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鐵磁性氧化鐵可遠程傳輸數據,比傳統技術快幾千倍
科技日報記者 顧鋼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已成功觀察到,絕緣反鐵磁體——反鐵磁性氧化鐵具有遠程傳輸數據的性能。反鐵磁體是一組磁性材料,擁有比傳統鐵磁部件更快的計算速度。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
-
反鐵磁性氧化鐵可遠程傳輸數據處理速度比傳統技術快幾千倍
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已成功觀察到,絕緣反鐵磁體——反鐵磁性氧化鐵具有遠程傳輸數據的性能。反鐵磁體是一組磁性材料,擁有比傳統鐵磁部件更快的計算速度。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基於現有材料和半導體技術的常規裝置在運行時會過熱,導致速度達到極限,從而限制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反鐵磁性氧化鐵可解決這一問題。
-
傳輸數據快幾千倍
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已成功觀察到,絕緣反鐵磁體——反鐵磁性氧化鐵具有遠程傳輸數據的性能。反鐵磁體是一組磁性材料,擁有比傳統鐵磁部件更快的計算速度。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其實,反鐵磁性氧化鐵是鐵鏽的主要成分,作為一種可以傳輸磁波的電絕緣材料,不會有電流通過產生過多熱量的不利影響。
-
新器件|歐洲高校聯合探索反鐵磁性氧化鐵中的長距離信息傳輸性能,可以減少器件產生多餘熱量
德國美因茨大學(JGU)的物理學家與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理論家和挪威挪威科技大學(NTNU)的量子自旋電子學中心(QuSpin)合作,展示了反鐵磁性氧化鐵這是生鏽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廉價且有前景的材料,可以以更高的速度以低過量的熱量傳輸信息。科學家們成功地觀察了被稱為反鐵磁體的磁性材料組中的第一次信息長距離傳輸。這些材料可以比現有器件更快地實現計算速度。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科學雜誌上。
-
:非共線反鐵磁性調控自旋極化
近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南天翔助理教授,威斯康辛大學Chang-Beom Eom教授,聯合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牛津大學、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挪威科技大學、以及韓國浦項科技大學等研究團隊,報導了利用非共線反鐵磁性導致的對稱性破缺
-
BLE遠程功能可實現20英裡的信號傳輸
然而傳統藍牙具有傳輸限制,因為beacon之間的距離是以米為單位,而不是千米。有源RFID也有傳輸限制。公司提供RFID等基於物聯網的技術,但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現成可用系統存在缺陷。因此,使用現成的技術並不能始終滿足客戶的需求。對於有挑戰性的困難,他們選擇自己開發。最近公司開發出的這種傳輸設備,利用BLE 5.0的特性遠程定位人或物。
-
下一代信息存儲材料——反鐵磁材料
自旋電子學以及反鐵磁材料都是可替代方案。它們不僅僅可用來存儲信息的電子,還有它們的旋轉都包含電磁信息。這樣,可以在相同空間內存儲兩倍多的信息。美因茨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可以在反鐵磁材料中存儲信息,並能評估其寫入操作的效率。反鐵磁性是材料的一種磁性,磁矩反平行交錯有序排列,但不表現宏觀強的淨磁矩,這種磁有序狀態稱為反鐵磁性。
-
實現RS-232/485的高速遠程傳輸
要延長RS-232的距離可以將其轉換為RS-485,RS-485可以在9600bps波特率時傳輸最遠1200米,波仕的增強型RS-232/RS-
-
6G 網絡傳輸有望匹配人腦計算速度,遠程操控機器人成為可能
有研究者表示,6G 網絡的最大賣點不只是給手機、電腦以及其他家庭設備提供更快的聯網服務,而是會帶來一系列更前沿的工業和科學應用,甚至是能夠遠程實現人類大腦級別的 AI 計算,並進行實時控制。該團隊表示,5G 使用了 30 至 300 GHz 的毫米波波段,但即便如此,5G 網絡能夠提供的傳輸速度也無法突破 100Gbps。在下一代通信技術上,使用太赫茲波將能夠提供新的帶寬,讓大量數據在一秒內傳輸完成。
-
兼具超導和鐵磁性的材料,因鐵磁性會破壞超導性,但卻真有!
