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共享經濟——面向B端用戶的Airbnb

2021-01-13 開偉觀察

作者李慶植系某外企高級諮詢師

共享經濟的鼻祖,Airbnb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利用房屋主人不在家時,以低於市場同類房源的價格將房屋臨時出租給有需要的旅客。從本質上來說,這是利用閒置資源創造價值的經濟行為,而且這個價值是雙向的。房屋主人可以在房屋閒置的時候臨時出租,增加收入;旅客能夠以低於酒店的價格住到房子,降低成本。

我們現在講的這個面向B端用戶的Airbnb——B2B共享經濟本質上也一樣,參與共享的企業,都是利用閒置資源創造雙向的價值。「閒置資源」是關鍵詞。

我們先從資源開始,再延伸到閒置資源。

每家企業,都有對資源的需求。

以服裝企業為例,從成立那一天起,對各種資源的需求就從未間斷過。剛開始有對廠房、倉庫、辦公室、宿舍、餐廳等空間資源的需求,有對辦公用品、機器設備、環保設備等物品資源的需求,有招聘技術、HR、財務、一線員工等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有融資、貸款等對資本資源的需求。空間、物品、人力和資本,這是四大類有形的資源,每個大類都可依用途和性質分成幾個子類,如生產空間,存儲空間,辦公空間等等。

接下來,服裝企業還有對用來加工的布料、輔料等供應資源的需求,有為企業做品質管理培訓、建設企業網站等對服務資源的需求,有建立銷售渠道、宣傳渠道、開發客戶等對市場資源的需求,還有產品開發、智慧財產權、信息等知識資源的需求。後面這四大類主要是無形資源,同樣每個大類都包含幾種子類。

這八大類資源包含了企業所有類型的資源,既有內部資源也有外部資源。

可見,企業對資源的需求非常之大,沒有資源,企業就開不下去。陸奇博士在他的演講中提到對創始人團隊的四大要求,其中之一是「有效溝通,獲取資源」。這是關乎企業生死的一點,我認為比什麼商業價值、企業文化還重要。先有資源後有價值,沒有資源無法創造價值。馬雲當初若不是打動了孫正義,獲得了對方的資本資源,可能今天還在做翻譯,搞不好還欠一屁股債。很多企業都曾面臨過某種困境,而能否擺脫困境,關鍵就在於能否獲取那些迫切需要的資源。

所以我們說,企業的經營行為,歸根結底是獲取、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創造價值的行為。企業購買或租用廠房、機器設備,招聘員工,購買原材料,開發打樣,培訓員工,製作宣傳手冊,員工利用機器設備將材料製造成產品,獲得客戶的品牌授權,等等,幾乎所有的行為都可歸結於「獲取、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這三種行為當中。

企業獲取資源,大多數都是在線下發生的。即使在線上尋找相關資源,也會在線下進一步確認該資源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企業需要資源的時候,如果費用太高超出預算,要麼放棄要麼咬牙接受。這是非常簡單的事。現在的企業要找資源不難,大多數資源有錢就能買到。但企業對價格很敏感,一方面是賣出的價格,另一方面是買進的價格。這個只有量大量小的區分,沒有線上和線下的區別。這句話可能有人不同意,說旅遊平臺的酒店價格明顯低於自己去酒店入住的價格。確實如此,但還有另一種情況,大集團公司跟酒店籤約,價格比旅行網的還好,這是在線下發生的。而旅遊平臺能拿到低價,無非也是靠大量旅客入住。你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平臺去找酒店談談看能不能拿到好價格?所以我們說量大量小的區別,而不是線下和線上的區別。實體店不一樣的情況也不是跟線上線下有關,而是跟實體店本身的成本有關。如果實體店像網絡購物一樣,按銷售佣金支付商場費用,看看能不能給消費者跟線上一樣的價格。

