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下雨了!忻城開啟人工降雨作業

2021-02-28 忻城發布

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忻城發布」

各位小夥伴最近有沒有一種感覺

不管天氣冷暖,它都不下雨哇

喂?氣象局嗎,這幾天有雨嗎?

哦,要人工降雨啦,

那我和媽媽說不要曬衣服啦……

2月7日開始,為助力土壤墒情,忻城縣氣象局人影辦周密安排部署,嚴密監測監控氣象臺預報,提前了解到預計在2月9-10日,將出現2021年首場透雨,雲層較厚、水氣條件較好,適宜開展地面人工增雨作業。

縣氣象局積極組織人影作業人員提前趕往增雨作業地點,及時向空管部門申請空域,於9日早上7時-8時在忻城縣高塘村高陽作業點成功實施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業,共發射WR-98型增雨火箭彈4枚。作業後,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作業區和影響區普降小到中雨。為全縣春耕春播、森林防火、淨化空氣提供有利氣象保障。

準備發射增雨火箭彈

火箭彈發射中

據了解,自2020年11月份以來,忻城縣多晴少雨天氣,據國家氣象觀測站統計,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2月7日,忻城縣累積降雨量僅為8.6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9成,廣西氣象乾旱監測顯示,忻城的氣象乾旱等級達到特旱級。持續的氣象乾旱給全縣各鄉鎮的農業生產、人畜飲水造成極大影響,大部分河流乾涸,部分地方人民群眾生活用水已極度困難,各地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明顯偏高。此次降雨過程讓當前的旱情得到進一步緩解。

這貴如油的春雨

會下到什麼時候?

春節期間是否也有雨水?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明天,南方強降雨的區域將繼續向東移動,華南及江南南部地區將陸續遭遇大到暴雨的侵襲。其中,廣西東部、湖南南部、廣東中西部、海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據廣西氣象臺預報,強降雨時段集中在今天(9日),量級主要中雨到大雨為主,局部暴雨並伴有短時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11日待降雨系統移出境,天氣也會轉好。

廣西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見表示,2月11日至17日的春節假期,全區以多雲天氣為主,氣溫適宜,各地氣溫8℃~28℃。初一至初四,我區多雲到陰天,桂西北局部有小雨,初五到初六,偏南氣流強盛,沿海局地有小雨,其他地區多雲到陰天。南寧從初四開始到初六,早晨會有輕霧。南寧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梁岱雲表示,今年春節的天氣,跟這幾天天氣差不多,與歷史同期溫度相比,偏高2℃~3℃。

11日(除夕):全區多雲。各地氣溫:桂北8~22℃,桂南12~24℃。12~15日(初一至初四)全區多雲到陰天,其中桂西北局部有小雨。各地氣溫:桂北9~25℃,桂南13~28℃。16~17日(初五至初六)全區多雲到陰天,其中沿海局部有小雨。各地氣溫:桂北8~24℃,桂南13~27℃。

一起來看

來賓未來7天天氣預報


來賓

       

