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論和長板理論,你覺得哪個最適合用在營銷學中呢

2020-12-06 發散思維司宇

有沒有聽說過木桶理論?我想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舉個例子,當一個木桶能夠最大量的裝多少水,取決於它的短板,這個就是木桶理論。那麼這個木桶理論是不適用於營銷學中呢?我的答案是,有一個理論比木桶理論要更適用於營銷學,那就是長板理論。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木板

專業的細分讓我們的企業無法補齊所有的短板,網際網路讓企業的信息流通的速度加快,都讓合作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低,這個時候與其非得花精力治癒自己的某些短板,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案例展示

廣東省的中山市有一個智能鎖製造公司,公司的老總姓楊,叫楊官貴。這家智能鎖公司是上海博覽會和印尼博覽會主要的供應商。公司2000年創立,專注做智能鎖。是中國十大品牌。它的核心競爭力是在智能鎖領域擁有核心技術。並且是五大權威部門起草的合作商家之一,他們專注於每一把鎖,把每一把鎖都打造成爆品。每一把鎖說都有六到九種的創新,而且每一把鎖都會申請最少三個專利。

看過以上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認為這家智能鎖公司非常牛叉。抗風險能力也是很強,但是這個楊總近兩年也遇到了危機,因為從三年前的智能鎖品牌,中國已經從200個品牌發展成4000個智能鎖品牌。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都充過話費送過手機對吧?那麼現在三大運營商是充話費送指紋鎖。買防盜門送指紋鎖等等這還不夠,還有網際網路的影響下,整個智能鎖的商業模式結構已經改變。楊總和及公司的主要股東的戰略布局,是想把公司打造成平臺。他們現在的業績,指B端的客戶,也就是說酒店,學校,政府和公寓等等這些機構。都在使用他家的智能鎖,單酒店就超過了30萬。但是只是每一個C端客戶不知道而已。所以他們就想走平臺模式,打通C端。最主要的是楊總擔心的不是同行,而是跨行打劫。也可以說楊總注重的是自己的短板,一心想彌補自己的短板作為未來的商業戰略規劃。

案例分析

我要和大家說的是,楊總也同樣犯了大多數老闆們的錯誤,一心想找到自己的短板進而彌補,但是,木桶理論只適用於管理學,不適合營銷學。大家想一下,如果在營銷模式中,不發揮自己的長板,老是想著去拿別人的長板和自己的短板相比較,這是不可取的,在營銷學當中,我們一定要運用長板理論,也就是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在本案例當中,楊總的長板也就是絕對優勢就是他的核心技術,公司2000年成立,專注智能鎖已經19年,那麼他所需要做的只需要再專注智能鎖19年,那麼他還是智能鎖行業的領先人物。我們可以這麼說一下,三大運營商無論是充話費送手機也好,無論是充話費送智能鎖也好,那麼三大運營商肯定不會去製造手機或生產智能鎖。所以。三大運營商根本就不是楊總所擔心的那樣,是他們的競爭對手,他們在跨行打劫智能鎖。他們所需要的只是智能鎖而已,自己根本就不會去生產。所以楊總如果想改變他的商業模式結構,那麼就只做一點繼續專注生產智能鎖。

還有他所說的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如果是門店行業受到網際網路的直接衝擊,這是一個正常的商業交易結構的變革,但是對於製造業而言,無論它怎麼變革。都要需要把產品生產出來才可以去賣,所以他所擔心的自己受網際網路的衝擊其實也是一個消極的想法。

未來的商業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殘酷,那麼我們每一個老闆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絕對優勢,把這個絕對優勢發展到極致。把自己的長板拉得更長。這樣才可以在這個殘酷的商業競爭當中生存下去。

