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鐵磁性氧化鐵可遠程傳輸數據,比傳統技術快幾千倍

2021-01-21 柳林清風

科技日報記者 顧鋼


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已成功觀察到,絕緣反鐵磁體——反鐵磁性氧化鐵具有遠程傳輸數據的性能。反鐵磁體是一組磁性材料,擁有比傳統鐵磁部件更快的計算速度。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


反鐵磁性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於現有材料和半導體技術的常規裝置在運行時會過熱,導致速度達到極限,從而限制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反鐵磁性氧化鐵可解決這一問題。反鐵磁性氧化鐵是鐵鏽的主要成分,作為一種可以傳輸磁波的電絕緣材料,不會有電流通過產生過多熱量的不利影響。德國美因茨大學與荷蘭烏得勒支大學、挪威量子自旋電子中心的物理學家合作,通過實驗證明,用反鐵磁性氧化鐵生產的計算機部件,具有較少的能量損失和減少廢熱產生,對信息傳輸大有用途,而且非常廉價。


科學家發現,當電流通過一種帶有鉑絲的反鐵磁性絕緣體時,電流能量會從鉑轉移到氧化鐵中,從而形成所謂的磁子。藉助磁子可實現計算部件長距離傳輸信息。



由於產生的熱量較少,部件可以做得更小,同時增加了信息密度。作為磁性材料的最大群體,反鐵磁體具有一些優於鐵基或鎳基等常用金屬磁性部件的顯著特點,例如對外部磁場穩定且不敏感,這是未來數據存儲系統的關鍵要求。此外,反鐵磁體部件的工作速度比傳統技術快幾千倍,處理速度可達每秒1兆以上,比傳統技術效率提高很多。


美因茨大學物理學博士勒博隆稱,「結果表明反鐵磁體可用於替代目前使用的常規部件」,並認為距離基於反鐵磁體的快速處理器出現已經不遙遠了。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S. Y. Bodnar et al., Writing and reading antiferromagnetic Mn2Au by Néel spin-orbit torques and large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9, 24 January 2018, DOI:10.1038/s41467-017-02780-x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相關焦點