徵兵公益廣告《逐夢青春》

記者 | 韋   禕

編輯 | 藍敏妮

審核 | 藍冬林

投稿郵箱:xcxw5512004@126.com

感謝您「在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下雨的時候「人工降雨」?
    為什麼下雨的時候「人工降雨」?很多小夥伴有疑問為什麼下雨的時候才「人工降雨」?人工增雨需要怎樣的條件有雲才有雨,但並非所有的雲都有降水潛力。這就需要天空中有適合開展人工降雨作業的雲團,一般需具備以下條件:雲系發展到一定的厚度(一般是大於2公裡),雲中有一定含量的過冷水(低於零度但不結冰),以及雲中要有上升氣流和充足的水汽供應。這樣就可以通過火箭彈或飛機將催化劑攜帶到雲中的有效部位,進而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
  • 到底什麼時候下雨?人工降雨為啥不行了,最新消息來了!
    氣象部門近期實施多次人工增雨作業,但是效果不明顯,乾旱仍在持續。 安徽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主任袁野介紹說,人工增雨需要適時的前提條件,目前預計,本月6日、7日左右安徽省南部有一次人工增雨條件,3架增雨飛機正駐場待命。
  • 西安昨天下雨是人工降雨?只是為了防止浮塵天氣再次發生?
    西安昨天下雨是人工降雨?只是為了防止浮塵天氣再次發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現代科技也是越來越發達,「呼風喚雨」終於成為現實,那麼,你知道什麼情況下才會使用人工降雨系統呢?人工降雨其實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人工降雨。
  • 杜拜人工降雨引發暴雨?那些人工降雨你不知道的「天機」
    本來造福於民的人工降雨最後卻造成了暴雨災害,弄巧成拙,不得不說也是一次重要的教訓。據統計,自2019年初以來,阿聯已進行了大約181次人工降雨。按理說,經歷了這麼多次數的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技術應該早已成熟,不至於造成如此災害,但是為何阿聯這次卻還是失足了呢?小道和你一起揭秘。
  • 如何進行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可以使天空隨時都能下雨嗎?
    降雨不僅有利於改善空氣品質,在旱情嚴重的時候,一場雨貴如油,在炎熱的天氣裡,雨水可以增加人們的舒適度。然而,有時候天氣就會作怪,一連一兩個月都不降水,這時候,人們就期望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來降水。可是人工增雨作業是有前提的,沒有這個前提,即便作業也是無效果的。首先,天空中要有雲彩,雲彩中要有足夠的水汽,符合降水條件才可以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森林大火不能夠進行人工降雨?
    自古以來以農耕為主的中國對於下雨這件事情是相當神聖的,因為雨水可以給莊稼生長帶來豐富的養分和水分,在古代,有時候一場大雨可以解決饑民百萬,赤地千裡的情況,科技不發達的時期,皇帝往往會請國師開壇做法來求得一場大雨。可是現在,由於技術在不斷發展,我們可以進行人工降雨,解決了下雨不及時帶來的困擾。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人工降雨的原理呢?
  • 人工降雨真的會增加降雨量嗎?人工降雨背後的故事
    人工降雨成為了目前我國最為歡迎的一種方法,在我國,人工降雨已成為一種常態。據不完全統計,在2008到2014年,在全國的357個城市發射了71萬枚火箭,535萬發炮彈,這些總共花費了65億元人民幣,帶來了3100億升的人工降雨。就目前來說中國是世界最為熱衷人工降雨的國家了,如美國每年花費用於人工降雨的資金不足我們的十分之一。
  • 杭州人工增雨進行時 臨安作業點已在降雨
    根據杭州市氣象局的最新消息,杭州境內的各氣象局已經做好人工增雨作業的前期準備工作,今天下午,將在餘杭、富陽、桐廬、淳安、建德、臨安等地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主城區、蕭山除外)。錢江晚報的記者已經趕到了臨安的人工增雨作業點。
  • 高考當天為什麼會下雨?今年高考還下雨嗎?你相信這幾種原因嗎?
    當然我們高中的地理老師曾經也說過一個解釋,但是這個解釋一聽都是糊弄人的,就是我們全國各地下雨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根據地理環境成就的原因就是一樣的,根據大氣中的水蒸氣的溫度降低了之後,瞬間就會凝成水。從而就會導致空氣之間的降低,由此雨水本身就會有的影響,所謂的高考下雨就會從天空中下下來了。相信大家對於地理老師的解釋,都是半信半疑的狀態。
  • 人工降雨需要什麼條件?穿越者能在古代實現人工降雨嗎?
    人工降雨的有什麼目的?解決乾旱問題。人工降水已從初期的試驗研究,逐步轉為有嚴格設計、多種探測手段及作業技術現代化與通訊等相結合的試驗應用技術,成為目前我國及不少國家的抗旱減災的措施之一。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麼?