所以儘管產業交易的體量非常龐大,但B2B交易平臺做大的卻極少。很多B2B交易平臺都在想方設法地獲客,推廣費甚至超過收入。但問題是,企業有對資源的需求,但人家根本不需要特意跑到網上來求購。

所以我們才要提閒置資源,在網上實現閒置資源的共享。因為它的使用成本低,甚至可以不要錢,用自己的資源來交換。Airbnb裡好像就有這個模式,紐約的和倫敦的兩家人在同一時間到對方城市去旅遊,雙方交換房子的臨時使用權,雙方都不需要花一分錢就能住到像酒店一樣的房子,甚至還能開對方的車子。把這一場景換成企業,大概就能體會到我們如何能做到不花錢就可以獲取資源了,當然只是短期使用權,不是長期所有權。

關於閒置資源,有必要提到一點。幾乎所有資源都可能在某些時候都處於閒置狀態或者部分閒置狀態,包括無形資源也一樣。塞得滿滿的小賣部還能在門口張貼一張別家企業的宣傳海報,這屬於部分閒置狀態。無形資源由於具備可複製、可疊加、可傳遞等特性,理論上來說,絕大多數無形資源都可當作閒置資源來使用。

Airbnb主要利用閒置的房屋,滴滴順風車主要利用司機在自己駕駛車輛的旅途中閒置的座位。這是兩個C2C共享經濟的典型應用。那麼,B2B共享經濟的應用呢?我們可以概括出四個特點:可用資源更多、應用範圍更廣、利用價值更高、應用場景更複雜。

(我覺得說到這裡應該很明了了,不過還是補充一些吧!)

實際上,線下的B2B共享隨處可見。企業旺季時倉庫不夠用,成品無處堆放,暫借隔壁企業的倉庫用一下,這是共享儲存空間資源;我公司小,買不起投影儀,借朋友公司的用一下,這屬於共享設備資源;疫情期間的共享員工,屬於人力資源的共享;我給你做銀行擔保,共享了我的銀行擔保能力的資源,我們將其歸為資本資源一類;我們一起採購一批原材料,這樣便宜點,共享了雙方的供應資源;我公司請了諮詢公司的老師來培訓,我朋友也過來旁聽,共享了我購買的服務資源;我介紹客戶給你,生意做成了給我點提成,共享了我的人脈資源;兩個品牌聯合起來做聯名款的鞋子,共享雙方的智慧財產權資源;數不勝數的例子。

不過這些都是基於熟人之間的共享,具有小範圍、粗放、零散、隨機等特點。

那麼,B2B共享經濟能否應用到網際網路上,在更大範圍內基於陌生人之間實現呢?如果你覺得不能,行不通,那麼在20年前你肯定也會認為網絡購物行不通,在10年前會認為Airbnb的商業模式行不通。因為無論是租用資源還是利用閒置資源,本質上並沒有區別,只有價格、使用時限的區別。當然,在網際網路上操作沒那麼容易,但只要有市場、有需求,其他困難都可以解決。

首先,基於陌生人之間的B2B共享經濟有需求嗎?當然有。

一個攝影公司突然臨時增加業務量,但又不敢長期租用攝影棚,短期租用的話,對方要價很高,所以想找臨時閒置的倉庫搭建一個攝影棚,這是對閒置空間資源的需求;隔壁公司不捨得借投影儀給我,那我得在網上找,我打算用自己的資源來交換,這是對物品資源的需求;疫情期間的共享員工,很多都是政府或行業協會牽線搭橋的,其實也是基於陌生人之間的共享;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無需多言,看看那6000家倒閉的P2P平臺就知道了,它們不總是靠騙學生賺錢的,有借有還的企業才是它們真正的優質客戶;一家企業清理庫存,5000件衣服,價格便宜到你想哭,但是5000件呢,賣不出去你就完蛋了,得虧死,虧得你真想哭,不買吧,又浪費資源,那就去網際網路上找有同樣需求的人,這是對供應資源的需求;服務資源也一樣,其實跟供應資源本質相同;市場資源的共享需求就更多了,到一個陌生城市建立銷售渠道,如果有閒置的資源可以利用,豈不美哉,而且變現機會很大;知識資源在網際網路上的共享需求也很多,像知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不過創造價值的知識共享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其次,B2B共享經濟有市場嗎?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我也不能瞎胡吹。畢竟這是開創性的,沒有前例可循,不過我們參考線下的共享行為大概能揣測一些出來。共享閒置資源,在我看來,是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一種補充,不是取代。通常,企業主要還是在自己已有的圈子裡找閒置資源,找不到的時候,才會求助陌生圈子,也可能放棄。考慮到企業常常需要各種不同的資源,因此,即使一年只有那麼兩三次在網絡上尋找閒置資源的事情,總的體量還是非常龐大的。同樣,對每種資源的需求都可以用閒置資源來代替。

