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家家戶戶門口都插艾葉?不知道的快來看看吧

2020-12-05 小櫻桃的生活

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插艾葉,這種野草是農村十分常見的植物,因為五月份的艾草是長得最旺盛的時期,效果也是最好的。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那你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插艾草嗎?艾葉草都有哪些用途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端午插艾習俗。 端午節時值初夏,天氣開始炎熱,又多雨潮溼,細菌繁殖快,容易患多種疾病。我國端午節有家家戶戶掛艾葉的習俗。因為艾葉具有芳香氣味,可驅逐蚊蠅,清潔空氣,消除病毒,保持居室衛生,起到闢邪、防病、保安康的作用。

2、去腳氣、除溼。 將一把艾草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之後繼續熬煮10分鐘左右即可取出,等水溫適合的時候就可以泡腳了。煮時加點花椒,可以有效去除腳氣、溼氣,效果很明顯

3、食療作用。 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僅能平喘鎮咳、祛痰,還能止血及抗凝血等作用

好了,今天分享的是艾草葉的作用,如果你有不同的見解或更好的妙招,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葉呢?
    民間有一句老話是: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草呢?在中國傳統裡,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我們現在把端午節當成一個節日過,但是在古代端午可不是個好日子,古人認為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都是集中在五月初五這一氣候轉換較為顯著的時間出籠的,所以古代甚至有躲端午的說法!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有諸多禁忌。所以最早門口插艾,根本的原因是為了闢邪!
  • 為啥農村過端午,要在門口插上艾葉,這些習俗你們村還保留嗎?
    在端午節那段時間,大家除了能夠看到划龍舟,還有吃上各種口味的粽子之外,還能夠看到農村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插上艾葉,然後晚上還必須拿艾葉水洗澡。於是許多想要嘗試一下的人就產生疑問,為啥農村過端午,要在門口插上艾葉,這些習俗你們村還保留嗎?
  • 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
    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時間:2018-05-14 23:1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很受歡迎的一個傳統節日,會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掛艾葉菖蒲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習俗。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嗎?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
  • 端午節家中插艾葉
    端午節與插艾葉五月初五天剛亮,人們起早到郊外割艾、回來後,在門框上、牆角下,房上隔不遠插一棵,一直插滿。插艾也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大嫂說:「黃巢要來了,我們出城逃命。」黃巢聽後,便對大嫂說:「你放心吧!黃巢是不殺好人的,他也是窮人,才造反的,不要聽縣官的鬼話,」那婦人不信說「聽說黃巢二條眉毛連在一起,長了三個鼻窟隆,是個青面獠牙的妖怪。」黃巢哈哈大笑,說:「你看我長几個鼻窟隆?」大嫂苦笑說:「大人你真會說笑話,你又不是黃巢。」黃巢上前一步說:「我就是黃巢。」
  • 端午節到了,很多人家門口都會掛艾草,老農說掛艾草也有講究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這個節日有很多的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沐蘭湯、佩香囊、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蒿等等。這幾天,小編家附近的菜市場,就常有老農在賣紮好的,一束一束的艾蒿,方便大家買回家後,掛在門口。
  • 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口懸掛艾草和菖蒲?有何作用?原來是這樣的
    在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著獨特的民俗習慣,也許有些民俗現在看來好像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實際上它往往有著深刻的道理,這更是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待和珍惜。傳統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說到端午節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吃粽子,划龍舟,飲雄黃酒等等。
  • 端午節,江蘇沒有插艾葉草的習慣
