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手術,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住院」。而擇期手術並非是想做就做,一來得醫院有床位,二來得醫生有「檔期」。
    上午手術,第二天一早就能出院!現在,一些疾病的患者可在門診完成所有檢查,從入院手術到出院僅需24小時,因特殊病情需延長住院時間的也不超過48小時。自2016年開始推行「日間手術」模式以來,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近三年以來,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提升醫療服務的人文關懷和患者就醫體驗的同時,大幅縮短了患者住院天數,有效緩解了住院病房和門診、急診病房出現的患者積壓,提高了醫院床位使用率,更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以及患者和家屬的各種心理壓力。
    先進技術
    催生日間手術
    「頭天做手術,第二天就能出院了。不用排隊等候,手術效果也很好,效率真是高!」10月9日,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總院區眼科病房,正準備出院的吳大娘一邊看著孩子收拾行李,一邊對醫院的醫療技術和服務讚不絕口。
    兩日之前,受眼疾困擾三四個月的吳大娘來到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檢查,被診斷為左眼白內障。眼科主任馮潔根據其病症和身體狀況,給出「行左眼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加人工晶體植入」的治療方案,並推薦她進行「日間手術」。8日,麻醉、手術……醫療團隊配合得有條不紊。半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患者被送到復甦室。
    這樣的效率,在日間手術實施之前是難以達到的。「以往白內障患者需要住院後再檢查,然後等待手術,前後至少需要5天。」馮潔介紹。在她看來,日間手術的成功實施,得益於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其中,微創和麻醉技術的發展為日間手術開展提供了客觀可行性。
    「手術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在治癒疾病的同時,必然伴隨著手術創傷給患者帶來的附加痛苦。一般而言,手術切口越小,創傷相對越小,患者術後康復也越快。過往數十年技術的提升,已將手術切口的小型化推向物理極限。」馮潔說,當前眼科很多的手術從原來的大切口大創傷發展成為微創治療,這也為眼科的十餘個病種推行日間手術奠定了基礎。而今,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每月日間手術量在260臺次以上。白內障、斜視、眼瞼腫瘤、胬肉等30種眼科疾病都納入日間手術範疇,原來需要住院四五天的疾病現在一天就可搞定。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日間手術術式統計表中顯示,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宮腔鏡檢查術、宮腔鏡下治療術、內鏡下切除術、腹腔鏡下切除術等在日間手術中得到廣泛應用。
    「如果患者不合併其他疾病,而且能夠實行宮腔鏡手術,我們一般都會推薦患者選擇日間手術。」婦科主任王長河說,正是因為此類先進技術的不斷學習、掌握和深入開展,日間手術得以順利推行。
    多重把控
    安全不打折扣
    「一天就出院,安全嗎?」這是不少患者面臨日間手術選擇時會提到的問題。
    「日間手術給醫院帶來的最大壓力,就是患者的安全問題。」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李偉說,「縮短了時間,並不代表這些手術的技術含量在降低,實際上,手術的技術含量在提高,對醫院和醫生的實力要求也變得更高。」
    在開展日間手術之前,經過深入研究討論,醫院制定了嚴格的手術項目準入制度、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準入制度、患者手術前及出院前評估制度、應急預案等相關規章制度。
    李偉介紹,醫院要求接受日間手術的患者或家屬願意並有能力在家完成護理,術前麻醉評級為1級-2級,有些疾病還對年齡和體重提出要求。日間手術的主刀醫生和麻醉醫生,須具有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職稱。同時,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專門成立日間手術管理中心,負責日間手術預約、術前檢查、麻醉評估、入院辦理、術前宣教、術後隨訪等,管理中心還配備日間手術助理醫師,每人負責1-2個病區,為日間手術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住院有人管、檢查有人陪、床位有人調。
    此外,醫院提供信息化支持,推動日間手術的開展。保證日間手術患者門診、病房檢查單信息共享;保證患者門診、住院病歷系統與醫保信息系統互聯;日間手術通知單可單獨標記;實現日間手術工作量日統計、日報告。
    目前,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總院區設立獨立日間手術室4間(含門診1間)、東院區設立獨立日間手術室3間。「若患者在手術中或手術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將通過綠色通道轉入專科病房,繼續治療;若出院評估不能達到相應標準,則轉入相應病房住院。患者出院後,如出現嚴重併發症,可通過隨訪電話與日間手術中心隨訪人員聯繫,從綠色通道直接入院,接受治療。」李偉說,這些後續的應急預案都是為了保證日間手術的質量,也讓患者更放心。
    日間手術簡化了就醫流程和手續,提前確定手術時間,可讓醫院提前做好手術準備,有效安排人員和器械、設備,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實現床位的合理利用,提高科室床位的利用率,加速床位的周轉,緩解醫療資源緊張,成為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手段。
    完善流程
    讓服務更貼心
    「傳統治療方法可能需要住院幾天,我們能做到一天出院,就是希望幫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復到術前的工作和生活狀態,這就對手術醫生的技術和操作提出更高要求。」濟寧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孫樹印表示,醫院通過流程的科學再造、績效考核傾斜等手段,讓更多的醫護人員願意參與日間手術,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開展日間手術並不是為了看小病,而是希望更多的三、四級手術、大手術能通過日間手術來進行。」孫樹印說,在歐美發達國家,超過70%的手術是可以通過日間來完成,而目前我們的日間手術佔比僅在15%左右,還有很大差距。「日間手術加快了床位周轉率,大量的患者在短時間內入院出院,對醫院的臨床和管理能力是個挑戰。醫院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強了質控和信息化支撐,專門開發日間病案系統,讓流程更便捷、高效。」
    孫樹印表示,對於患者來說,日間手術的安全是他們最關心的,很多患者把手術拆線作為康復的標誌,對於出院後的家庭康復他們心裡沒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市一院也將發揮醫聯體成員單位的優勢,建立日間手術大醫院和成員單位的協作體系,讓三、四級大手術康復患者及時轉診至就近的二級或一級醫療機構,打消患者術後的康復擔憂。
    為保證日間手術質量,下一步,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將打造一支更加專業、高效的日間手術醫師、麻醉醫師與護理團隊,並研究解決延伸護理的提供及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提高等問題,讓更多患者受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楊雅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