我們一直在說中國的企業平均壽命不到3年,其實,主要還是缺乏資源造成的,而缺乏資源的原因在於獲取資源的成本太高,常常超出企業的承受能力。利用閒置資源可以緩解這一困境。同時,企業如果讓渡自己的閒置資源,換取一些回報,也能延續企業的壽命。但個人的關係網絡總是有限的,所以在網際網路上,基於陌生人之間的共享應該有一定的市場。當然,我們不敢拍胸脯保證,畢竟沒有經過市場檢驗。我們討厭那種信誓旦旦的虛假承諾,既然談誠信,那麼一言一行都需發自內心。

其實產業網際網路在20多年前就已經有人在做了,但一直難以像消費網際網路那樣壯大,B2B交易平臺尤其如此。

為什麼B2B交易平臺發展不起來呢?也許以上的分析能提供一些答案。不過,既然這條賽道並不好走,不如另開一條賽道吧!

我個人認為,如果B2B共享經濟有前途,大體會走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被動共享,即我有需求,到網上找閒置資源,可能每年不到1-3次吧。被動共享不受行業限制,以有形資源為主,垂直行業或者同地區的較多。這個階段最困難,就像人們從實體店購物到網絡購物的過程一樣,大概需要1-3年。

第二階段是主動共享,即我有閒置資源,放到網上,可能正好激發了他人的需求,理想情況下每年5次左右吧。這個階段會慢慢增加無形資源的種類,不分行業和地區,主要擴大供應鏈和市場渠道兩種資源的需求,大概需要4-6年。

第三階段是互動共享,即已經養成了共享的習慣,各類資源都參與共享,逐步形成真正的共享共贏商業生態系統,每年10次以上。以垂直行業為主,知識共享將大幅增加,形成戰略共享和全行業共享,大概需要7-10年。

通過網絡平臺在陌生人之間實現資源共享,要做到與基於熟人之間的共享完全相反的特點,包括大範圍、精細化、科學化、系統化等特點。

B2B共享經濟能同時做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不僅能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社會價值也不可估量,如促進就業,提高收入,減少自然資源的開發,等等。國家有不少支持盤活閒置資源的政策,如果B2B共享經濟成形了,相信國家會有更多的政策支持,當然,也需要有法規來約束。

