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門兩歲女孩腹瀉不止,去醫院吃藥仍不見效!竟是病毒感染!

2020-12-06 珠海交警

最近珠海的天氣變化無常,晝夜溫差大,免疫力不比成人的小朋友,一不注意就容易中招。上周,家住鬥門的豆豆突然就開始腹瀉嘔吐,反反覆覆了好幾天,把媽媽都嚇壞了……

12月13日下午,家住鬥門鎮御溫泉附近的彭女士正在家中照看兩歲的女兒豆豆。小豆豆持續腹瀉嘔吐已經三四天了,彭女士帶著女兒前後去過幾次當地的醫院,無奈吃了藥也不見好。▼

網絡配圖

看著女兒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一天腹瀉了十幾次,臉色也越來越差,彭女士很是著急。眼看著豆豆虛弱到眼睛都快睜不開了,彭女士一咬牙,決定和丈夫還有婆婆一起把女兒送到市婦幼保健院,一家人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做好了讓女兒住院的準備。

從家裡到市區將近50公裡,彭女士擔心路上等待紅燈時間過長耽誤送醫,想到珠海交警可以開啟綠波救助,於是馬上就給交警打了電話。下午6點12分,珠海交警接到了彭女士的求助電話,電話裡的聲音聽起來有點顫抖又焦急。▼

接報後,交警信控人員立即調取路面監控並與彭女士保持聯繫,很快鎖定了彭女士丈夫所駕駛的粵CV××0號白色哈佛小車,小車正行駛在西部沿海高速往坦洲路段。

信控員為彭女士規劃了一條最優路線:西部沿海高速——105國道——明珠路——人民路——市婦幼保健院。小車上高速後聽從指揮,使用應急車道一路疾馳。但是無奈正遇上晚尖峰時段,還是在高速上堵了20多分鐘。▼

看著前面停滯不前的車輛和懷裡面色蒼白的小豆豆,彭女士揪心極了,只能不停地安撫懷中的女兒,同時盼望車流趕緊前進。

一路停停走走,總算從下了高速,信控人員也在一路密切地關注這輛小車,小車剛進入105國道,信控人員立即聯繫彭女士,沿途開啟綠波,指揮小車通過。晚上7點半左右,彭女士一家人終於到達市婦幼保健院。▼

後經醫生檢查,豆豆的腹瀉和嘔吐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原來,由於最近珠海天氣變化大,不少小朋友都出現了這種症狀,醫生讓彭女士一家人不必太擔心,避免交叉感染,目前不需要住院,只要回去按時服藥,多多休息,注意補充維生素和水份,防止寶寶拉脫水。

目前,豆豆的情況也好轉起來,彭女士電話中也對珠海交警表示謝意。我們也在這裡祝願小朋友快快好起來,健康成長!

一天之後晚尖峰時段,珠海交警又接到求助電話,而這次是一位腦出血病人……

12月14日下午6點23分,珠海交警接到了拱北醫院救護車上醫護人員的求助電話,稱車上有一名腦出血病人急需送往醫院,情況危急,路上耽誤不得,希望交警開綠波幫助通行。▼

信控組接報後,立即通過監控鎖定了行駛在珠海大道上的粵CH××40號救護車,並為其規劃了最優路線:珠海大道——粵海路——桂花路——拱北醫院。▼

開啟綠波後,救護車加速行駛,片刻不敢耽誤,僅用了12分鐘就順利到達醫院,病人也得到了及時的救治。目前,病人情況稍微穩定,轉到人民醫院繼續治療,在此也衷心希望病人能早日康復。