相關焦點

  • 害人不淺的木桶理論:這五點為你講透木桶理論的弊端
    但這個方法是不是唯一方法呢?當然不是。比如,把木桶朝著最長板方向適度傾斜,然後加長最長板,同樣也能提高最大盛水量。那麼,這兩個方法哪個更好呢?在理論上是沒法比較的,兩者都差不多。但到了現實中,加長最長板和加長最短板,兩者的難易程度是絕對不同的。比如,讓一個作家加強他的寫作能力,可能很容易,但如若讓他加強投籃技術,可能三個月也不會有大長進。要知道,三個月的時間,作家可以用來寫出一部中篇小說了,能賣不少錢。
  • 木桶理論的另類解讀
    這裡我們不妨用「水桶」的容量來象徵研究生的實力和競爭力(以文科生為主),能否通過讀研成功實現理想的職業規劃,關鍵還在思路。也許很多人對「思路決定出路」這句話爛熟於心,然而知易行難,真正要做好職業規劃,依然要盡心努力。        很多研究生會說「我是有職業規劃的」,但是請對照一下,你的規劃是否足夠具體?你理想中容量足夠大的木桶,是否有了設計圖和使用說明?
  • 木桶理論——關鍵在於選擇
    今天說說木桶理論。最原始的一個木桶,是由一塊類圓形木板作為桶底,幾塊類長方形木板作為桶壁,再用若干鐵線紮緊,再根據需要增加提手。一、傳統的木桶理論:一個木桶能裝下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長度,不管最長的那塊木板有多長,這就是木桶理論,也可稱為短板理論。
  • 木桶理論害人不淺!職場的你需要知道這些!
    01氣壓君是一個被木桶理論坑害了多年的職場小青年兒。曾經篤信的,甚至用來追求完美的、平衡的教條,如今卻成了身上難以擺脫的枷鎖。如果你也深信著這個理論,那麼下面要說的,你還是需要知道一下的好。上學的時候,老師就經常拿木桶理論說事。
  • 【創業乾貨】木桶理論在企業中如何運用?
    經濟學中著名的「木桶理論」:「一隻木桶的裝水容量不是取決於這隻木桶中最長的那塊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 2 在每塊木板都相同的情況下,木桶的儲水量還取決於木桶的形狀。 在周長相同的條件下,圓形的面積大於方形的面積。因此圓形木桶是所有形狀的木桶中儲水量最大的,它強調組織結構的運作協調性和向心力,圍繞一個圓心,形成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圓。
  • 決定一個人生死和壽命的終極密碼:新木桶理論和多邊形理論
    新木桶理論之所以叫木桶理論,是因為原來已經有木桶理論:一個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組成的,決定木桶最大盛水量的不是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而新木桶理論可以理解為:既然木桶的木板有長有短,那麼在製作木桶時,可以以長補短,把長的木板鋸掉一部分補到短板上,這樣盛水量自然就增加了。
  • 團隊管理中的木桶長板理論
    但在今天的這種經濟和社會環境下,團隊管理中木桶的短板理論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企業管理,物競天擇、成王敗寇逐漸成立主流,決定團隊水平的將是那塊最長的木板。一、團隊管理中的木桶短板理論不再適合當下團隊管理的原因:1、網際網路的普及,讓人們獲得知識的機會變的平等,可以無時不刻無限獲得海量及深度的知識。那些勤奮而好學的人可以更加優先的把握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員工與員工之間能力的差距已經不像以前僅是1和2的區別,甚至是1和100的差距。
  • 打破木桶效應:我們習慣補短板,卻一不小心丟了長板
    最讓孟婆痛心的是,她放棄了自己擅長的寫作和內容輸出強項,換了一個完全不擅長的漫畫創業賽道,「如果非要拿自己的短板去與別人的長板做比較,只會讓自己陷入極度的絕望中。」踩了坑,才能明白個中血淚。01 先堅持長板孟婆的創業經歷至少說明了一點:放棄自己的長板,用短板去和另一個領域的專業公司競爭,絕非明智之舉。
  • 木桶定律:注重團隊中的薄弱環節
    根據這一內容,可以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木桶裡有一塊不夠高度,木桶裡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對這個理論,初聽時你會覺得懷疑:最長的怎麼反而不如最短的?繼而就會是理解和贊同了:確實!木桶盛水的多少,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塊最長的木板,而是那塊最短的木板。因為在水平狀態下,長的板子再長也沒有用,水的界面是與最短的木板平齊的。
  • 木桶理論之考研新解
    木桶理論之三:把手  有人認為帶有把手的木桶比不帶把手的木桶更便於運轉,也使人更願意使用它。  從考研的角度來說,把手代表了你的特點和優勢。在考研時,你要選擇能突出你的特點和優勢的專業和學校,這特點正是專業和學校所要求的且別人不具備的。
  • 新說「木桶定律」和對教育的思考
    曾記得當年中學時代老師課堂上以″木桶定律″教育我們不要偏科,學業要均衡發展。那時候的學習和現在一樣,以升學為主,總分高才能進好的學校,補短板自然成了我們初高中時代的重要邏輯。比如語、數、外成績分別為75%、90%、60%,要重點補習哪個課程更容易使總分考得更高呢?
