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又開始了一場全新的數字遊戲。
1月1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國產特斯拉Model Y正式上市,上市即「調價」。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目前國產特斯拉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為33.99萬元人民幣,Performance高性能版價格為36.99萬元。
這比預售價格下調了近3成,最高降幅達到16萬元,這就意味著預售價與正式售價之間差了一輛中配速騰的價格。這一消息迅速在網上引起討論,同時大量湧入的消費者讓特斯拉官網癱瘓,有網友直言「iPhone 12發布當天,蘋果官網也沒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這裡面想買車的有多少,看熱鬧的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只是坊間有傳言「10小時定出10萬單」。儘管官方出面闢謠,但毋庸置疑的是,特斯拉再一次嘗到了「數字遊戲」的甜頭。
消費者在特斯拉的這場「遊戲」中就像是一個籌碼,隨時可以收回,也隨時可以拋出,價格的不斷調整在短期內的確能夠快速拉動銷量,但賭上消費者利益的品牌還能再走多遠?我們不得而知。
現在是不是入手特斯拉的最佳時機?沒有人能夠猜得到,按照畢達哥拉斯曾經提及過的數學規律來看,特斯拉是不會放過2021年的。
1、隨意降價是「調戲」消費者行為
特斯拉的「調戲消費者」行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自從2019年國產特斯拉Model 3上市後,特斯拉似乎就得到了一個銷量「秘籍」——降價。每一次官方降價都成為了其提升銷量的一個節點,這就讓特斯拉屢試不爽。
2019年5月,國產特斯拉Model 3首次公布價格為32.8萬元;
2019年10月25日,特斯拉公布國產特斯拉Model價格調整為35.58萬元,同時額外增加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
2020年1月3日,國產特斯拉Model 3推出標準續航升級版,系列入門價格降至29.9萬元;
2020年5月1日,國產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售價調整為人民幣 29.18萬元,補貼後售價為27.155萬元;
2020年10月1日,國產特斯拉Model3繼續下調價格,起售價格為24.99萬元;
2021年1月1日,特斯拉升級現有Model 3現有車型,價格維持在24.99萬元。
頻繁的調價對於特斯拉來說一方面帶動了銷量,另一方面也是兌現未來5年內特斯拉需要完成對上海工廠140.8億元的投資,並從2023年底開始,特斯拉上海工廠每年須上繳22.3億元的稅收的承諾。
早期,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投放了Model S、Model X兩款車型,售價均在70萬以上,品牌高端化的形象在中國消費者的心中已經落地,其高舉高打的策略讓特斯拉快速切入告訴俺市場。國產Model 3和Model Y頻繁降價,特斯拉似乎希望憑藉這兩款車增強對終端市場的滲透,進一步擴大終端消費者群體。
據悉,國產特斯拉Model Y與Model 3共享生產平臺,兩部車共享零部件達到70%以上,這就很大程度地降低了開發成本,國產Model Y目前還有一定的降價空間。特斯拉的本意也許是希望通過降維打擊來降低電動車的購車成本,但忽略了「消費者才是推進汽車行業發展的根本」這件事。
在國產特斯拉Model 3多次宣布調整價格後,一位車主表示:「理解特斯拉的做法,你買個菜還早晨一個價格晚上一個價格呢。」
這是該車主給誰的安慰呢?今天買車,明天降價,消費者的利益在特斯拉看來究竟是什麼?在所有車企都在高舉「用戶大旗」的今天,特斯拉始終沒把用戶放在心上。
更神奇的是,似乎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特斯拉用戶對這個品牌的的寬容度遠超競品,甚至是溺愛的程度,在很多細節問題上都展現出了「無底線」的包容,然而理解能不能換來特斯拉的體貼,難言。
2、拿走真金白銀,就要守住滿腔熱血
「我非常熱愛中國,願意多到這裡來。」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工的時候馬斯克展現出對中國,準確地說是中國市場的熱愛,在向首批社會車主交付國產Model 3的時候,甚至當場「尬舞」,首批消費者們一同歡呼,只是不知道他們看到自己32.8萬元購入的新車半年時間就降價到了24.99萬元後還能不能笑得出來。
當時面對這位對技術有著狂熱追求的「技術狂人」,中國消費者拿出了真金白銀和滿腔熱血。特拉斯收下了真金白銀,辜負了滿腔熱血。
2019年,中國市場為特斯拉貢獻了13%的全球銷量和將近30億元的營收。2020年,特斯拉全年交付新車499,550輛,完成了年交付50萬輛目標的99.91%,其中中國市場表現搶眼,Model 3 1-11月累計銷量已突破11萬輛。
馬斯克深知中國市場對特斯拉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然而,隨意降價、無視消費拉起的橫幅、汽車發生故障,售後幾乎看不到人影、隨意簡配,一紙打發了所有消費者的訴求……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內,特斯拉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視消費者的利益,口口聲聲「熱愛中國」的馬斯克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學會熱愛中國消費者呢?
2020年春節期間疫情爆發,無論是中國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在第一時間捐錢捐物,支援各大疫區,在中國賺到盆滿缽滿的特斯拉只是宣布中國所有車主可以在疫情期間免費享受充電服務——這大概是特斯拉車主這幾年除了特斯拉車位外,受到的最大「特殊對待」了。迫於輿論壓力,特斯拉又宣布捐款500萬元。
但是這件事並沒有從此結束,2020年3月7日,全球都籠罩在疫情的霧霾下,馬斯克在推特上發表評論「新型冠狀病毒恐慌是愚蠢的。」這種不負責的言論確實讓人寒心。
在馬斯克的個人標籤中始終離不開極度工作狂、完美主義、偏執刻薄這些標籤,在矽谷統治階層大有成就的一員,馬斯克算得上是科技圈和汽車圈的「頂級流量」。但是他過於求成,這就為特斯拉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美國商業媒體Business Insider曾經報導稱,多位已經離職和仍然在職的特斯拉員表示,特斯拉汽車的技術無可厚非,但製造工藝卻不敢苟同,在產量和質量之間,特斯拉大多選擇拋棄後者。
一位已經離職的特斯拉員工透露,他的同事們不會標記出刮劃和凹陷等小問題,因為他們認為下一道工序的同事會發現他們,有的時候領導甚至會告訴他無須理會發現的問題。在全球汽車企業都追求機器人取代人工的現階段,特斯拉特斯拉機器人的可靠性還不如當年豐田與通用的合資公司。
這些誰來買單?消費者。
內飾簡陋、做工粗糙、車門接縫不均勻這些問題已經成為了特斯拉的「特色」。有車主抱怨特斯拉後備箱的車縫寬到彎腰就能看到裡面裝的東西。實際上,在此前就有特斯拉員工爆料稱,主管要求他們用電工膠帶修復車身外殼和塑料支架上出現的裂縫。
也有車主表示,特斯拉就像是一臺大型玩具,他表示沒必要在意質量和做工。這與他們對其他品牌產品的要求完全相悖,特斯拉三個字實在不應該成為汽車行業中的「免死金牌」,在全部車企都追求高質量產品、好質量服務的今天,消費者利益始終應該是車企所有戰略的出發點。
3、結語
在我們大談消費升級和理性消費的今天,特斯拉的一次降價就擊垮多少消費者的堅持,然而這種光環不會是持久的,就像是在粉絲主導的輿論場裡,人設,始終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果馬斯克和特斯拉堅持玩數字遊戲,面對正在崛起的對手們,特斯拉還能跑多久,我們要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文/e汽車 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