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時就出院 湘雅醫院首創機器人手術搭配日間手術切除肺腫瘤

2021-01-15 瀟湘名醫

手術現場。

紅網時刻12月12日訊(通訊員 劉微)12月12日上午,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分別接受了肺腫瘤和縱膈腫瘤切除手術不到12小時的兩位患者就順利康復出院了,而兩位患者的住院時間也還不到24小時。如此神奇的一幕令人不可思議,卻有賴於該院胸外科團隊將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相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果。據悉,其中一臺肺腫瘤手術還是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

56歲的黃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左下肺背段長有腫塊,為求進一步治療來到湘雅醫院就診。胸外科主任張春芳教授接診後認為,患者腫瘤部位比較局限,病種相對單一,沒有複雜的併發症,很適合做機器人腫瘤切除的日間手術。

「像這一類的腫瘤,以前一般採用胸腔鏡進行手術。自從我院今年引進『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後,我們在機器人手術方面進行了更多探索,也為患者帶來了更多的福音。」據張春芳教授介紹,相對於傳統的胸腔鏡手術,機器人手術具有許多優勢:一是作業系統具有3D視野,可以360度空間下靈活操作,任何刁鑽角度都不在話下,在病人體內有5—10倍放大效果,顯示更加清晰,操作更加精準;二是傳統胸腔鏡需要在患者肋間開12mm的小孔,而機器人手術只需要8mm,更適應正常人的肋間解剖距離,對患者傷害更小,術後疼痛減輕,更利於恢復。

此次手術,張春芳教授更是想將機器人手術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結合起來,產生1+1>2的效果。所謂日間手術,是指患者有計劃入院,住院當天手術、術後經過短時的觀察和康復,於24小時內出院的一種外科手術模式,具有高效率、低費用、減少院內感染、加速患者康復等特點。

11日中午12點,張春芳教授帶領手術團隊操作手術機器人為黃先生切除了左下肺背段一個2cm×1.8cm大小腫塊,考慮良性腫瘤,整臺手術僅花費10分鐘,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下午2點,張春芳教授團隊再為54歲的尹女士行機器人日間手術,切除2 cm×2cm大小右後縱膈腫瘤,此臺手術為近半年來胸外科完成的第290臺機器人手術。

