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大熊貓,剝竹子小能手,居然原來是吃肉的

2020-12-02 騰訊網

成都 大熊貓繁育基地位處 成都 市北郊斧頭山,距市區10多公裡,有一條寬闊的熊貓大道與市區相連,乘車前往大概需要40多分鐘。這裡現已成為國內開展大熊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移地保護的主要基地之一。常年飼養有大熊貓、小熊貓、黑頸鶴、白鸛和白天鵝、黑天鵝、雁、鴛鴦及孔雀等動物。當然來 成都 肯定是主要來看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的。

去繁育基地看大熊貓一定要早點去,中午的時候會有一段時間是在餵食,大熊貓午餐過後就會打瞌睡,到下午幾乎都不怎麼有精神了,早上去看最好。基地面積大分區多,很多小路都是迂迴循環的容易迷路,不過有很多的國內外的團隊參觀熊貓基地,跟在後面走就沒錯,順便還可以免費聽講解。

我是早上十點多種才到達熊貓基地,有的小熊貓已經開始打瞌睡了,爬在地上一動不動。

小熊貓一般都比較害羞,被這麼多人注視著躲在樹洞裡不肯出來,又時不時的探出頭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萌翻了 。

相比之下大熊貓大世面就見多了,我吃我的,你拍你的,正面來一張,側面來一張,你高興就好。儼然一副偶像派大明星的模樣。

不過說實在的,大熊貓的上肢是真的靈巧,抓竹筍的姿勢格外嫻熟,吃完一個拿一個,再加上滾圓的身材,也是一個十足的吃貨。你別看它可愛呆萌,但是它對食物從來不囫圇吞棗,把竹筍拿起來,用牙齒一層一層的剝掉外面的部分,只吃裡面的嫩芽,這也是一個有品位的吃貨,有沒有。

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沒錯,是食肉目,其實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其實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所以仍然劃分為食肉目。

幼年的小熊貓跟小朋友們一樣,喜歡打鬧嬉戲,相互追逐。它們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

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 中國 國寶」,到 成都 旅行一定要來這裡打卡,近距離的看一看這些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

門票:

成人票:58人民幣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半票:6周歲-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包括港、澳、臺未成年人/學生)、60周歲-70周歲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可購買半價票。

免票:6周歲以下或身高不足1.3米的兒童、70周歲以上老年人、離休人員、老紅軍、殘疾人、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免票入園。

