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的中國夢|因為夢想,他們來到中國

2020-12-0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

  中國,這是一片夢想的熱土。

  有這樣一群外國人,

  他們來自不同國度,

  有著不同膚色,

  講著不同語言,

  但他們都選擇來到中國,追尋自己的夢想。


  2017年2月20日,在北京五道口,高佑思就中式英語的話題採訪美國留學生星悅。(照片由高佑思提供)

  以色列小哥高佑思,中國新晉「歪網紅」,

  北大讀書,中關村創業,街採老外侃中國;

  當中國的大門打開,美國女孩李碧菁來了,

  她創立了中國首家外資私立醫院,一待就是40年;

  吃麻辣火鍋,開跨國網店,納塔莉亞愛上了成都,

  橫跨歐亞的中歐班列,承載起這位波蘭姑娘的夢想;

  ……

  他們,在中國實現著自己的創業夢。


  2017年9月9日,金斯林(左一)和他的「非洲金手鼓舞團」在小區演出。(照片由金斯林提供)

  伴著非洲手鼓跳廣場舞是啥感覺?

  奈及利亞鼓手金斯林,希望用自己的演奏為人們帶來快樂;

  請個巴西教練,中國就能進世界盃?

  孫保羅並不care,他只想教中國小孩踢快樂足球;

  跟著美國人學《論語》是種啥體驗?

  北大博士孟巍隆,古文典故信手拈來,不服來戰!

  ……

  他們,架起一座溝通中外的橋梁。


  馬科斯和妻子小薇一起查看石材樣品材料。(新華社記者付敏攝)

  從桑巴之國到南海之濱,

  巴西商人馬科斯,結識了一生所愛;

  從劍橋郊外到江城武漢,

  英國企業家西蒙,延續著霍沃思家族與中國的六代情緣;

  從華盛頓到北京,

  美國女孩塔瑪拉戀上中國「勵志哥」,開啟別樣人生;