珠海交警總在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你的身邊,當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幫助時,請記住珠海交警永遠會為你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70%嬰兒腹瀉與乳糖不耐受有關,你卻在給孩子傻傻吃藥
    她才著急忙慌帶著孩子去了醫院,發現是竟然是乳糖不耐受,根本不需要用抗病毒藥物,醫生囑咐注意補水,讓她暫停普通奶粉餵養,去購買無乳糖特殊醫學配方粉。李阿姨還是不放心,問道:「這個孩子真的不用吃藥了嗎?」,醫生說道:孩子只是食物乳糖不耐受,又不是什麼細菌病毒感染,別給孩子瞎吃藥了。
  • 應對腹瀉,除了吃藥,還有這些食療法!
    寶寶患了腹瀉,一天要拉好幾次甚至十幾次,怎麼幫助他補充水分、儘快恢復? 除了吃藥,還有別的辦法。 焦米糊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能吸附腸腔內的腐敗物質,有去毒、止瀉的功效。 焦米糊營養豐富,還能止瀉,是寶寶腹瀉的首選食物之一。
  • 即墨一幼兒園多名孩子感染諾如病毒 已消毒整改
    「孩子在學校吃了一頓餃子,當天就出現了腹瀉、發燒等症狀。」即墨一家幼兒園的孩子家長趙女士向青島早報熱線82888000反映。觀海新聞記者採訪了解到,即墨區衛健局、教體局等多部門聯合調查發現,腹瀉等症狀是諾如病毒感染所致,並不是食物的問題,目前相關部門已對該幼兒園進行了消毒、整改處理。現在幼兒園已經恢復正常秩序。
  • 鬥門一養魚戶被老鼠咬一口,沒處理,出大事……
    30歲的羅某是鬥門某魚塘的養殖人員,日前,他晚上投餵飼料時,被老鼠咬傷,沒有及時消毒,第二天,他突然高熱、頭疼、眼紅,在當地醫院治療無明顯好轉後,到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就診。檢查發現該患者血小板進行性下降到21.0*10^9/L(正常人為125-350*10^9/L),流行性出血熱抗體IgM陽性,確診為流行性出血熱,醫院感染病防治中心聯合透析中心、檢驗科、輸血科等多個科室進行了抗病毒及對症治療後,患者病情逐漸好轉,現已出院。醫院感染病防治中心感染病II科黃明星主任表示,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症候群出血熱,是由布尼亞病毒科漢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 浙江大伯被小蟲子咬了口,高燒一周不退險些喪命!醫生:這種病毒有人...
    安吉63歲的洪師傅(化名)前段時間就遭了殃,持續發燒的他被確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經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全力救治才有驚無險地撿回一條命。讓他遭罪的竟是小小一隻蜱蟲。種菜回來高燒嘔吐腹瀉農家老漢這是怎麼了?洪師傅是村裡出了名的「勞碌命」,前段時間,高溫炙烤大地,他還堅持要去家附近的山腳種菜,在勞作過程中,意外被蜱蟲叮咬了一口。
  • 某大學265名學生腹瀉嘔吐,部分確認感染諾如病毒!如何預防?
    9月4日晚,西北民族大學官博發布關於265位同學出現腹瀉、嘔吐以及發熱等症狀的通報。 從2日起,該學校多位學生出現腹瀉、嘔吐症狀,經多部門進行實地調查,取樣檢測,確認校內學生是感染諾如病毒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出現。
  • 多地爆發諾如病毒感染 它到底是什麼?竟引起38名兒童腹瀉嘔吐
    10月21日,大化曦龍灣幼兒園16名幼兒相繼出現嘔吐、腹痛症狀,經醫院檢測,工作人員在小孩嘔吐物中檢測出諾如病毒,初步分析因感染諾如病毒引起。9月24日,四川省成都市某幼兒園11名兒童回家後持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
  • 諾如病毒引發的小兒腹瀉吃什麼藥
    諾如病毒型的腹瀉是比較嚴重的腹瀉疾病,這種腹瀉疾病一不小心就會引發患者腹瀉直至脫水,這種疾病也容易和一般性的腹瀉混淆,所以在診斷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大便化驗之後,再進行對症下藥的治療。在容易感染諾如病毒的季節一定要少去公共場所,回到家後要對手和全身進行有效消毒。
  • 《愛滋女生日記》:記錄了一位女孩感染愛滋的真實經歷
    就在男友離開後的第三天,女孩接到學校通知,讓她去醫院做檢查,檢查結果讓女孩徹底崩潰,因為經過HIV檢測,女孩已經感染愛滋。隨後女孩知道了男友已婚的事實,她無法接受男友的欺瞞,更加無法接受自己已經感染愛滋的事實,所以女孩開始四處買醉,她希望藉由這種方式暫時忘掉痛苦。
  • 四川一幼兒園50多名學生集體嘔吐腹瀉,確認感染諾如病毒
    文/神侃姐 11月25日晚,四川省自貢市一個幼兒園中的50多名兒童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症狀,截至26日上午,已有30多名發病兒童被送往自貢市第一醫院和新四院救治,此事立刻引起當地衛生、疾控、教育等相關部門的重視。
  • 反覆高燒以為扁桃體發炎 罪魁禍首竟是這種病毒