湘雅醫院醫務部主任黃耿文表示,此次胸外科日間手術的順利開展,有利於提高整個醫院日間手術的病種數量,提高醫療效率。同時,讓病人手術時間更短,康復更快,住院費用更低。也標誌著湘雅醫院胸外科機器人手術團隊的技術成熟、團隊配合默契、手術效果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來源:紅網邵陽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闌尾切除也可做日間手術,下午手術第二天上午就出院!
    11月26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完成首例日間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次日上午,患者劉女士順利出院。臨走前,她握著護士的手激動地說:「都說闌尾炎做手術要住四五天院,沒想到在你們這裡做完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太方便了!」
  • 闌尾切除也可做日間手術 下午手術第二天上午就出院
    術後第二天,醫護人員評估劉女士各項指標均達到出院標準。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通訊員 梁輝 陳金輝)11月26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完成首例日間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次日上午,患者劉女士順利出院。副主任醫師王江告訴劉女士,醫院開通了日間手術,闌尾炎做完手術第二天就能出院。經過評估,劉女士符合日間手術條件,在完善術前檢查後,醫生為她預約11月26日手術。手術當天上午,劉女士辦好入院手續;下午,王江團隊只用了不到30分鐘,就為她順利完成腹腔鏡下闌尾切除。
  • 口腔癌患者切除面部腫瘤 手術19小時完成「換臉術」
    口腔癌患者切除面部腫瘤,1根血管要縫8至10針,用的線比頭髮絲還細—— 手術19小時完成「換臉術」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潔 高興 「換臉術」從科幻變為現實。 7月26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換臉」出院的張先生,傷口癒合順利,講話清楚,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 2個月前,因患口腔癌,他口腔裡黃豆大小的腫塊開始瘋狂生長,很快佔滿整個右半邊臉。疼痛讓他無法進食,兩個月瘦了10公斤。 「患者入院以來,我們看到腫瘤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生長。」
  • 當天手術 當天出院?靠譜! (聚焦·日間手術探秘(上))
    首批推薦了56種涉及眼科、消化內科、肝膽外科、耳鼻喉科等科室的手術種類。上圖為該手術中心醫護人員在進行第一例日間手術。 新華社記者 王 松攝 日間手術是一種國際流行的手術模式。它不是門診手術,而是住院手術,但從手術到出院只需24小時。如此短平快的手術,安全有保障嗎?術後能康復嗎?住院周期縮短後,大醫院一床難求的問題能緩解嗎?這種全新的手術模式,在推廣中遇到了哪些障礙?
  • 機器人「醫生」做手術 順利切除肺部腫瘤
    機器人「醫生」做手術 順利切除肺部腫瘤在醫療手術中,外科醫生主刀是常見的場景,但在廈門一家醫院開展的手術中,執行手術的卻是機器人。6月12日,閩西南首例機器人手術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完成,外科醫生在操作臺上觀察畫面進行操控,機器人來執行手術,順利切除了患者的肺癌腫塊,患者出血量不到5毫升。據介紹,除了眼部、顱腦和體表手術以外,機器人可廣泛應用於胸外科、心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婦產科、肝膽胰血管外科等科室。
  • 從住院、手術到出院,只要一天!你了解「日間手術」嗎?
    原創 日間手術中心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從住院、手術到出院,只要一天?是的,你沒聽錯。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醫療流程的優化以及快速康復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目前,「日間手術」已經越來越普遍。
  • 「原創」24小時出院!協和深圳醫院實施「全鏡面人」腹腔鏡膽囊切除...
    」實施了腹腔鏡膽囊切除日間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從入院到出院不足24小時。據介紹,為「全鏡面人」腹腔鏡膽囊切除實施日間手術,廣東省尚未有文獻報導,這也標誌著協和深圳醫院肝膽胰腺外科腹腔鏡日間膽囊切除手術已經跨入全省前列。
  • 老人「松果體」中心長腫瘤,湘雅「神經內鏡手術」化解難題
    4 月 8 日,瀟湘晨報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在經歷了從 用眼睛看 到 用鏡頭看 的歷程後,顯微鏡手術已經成了神經外科手術的主流;而如今,神經外科手術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用屏幕看的 神經內鏡手術 。年初,家住湘潭的白爹爹經常感到頭顱脹痛,每次持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接著雙下肢無力,走路也逐漸不穩,到了湘雅醫院檢查之後才發現,在腦部松果體區長了一顆腫瘤。
  • 10釐米巨大肺腫瘤 海軍安慶醫院經胸腔鏡小孔切除
    近日,海軍安慶醫院胸外科成功為一位肺部10cm巨大腫瘤患者,實施胸腔鏡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目前已經順利出院。醫學影像中心徐翔副主任、胡良先主治醫師診斷為右側胸腔巨大腫瘤;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陳煥主任、劉宜根主治醫師進一步判斷右側胸腔巨大腫瘤可能為較少見的肺纖維瘤,需要手術切除。