  • 2020北京軍隊文職面試備考:木桶理論
    華圖小編圍繞歷年部隊考試面試的考察要素和提問規律,收集整理出了在面試中可以用到的實用理論素材,供大家參考學習,力求為考生們在面試中「錦上添花」,拿到更好的分數。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   由此可見,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短板」的長度決定其整體發展程度。
  • 原創|比木桶效應和長板效應更重要的是……
    [用最短的時間去積累認知]《比木桶效應和長板效應更重要的是…》--格格姐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期,企業或個人都需要綜合能力很強,木桶效應是人的短板往往決定人的高度。而如今,不管是企業或個人,你沒有突出的優勢,是很難走向高峰。
  • 醫院管理的「木桶定律」
    1:改變木桶結構可增加儲水量從木桶原理中,可以發現,木桶的最終儲水量,不僅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還取決於木桶的使用狀態和木板間的銜接與配合。在特定的使用狀態下,通過相互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木桶的儲水量,比如:有意識地把木桶向長板方向傾斜,木桶的儲水量就會比正立時多得多;或為了暫時地提升儲水量,可以將長板截下補到短板處,從而提高木桶儲水量。
  • 值得分享|解析:鯰魚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
    導讀: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現象和規律;鯰魚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
  • 營銷學四大經典理論:4P、4C、4R、4I
    今天和大家分享營銷人都須知的營銷學四大經典理論:4P 、 4C、4R、4I。  營銷學四大經典理論:4P 、 4C、4R、4I  一、4P理論  4P理論即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渠道(place)四要素。
  • 補上孩子「短板」,還是發揮孩子長板?「木桶定律」咋遵循?
    文/諾媽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與桶壁上最高最長的木板毫無關係,而是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有多高。這就是著名的「木桶定律」,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定律中體現的「短板效應」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團建、組織中,從象徵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個班組,甚至象徵到某一個人,包括我們的孩子!
  • 木桶定律(短板效應)木桶理論
    木桶定律: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生活中處理問題時,我們如果可以先解決導致問題的「短板」,就可以大大的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就像木桶一樣,所以,想要讓木桶裝更多的水,就必須加長自己最短的木板。1.惡習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無意識的培養著習慣,這令我們在很多情況下都臣服於習慣。然而,好的習慣可為我們小李,不好的習慣會在做事時嚴重拖我們的後腿。所以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習慣進行分類分級,將惡習改正,以免將成功會在自己無意識的惡習上。
  • 世界頂級思維(四)反木桶定律才是你成功的關鍵
    因為辯證的來說呢,木桶定律似乎越來越不適合當下人的發展,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努力去補短板,倒不如去無限擴大你的長板。| 反木桶定律美國管理學者彼得提出了木桶定律,他認為一個人要想成功一定要加長所有的短板,誠然他提出的理論確實有可借鑑之處,狄摩西尼(Demosthenes)——古希臘最偉大的政治家、演說家和雄辯家、希臘聯軍統帥,因口含石子在海邊練習演說
  •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身為管理者,帶團隊時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定律」,否則團隊很難成事。一、雁群理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雁在成群飛行時,會結成人字形的雁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自然現象,那麼,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