地址: 成都 市成華區熊貓大道1375號

相關焦點

  • 大熊貓為啥以吃竹子為生?你不知道的國寶,熊貓原來是吃肉的
    說到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有個特殊的習性大家都熟悉了,那就是愛吃竹子,幾乎以竹子為生。但是你知道嗎?熊貓不是只吃竹子的,除了圈養大熊貓還有窩窩頭和盆盆奶補充營養外,野生大熊貓還吃肉和甜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國寶大熊貓吃竹子三部曲,竹子再硬也不怕
    提到大熊貓糰子,想必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這樣一個畫面:一個黑白相間的圓滾滾的「肉球」正在一本正經地享用著竹子美餐,憨態可掬。大熊貓作為我們的國寶,吃穿住行都特別講究的。可是我們都知道竹子是很硬的,還很容易被刺傷,那為啥熊貓們吃起來如此享受呢?
  • 現在的大熊貓為什麼不吃肉?
    因為現在的大熊貓儼然一副「素食主義者」的姿態,為了能夠有足夠的竹子吃,它們在野生環境下,甚至把「家」搬到了高山的竹林深處。但是,從1988年開始,大熊貓就成為了我國的「國寶」,享受「國寶級」的待遇,按理說,給大熊貓頓頓吃肉條件是完全允許的。但是,為什麼已經是「國寶」的大熊貓依然很少吃肉呢?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作文《國寶大熊貓》寫作指導及範文一篇
    首先們要放手讓孩子利用網際網路或者相關書籍查找大熊貓的資料,讓他們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比如有的孩子對大熊貓的外形感興趣,可以搜索「大熊貓為什麼有黑眼圈?」或者有的孩子對大熊貓的飲食感興趣,可以搜索「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大熊貓除了吃竹子還喜歡吃什麼?」
  • 竹子如此鋒利,為什麼大熊貓吃竹子不會被扎到?
    大熊貓是吃竹子「高手」,就吃竹子的本領來看,在自然界中沒有動物能出其右。表面上看,大熊貓吃竹子非常的輕鬆,但實際上,大熊貓吃竹子也是有技巧的。不然堅硬的竹子很有可能會將大熊貓扎得滿嘴是血。那麼,大熊貓吃竹子有什麼技巧性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將提前歸國,大熊貓真就只吃竹子嗎?
    也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大熊貓總以它可愛憨厚的一面展現在我們面前,而且在我們的印象裡它就吃竹子,什麼也不吃。但是實際上它是吃肉的,是雜食性動物。根據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大熊貓的身體其實適合吃肉,其身體內部結構很像食肉動物。但是它的消化系統已經不太適應吃肉了。
  • 大熊貓和「始熊貓」到底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從吃肉變成吃竹子了?
    大熊貓和「始熊貓」到底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從吃肉變成吃竹子了?只要我們提到熊貓,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一種胖乎乎軟糯糯的生物,一直以來這個生物給我們帶來的印象都是十分可愛的,但是在野外的熊貓並不是蠢萌蠢萌的,市一中戰鬥力非常高的兇猛生物。
  • 動物介紹:國寶大熊貓
    ,因為常下山到村民家中覓食,因為其鋒利的牙齒可以咬壞炊具而得名,別看它可愛呆萌的模樣實際在古代定義為猛獸,但也是可以馴化的猛獸,傳說上古時期,蚩尤大戰黃帝時,食鐵獸是蚩尤的坐騎,能吃沙石,刀槍不入,力大無窮,驍勇善戰,在山海經裡有這個傳說,配有圖畫,所以傳說熊貓是上古異獸,本來也吃肉,後來進化逐漸吃素,食竹子了。
  • 大熊貓是怎麼逆襲成為國寶的?還成為了外交官?
    熊貓在古代並不受寵,卑微如它,甚至連個固定的名字都沒有,那他又是怎樣逆襲成今天人見人愛的國寶呢?熊貓可以說是現代的「產物」,對大熊貓最早的記載其實來源於《山海經》。猛爆似熊而小,毛淺,有光澤,能食蛇,食銅鐵,豹或作虎。儘管很早就被發現,可是古代的中國人並不怎麼在意這種胖乎乎的生物。
  • 熊貓居然也會吃肉
    國寶大熊貓,以其獨特的外表和氣質吸引了大批的熊貓粉。它不僅在國內受到人們的喜愛,甚至在國外也受到人們的追捧。然而在熊貓可愛的外表下,居然也埋藏著一顆猛獸的心。上古時代,蚩尤一部與黃帝決戰涿鹿,而當時蚩尤的坐騎名為食鐵獸,也就是熊貓。(熊貓那麼可愛,怎麼可能變成蚩尤的坐騎呢?)
  • 國寶大熊貓,天生就是一個搞外交的「小能手」
    據稱,疫情導致英國愛丁堡動物園閉園3個月,累計損失約1775萬元人民幣,其中光熊貓3個月的租借費用,可能就高達兩百多萬,這還不包括這三個月空運鮮嫩足量的竹子的費用。可以說,國外能擁有熊貓資格的動物園,絕對是本國數一數二的動物園。新冠肆虐的國外,這已經是第二個申請送回熊貓的國家。上一次是在2020年11月份,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決定提前返還兩隻大熊貓「大毛」、「二順」。
  • 從吃肉到吃竹子,能否說明大熊貓進化的失敗?