  • 頭顱大小腫瘤切除手術!歷時13個小時,7個科室、10名醫生參與...
    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一名老年胸壁巨大腫瘤切除後患者順利康復,痊癒出院。這名患者成功手術、順利出院的背後,是醫院胸外科、整形外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手術室、放射科、病理科7個科室、10名醫生聯手,手術治療13個小時的結果。
  • 胸腺腫瘤微創切除手術的基本原則與質量控制
    谷志濤,方文濤上海市胸科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 胸外科(上海  200030)通信作者:方文濤,Email:vwtfang12@shchest.org關鍵詞:胸腺腫瘤;微創手術;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引用本文:谷志濤, 方文濤. 胸腺腫瘤微創切除手術的基本原則與質量控制.
  • 33歲肺部腫瘤患者 接受手術機器人切除手術 醫生室內看「大片」
    近日,國內某腫瘤醫院胸外科,迎來一個開機大吉,醫護人員面對鏡頭齊聲喊到:「一 二 三,開機大吉」。開機大吉?誒,這是要拍一部反映醫院生活的電影嗎?紅綢子蓋著的這個是攝影機嘛?其實啊,這個長著四個臂膀的鋼鐵俠,是某腫瘤醫院剛剛引進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 162個病種「24小時內搞定」,市一院「日間手術」模式獲點讚
    現在,一些疾病的患者可在門診完成所有檢查,從入院手術到出院僅需24小時,因特殊病情需延長住院時間的也不超過48小時。自2016年開始推行「日間手術」模式以來,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 28歲男子胸內藏「巨瘤」 醫生2小時手術為其「切瘤復肺」
    在多地求醫無效後,最終他來到位於重慶的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求醫,並成功接受手術切除治療。&nbsp&nbsp&nbsp&nbsp「瘤子太大了,必須儘快手術,要不然將嚴重影響心、肺功能,危及生命。腫瘤如果侵犯大血管及周圍重要器官,將失去手術機會。」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門診,餘祖濱副教授告訴小湯及其家屬。當即,湯某家人為其辦理了入院手續。
  • 甲狀腺手術頸部完全無疤痕!三小時手術切除半斤重甲狀腺腫塊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開展的首例三度腫大甲狀腺的經口腔前庭腔鏡甲狀腺手術的個案被國際醫學雜誌《Gland Surgery》正式接收,這意味著該院經口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水平已經受到國際關注。 目前,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甲狀腺癌也早已成為城市地區女性高發的第五大癌症。
  • 湘雅骨科「液氮滅活」清腫瘤,助8歲女孩重獲多彩童年
    8歲女童罹患腫瘤,醫院確診骨外尤文氏肉瘤。輾轉數月,不見好轉,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何洪波教授團隊利用液氮在體滅活新技術,幫助女童重獲多彩童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張娜的媽媽帶她來到湘雅醫院找到了湘雅醫院骨病專科首席專家何洪波教授及其團隊。 何洪波教授介紹,對於尤文氏肉瘤來說,放化療敏感,對於手術不可切除或者預計手術切除會造成肢體重大功能缺陷的病患,放化療聯合也是治療方案之一。而採用手術治療的原則是在腫瘤可以達到完整切除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肢功能,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 微創小切口切除肺部巨大腫瘤
    (術後醫務人員查房現場)近日,婁底市中心醫院胸外科採用微創技術,成功為兩位肺巨大惡性腫瘤患者實施了全胸腔鏡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現均已康復出院。巨大腫瘤一朝摘除家住湖南漣源的邱女士近來出現乾咳、痰液中帶血的症狀,憂心忡忡的邱女士來到婁底市中心醫院就診。
  • 腫瘤壓迫腦幹致偏癱 湘雅專家妙手切除一周後恢復正常行走
    央廣網長沙1月25日消息(記者傅蕾)腦幹是人的生命中樞,如果這個中樞被腫瘤糾纏,生命便岌岌可危,66歲的趙奶奶正是因患上腦幹腦膜瘤而不幸偏癱。經湖南省顱底外科與神經腫瘤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劉慶教授團隊成功實施手術,趙奶奶術後一周就能下床走路。1月15日,趙奶奶在家人的攙扶下開心地走出了醫院。
  • 長沙出名的肺腫瘤醫院,長沙肺腫瘤醫院
    長沙出名的肺腫瘤醫院,長沙肺腫瘤醫院 時間:2021-01-13 11:29:45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肺腫瘤是我國發病率很高的癌症,也是死亡率很高的癌症,現在的肺腫瘤患者也越來越多,那麼長沙出名的肺腫瘤醫院,是哪家呢?
  • 食道腫瘤合併肺結核難以手術,醫生讓雙肺「醒著」摘掉腫瘤
    楚天都市報7月9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王敏 張全錄)71歲的鄧爹爹被確診為食道癌合併肺結核,如何手術摘掉腫瘤成了難題。7月8日,武漢市肺科醫院多學科專家經細緻討論後,決定讓他在雙肺「醒著」的情況下,為他手術摘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