相關焦點

  • 思想者|諸大建:別用「偽共享」抹殺中國式分享經濟的創新
    一方面,國內有關分享經濟的看法和觀點,大多數限於搬用狹隘的基於airbnb(愛彼迎)和uber(優步)模式的看法,對國外更具有源頭性、更有綜合性的分享經濟理論缺少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我們用美國版的C2C(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的分享經濟理論,解讀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中國實踐,常常把我們自己的分享經濟稱之為「偽共享」,抹殺了中國式分享經濟的創新之處。
  • 共享經濟又一成員倒下,這家曾被譽為「太陽能界Airbnb」的創企為何...
    伴隨著車輛共乘,家居共享以及其他商品與服務的共用趨勢的興起,在全球經濟領域,共享的概念正逐漸風靡。那麼,為什麼不將這種模式運用到能源領域——尤其是家家戶戶都有的太陽能領域呢?這就是Yeloha——一家波士頓創企想做的。Yeloha於去年開始設計了一套網絡,運用此網絡,建築物主人可以將多餘的太陽能「送」給沒有此系統的人。
  • 騰訊已進場:小熊U租的「非典型」B2B租賃經濟
    在共享經濟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巨變後,資本市場還在繼續探索下一個風口。回國後,他便創立了「凌雄租賃」,正式開展面向企業辦公的長期租賃業務。2018年5月,「凌雄租賃」升級品牌,為企業提供IT服務解決方案的小熊U租誕生。
  • 共享經濟的今天:從勇敢者的遊戲,到潛心者的競技?
    當人們偶爾還將這些共享經濟領域的昔日明星當作談資,後疫情時代,易點租突然火了——5月份、6月份易點租的新增企業客戶數量創了歷史新高。易點租是一個辦公電腦租賃與管理平臺,做的是企業服務的生意,即實現辦公設備由買到租。這個幾乎是和共享單車同一時期踩上「共享經濟」的風口的企業,卻從誕生始就將目光瞄準了和共享單車截然不同的一端——B端。
  • 共享經濟案例—摩拜單車模式及SWOT分析
    一、什麼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閒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
  • 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工作中所做的產品類型主要是B端項目和C端項目。近些年來,由於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C端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流量的紅利逐漸消退,很多企業的業務由C端轉向了B端。從C端設計切換到B端設計,或從B端設計切換到C端設計,都並非易事。今天這篇文章,本文作者就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 深度解析B端用戶畫像從理解到建立
    、決策因素推導,和C端一樣B端同樣需要想方設法的通過設計與用戶達到情感共振。第一,說到B端用戶畫像感受最為直接的就是:「關於B端的用戶反饋是真的少」這主要是因為B端的用戶的總量從體量上來說就比C端少了很多;要成為一個B端的用戶首先得是一個有B端系統賦能之下的工作的從業人員,這就一下子刷掉了許多人可以成為目標的客戶
  • 深度解析:不高頻不剛需也火了,Airbnb 靠什麼徵服了你們?
    Airbnb利用共享經濟的模式獲得了來自巴菲特的免費PR宣稱。3. 早期的流量從何而來?不管是電商,P2P借貸,還是O2O,都是搭建一個平臺,然後兩方在平臺上進行交易活動。這個交易可以是傳統商品的交易(Product commerce),也可以服務的交易(Airbnb,Uber,Thumbtack等)。
  • B端的靈活用研方法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目前,在市面上、實際工作中,大家已經了解和使用過很多用研的方法,很多都是面向市場的C端產品的用研具體實施步驟,針對B端產品用研會可以有靈活調整空間。兩者有哪些不同?會有哪些靈活調整的地方呢?1.2 產品特點(1)用戶特點面向企業內部或者某一商業領域內特定的用戶群,各功能使用人數總體上較穩定,甚至部分功能只有幾個人在用。用戶為企業內部員工或者固定客戶。
  • 乾貨分享|B端產品的指標設計思路
    編輯導語: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靠指標進行判斷,在B端產品中也是如此,指標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分析和推理,特別是對平臺和業務進行分析時可以用到;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B端產品的指標設計思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雙線會展」持續發展,走進共享經濟新時代
