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與插艾葉
五月初五天剛亮,人們起早到郊外割艾、回來後,在門框上、牆角下,房上隔不遠插一棵,一直插滿。插艾也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據說黃巢起義後,攻城略地,殺貪官,斬汙吏,震動了唐王,他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散布流言說黃果巢殺人不眨眼。有些百姓不明真相,看到起義軍就跑。在逃跑路上有一婦女背著孩子,正好被黃巢看見,問她慌慌張張去哪裡?」大嫂說:「黃巢要來了,我們出城逃命。」
黃巢聽後,便對大嫂說:「你放心吧!黃巢是不殺好人的,他也是窮人,才造反的,不要聽縣官的鬼話,」那婦人不信說「聽說黃巢二條眉毛連在一起,長了三個鼻窟隆,是個青面獠牙的妖怪。」黃巢哈哈大笑,說:「你看我長几個鼻窟隆?」大嫂苦笑說:「大人你真會說笑話,你又不是黃巢。」黃巢上前一步說:「我就是黃巢。」
那大嫂睜大了眼睛,半信半疑端詳這個大漢,黃巢說:「我黃巢專和官家作對,對百姓只有愛,那會殺呀!」他見路旁長滿了艾蒿,靈機一動,便拔出了兩株對大嫂說,有艾不殺,你快回城,暗地傳說,讓窮人門上都掛上艾嵩,有這個記號,保管一個不殺。當天晚上窮人家門都掛上了艾嵩,第二天,時逢端午節,黃巢義軍進城,殺了貪官汙吏,開倉分糧,百姓高興。從此,每逢端午節插艾便流傳至今。
其實艾嵩醫學上以艾葉入藥,能驅蟲防病,還可防止夏季蛟蟲的襲擊。這恐怕是插艾習俗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吧。
編輯: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