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家中插艾葉

2020-12-05 京華視界

端午節與插艾葉

五月初五天剛亮,人們起早到郊外割艾、回來後,在門框上、牆角下,房上隔不遠插一棵,一直插滿。插艾也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據說黃巢起義後,攻城略地,殺貪官,斬汙吏,震動了唐王,他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散布流言說黃果巢殺人不眨眼。有些百姓不明真相,看到起義軍就跑。在逃跑路上有一婦女背著孩子,正好被黃巢看見,問她慌慌張張去哪裡?」大嫂說:「黃巢要來了,我們出城逃命。」

黃巢聽後,便對大嫂說:「你放心吧!黃巢是不殺好人的,他也是窮人,才造反的,不要聽縣官的鬼話,」那婦人不信說「聽說黃巢二條眉毛連在一起,長了三個鼻窟隆,是個青面獠牙的妖怪。」黃巢哈哈大笑,說:「你看我長几個鼻窟隆?」大嫂苦笑說:「大人你真會說笑話,你又不是黃巢。」黃巢上前一步說:「我就是黃巢。」

那大嫂睜大了眼睛,半信半疑端詳這個大漢,黃巢說:「我黃巢專和官家作對,對百姓只有愛,那會殺呀!」他見路旁長滿了艾蒿,靈機一動,便拔出了兩株對大嫂說,有艾不殺,你快回城,暗地傳說,讓窮人門上都掛上艾嵩,有這個記號,保管一個不殺。當天晚上窮人家門都掛上了艾嵩,第二天,時逢端午節,黃巢義軍進城,殺了貪官汙吏,開倉分糧,百姓高興。從此,每逢端午節插艾便流傳至今。

