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醋酸纖維薄膜電泳

2021-02-12 機能實驗室

各位同學們好!昨天過完雙十一有沒有感覺下個月,甚至下下個月、下下下個月都要吃土了,反正我是感覺工資又不夠還花唄了

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要有一個敗家的女人激勵他成長,而馬雲爸爸和張勇大大則不同,他們的背後除了千千萬萬的女人,還有同樣千千萬萬說著要剁手的男人(本人也是)

進入正題,今天要講的是機能實驗1第4次課的第2部分實驗,同樣是屬於生化實驗的血清蛋白醋酸纖維薄膜電泳,實驗超級簡單,以至於我都不想講,不過畢竟是要完成工作的

實驗目的是為了學會醋酸纖維薄膜電泳的方法,了解電泳的原理,明晰血清蛋白的大致分類和成分。

首先看看實驗原理吧,裡面的描述已經是精華了,我就不多說了

下面這個表是各位要掌握的內容,請牢記哈!

旁邊展示的實驗結果也是比較好的,很明顯的有5條染色的條帶,分別與血清中的五大類蛋白對應。含量越多染色越深,同時種類多條帶也越寬。

下面是具體的操作步驟,關鍵就在於點樣的好壞與否決定了實驗結果的成敗

注意事項要認真讀完,千萬不要犯錯。

同學們也發現了今天的PPT圖片基本都是文字描述,因為實驗確實簡單啊,但是成功率高。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學到如何將複雜的實驗原理用簡單的方式體現出來,同時也要易於操作。

下面是具體的操作視頻,一起學習吧!

血清蛋白醋酸纖維薄膜電泳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機能實驗室


點個在看,馬上暴富!

