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產核反應堆誕生了,玲瓏一號成功問世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020-11-29 老鄭侃七年

二戰結束以來,各國都開始重視海軍的發展。而現在衡量一個國家的海軍力量,主要是看其航母實力。像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就擁有十幾艘航母,有系統的航母編隊。我國現階段只有兩艘航母,還未具備編隊的實力。原因在我國的航母動力不能得到解決,美國之所以全球航行,就是有了核動力,才不會擔心航母動力問題。

我國自從秦山核電站完工以來,在核動力民用方面一直和西方國家差距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超越了他們。但是在軍事方面的運用,卻十分落後。我國僅僅只有幾艘核潛艇,技術同西方國家相比,落後幾十年,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國科研人員的努力下,玲瓏一號的問世打破了這個尷尬的局面。玲瓏一號是全球首個通過IAEA通用反應堆安全性的反應堆。那麼它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

玲瓏一號非常先進,具有多種高效直流蒸汽發生器技術、模塊化技術、固有安全加非動能安全技術,以及屏蔽主泵技術和一體化反應堆等技術,基本具備了所有的反應堆技術,具有非常強勁的競爭力。此項技術不僅成熟,而且可以應用到各個方面。它的出現讓我國核反應堆如虎添翼,將我國的核能技術提升到全新的水平。玲瓏一號一經問世,就受到來自不同國家的關注,特別是美國和俄羅斯,都想參與到它的建設當中。

