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各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排行 美國第一中國第二
根據碳監測行動(CARMA)網站提供的數據,對全球各國的CO2排放量進行了比較排行,詳見下表:以上數據表明,美國仍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國家,由於這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度很高,火力發電廠較多,因此光美國發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佔到了全球發電廠排放總量的25%。
-
GCP公開2020年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數據
GCP利用全球眾多研究人員的觀測結果及數值模擬等數據進行了全面分析,由此得出的2019年地球整體的二氧化碳收支如下:人為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1.5±0.9GtC yr-1,大氣中的積累量為5.4±0.2GtC yr-1,海洋的二氧化碳淨吸收量為2.6±0.6GtC yr-1,陸地的二氧化碳淨吸收量為3.1±1.2GtC yr-1※1。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發布時間: 2020-02-17 來源:電纜網 作者:本站編輯
-
報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報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12月4日發布報告說,研究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
研究發現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7%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李雯)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11日發布報告說,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該組織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期間人們乘汽車和飛機旅行減少,在疫情結束後預計排放量會回升。這份報告由「全球碳計劃」主導,多國研究人員合作完成。報告已於11日發表在德國《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雜誌上。
-
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中國煤炭資源網 發布日期:2018-11-25 10:15:13 新聞歸檔
-
2018回顧: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新高
科技日報 北京12月9日電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報導,儘管氣候科學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不斷呼籲,要求各國採取措施削減二氧化碳(CO2)排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自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和《環境研究快報》雜誌5日在線發表的《全球碳預算》報告(使用截至今年11月初的數據來預測全年的排放量)稱,預計2018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CO2將比2017年增加2.7%。去年,化石燃料燃燒將9.9億噸碳排放進了大氣層。
-
全球十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家
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英國風險評估公司Maplecroft公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數據顯示,全球碳排放大國排行榜!NO.1 中國根據英國風險評估公司Maplecroft公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過60億噸,位居世界各國之首。中國政府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面臨前所未有的國際壓力。
-
獨家翻譯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平
IEA發現,經過兩年的增長,世界經濟增長2.9%,但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保持在330億噸不變。 主要原因是發達經濟體發電的排放量下降,國際能源署表示,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電和太陽能)、從煤炭到天然氣的燃料轉換以及核能發電量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
報告: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
報告: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 在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中,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全球排二氧化碳放總量的估計值。
-
世界各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
全球大氣層和地表這一系統就如同一個巨大的"玻璃溫室",使地表始終維持著一定的溫度,產生了適於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環境。在這一系統中,大氣既能讓太陽輻射透過而達到地面,同時又能阻止地面輻射的散失,我們把大氣對地面的這種保護作用稱為大氣的溫室效應。
-
中國貿易二氧化碳排放及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影響
出口二氧化碳排放引起了中國主要的貿易二氧化碳排放;中美貿易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佔中國貿易二氧化碳排放的大部分中國從2002年至2006年逐年增加的貿易二氧化碳淨排放主要是由於出口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長引起的。
-
盤點全球六大二氧化碳排放國 中國總量遙遙領先但人均水平並不高
來源:謝正義 / 東方IC美聯社最近根據世界銀行、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等的數據,列出了六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它們的排放量佔到了總排放量的60%。其中排名第一的中國和排名第二的美國更是佔據了40%以上。從總量上來看,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美國的兩倍,但從人均水平看,中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美國的44%。
-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放緩但仍未下降
近日,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發布的報告顯示,21世紀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過3%;2010年以來增加趨勢有所放緩,增長率保持在年均0.9%;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低於2017年的1.5%、2018年的2.1%,增速趨緩。
-
新冠期間全球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降至14年前 航空排放減六成
5月19日,一項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的最新研究顯示,截至2020年4月初,全球二氧化碳日排放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17%。由於大量人口被要求待在家中、國際邊境關閉,消費率和運輸率都相應下降,來自地面運輸和航空業的排放量分別下降了36%和60%。研究指出,地面運輸佔了排放量減少的近一半。
-
冠狀病毒導致二戰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最大的一年或阻止...
據《每日郵報》4月3日報導,提供基準排放數據的科學家稱,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各經濟體幾乎陷入停滯,因此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年。
-
報告: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會上升2%
報告預測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將上升新華社倫敦11月13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國際團隊13日發布報告指出,在連續3年保持平穩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7年預計會上升2%。
-
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為何溫室效應不見緩解?
中國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國,每年排放7百萬公噸,佔全球排放量近20%,雖然倡導倡導節能減排、低碳經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經相對減少了,但溫室效應卻沒有明顯的改善,各種極端天氣還是頻繁出現,筆者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兩點北極冰川融化
-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該數字連續兩年打破歷史記錄
-
生態環境部: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遠低於發達國家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中新網10月31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今日指出,如果衡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或歷史累積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國要遠遠低於很多發達國家。在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有外媒指責中國,說中國是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