相關焦點

  • 血清蛋白的醋酸纖維薄膜電泳
    該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狀的結構,厚度約為120μm,有很強的通透性,對分子移動阻力很小 Ø 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是近年來推廣的一種新技術,它具有微量、快速、簡便、分辨力高,對樣品無拖尾和吸附現象等優點 Ø 本實驗以醋酸纖維素為電泳支持物,分離各種血清蛋白。血清中含有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和各種脂蛋白等。
  • 醋酸纖維薄膜電泳分離血清蛋白質實驗方法
    因此可將血清蛋白質依次分為清蛋白、a1-球蛋白、a2-球蛋白、b-球蛋白和g球蛋白五條區帶,經染色可計算出各血清蛋白質含量的百分數。   以醋酸纖維薄膜(CAM)為支持介質,電泳分離後經染色處理,可展示出清晰的蛋白質電泳圖譜。由於染色時染料與蛋白質的結合與蛋白質的量成正比,因此將各蛋白質帶剪下,分別用一定量的NaOH稀溶液洗脫下來,即可進行比色,測定出各蛋白質區帶的相對含量。
  • 血清蛋白電泳
    ,在電場中泳動速度和方向不同,使不同的蛋白質分子具有不同的電泳遷移率,從而把血清蛋白分為不同的區帶,然後不同的區帶進行定量分析。檢測方法血清電泳的檢測方法有多種,有Tiselius自由電泳,醋酸纖維素膜電泳,瓊脂糖凝膠電泳,澱粉膠電泳,聚丙烯醯胺凝膠圓盤電泳,濃度梯度板狀膠電泳,微型雙向電泳,毛細管電泳等。電泳方法不同,分離血清蛋白的能力則有很大差異。
  • 血清蛋白瓊脂糖凝膠電泳
    瓊脂膠是一含有硫酸根和羥基的多糖,它具有離子交換性質,這種性質會給電泳及凝膠過濾以不良的影響。瓊脂糖是直鏈多糖,它由D-半乳糖和3,6-脫水-L-半乳糖的殘基交替排列組成。 瓊脂糖主要通過氫鍵而形成凝膠。電泳時因凝膠含水量大(98-99%),近似自由電泳,因為固體支持物的影響少,故電泳速度快,區帶整齊。
  • 如何看懂血清蛋白電泳圖譜?
    正常血清蛋白電泳圖譜  正常血清被電泳分解成6個主要部分:(圖1)  白蛋白  α1球蛋白區域:α1抗胰蛋白酶,酸性糖蛋白,α1抗糜蛋白酶  α2球蛋白區域:結合珠蛋白,銅藍蛋白,α2巨球蛋白,α脂蛋白  β球蛋白:轉鐵蛋白、血紅素結合蛋白、β脂蛋白及補體;它們可遷移成清晰的β1和β2帶。
  • 常見血清蛋白電泳掃描及圖譜
    儀器:Sebia Hydrasys LC、Hyrys方法:瓊脂凝膠電泳染料:氨基黑一.正常血清:HYDRAGEL 7, 15HYDRAGEL 7 PROTEIN(E)    產生原因:雙白蛋白血症分為持久型和暫時型兩種。
  • 2016山東醫療衛生檢驗學備考:血清蛋白電泳分析臨床意義
    2016山東醫療衛生檢驗學備考:血清蛋白電泳分析臨床意義 血清蛋白電泳分析臨床意義血清蛋白電泳圖譜的分型1.腎病型:可見於急慢性腎炎、腎病症候群、腎功能衰竭等,圖形表現為Alb降低,α2和β升高;2.肝硬化型:可見於慢性活動性肝炎
  • 揭秘生化血清球蛋白升高中隱藏的秘密
    揭秘生化血清球蛋白升高中隱藏的秘密 2021-01-13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血清總蛋白的濃度測定方法主要有( )
    血清總蛋白的濃度測定方法主要有( ) A.稱量法 B.瓊脂糖凝膠電泳法 C.凱氏定氮法 D.吸附法 D.雙縮脲法
  • 為什麼我們要用瓊脂糖凝膠做電泳載體?
    常用的電泳實驗載體:1、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 :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是以醋酸纖維素薄膜為支持物,它是纖維素的醋酸酯,由纖維素的羥基經乙醯化而製成。2、 瓊脂糖凝膠電泳 :瓊脂糖凝膠電泳是一種以瓊脂糖凝膠為支持物的凝膠電泳。
  • 電泳法
    3.操作法  (1) 醋酸纖維素薄膜  取醋酸纖維素薄膜,裁成2cm×8cm的膜條,將無光澤面向下,浸入巴比妥緩衝液(pH8.6)中,待完全浸透,取出夾於濾紙中,輕輕吸去多餘的緩衝液後,將膜條無光澤面向上,置電泳槽架上,經濾紙橋浸入巴比妥緩衝液(pH8.6)中。
  • 電泳的原理、分類和應用
    1936年瑞典學者A.W.K.蒂塞利烏斯設計製造了移動界面電泳儀 ,分離了馬血清白蛋白的3種球蛋白,創建了電泳技術。1937年Tiselius成功地研製了界面電泳儀進行血清蛋白電泳,它是在一U型管的自由溶液中進行的,電泳後用光學系統使各種蛋白所形成折光率差別成為曲線圖象,將血清蛋白分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五種,隨後,Wielamd 和Kanig 等於1948年採用濾紙條做載體,成功地進行了紙上電泳。
  • 電泳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
    免疫固定電泳:可對各類Ig及其輕鏈進行分型,最常用於臨床常規M蛋白的分型與鑑定。一般用於單克隆Ig增殖病、單克隆Ig病、本周蛋白和游離輕鏈病、多組分單克隆Ig病、重鏈病、CSF寡克隆蛋白鑑別、多克隆Ig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  6. 同工酶電泳:臨床上用於同工酶或同工酶亞型分析。
  • 多克隆抗體的免疫電泳操作流程
    實驗原理免疫電泳又稱為γ球蛋白電泳或免疫球蛋白電泳技術,這是一種能夠判斷血液中三種免疫球蛋白IgM, IgG, IgA含量水平的實驗方法。在這項實驗技術中,首先利用蛋白質的分子量和所帶電荷的比值運用水平瓊脂糖凝膠電泳技術將蛋白質進行分離,然後將特異性的抗體引入到與電泳方向平行的凹槽中,在抗原和抗體的擴散過程中,抗原和抗體適當比例的結合會導致沉澱的產生。
  • 電泳法(三個主要的方法,步驟)
    3.操作法 (1) 醋酸纖維素薄膜 取醋酸纖維素薄膜,裁成2cm×8cm的膜條,將無光澤面向下,浸入巴比妥緩衝液(pH8.6)中,待完全浸透,取出夾於濾紙中,輕輕吸去多餘的緩衝液後,將膜條無光澤面向上,置電泳槽架上,經濾紙橋浸入巴比妥緩衝液(pH8.6)中。
  • —— 新型SDS-PAGE蛋白電泳緩衝液
    AllView PAGE Buffer是一種新型的SDS-PAGE蛋白電泳緩衝液。
  • 醋酸纖維是什麼面料
    醋酸纖維是什麼面料 2017-04-10 10:56:37 來源:全球紡織網 醋酸纖維是什麼面料?
  • 電泳塗裝設備技術原理
    (二)紙上電泳和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紙上電泳和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就是利用濾紙或醋酸纖維素薄膜作為支持物的電泳技術。在電泳上部還有蓋,以減少液體蒸發,有時還裝有適當的冷卻裝置,以減輕電泳對發熱所造成的影響。平臥式電泳槽不僅適用於紙上電泳,而且也適用於醋酸纖維素薄膜及其它類型薄膜電泳,此外,瓊脂凝膠、澱粉凝膠等平板凝膠電泳也可以適用。
  • 科研乾貨 | 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經典方法——雙向電泳技術解讀
    對於組織細胞,首先需將其破碎,儘可能地將蛋白質組分溶解在緩衝液中,以便在適當的電泳條件下分離。組織細胞破碎的方法包括低滲、勻漿、超聲、反覆凍融等。而對於體液成分,如血清、腹水、尿液等,僅需經過稀釋、加熱變性、溶解於適當緩衝液便可用於雙向電泳。在製備蛋白質樣品的過程中,最好使用Dnase和RnaseA來降解核酸。
  • 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核心技術—雙向凝膠電泳
    由於雙向電泳技術在蛋白質組與醫學研究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它可用於蛋白質轉錄及轉錄後修飾研究,蛋白質組的比較和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細胞分化凋亡研究,致病機制及耐藥機制的研究,療效監測,新藥開發,癌症研究,蛋白純度檢查,小量蛋白純化,新替代疫苗的研製等許多方面。   雙向電泳由於具有高解析度和高靈敏度已成為分析複雜蛋白混合物的基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