家族中不少成員已被證明廣泛參與各種重要生命活動的調控。在這項研究中,陳玲玲研究組運用前期創建的無poly(A)尾巴RNA分離和測序技術發現了一條全新的長非編碼RNA,這是首次在人類細胞中發現可以調控RNA聚合酶轉錄的長非編碼RNA。
    • 水生所非編碼RNA分子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 ncRNA)是指不能編碼產生蛋白質的RNA分子,種類眾多。具有調控作用的非編碼RNA包括微小RNA(miRNA)、長鏈非編碼RNA(lncRNA)以及環狀RNA(circRNA)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編碼RNA具有重要且複雜的生物學功能。
    • 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發現長非編碼RNA在細胞核仁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SLERT的加工產生以及其與DDX21環、RNA聚合酶Pol I的相互作用機制近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關於長非編碼RNA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揭示了細胞核仁裡長非編碼RNA SLERT在RNA聚合酶I轉錄過程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機制。
    • Nucleic Acids Research:研究揭示長非編碼RNA對節律基因的調控機制
      該項研究揭示了一類節律表達的長非編碼RNA(lncRNA)標記了基因組上可以介導長程染色質相互作用的增強子,並通過這種相互作用調節了節律基因的表達。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是一種24小時的周期性生理現象,可以通過在轉錄水平、轉錄後水平等多種層次上調控基因表達,來調節動物的許多生理與行為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