    網際網路化和數字產業化的經濟趨勢下,會展已不僅僅是只靠線下的會展活動,從2015年的米蘭世博會開啟首個線下到線上的雙線會展會展案例開始,越來越多的會展和非會展行業企業開始調研、策劃、開發和使用「雙線會展」模式並完成全網際網路覆蓋,準備利用大數據開發應用的基礎上,打造數位化會展產業鏈產業、人工智慧會展服務機器人和數字會展新經濟形態
  • 加盟共享電動車快速加入共享經濟市場!
    加盟共享電動車快速加入共享經濟市場!從2017年開始,騎共享電單車成了小蔡最常用的通勤方式。「從我家到公司大約3公裡,從打開App掃碼騎行到停車繳費,一共只用十幾分鐘。」在他看來,這樣的通勤方式不僅經濟實惠,還省去了開著私家車找停車位的煩惱。除了小蔡之外,城市還有更多人也更願意選擇這種出行方式,也算是對環保的一種支持。
  • 「奪冠」中國物流下半場:誰在撬動B端萬億市場?
    蘇寧物流,在衝擊行業C位的路途中,正在面向B端,講述新故事。苦練"內功" 醞釀衝刺未來的底氣要探尋蘇寧物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30年前,蘇寧電器誕生的時候,蘇寧物流就已應運而生。明線聚焦C端服務,暗線發力B端競爭2014年12月,蘇寧物流宣布獨立運營。從此,"私器"開始公用,蘇寧物流面向第三方開放,而在持續創造C端消費者良好服務體驗的同時,蘇寧物流開始發力面向B端的競爭力提升。
  • 如何使用光纖收發器的AB端?光纖收發器的a與b怎麼放?
    光纖收發器的ab端是發射端(a端)和接收端(b端),單纖收發器兩端分別是A端與B端,這兩端的波長不同,發射端的波長比接收端的波長短,而雙纖收發器其實是不分AB端的,因為它兩端的波長是一致的,只是在連接時分TX(發射)端和RX(接收)端。那麼,光纖收發器a與b怎麼放?
  • 連接C端用戶、B端企業,騰訊雲服務金融的四層次
    在王慧星看來,金融機構的數位化全面建設和轉型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在零售金融,與C端用戶建立數位化的交互和連接;二是在B端通過技術平臺和產品業務合作類的平臺,進行金融和企業的互聯。他表示,騰訊云為金融行業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全場景的。
  • 中體數據完成1.1億B輪融資推出"練多多",健身房SaaS進入免費時代
    2020年10月20日中體數據宣布推出"練多多"場館增收系統並面向全國健身房免費開放。本輪融資後將以"練多多"為重點,加快在健身市場的拓展,開啟健身行業SaaS免費時代,並致力通過 (S+b) to C模式推動重塑健身房數位化新業態。
  • 雲手機轉向C端市場,找對用戶需求或更重要
    日前,百度方面推出面向個人用戶的產品百度雲手機旗艦版,並為消費者提供了多種套餐。作為以往更多面向B端的此類產品,在C端市場能夠有著如此表現,此次百度雲手機旗艦版的市場表現自然也引發了外界的眾多關注。那麼,這是否意味著雲手機產品已經在面向C端市場已經有了足夠的市場需求呢。
  • 以C端產品思維和方法做B端產品?
    B端產品的用戶群體也是個體用戶,並不是都是商業客戶。甚至某些產品,就在做C端的用戶和B端的用戶,覆蓋兩種用戶群體。最近幾年,C端的產品的思維和方法迭代的非常非常快,產生了很多先進和創新的方法和思維。而B端,則相對較為保守一些。在過去10多年的時間,B端的思維和方法,並沒有進行一個大幅的更新和迭代。
  • 用「電子鼻」測空氣品質,微納傳感專注氣體傳感器研究為B端用戶...
    除了提供MEMS氣體傳感器,微納傳感還會根據B端需求提供相關氣體感測解決方案。微納傳感聯合創始人李佳楓告訴獵雲網,「我們的用戶十分多,面對大型廠商我們提供傳感器晶片,他們可自行根據自有產品進行嵌入。面對一些沒有相關技術的中小型企業,我們也可以直接提供相應的傳感器模塊及解決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務。」
  • 不一樣的論文解讀:2018 KDD best paper「Embeddings at Airbnb」
    具體的 session 定義要根據自身的業務訴求來,不存在標準答案,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你要做用戶跨興趣點的變換表達,也是可以的,論文中給出了 airbnb 的規則:A new session is started whenever there is a time gap of more than 30 minutes between two consecutive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