    肉不好捉,竹子遍地都是。所以僅僅從吃肉到吃竹子說熊貓進化失敗是很不妥當的,在清朝時熊貓的數量還相當可觀,它們能生存了800萬年,正說明其進化的成功。而且但是如今的大熊貓也不是絕對不吃素,只是對一種動物而言,食物是最重要的生存因素,而肉食難以捕獲,隨處可見的竹子卻很難被消滅,因為竹子的繁殖能力很強,靠根系就可以繁殖。於是熊貓轉而吃竹子,但是竹子為草本植物,能過夠為熊貓提供的營養很少,因此它們就需要一天大多數時間用來吃喝。
  • 竹子倒下砸中大熊貓,國寶的反應讓人讓一慌,原來你是這樣的熊
    作為我們國家的國寶大熊貓,人人都知道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竹筍了,那麼竹筍究竟是什麼樣的魅力呢?竹筍是一種竹子的幼芽,也被人們稱為是筍。一般人們喜歡吃竹筍中最為肥嫩短壯的一部分。在我國竹筍一隻都被當成菜中珍品,是我國的一種最為傳統的美味佳餚,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竹筍的歷史了。
  • 吃竹子的猴子你見過嗎?比大熊貓更愛竹子,卻因人類瀕臨滅絕
    大熊貓,相信很多朋友都見過,作為我國的國寶,圓滾滾的外表看起來軟萌軟萌的,黑白配色讓它一生都無法擁有一張彩色照片,著實讓人愛不釋手。說起來,如果問大家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竹子,這也讓很多朋友都會產生一個誤區,誤認為大熊貓是草食性動物,不過,事實上大熊貓卻是如假包換的肉食性動物。
  • 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喜歡吃竹子?竹子有什麼好吃的?
    導語: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喜歡吃竹子?真有那麼好吃嗎?國寶熊貓長得憨厚可愛,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歡。除了大大的「黑眼圈」,熊貓還有個大家都知道的特徵,愛吃竹子。其實大熊貓屬熊科,體型大,同樣有著尖銳的犬牙,本應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
  • 為什麼大熊貓最終勝出成為中國國寶?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大家都很清楚。大熊貓的軟萌的性格、討喜的外貌。不僅國人很喜歡它,外國人也很喜愛大熊貓。因此,中國大熊貓也被稱為「中國的可愛軟實力」。大熊貓在這期間,為了生存,它不僅吃竹子,有時還會吃肉。可以看出,在此期間,大熊貓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
  • 大熊貓吃肉嗎,小熊貓和大熊貓有什麼關係(不是一個物種)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十分珍稀,截至2019年,全世界圈養大熊貓只有600隻左右。大熊貓吃肉嗎在很多人心目中,大熊貓只吃竹子,是素食愛好者。其實,大熊貓是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大熊貓的食性非常奇特,它百分之九十九的食物都是竹子,但是剩下的百分之一,可能性卻十分多樣有趣。比如,大熊貓非常喜愛一種叫作「竹鼠」的動物。這是一種專門偷吃箭竹根部的害鼠,但是它肉質十分鮮美,是一種很出名的野味。
  • 大熊貓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偏偏吃竹子?或許是這個原因!
    說起大熊貓來,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呆萌憨厚的可愛模樣,作為我國的國寶,萌萌的大熊貓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代名詞之一。在動物園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熊貓不是在吃竹子,就是在睡覺,有時甚至還和飼養員撒嬌,很多人都被它憨憨的模樣折服,認為它是一種溫和性的動物,但實際上大熊貓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牙齒的鋒利程度僅次於鱷魚,似乎與它吃竹子的形象非常不符,很多人都納悶了,為什麼大熊貓有著如此鋒利的牙齒,只吃竹子不吃肉呢?
  • 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你知道嗎?
    別說我憨,有時我也很頑皮呢在動物園,小朋友們都很喜歡看大熊貓每每看到大熊貓胖乎乎的身軀,邁著內八字慢吞吞地行走,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就讓人忍俊不禁。大熊貓除了有一副可愛的外表外,還有很多美好的稱呼啦,比如 "活化石"、"中國國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呢!「這麼個可愛的寶貝,怎麼不給它吃好點,怎麼僅給點竹子就打發了呢?」,小明百思不得其解。
  • 2014年雲南一農民,因羊被咬死而怒殺大熊貓,最後的下場如何?
    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大熊貓只吃竹子就可以了,但一旦食物開始匱乏,大熊貓就暴露出自己的本性,選擇吃肉。被我們圈養的大熊貓自然不用擔心食物的問題,所以我們每次看見大熊貓的時候,都是在吃竹子。但比起圈養的大熊貓,野生的可就沒有這麼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