在南海島礁建設上,也能看到玲瓏一號的身影。玲瓏一號的成功,為我國核航母注射了一支強心針。如果將此項技術運用到軍事,不論是潛艇還是航母,都不在擔心動力問題,航程將大大提高。將來將來對我國建設航母編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我國攻克難關,小型核反應堆取得突破,核動力航母又見曙光!
    據報導,我國最近正式啟動了玲瓏一號小心核反應堆項目,在核能源領域再次取得突破。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網友紛紛拍手叫好,一些軍迷更是直呼看到了國產核動力航母的希望。玲瓏一號是專門研究小心核反應堆,製造小型核電站的項目,如果能成功,無疑會讓我國核技術再上一個臺階,我國核動力航母也許也能加快議程。目前,我國的大型核電站技術已經十分豐富,相關技術也已經處於世界頂端。但同樣的,我們還有許多技術難關沒有攻克,小型核反應堆就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雖然玲瓏一號項目取得了一定突破,且政府十分重視,但畢竟才開始正式啟動,還不能妄下定論。
  • 玲瓏一號國產小型核反應堆亮相!核動力航空母艦離我們還遠嗎?
    文/山峰 我國已經有了2艘常規動力航母,第三艘也即將下水,那麼我國何時才能有自己的核動力航母呢。核動力航母最大的問題是原子反應堆,簡單說就是核反應堆是一個能量巨大的鍋爐,用冷卻鍋爐傳遞熱量的一迴路加熱二迴路的水,使之變成蒸汽推動汽輪機旋轉,帶動螺旋槳推動艦船航行。
  • 國產小型化核反應堆呼之欲出,中國核動力航母也不遠了?
    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民用版小型化核反應堆一經亮相便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廣泛關注。 除了該型反應堆本身強大的性能之外,對我國未來核動力航空母艦的誕生時間也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那麼我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究竟還有多遠呢?
  • 我國小型核反應堆又有突破,核動力航母有希望了?
    文\唏兮 隨著國產航母的穩步發展,國產核動力航母也應該被提上日程,但是由於技術的匱乏,我國核動力航母一直存在功率輸出問題。而且我國的海事發展可以說是白手起家,並不像其他國家一樣有既定的基礎或者是有諸多的經驗。
  • 國產傾轉旋翼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或將問世,具備魚鷹沒有的功能
    與被取代的MH-53「低空鋪路」搜救直升機相比,CV-22B一次空中加油可持續飛行3889公裡,並具有前者無法比擬的高速巡航能力(509公裡/小時 VS 278公裡/小時),所以成為此次救援成功的關鍵。面對傾轉旋翼機的優秀性能和廣闊應用前景,我國也已經在該領域奮起直追。
  • 中國國產核反應堆首次併網成功
    由中國獨立研發的 「華龍一號」核反應堆日前首次併網成功。中核集團宣稱,這一成功「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的核反應堆首次併網成功。根據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CNNC)周五宣布,當天凌晨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中核集團在相關聲明中稱,這一成功「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 中國玲瓏一號核反應堆熱功率,超過美國航母,為何第三艘航母不用
    但是前面一種需要燃燒燃料使鍋爐燒開而產生蒸汽,後面一種則是利用核反應堆燒水來產生蒸汽。 目前我國擁有兩艘航母,不過都是常規動力型的,能用後面這一種技術應用於航母的只有美國才有。
  • 輝瑞疫苗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 智能溫溼度記錄儀也來湊熱鬧
    原標題:輝瑞疫苗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智能溫溼度記錄儀也來湊熱鬧   今早有一則消息突然登上熱搜:
  • 中國海洋大學高解析度地球系統模式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由中國海洋大學「築峰人才工程」第一層次教授、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張紹晴教授首席領導、學校多位專家學者主導參與的高解析度地球系統模式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高解析度(10公里海洋+25公裡大氣)通用地球系統模式(CESM)成功實現在國產眾核「神威•太湖之光」機器上的算法改造和優化,這也標誌著我國新型國產眾核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高解析度地球系統模式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12日,記者從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獲悉,近日,由該實驗室「卓越科學家」、中國海洋大學「築峰人才工程」第一層次教授、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張紹晴教授首席領導和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多位專家學者主導參與的高解析度地球系統模式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高解析度(10公里海洋+25公裡大氣)通用地球系統模式(CESM)成功實現在國產眾核「神威·太湖之光」機器上的算法改造和優化
  • 揭秘生命演化 我國多項古生物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 題:揭秘生命演化,我國多項古生物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董瑞豐  冰河時期歐洲人的皮膚和眼睛長什麼樣?4億多年前的麒麟魚如何揭示脊椎動物頜演化之路?15.6億年前華北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的發現,揭開了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的哪些秘密?
  • 高性能合成橡膠產業化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化新網訊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合成橡膠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1月6日,項目組完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丁基橡膠支化劑千噸級基礎工藝數據包編制,建成了國內首套星型支化丁基橡膠工業側線裝置,並完成水聯運試驗,具備開車條件。
  • 坐擁兩座核反應堆,難題不容忽視
    那麼作為亞洲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中國,在核反應堆領域有著怎樣的成就?據悉我國在第十二屆國際核電工業展覽會上,首次公布了「玲龍一號」小型核反應堆的消息,此後在第十六屆核工業展覽會上,首次亮相「玲龍一號」。意味著我國突破小型核反應堆的瓶頸,成功躋身坐擁兩座小型核反應堆技術,外界將其稱之為「雙龍出海」,同時也是中國航母的「福音」。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量子理論誕生一百多年來,催生了許多重大發明,核能、雷射、半導體等科技得以問世,進而發展出計算機、網際網路、手機等重大應用,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今天,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
  • 近期,鄭大在多個科研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固態電解質熔融鋰金屬電池領域研究取得進展。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自然殺傷性T細胞淋巴瘤遺傳機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明智教授、李文才教授研究團隊在自然殺傷性T細胞淋巴瘤(NKTCL)遺傳機制領域研究中取得突破進展,揭示了NKTCL的發生新機制。
  • 我國首匹克隆馬誕生
    近日,中國首匹克隆馬在河南誕生,標誌著我國攻克體細胞克隆馬技術難題
  • 中航集團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內航發的春天還會遠嗎
    中航集團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內航空運輸的春天還會遠嗎?不久前,中國製造的CJ 2000 大涵道比航發完成了點火測試。雖然點火試驗只是航空的起點,但C J2000點火試驗的成功無疑意味著中國航空工業已經處於快速發展的狀態。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後上百年過去了,物理學為何沒有突破性進展?
    首先,何為「突破性的進展」?所謂「突破性」本身就是一種主觀上的衡量方式,沒有一種客觀的評價方式。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後真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嗎?莫要用我們對物理學淺顯的認知輕易下結論,很多專業性的物理學知識我們並不是十分了解。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後上百年過去了,物理學為何沒有突破性進展?
    首先,何為「突破性的進展」?所謂「突破性」本身就是一種主觀上的衡量方式,沒有一種客觀的評價方式。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後真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嗎?其次,即使真的沒有突破性進展,又能說明什麼呢?大自然法則並沒有規定物理學經過長時間後必須取得突破性進展!
  • 通用汽車:電池化學技術即將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國外媒體報導,通用汽車公司表示,電池化學技術即將取得突破性進展,而這項進展不僅將顯著降低降低電動汽車的價格,使其在五年內與汽油動力車型的成本趨同,還能將每次充電的續航提升至450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