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葉呢?

2020-12-05 唯愛傷寒

民間有一句老話是: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草呢?

在中國傳統裡,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我們現在把端午節當成一個節日過,但是在古代端午可不是個好日子,古人認為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都是集中在五月初五這一氣候轉換較為顯著的時間出籠的,所以古代甚至有躲端午的說法!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有諸多禁忌。所以最早門口插艾,根本的原因是為了闢邪!

為什麼選擇艾草來闢邪?是因為中醫認為艾草是人間至陽之物。根據陰陽相生相剋的理論,艾是能對抗瘟鬼和五毒的。據本草綱目記載「鬼擊中惡」,「狐惑」等怪病,艾草都可以治療。因此每至端午之際,老百姓常把門口插艾葉用來來闢邪祛毒。

除了闢邪之外,幹艾草點燃後其煙霧可以驅蚊還能夠驅趕蚊蟲,五月天氣漸熱, 各種毒蟲紛紛出動,艾草懸於堂中可以防蚊蟲。

除此之外,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燻蒸以達消毒止癢,治療爛瘡等皮膚病,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也有助於恢復身體。

中醫倪海廈還曾講過一個艾草的妙用。古代行軍打仗,離開水是萬萬不可以的,那麼如果在一個沒有河流的地方怎麼快速的找到水呢?就是利用艾的一個特性,艾點燃後煙就往上升,藥力卻向下。部隊要找水就如同給人做艾灸一樣,先讓軍人找一大堆艾草,堆成小山一樣攤在土裡燒,艾會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後煙就往上升。只要看到附近地上有煙冒出來的地方,不用挖多深,就能找到水。

