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一句老話是: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草呢?
在中國傳統裡,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我們現在把端午節當成一個節日過,但是在古代端午可不是個好日子,古人認為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都是集中在五月初五這一氣候轉換較為顯著的時間出籠的,所以古代甚至有躲端午的說法!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有諸多禁忌。所以最早門口插艾,根本的原因是為了闢邪!
為什麼選擇艾草來闢邪?是因為中醫認為艾草是人間至陽之物。根據陰陽相生相剋的理論,艾是能對抗瘟鬼和五毒的。據本草綱目記載「鬼擊中惡」,「狐惑」等怪病,艾草都可以治療。因此每至端午之際,老百姓常把門口插艾葉用來來闢邪祛毒。
除了闢邪之外,幹艾草點燃後其煙霧可以驅蚊還能夠驅趕蚊蟲,五月天氣漸熱, 各種毒蟲紛紛出動,艾草懸於堂中可以防蚊蟲。
除此之外,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燻蒸以達消毒止癢,治療爛瘡等皮膚病,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也有助於恢復身體。
中醫倪海廈還曾講過一個艾草的妙用。古代行軍打仗,離開水是萬萬不可以的,那麼如果在一個沒有河流的地方怎麼快速的找到水呢?就是利用艾的一個特性,艾點燃後煙就往上升,藥力卻向下。部隊要找水就如同給人做艾灸一樣,先讓軍人找一大堆艾草,堆成小山一樣攤在土裡燒,艾會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後煙就往上升。只要看到附近地上有煙冒出來的地方,不用挖多深,就能找到水。
大家好,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我是閆老中醫,關於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葉,以及艾葉的各種妙用咱們就說到這裡。對傳統中醫中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我會堅持分享傳統中醫中藥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