  ……

  他們,尋獲愛,選擇留下。

010020050550000000000000011160051297254401

相關焦點

  • 過去、現在、未來的復旦高分子人和他們的中國夢
    未來的高分子人要肩負起振興祖國科學發展的重任,讓中國夢,不再只是一個夢。 關鍵詞:復旦;高分子;人才流失;愛國情懷;中國夢 1. 不同的身份,同一個夢想 中國夢,不是只屬於國家領導人的夢,不是只屬於社會精英們的夢,它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
  • (中國夢·赤子心)飛向太空的夢想
    (中國夢·赤子心)飛向太空的夢想 發表時間:2013-06-09   來源:  我有些驚訝,短短幾個小時前的事情,他們為何如此關注?他們回答說,當然要關注,中國經濟的順利發展與否直接影響著世界經濟,特別是航天領域,中國快速發展,而歐洲卻因金融危機而減少資金投入,中國的未來走向對世界影響重大。此後不久,我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夢的講話,感慨更多。每個人都有夢想,有對個人的夢,有對國家的夢。
  • 【紅色風 青年派】「歪果仁研究協會」把外國人在中國故事拍出了...
    這個叫「歪果仁研究協會」的年輕團隊,目前的主業是做視頻,拍攝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小故事。創立一年來,這個年輕的團隊,創造了許多「小奇蹟」。他們的70支視頻,達到全網十億次點擊量,擁有600萬中外粉絲。他們在街頭到處尋找外國人,就中國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做採訪。然後把視頻貼上各大社交網站。為什麼?因為有一些沒來過中國的人,對中國有著不少的誤解。
  • 這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愛上了拔火罐……
    很多時候,這是因為他們真心歡迎你來到他們的國家。The evening dances in the moonlight:This was truly one of the most mesmerizing things to me, as a visitor.
  • 中國夢激蕩歸國潮
    數據顯示,留學歸國人員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長到2016年的82.23%,他們用一個個人生夢、事業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源源動力。學成回國貢獻巨大食品安全檢測、果實成熟度檢測、藥品真假、毒品鑑別……這些專業分析將來只需用手機「掃一掃」就能完成。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正在做這件事。
  • 外國人找的中國女朋友,為什麼顏值都不高,他們的回答真是無語了
    外國人找的中國女朋友,為什麼顏值都不高,他們的回答真是無語了現在好多的外國人都會來到中國找工作,對於經濟巨大的中國無疑是最好的機會,在這些外來的友人中,工作久了,好多人都會在中國找女朋友,這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
  • 習近平等七常委談中國夢:實幹才能夢想成真
    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 外國人點評中國最難吃的食物,看看他們的理由
    美食因為各地人的愛好和口味習慣等原因,總會造就一些外地人接受不了的食物,比如西方人吃牛排,總是幾分熟的還帶血絲,而我們中國人不喜歡吃生肉,所以也是將這種吃生肉的習慣吐槽了好久。還有日本的金槍魚眼睛,英國的仰望星空,也讓我們中國人見識到外國人的對黑暗料理的熱衷。最近有外國人點評在中國吃到最難吃的食物,讓我們看看哪些食物上榜了?是他們不會吃,還是真的難吃?首先就是皮蛋了,它不像豬蹄,一些外國人心理接受不了,但是吃了後大部分都說好吃。皮蛋對於外國人來說簡直是心理和生理的雙重考驗,有外國人看到我們的皮蛋感嘆到:這是埋了上萬年的化石嗎?
  • 頂尖AI晶片來自中國,頂尖人工智慧科學家來到中國,中國芯希望
    美國害怕中國,因為中國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美國人工智慧語音識別的創始人丹尼爾被「政治正確」逼走後,來到中國;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加入了阿里巴巴,塞格德曾在2001年和2005年兩次獲得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前校長Jeffrey Vitter加入了百度,Jeffrey Vitter是計算機和大數據領域的專家;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金榕和終身教授施堯耘
  • 外國拍的中國航天夢,入圍奧斯卡也沒能獲得認可
    最終幡然醒悟的她又重拾曾經的航天夢,一鼓作氣拿下申請,終於在最後實現了自己的航天夢,向太空出發。父親是個修鞋匠,喜歡把女兒壞了不要的帶有航天標誌的鞋子修整收集,這個愛好直到他去世了女兒才發現,原來父親一直都在默默守護著她的航天夢,父愛總是默不做聲,父愛如山。(2)夢想還記得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嗎?別人可能不記得,但是動畫短片中的主角璐娜記得。小時候她的夢想就是長大後遨遊太空,當一名真正的太空人。
  • 外國人眼中的複雜中國,巴基斯坦人評價中國遠遠超出你想像
    事實上,在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程度和渠道方面,70%以上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所了解,在發展中國家該比例高達90%左右。電視、網際網路和報刊雜誌是其了解中國的最主要的途徑,各個國家都有超半數的受訪者通過網際網路了解中國。北京古建築中的一扇門 / 圖片來源bjwonder.com比如,他們投票評選出了「中國新四大發明」,行動支付、網絡購物、共享單車、高鐵。
  • 外國人好奇:為何外來生物入侵在中國不叫事?
    來到中國的外來生物主要是通過人為的原因帶到中國,還有一些生物通過「偷渡」的方式遠洋跨海來到中國,以及早前歷史原因對對生物入侵認識不足引進來到中國。雖然我國現在對入境產品有著很高的檢查體系,但是總有那些漏網之魚來到中國本土。
  • 叛逆因為預知,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世界夢的惟一道路
    在法國大革命後,法國全國2/3以上的土地仍然留在貴族、教會和富裕的上層資產階級手裡,下層的工人、農民仍然過著苦不堪言的生活,誠如《人間喜劇》中描寫的那樣:「定貨停止的時候,工人因飢餓而死亡;即便是在有工可做的時候,他們幾乎是半死半活地度日。任何一個苦役犯也比他們幸福。」殘酷的社會現實深深地刺激聖西門,並促使他放棄榮華富貴開始研究社會主義理論。
  • 宋朝有一群猶太人,不遠千裡來到中國定居,現在名字也跟著中國姓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一句簡單的歌詞,道出了中國民族之多,但是你知道嗎?在這五十六個民族之外,還有一些特別的民族,只是因為他們在這華夏大地上居住的時間太長,而被漢族人民同化。這樣的民族在華夏大地上有很多,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來自於西方的猶太人。
  • 中國人稱外國人叫老外,那麼外國人管中國人叫什麼?看完漲知識!
    中國人稱外國人叫老外,那麼外國人管中國人叫什麼?看完漲知識!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中國人講他們的故事的時候,他們來自哪個國家,是男是女總是很少,天朝人民都稱他們為「老外」。中國人稱外國人叫「老外」,那麼外國人叫中國人什麼?
  • 來中國旅遊的印度人很多,他們最喜歡來體驗什麼?有點費解
    其實我們最喜歡的還是在自己的國家,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是用一輩子也了解不完的。很多外國人因為仰慕中國,就會來中國旅遊,看看這個國家現在的發展,是不是如傳說中的那麼好。在外國人的大軍中,就有印度人的存在,印度人是一個特別奇葩的存在。奇葩不僅體現於他們的行為中,還體現在他們的思想上。
  • 2018枚「夢想」氣球同時升空 鄭州方特舉行「放飛中國夢」活動獻禮...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 馬義恆)國慶假期首日,鄭州方特旅遊度假區舉辦了"唱響新時代,放飛中國夢  現場,三百餘名方特員工代表手持小國旗和2018枚紅色氣球,"繪"出了"中國夢"三個大字。他們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國旗,一邊齊唱《歌唱祖國》。
  •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
    也有學者用「像化」的概念描述視頻中呈現的中國形象,認為「像化」國家形象是一種以視覺信息為主導的形象塑造方式,它以「圖像」來展現具體有形的國家形象。[ 劉丹凌. 客體、主體與情境:「像化」國家形象的認知圖譜[J]. 南京社會科學, 2017(2):113-118.]因為「圖像的喚起能力優於語言,但它用於表現則很成問題。
  • 李輝:借外國人「眼睛」看百年之前中國
    劉遠忠 攝   人民網深圳2月5日電(劉遠忠、胡葦杭)2月4日下午,「百年遠去,看外國人筆下的中國」 ——「尋找中國」叢書讀者分享會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行。叢書主編李輝與讀者一道,探尋外國人筆下百年前的中國。   雖是寒冬時節,深圳讀者的熱情卻絲毫不減,中心書城北區的大臺階上座無虛席。
  • 外國人在中國找到財富密碼,害得我差點得了伏拉夫PTSD
    伏拉夫火了之後還冒出了大量模仿伏拉夫的人,他們都是一個同樣的套路。外國人,操著一口帶濃厚口音的中文,誇張的演技,說著中國的好,然後獲得百萬點讚,被網友戲稱為外國人的財富密碼。 因為財富密碼這個詞的發明和各種濫用,甚至連老牌外國UP主郭傑瑞也遭了殃。現在只要是個在中國從事媒體相關行業的外國人,都會被冠以恰爛錢,財富密碼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