  • 反鐵磁性氧化鐵可遠程傳輸數據處理速度比傳統技術快幾千倍
    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已成功觀察到,絕緣反鐵磁體——反鐵磁性氧化鐵具有遠程傳輸數據的性能。反鐵磁體是一組磁性材料,擁有比傳統鐵磁部件更快的計算速度。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基於現有材料和半導體技術的常規裝置在運行時會過熱,導致速度達到極限,從而限制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反鐵磁性氧化鐵可解決這一問題。
  • 反鐵磁性氧化鐵可遠程傳輸數據
    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已成功觀察到,絕緣反鐵磁體——反鐵磁性氧化鐵具有遠程傳輸數據的性能。反鐵磁體是一組磁性材料,擁有比傳統鐵磁部件更快的計算速度。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    基於現有材料和半導體技術的常規裝置在運行時會過熱,導致速度達到極限,從而限制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反鐵磁性氧化鐵可解決這一問題。反鐵磁性氧化鐵是鐵鏽的主要成分,作為一種可以傳輸磁波的電絕緣材料,不會有電流通過產生過多熱量的不利影響。
  • 傳輸數據快幾千倍
    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已成功觀察到,絕緣反鐵磁體——反鐵磁性氧化鐵具有遠程傳輸數據的性能。反鐵磁體是一組磁性材料,擁有比傳統鐵磁部件更快的計算速度。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其實,反鐵磁性氧化鐵是鐵鏽的主要成分,作為一種可以傳輸磁波的電絕緣材料,不會有電流通過產生過多熱量的不利影響。
  • 電燈泡也可以傳輸數據?比Wi-Fi快100倍的新技術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28日報導,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一家公司近日測試了一種利用可見光來傳輸數據的新型技術Li-Fi。該技術的傳輸速度比以無線電為媒介的Wi-Fi要快100倍,其網絡傳輸速度可達1G/秒。要實現Li-Fi傳輸數據僅需藉助於一個穩定光源,如傳統的發光二極體、網絡連接和光檢器等。
  • 新器件|歐洲高校聯合探索反鐵磁性氧化鐵中的長距離信息傳輸性能,可以減少器件產生多餘熱量
    德國美因茨大學(JGU)的物理學家與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理論家和挪威挪威科技大學(NTNU)的量子自旋電子學中心(QuSpin)合作,展示了反鐵磁性氧化鐵這是生鏽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廉價且有前景的材料,可以以更高的速度以低過量的熱量傳輸信息。科學家們成功地觀察了被稱為反鐵磁體的磁性材料組中的第一次信息長距離傳輸。這些材料可以比現有器件更快地實現計算速度。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科學雜誌上。
  • BLE遠程功能可實現20英裡的信號傳輸
    然而傳統藍牙具有傳輸限制,因為beacon之間的距離是以米為單位,而不是千米。有源RFID也有傳輸限制。公司提供RFID等基於物聯網的技術,但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現成可用系統存在缺陷。因此,使用現成的技術並不能始終滿足客戶的需求。對於有挑戰性的困難,他們選擇自己開發。最近公司開發出的這種傳輸設備,利用BLE 5.0的特性遠程定位人或物。
  • 比5G最高快100倍!浙江青年學者提出實現 6G 的關鍵技術
    ,還能產生每秒 11 Gbit 的數據速率, 並能支持 4K 高清視頻的實時傳輸,且超過迄今為止 5G 通信每秒 10Gbit 的理論上限。以 1G 和 5G 的對比為例,數據傳輸速率提高了幾千倍,而通信中的無線電磁波頻率也在不斷提高。因此近年來,業界對於太赫茲晶片的探索越來越多。而太赫茲晶片的優點在於,可以把電子晶片的頻率,提高到太赫茲頻段。
  • 比谷歌光纖快 1000 倍:諾基亞新技術每秒傳輸 1TB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隨著技術的發展,數據傳輸速度也在不斷暴漲。近日,諾基亞貝爾實驗室、德國T-Labs和慕尼黑工業大學共同推出了新的數據傳輸技術,再次刷新了世界紀錄。▲新技術可以釋放光纖網絡的最大潛力想知道其速度到底多快,我們可以拿谷歌光纖來當參照物。
  • 下一代信息存儲材料——反鐵磁材料
    由於技術的不斷更新,基於矽的傳統電子技術正快速接近其極限,例如物理特性的極限。自旋電子學以及反鐵磁材料都是可替代方案,它們可以在相同空間內存儲兩倍多的信息。文︱蘇嵐目前,越來越多的信息需要存儲,但終端設備卻越來越小。
  • 詳解高功率光纖雷射器遠程焊接技術
    大量研究數據表明,高功率光纖雷射器有許多優勢,例如:  電光轉換率高  極佳的光束質量  使用壽命長,因此運行成本相對較低  通過光纖傳輸的雷射光束更具靈活性  對多數金屬薄板的吸收係數高  設計緊湊,便於移動  如圖4所示,一個配有高功率光纖雷射器的
  • 再快1千倍!反鐵磁性材料,在提高電子設備的速度方面很有潛力!
    其研究論文《反鐵磁性Pt/NiO異質結構中自旋-扭矩轉換的自旋Seebeck成像》發表在《物理評論X》期刊上。研究作者Greg Fuchs是應用和工程物理學副教授,其專業之一是自旋電子學--研究自旋(一種可以記錄信息的角動量):控制電子的磁性。Fuchs和研究團隊正在努力了解如何測量和操縱這種磁性。
  • 「技術盛宴」銳捷雲桌面EST協議之RUTP傳輸技術
    為了改善雲桌面在廣域網中體驗不佳的問題,我們需要優化雲桌面協議中的可靠傳輸協議特性,使其能儘可能地適應高延時、高丟包的廣域網遠程實時傳輸要求。傳統的可靠傳輸協議一般都使用TCP,TCP實現在內核層,如果要優化它,需要根據不同的作業系統去優化TCP內核模塊。優化TCP內核模塊,從技術上來說難度大且容易出問題,或者說出了問題可能直接導致整個系統崩潰,但理論上是可行的。
  • 首顆6G試驗衛星升空,6G數據傳輸速率有望比5G快100倍
    11月6日,「四川造」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6G頻段將從5G的毫米波頻段拓展至太赫茲頻段,數據傳輸速率有望比5G快100倍,時延達到亞毫秒級水平。
  • 讓摩爾定律在光纜中延續:新技術提升 10 倍數據傳輸速度
    讓摩爾定律在光纜中延續:新技術提升 10 倍數據傳輸速度 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光纜問世以來,新技術革新使得平均每過 4 年其傳輸速度就會提升 10 倍,但近幾年我們似乎遇到了瓶頸
  • 北京化工大學博士生《Science》:可重構的鐵磁性液滴
    收藏化學加小程序,想找哪個產品輸哪個北京時間7月19日,《Science》在線刊登了北京化工大學軟物質高精尖中心最新研究成果 「Reconfigurable ferromagnetic liquid droplet」 ,即可重構的鐵磁性液滴
  • 「反雷射」技術可能實現遠距離無線電力傳輸
    「反雷射」技術可能實現遠距離無線電力傳輸自從尼古拉·特斯拉在1891年用他的線圈成功試驗了無線電力傳輸以來現在,美國馬裡蘭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與康乃狄克州衛斯理安大學合作,開發出了一種改進的無線電力傳輸技術,可能有望在沒有狹隘聚焦和定向能量束的情況下實現遠距離電力傳輸,他們的研究成果拓寬了以往無線電力傳輸技術的適用性。
  • 6G 網絡傳輸有望匹配人腦計算速度,遠程操控機器人成為可能
    在最近的一篇 IEEE 論文中,通信技術研究組織 NYU WIRELESS 公司的研究員 Ted Rappaport 博士及其同事提出了一項有意思的應用場景。該團隊表示,5G 使用了 30 至 300 GHz 的毫米波波段,但即便如此,5G 網絡能夠提供的傳輸速度也無法突破 100Gbps。
  • 向日葵領航:技術支持福音,快速遠程運維
    為了提高效率,也為了保住我所剩不多的秀髮,我決定尋找一套遠程控制解決方案。最初我嘗試了一款國外的遠程控制軟體,但由於其伺服器處於國外,遠程體驗並不穩定,且爆出過這樣那樣的安全問題,讓我選擇更換了向日葵免費版,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用後,我為了在遠程控制時獲得更高的流暢度,購買了向日葵「領航」方案。在購買該方案後,在面對來自不同的客戶數量龐大且各式各樣的技術支持需求時,我顯得從容了許多。
  • :非共線反鐵磁性調控自旋極化
    近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南天翔助理教授,威斯康辛大學Chang-Beom Eom教授,聯合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牛津大學、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挪威科技大學、以及韓國浦項科技大學等研究團隊,報導了利用非共線反鐵磁性導致的對稱性破缺
  • 最新研究:開發基於反鐵磁體的自旋電子器件
    反鐵磁性(antiferromagnetism)是磁性材料的磁學性質的一種。在這種材料中,相鄰電子自旋呈相反方向排列,其磁化率因而接近於零。1932年由Louis Néel首次發現。例如,鉻、錳、輕鑭系元素等等,都具有反鐵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