    反覆高燒,咽拭子也是陽性,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了,誰會想到還是病毒感染呢?近日,年輕的大學生畢業生小樂(化名)高燒不退,並伴有咽痛、扁桃體腫大,本以為是簡單的化膿性扁挑體炎,卻沒想到是 EB 病毒惹的禍。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治療下,小樂順利退燒,康復出院。
  • 諾如病毒流行?小兒秋季腹瀉高峰逼近
    「近期我市出現諾如病毒流行,傳播速度快,易引起暴發。」關於病毒的常見症狀以及預防措施,一些幼兒園的保健室已經通過班級下發了告家長書,做了相關說明。隨著天氣轉涼,小兒童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但是,在秋天拉肚子,並不一定就是秋季腹瀉,也不一定是諾如病毒,有不少腹瀉是由於其他原因所引發的。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都是導致兒童腹瀉的常見病毒。往年秋冬一般是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為主。
  • 自貢一幼兒園學生大面積嘔吐腹瀉,確認為諾如病毒感染,相關部門已...
    11月25日晚,自貢市某幼兒園出現學生大面積嘔吐、腹瀉症狀。事發後,當地衛生、疾控、教育等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經疾控部門核酸檢測確認,此次嘔吐事件為諾如病毒感染。目前,相關兒童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症狀輕微、病情穩定。
  • 患愛滋病不等於死亡 按時吃藥能活到七八十歲
    昨日凌晨3點,一位27歲的年輕人被送到哈醫大四院感染科搶救,他已經進入了愛滋病感染的最終階段,免疫功能全面崩潰,醫生拼盡全力,卻無力回天。「他如果能早點發現早點吃藥,也不至於這麼年輕就去世。」感染科主任王福祥說,現在愛滋病患者吃藥全免費,而且副作用相當小,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活到七八十歲都沒問題。據悉,今天是第30個「世界愛滋病日」,我省現有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276例。
  • 青島上萬鸚鵡死於腹瀉 疑遭不明病毒感染(圖)
    即墨上萬鸚鵡死於腹瀉 疑遭不明病毒感染    早報訊「我養的鸚鵡不知得了什麼怪病,天天拉肚子,已經病死了許多了。」昨天上午,即墨田橫鎮周戈莊的劉先生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向記者求救。  不明原因腹瀉死亡  「眼瞅著養了那麼久的鸚鵡一隻只病死,太心疼了!」昨天上午,劉先生指著剛剛病死的鸚鵡說,10多天前,他養的500多對鸚鵡開始出現拉肚子症狀,劉先生以為是普通小病,就給這些鸚鵡餵了些土黴素。但幾天過後,鸚鵡拉肚子的症狀不但沒減輕,反而更加嚴重了,最多一天死亡上百隻。
  • 病毒感染自愈患者:11 天在家戰勝病毒
    原標題:病毒感染自愈患者:放平心態積極面對 11天在家戰勝病毒摘要:2 月 4 日晚,一位微博名 "naJenny" 的新冠病毒感染自愈患者,髮長文回顧自己 11 天內從發現感染,到居家隔離,最後依靠藥物和自身免疫力成功自愈的全過程
  • 細菌感染or病毒感染?別急!3步全解決,在家做判斷!
    上周末科大大發表了一篇關於抗生素的文章,一瞬間家長紛紛留言吐槽表示都用過,然後七嘴八舌的都在問:科大大,到底什麼是細菌感染,什麼是病毒感染?科大大,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靠不靠譜啊?科大大,寶寶病毒感染怎麼辦?科大大......細菌感染 or 病毒感染孩子3個月後到6歲之間,細菌和病毒感染最易發生。
  • 健康闢謠|寶寶腹痛腹瀉 不是肚裡有蟲就是吃錯東西?
    腹痛、腹瀉作為常見小兒突發性疾病,總讓家長們猝不及防,往往做出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肚子裡有蟲子了?該不會是吃錯了東西?並根據這些直觀判斷,給孩子吃一些驅蟲藥或止瀉藥。可是,這種判斷很可能不夠全面,或者說是非常片面的,亂吃藥也有風險!
  • 佛山一女孩長期高燒不退,竟是患上紅斑狼瘡
    10月9日,記者從佛山市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兒科收治了一名11歲的女孩小雲(化名),發熱2周不見好轉,有越燒越嚴重的趨勢。經過多番治療仍未退燒,兒科專家意識到孩子的病不簡單。經查,竟是患上「系統性紅斑狼瘡」。
  • 果殼病人 | 去醫院看腹瀉,我「收穫」了菊花手術和水痘
    圖 | giphy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去醫院看看。 餓到頭昏,腹瀉竟然好了做了各種化驗,醫生只說不嚴重,打幾個吊瓶就會好。我內心的安全感又回來了一些。但我太天真了,連續打了三天吊瓶,病情依然沒有任何好轉。去複查,醫生還是執一樣的說辭,繼續開弔瓶,這次是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