科學家發現一種兼具超導和鐵磁性的材料,並做出了理論解釋。新理論模型還預測了迄今為止在這類材料中尚未觀察到的效應。在某種程度上,鐵磁性和超導性是兩個對立的趨勢,鐵磁性和超導性似乎不能在一個晶體中共存。由於鐵磁體典型磁化強度遠大於超導體的臨界磁場,均勻鐵磁性破壞了超導性。交換機制涉及鐵磁體的交換場與使超導成為可能與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它們實際上是兩個電子的束縛態,動量和自旋相反,叫做庫珀對。交換場傾向於使電子自旋平行排列,從而破壞庫珀對,從而破壞超導性,表明鐵磁性會破壞超導性,不能共存,這就是所謂的順磁效應。鐵磁性如何與超導共存?
-
「反雷射」技術可能實現遠距離無線電力傳輸
「反雷射」技術可能實現遠距離無線電力傳輸自從尼古拉·特斯拉在1891年用他的線圈成功試驗了無線電力傳輸以來,科學家們就一直在想辦法通過空氣傳輸電力。該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被稱為 "反雷射 "的概念。在雷射器中,一個光子會引發許多同色光子的級聯,以相干光束的形式射出。在反雷射器中,情況正好相反。反雷射不是增加光子的數量,而是相干地、完美地吸收許多精確調整的光子束,這有點像雷射在時間上倒退運行。
-
最新研究:開發基於反鐵磁體的自旋電子器件
反鐵磁性(antiferromagnetism)是磁性材料的磁學性質的一種。在這種材料中,相鄰電子自旋呈相反方向排列,其磁化率因而接近於零。1932年由Louis Néel首次發現。例如,鉻、錳、輕鑭系元素等等,都具有反鐵磁性。
-
研究進展:兼具超導和鐵磁性的材料
在某種程度上,鐵磁性和超導性是兩個對立的趨勢,鐵磁性和超導性似乎不能在一個晶體中共存。
-
北京化工大學博士生《Science》:可重構的鐵磁性液滴
收藏化學加小程序,想找哪個產品輸哪個北京時間7月19日,《Science》在線刊登了北京化工大學軟物質高精尖中心最新研究成果 「Reconfigurable ferromagnetic liquid droplet」 ,即可重構的鐵磁性液滴
-
江蘇:廢水汙染物自動監測設備參數傳輸 技術規範
3.4指示值 indicated value即最終測量值,在線儀通過線性方程對中間測量值轉換最終顯示在儀器上或傳輸給數據採集傳輸儀的汙染物濃度,通稱為測量值。4 在線儀參數傳輸要求4.1 監測參數在線儀在傳輸汙染物濃度監測參數時,應能同時傳輸數據的取水時間和吸光度值(或電壓值)。
-
基於C8051F02X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設計方案介紹【詳解】
本文介紹的一種基於C8051F02X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應用了計算機技術和GSM網絡通信技術,是一種新型無線通信系統。該系統依託GSM網絡,採用短消息進行數據通信,即在傳統的單片機數據採集系統中增加支持短消息、數據通信等業務的GPRS模塊,並為其分配一個獨立的SIM卡,結合單片機系統通過串行通信接口,實現了數據的遠程無線傳輸。
-
複合費米子中布洛赫鐵磁性的觀察
普林斯頓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使用複合費米子來測試物理學家費利克斯·布洛赫(Felix Bloch)在近一個世紀前提出的理論,這表明在非常低的密度下,順磁費米電子「海」應該自發轉變為完全磁化的狀態,現在稱為布洛赫鐵磁性。
-
俄羅斯一家企業發明電網傳輸網際網路數據的方法
據俄羅斯瓦爾特公司①(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區域技術創新企業孵化器入駐企業)消息,他們研製出利用電網向邊遠地區傳輸數據信號的綜合程序設備。 該設備通過現有的電網輸電線路傳輸信息數據,從而將輸電線路網絡發展成為網際網路。這種網絡相比其他網絡傳輸方式更具經濟性、可達性和免受局限性。瓦爾特公司用該設備在4個獨立的電網上測試了數據傳輸,傳輸速度達到500兆/秒。
-
宇稱-時間反對稱與非互易雷射傳輸
本文另闢蹊徑,提出了通過機械轉動實現單光學腔的宇稱-時間反對稱性的新方案,無需任何非線性耦合或苛刻的相位匹配條件,對於雷射功率也沒有任何限制。2018年,以色列理工學院Tal Carmon教授領導的實驗團隊首次實現了基於旋轉腔的非互易光學傳輸,該項工作入選美國光學學會評選的「2018年度世界光學領域30項重要進展」;景輝教授參與了該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