  • 沙漠治理植樹太慢,人工降雨技術很成熟了,可直接用人工降雨嗎?
    治沙目的是減少風沙,增加綠林,有朋友問,為何不用人工降雨方式呢?沙漠的確,在生活中,我們的人工降雨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可達到信手拈來的地步。但治理沙漠不能靠人工降雨,靠不住的,原因有二:第一是人工降雨的條件不具備。人工降雨不是憑空而來,而是需要雲層作為基礎,沒有雲的純空氣降不下雨來的。有雲可變雨,可增雨,但沙漠上空雲層稀少,少有降雨條件。
  • 未勘測清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貿然採用人工降雨,杜拜全程被淹!
    未勘測清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貿然採用人工降雨,杜拜全程被淹!在中國歷史上,因為旱災導致的經濟損失不計其數,導致的人員死亡更是無法統計,那時候每逢乾旱,人們能做的事情除了各種迷信的求雨之外,就是等待。等待所謂的「老天開眼」。
  • 地震後就會下雨?錯!
    人們不禁聯想:是不是每次地震之後都會下雨?地震和下雨是不是有必然的聯繫?      中央氣象臺原臺長、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專家李小泉針對公眾的疑惑明確表示:不能說地震後必然會出現降雨,地震後不下雨的情況也有很多次。
  • 煙臺人工降雨 73枚火箭彈沖天轟下豪雨(圖)
    水母網3月13日訊 (YMG記者衣文萍 凌雲鵬攝影報導)從昨天上午8點半到下午4點半,煙臺氣象局人工影響辦公室共發射火箭彈73枚,還有「外援」支持了一次飛機作業,今年首次人工增雨才順利完成,也催下了今年入春最大的一場雨。
  • 下雨了,天冷了
    昨天是立秋,今天下雨了。而後太陽光直射點逐漸向南半球運動,溼暖空氣隨之向南運動,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的乾冷空氣乘虛而入,兩股空氣在高空碰撞就產生了下雨。隨著太陽光直射點繼續偏移,北半球白天開始縮短,夜晚變長,溼暖空氣也慢慢變成了乾冷空氣,天氣越來越冷。在這過程中伴隨著多次碰撞降雨,這就是一場秋雨一場寒的由來。
  • 7枚火箭餘杭升空撒碘化銀 人工降雨這事不簡單
    能不能多來幾場人工降雨?昨天,記者專訪浙江省人工降雨辦公室高級工程師沈武,他說,其實人工降雨並沒有那麼簡單,更不是想降就能降的。人工降雨是個物理過程「前兩天的杭州,要麼晴空萬裡,要麼就是雲朵太薄,所以沒有條件進行人工降雨。」不過,昨天終於「萬事俱備,只欠火箭」了。
  • 天上本沒有雨,那麼人工降雨到底怎麼弄的?今天長見識了
    天上本沒有雨,那麼人工降雨到底怎麼弄的?今天長見識了很多南方人不是很喜歡下雨,因為下雨會妨礙人們的出行,但很多中原地區或者乾旱地區的人則非常希望下雨,下雨意味著希望。但在乾旱地區幾乎是很難下雨的,因為乾旱地區的水蒸氣含量很少,天空中的雲朵也非常少,不具備下雨的條件。正因如此,一旦天空中出現雲朵,專家們就會想辦法進行人工降雨,畢竟要靠老天自己下雨很難,那就來一次人工降雨吧,那麼人工降雨到底是怎麼弄的呢?原理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 阿聯沙漠成功製造暴風雨 實現人工降雨
    科學家2010年在阿布達比的艾恩地區製造了超過50場暴風雨     作為阿聯七個酋長國之一,阿布達比聘請科學家秘密開發革命性人工降雨技術  大多數人造暴雨出現在7月和8月的盛夏時節,通常情況下,艾恩地區在那個時候根本不下雨。不過,人工降雨也給阿布達比當地人帶來了一些煩惱,因為它們有時變成了冰雹,偶爾伴有大風和閃電。這批科學家一直在為阿聯總統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秘密工作。  他們採用大型電離裝置(外形就像鋼柱上的燈罩),生成大量帶負電荷的粒子。
  • 人工降雨原理
    [導讀]對於人工降雨人們一直都很好奇,事實上人工降雨用的是一種叫做碘化銀的物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碘化銀。對於人工降雨人們一直都很好奇,事實上人工降雨用的是一種叫做碘化銀的物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碘化銀。碘化銀什麼顏色? 碘化銀分子式Agl,分子量344. 77。
  • 為什麼有的地方非常缺水,卻不進行人工降雨呢?看完終於明白了
    可能對於南方的朋友來說,他們並不是很喜歡下雨填,因為南方的雨水本來就比較多,遇到下雨人們的出行就會變得很不方便。不過在炎熱乾旱的地區,下雨幾乎成為了當地人的奢求,雨水對他們來說就是希望。細心觀察的小夥伴都知道,現在的科學技術是可以實現人工降雨的,理論上來說,我們完全可以在乾旱地區實施人工降雨,這樣就能解決問題了,但是現實中卻很少發生這種事情,乾旱地區依然很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