大家好,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我是閆老中醫,關於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葉,以及艾葉的各種妙用咱們就說到這裡。對傳統中醫中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我會堅持分享傳統中醫中藥的知識。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語:農村俗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三農常識絮語」,絮語是一個專注於三農知識與三農政策的達人,一直關心著關於農村的那些事,天天為大家呈現與農村農民生活有關的話題!本文由百家號「三農常識絮語」原創,維權必究!
  • 端午節為什麼家家戶戶門口都插艾葉?不知道的快來看看吧
    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插艾葉,這種野草是農村十分常見的植物,因為五月份的艾草是長得最旺盛的時期,效果也是最好的。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那你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插艾草嗎?艾葉草都有哪些用途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端午插艾習俗。
  • 端午節家中插艾葉
    端午節與插艾葉五月初五天剛亮,人們起早到郊外割艾、回來後,在門框上、牆角下,房上隔不遠插一棵,一直插滿。插艾也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大嫂說:「黃巢要來了,我們出城逃命。」黃巢聽後,便對大嫂說:「你放心吧!黃巢是不殺好人的,他也是窮人,才造反的,不要聽縣官的鬼話,」那婦人不信說「聽說黃巢二條眉毛連在一起,長了三個鼻窟隆,是個青面獠牙的妖怪。」黃巢哈哈大笑,說:「你看我長几個鼻窟隆?」大嫂苦笑說:「大人你真會說笑話,你又不是黃巢。」黃巢上前一步說:「我就是黃巢。」
  • 端午節艾草的用途是什麼 這是有一定寓意的
    在端午節的習俗中掛艾草菖蒲到現在大家還能見到,以前小的時候每逢端午前一天必去田地裡割艾草掛在大門口,那麼,它的用途大家要了解清楚。   掛艾草菖蒲的用途:   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插艾草和蒲草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 端午插艾,那為什麼要選擇艾草呢?
    只不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的氣息越來越濃鬱,端午插艾的習俗和古時相比,就顯得不那麼受人重視了,尤其是在一、二線的大城市中,快速的生活節奏、繁重的工作和學習壓力使得人們似乎淡化了這些傳統節日的觀念,大多數人也是在節日裡走走過場,偏於形式罷了。
  • 為啥農村過端午,要在門口插上艾葉,這些習俗你們村還保留嗎?
    在端午節那段時間,大家除了能夠看到划龍舟,還有吃上各種口味的粽子之外,還能夠看到農村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插上艾葉,然後晚上還必須拿艾葉水洗澡。於是許多想要嘗試一下的人就產生疑問,為啥農村過端午,要在門口插上艾葉,這些習俗你們村還保留嗎?
  • 端午節門上插艾葉包粽子薅草煮雞蛋
    端午節農曆五月單五,淄川當地風俗很隆重!家家門上插艾葉、棘針、柳條,戶戶門口粽飄香,天萌萌亮薅百草煮雞蛋,給孩童脖子上掛艾葉荷包的情景隨處可見。另外早晨起來家人和鄰居還要拿杏仁水或雄黃酒滴到孩童耳朵處,防止蚊蟲叮咬爬進耳朵眼。
  • 端午時候插艾葉什麼意思 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
    端午節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插艾草是流傳了很久的傳統習俗,在民間流傳的範圍也很廣,將艾草掛在門前能消疾病、驅鬼邪、避晦氣,能帶來好運。那麼,本期的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五月初五插艾子」是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風俗。那麼,端午節門頭插艾的來歷如何呢?
  • 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端午節掛的艾草什麼時候取下呢?文/農夫也瘋狂這周五,就將要迎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在民間一直有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這也是不少地區依然保留的傳統習俗。這句農諺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清明節當天,會在大門的兩邊插上柳枝,而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又會在門窗處插上一把艾草。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
  • 「清明插柳,端午掛艾」,但端午艾草有「兩不掛」,啥講究?
    不過俗話說「好飯不怕晚」,從明天端午節當天起,為期3天的端午小長假就要開始了。端午節和春節、清明、中秋一樣,都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到端午佳節,人們都會進行很多紀念活動,像是吃粽子、划龍舟等等。 除了這些,過端午節還有一種獨特的方式,那就是懸掛艾草,俗語「清明插柳,端午掛艾」,即為此意。
  • 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看古人怎麼過端午?
    又到一年端午時,對於大多數小夥伴來說,端午節在我們的印象中意味著吃粽子、賽龍舟,懷念屈原。但古人在這天會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端午節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節」,今天就跟希望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能祛溼,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它的好處,於是在潮溼多雨的端午節,古人就用祛溼的艾葉和菖蒲,加上殺菌的大蒜一起來祛除寒溼防止生病,所以艾葉、菖蒲、大蒜也被叫做「端午三友」。通過把它們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可以用來除病菌、驅毒避邪、佑護健康。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掛艾草和菖蒲的寓意
    端午節即將到來,大家準備好放假了嗎?在端午節到來之前,各大商場和超市已經開始做起了端午節的促銷活動,市面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粽子,大家是喜歡甜粽子還是肉粽子呢?除了端午食粽和扒龍舟這兩個禮俗之外,端午掛艾草和菖蒲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嗎?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 端午節也是「古代衛生節」 你家懸掛艾草和菖蒲了嗎?
    在南京的很多老人都知道每到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掛艾草和菖蒲,有句俗語「清明插柳枝,端午插艾蒲」,在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懸掛艾草和菖蒲。   這幾天荔枝新聞網友在街頭看到已經有艾草和菖蒲賣了。據攤主介紹,艾草以前可是到處都有的,菖蒲只有水邊才有,現在已經很少了。
  • 河南魯山:端午節包槲墜、煮大蒜、做香囊、插艾葉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河南魯山,6月25日上午,魯山人用當地民俗的方式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的節日—2020中國(魯山)端午節」系列活動在魯山縣張官營鎮屈原文化傳承基地舉行,楊孫莊村村民用民間簡約的祭祀屈原儀式及包槲墜、煮大蒜、做香囊、插艾葉等民俗展示互動環節。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端午節傳統民俗有吃粽子、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風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學點科學】端午到,蜀葵花開一丈紅
    插艾草、吃粽子、戴香包……這些風俗都少不了植物精靈。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些秦嶺地區和端午有關的花花草草。「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只緣多。」這首詩正是說端午花——蜀葵,它花開豔麗頗有幾分牡丹之姿,但又生命力旺盛,隨處可見,是名副其實的「草根花」。蜀葵花色豔麗,極易生長,在陝西農村的房前屋後,馬路邊隨處可見。
  • 汨羅品茶、道縣看龍舟 去過不一樣的端午節
    走起,去過不一樣的端午節   汨羅品茶、道縣看龍舟,總有一款適合你   瀟湘晨報記者 毛傳 實習生 陳賢秋 項懷萱 長沙報導   5月23日,驢媽媽旅遊網發布《2017端午出遊趨勢報告》,顯示今年端午周邊遊人次有望超過五一和清明假期
  • 端午節門前掛艾葉菖蒲,是什麼道理?中醫這樣說
    就說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葉、菖蒲的習俗吧,在我國已經流傳了將近兩千年。相傳西晉蘇州太守鄧攸為官清正,深受百姓愛戴。後來西晉出現八王叛亂,戰禍不斷,蘇州失守,百姓四散逃離。由於衙役早已解散,鄧攸只得自己肩挑幼子和失去雙親的侄子,開始了逃難的徵程。逃到泗水河邊時,遇到亂兵追趕。情急之下,鄧攸將兒子丟棄路邊,帶著侄子繼續往南逃。
  • 端午,祝家家幸福安康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2001、2020和2058年中的一次又見證歷史了每年,從這一天起天氣燥熱,蟲蛇繁殖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懸艾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是一種藥用植物,它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以驅趕蚊蟲、提神醒腦。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會把家裡打掃乾淨之後,將艾葉插在門楣上。艾葉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體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