其實艾嵩醫學上以艾葉入藥,能驅蟲防病,還可防止夏季蛟蟲的襲擊。這恐怕是插艾習俗保留至今的主要原因吧。

編輯:文君

相關焦點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葉呢?
    民間有一句老話是: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草呢?在中國傳統裡,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我們現在把端午節當成一個節日過,但是在古代端午可不是個好日子,古人認為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都是集中在五月初五這一氣候轉換較為顯著的時間出籠的,所以古代甚至有躲端午的說法!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有諸多禁忌。所以最早門口插艾,根本的原因是為了闢邪!
  • 端午節門前掛艾葉菖蒲,是什麼道理?中醫這樣說
    就說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葉、菖蒲的習俗吧,在我國已經流傳了將近兩千年。相傳西晉蘇州太守鄧攸為官清正,深受百姓愛戴。後來西晉出現八王叛亂,戰禍不斷,蘇州失守,百姓四散逃離。由於衙役早已解散,鄧攸只得自己肩挑幼子和失去雙親的侄子,開始了逃難的徵程。逃到泗水河邊時,遇到亂兵追趕。情急之下,鄧攸將兒子丟棄路邊,帶著侄子繼續往南逃。
  • 河南魯山:端午節包槲墜、煮大蒜、做香囊、插艾葉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河南魯山,6月25日上午,魯山人用當地民俗的方式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的節日—2020中國(魯山)端午節」系列活動在魯山縣張官營鎮屈原文化傳承基地舉行,楊孫莊村村民用民間簡約的祭祀屈原儀式及包槲墜、煮大蒜、做香囊、插艾葉等民俗展示互動環節。
  • 端午節門上插艾葉包粽子薅草煮雞蛋
    端午節農曆五月單五,淄川當地風俗很隆重!家家門上插艾葉、棘針、柳條,戶戶門口粽飄香,天萌萌亮薅百草煮雞蛋,給孩童脖子上掛艾葉荷包的情景隨處可見。另外早晨起來家人和鄰居還要拿杏仁水或雄黃酒滴到孩童耳朵處,防止蚊蟲叮咬爬進耳朵眼。
  • 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
    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時間:2018-05-14 23:1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很受歡迎的一個傳統節日,會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掛艾葉菖蒲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習俗。
  • 為啥農村過端午,要在門口插上艾葉,這些習俗你們村還保留嗎?
    在端午節那段時間,大家除了能夠看到划龍舟,還有吃上各種口味的粽子之外,還能夠看到農村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插上艾葉,然後晚上還必須拿艾葉水洗澡。於是許多想要嘗試一下的人就產生疑問,為啥農村過端午,要在門口插上艾葉,這些習俗你們村還保留嗎?
  • 端午節為什麼家家戶戶門口都插艾葉?不知道的快來看看吧
    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插艾葉,這種野草是農村十分常見的植物,因為五月份的艾草是長得最旺盛的時期,效果也是最好的。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那你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插艾草嗎?艾葉草都有哪些用途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端午插艾習俗。
  • 端午時候插艾葉什麼意思 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
    端午節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插艾草是流傳了很久的傳統習俗,在民間流傳的範圍也很廣,將艾草掛在門前能消疾病、驅鬼邪、避晦氣,能帶來好運。那麼,本期的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五月初五插艾子」是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風俗。那麼,端午節門頭插艾的來歷如何呢?
  • 網絡中國節 端午【專題】
    根據傳統節日特點打造的端午節主題 茶會,現場組織參與者品茗茶,普及品茶及傳統禮儀茶文化相關知識。 4.玖伍六合相聲大會之端午節專場。由專業相聲團隊講述包含傳統節日和端午故事相關的笑料包袱,豐富整體活動內容及氣氛。
  • 插艾葉、包粽子、吃鹽蛋 荊州人是這樣過端午的!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蔡國然 沈秋)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菜市場裡格外熱鬧,粽子、艾葉、皮蛋、鹽蛋大受歡迎,端午節的氣氛溫馨而美好。端午佳節,民間還有門頭插艾葉的習俗,以「闢惡除邪」。在市場的自產自銷區,農戶把艾草提前捆成一束束出售,不到十點鐘就已經搶購一空。包粽子、賽龍舟、佩香囊……端午節的習俗很多,市場的火爆也從側面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 傳統節日回憶:端午節掛艾葉,愛你一輩子
    門前掛艾葉與菖蒲端午節吃粽子,人們認為是懷念偉大的愛國者屈原而端午掛艾葉,很少有人知道這是為什麼?小時候,最是想念的是過端午節。因為五月,比過年氣候要暖和,特別是活動豐富多彩,包粽子、掛艾條和菖蒲劍,賽龍舟,灑雄黃酒,促蛤蟆,帶香包,大體上都與健康有關係的活動,搞得熱熱鬧鬧,非常的好玩。映像最深的是母親給我講述關於掛艾的故事。母親告訴我,端午節掛艾葉,就是紀念一位女神仙鮑姑。
  • 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
    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時間:2020-06-25 08: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節精選祝福圖片大全 小企鵝版端午節微信表情包合集 端午到,粽飄香,飄出生活甜似糖;賽龍舟,鑼鼓響,賽出事業創輝煌;插艾葉,佩香囊,家庭安寧人健康
  • 盤點端午節習俗與美食 學習相關英語詞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盤點端午節習俗與美食 學習相關英語詞彙 2014-05-29 13:52 來源:美加 作者:
  • 端午節艾草的用途是什麼 這是有一定寓意的
    在端午節的習俗中掛艾草菖蒲到現在大家還能見到,以前小的時候每逢端午前一天必去田地裡割艾草掛在大門口,那麼,它的用途大家要了解清楚。   掛艾草菖蒲的用途:   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插艾草和蒲草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 2020年端午節祝福圖片大全 端午節祝福語微信表情包合集
    2020年端午節祝福圖片大全 端午節祝福語微信表情包合集時間:2020-06-25 0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節祝福圖片大全 端午節祝福語微信表情包合集 端午佳節想念你,簡訊送到傳情誼.送你一束艾葉長,清香環繞病遠離;送你一串蜜棗粽,甜甜蜜蜜永伴你;送你一艘快龍舟
  • 端午節也是「古代衛生節」 你家懸掛艾草和菖蒲了嗎?
    在南京的很多老人都知道每到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掛艾草和菖蒲,有句俗語「清明插柳枝,端午插艾蒲」,在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懸掛艾草和菖蒲。   這幾天荔枝新聞網友在街頭看到已經有艾草和菖蒲賣了。據攤主介紹,艾草以前可是到處都有的,菖蒲只有水邊才有,現在已經很少了。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端午節傳統民俗有吃粽子、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風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2020端午節放假時間安排表 端午節習俗和美食
    2020端午節放假時間安排表 端午節習俗和美食 2020-06-15 16:09:22 來源:中國政府網  |  作者:綜合 | 字號:A+ | A-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0年
  • 端午節用英語怎麼說?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The Duanwu Festival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 端午+父親節,帶家人去安徽人少景美之地過節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日,為傳統節日中的重要節日,與中秋、春節並稱為三大節。又稱蒲節、天中節、端陽節。 2015年端午放假時間為:6月20日~22日共三天,這一天端午節恰鄰父親節,那就趁著小長假和默默愛著你的父親、家人們一起,找一處人少景美的地方,安靜地看山看水,感受民風民情,驚嘆大自然的神奇,邊吃粽子邊享受濃濃的家庭溫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