    沒想到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公司原來為這事放了一天假 。趕緊買了老家的艾葉插在門頭。怎麼房東家沒有插。我拿多餘的給房東送去。「這是什麼啊!」房東表情有點莫名其妙。「這個,這個是艾葉」,我心想是不是我們太老土了。這裡都不幹了。
  • 端午節門前掛艾葉菖蒲,是什麼道理?中醫這樣說
    就說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葉、菖蒲的習俗吧,在我國已經流傳了將近兩千年。相傳西晉蘇州太守鄧攸為官清正,深受百姓愛戴。後來西晉出現八王叛亂,戰禍不斷,蘇州失守,百姓四散逃離。由於衙役早已解散,鄧攸只得自己肩挑幼子和失去雙親的侄子,開始了逃難的徵程。逃到泗水河邊時,遇到亂兵追趕。情急之下,鄧攸將兒子丟棄路邊,帶著侄子繼續往南逃。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掛艾草和菖蒲的寓意
    在端午節到來之前,各大商場和超市已經開始做起了端午節的促銷活動,市面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粽子,大家是喜歡甜粽子還是肉粽子呢?除了端午食粽和扒龍舟這兩個禮俗之外,端午掛艾草和菖蒲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 插艾葉、包粽子、吃鹽蛋 荊州人是這樣過端午的!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蔡國然 沈秋)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菜市場裡格外熱鬧,粽子、艾葉、皮蛋、鹽蛋大受歡迎,端午節的氣氛溫馨而美好。一大早,沙市區蛇入山菜市場裡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市場的每個通道都有粽子出售,粽子品類繁多,蛋黃粽、肉粽、紅豆粽、紅棗粽、黑米粽、清水粽應有盡有,市場裡飄滿粽香,買粽子的市民絡繹不絕。>-->粽子賣得快,店主也十分高興。
  • 端午插艾,那為什麼要選擇艾草呢?
    只不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的氣息越來越濃鬱,端午插艾的習俗和古時相比,就顯得不那麼受人重視了,尤其是在一、二線的大城市中,快速的生活節奏、繁重的工作和學習壓力使得人們似乎淡化了這些傳統節日的觀念,大多數人也是在節日裡走走過場,偏於形式罷了。
  • 傳統節日回憶:端午節掛艾葉,愛你一輩子
    而端午掛艾葉,很少有人知道這是為什麼?小時候,最是想念的是過端午節。因為五月,比過年氣候要暖和,特別是活動豐富多彩,包粽子、掛艾條和菖蒲劍,賽龍舟,灑雄黃酒,促蛤蟆,帶香包,大體上都與健康有關係的活動,搞得熱熱鬧鬧,非常的好玩。映像最深的是母親給我講述關於掛艾的故事。母親告訴我,端午節掛艾葉,就是紀念一位女神仙鮑姑。
  • 手腳冰冷溼氣重,艾葉泡腳來解決,好處雖多,切忌亂泡
    當然,不光要泡腳,很多人還不忘在水裡「加點料」。這裡說的加料自然不是涮火鍋一樣添加各種調味料,而是艾葉。關於艾葉,中國人肯定都不陌生。很小的時候,每逢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家家戶戶還會幹的一件事就是在門前插上艾草。可以說,艾草的祛病闢邪功效從古代就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 甘肅天水三岔鎮新岔村端午節見聞,家家門窗前插艾蒿掛柳枝
    甘肅天水:三岔鎮新岔村的端午節,家家門窗前插艾蒿掛柳枝體現了文化傳承2018年6月18日,適逢農曆五月初五端午佳節,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鎮新岔村的農戶清晨起床後,到田野裡水溝旁割來了艾蒿折來了柳枝,家家戶戶門窗前都插了艾蒿掛滿了柳枝,用此傳統的方式過了一個非常有文化,也體現了民俗特色的端午佳節,真正意義上體現了文化傳承。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習俗,那就是端午節門前插艾草。在民間還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農諺,每年到了端午節,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都會把艾草和菖蒲捆綁在一起,然後懸掛在大門兩邊。那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個習俗。①端午節為什麼有掛艾草的習俗?
  • 日常見到的艾葉,有著你不知道的這些作用和功效,看看吧,漲知識
    艾葉是我們平常最常見的一種中藥,在我們國家的東北、西南、華東等地區的田野間都有廣泛的分布。艾葉的用途十分的廣泛,不僅可以用於中醫針灸,也可以製作成香薰起到醒目提神抗疲勞的作用,還可以直接用來泡腳。在民間,每年的端午節人們會採集一些艾葉插在門上,用來避邪驅毒,而最近網上相關報導稱,艾葉也可以用溫開水衝泡當水飲用,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今天,我就來介紹下艾葉的相關功效和作用,希望大家對艾葉有一個完整的了解。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端午節就要來了,滿城都在吆喝,送艾草就是送愛心!端午節為什麼要送艾草呢?原來送艾草,掛艾草是有講究的。今天,科學研究已經發現,艾草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以會產生奇特芳香。這種香味可以驅趕蚊子、蒼蠅,蚊蟲最喜歡人蓄的汗臭味道,所以見了這種香味就怕,飛得遠遠的。不僅是蚊子,夏天,還有許多小蟲蟻都害怕這種味道。艾草是純自然的造化,它還可以淨化空氣。多年以來,人們對區劃的研究越來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