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家單位爭做月球車 性能外貌仍處於設想階段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8日電 中國月球探測系統工程「嫦娥工程」已正式立項與實施。目前,國內已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瞄準月球車研製項目,進行了先期的方案設計和研製。昨天的《中國航天報》刊文介紹了幾種正在進行研製的月球車。

  ■502所的月球車發揮GNC技術特長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502所從1998年就開始了月球車虛擬樣機的研製,並在2002年通過計算機完成了虛擬樣機的設計,目前正處於關鍵技術研究和樣車研製階段。

  502所目前正在研製的是6輪搖臂式月球車。為更好地適應月球環境、減少布線、優化控制性能,設計中將輪系的電機、減速機構、驅動、控制、通信、數據採集與處理、傳感器等全部集成於輪部,形成獨特的一體化輪系系統,實現軟硬體的模塊化。

  據502所空間機器人與智能控制研究室主任陳建新博士介紹,月球車的研製涉及到材料、機械、控制、車載傳感器等多方面的技術,同時月球車要在月球的高溫差、高輻射、地形多變的環境下工作,對月球車的各項技術要求非常高。502所主要從事太空飛行器控制研究,在空間機器人的智能自主制導、導航與控制(GNC)技術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有一系列成熟的控制理論與方法。因此,該室將月球車的導航與控制系統作為月球車研製的重點,綜合立體視覺圖像處理、環境感知和重構、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智能自主導航、路徑規劃與避障等多項技術,在嚴格的通信約束、功率限制以及有限的計算容量下增加探測車的自主性。

  502所計劃於今年年內研製出6輪搖臂式月球車的原理樣車。由於處於航天系統內,對各項月球車技術指標相對熟悉,陳建新主任對最終參與月球探測二期工程很有信心。

  ■哈工大的月球車從兩輪到12輪的都有

  今年年初,「哈工大機器人上月球」曾被評為「2003年哈爾濱人最期待的十件大事之一」。據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劉暾教授介紹,哈工大調動各院系的優勢,共同成立了研究月球車的課題組和深空探測技術研究中心,從1999年開始進行了系統研究。

  目前,哈工大科研人員已做了從兩輪到12輪的多個月球車模型。哈工大在前蘇聯、美國的月球車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除研製了6輪、8輪的月球車之外,提出了新型兩輪並列式新結構月球車,這是該校自行研製的、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新型月球車結構。此前,哈工大的3種型號樣車曾向公眾展示,其中就有兩輪並列式和6輪搖臂——轉向架式以及行星輪式。這3種是針對不同環境對月球平衡性、越障性、速度和抗顛覆性的要求而設計。如遇到月球車著陸區域平坦,對越障能力要求不高,兩輪月球車即可完成任務,而遇到地形複雜的地區則需要6輪或12輪月球車。

  據哈爾濱工業大學有關人士說,月球車仍處於理論研究階段,例如,通過動畫演示計算出所需要的數據,通過模型演示月球車的運動情況等。據介紹,目前的月球車樣車用普通的金屬材料製成,是不能真正上月球的。

  ■北航的月球車能9自由度6足全方位步行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提出的9自由度6足全方位步行月球車有著較大突破,利用巧妙的6足月球車至少由18個自由度減少為9個自由度,並可實現全方位的行走;可在腳與地面無滑動的情況下實現任意度連續轉向,轉向問題是步行機的一個最大問題,9自由度6足全方位步行月球車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行車,具備一定的運載能力,具備較強的越障和爬坡能力。

  9自由度6足全方位月球車,能確保月球車在月球上輕鬆越過18釐米高的障礙,而車身沒有大的起伏,真正做到在月球上「如履平地」。採用電動方式驅動,用太陽能和燃料電池供電。其上裝備機械手和三維立體攝像機,具有全新攝影功能,並能將照片傳回地面控制中心。能夠自動識別路面、選擇路徑,完成採集樣本等月球探測工作。

  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在加緊研製9自由度6足全方位月球車的驗證樣機。

  ■清華大學的月球車6輪如履平地

  1998年,我國有關方面通過了由清華大學牽頭的「月球探測機器人總體方案設計及關鍵技術分解」的立項研究。

  由於月球表面崎嶇不平,所以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正在研製的月球車採用了6個輪子,其中每側的兩個輪子通過兩個搖臂與另一個輪子相連,車尾還有一個搖臂用來減輕車身的起伏。月球車每個輪子裡都裝有一臺發動機,採用自備電池和太陽能電池供電,每個輪子都可單獨啟動,這套獨特的驅動系統能確保月球車在月球上輕鬆越過18釐米高的障礙,而車身沒有大的起伏,真正做到在月球上「如履平地」。此外,月球車前部還裝有一排4個探照燈,頂部裝有一臺三維立體攝像機,這臺有三個攝像頭的攝像機具有全新攝影功能,並能將照片傳回地面控制中心。

  在此前這一款月球車向公眾展示時,清華大學有關專家表示,清華大學月球車還無法適應月球上的環境。中國月球車的最終方案將由用戶來確定,美國在進行月球探測時也由多家同時進行樣車研製,最後從中確定一家。

  ■歐陽自遠如是說

  近日,記者採訪了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

  歐陽院士說這些單位參與的積極性值得肯定。但目前探月工程小組還沒有提出對月球車最終的、具體的各項指標,所以各單位的月球車日後必須與月球探測的要求結合起來,進行重新設計和修改。今後將提出月球車的總體技術要求,並採取競爭機制,優選最適合月球探測指標的月球車項目。(記者:胡群芳、陳永傑)

相關焦點

  • JAXA聯手豐田打造燃料電池月球車 計劃2029年發射
    據外媒報導,豐田公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籤署了一項將建造一艘氫動力月球車的協議。
  •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呢?「月球車」是前蘇聯發射的,於1970年11月成功落地,它是美蘇太空爭霸戰的產物之一。與「月球車1號」不同的是,這輛月球車是有人駕駛的四輪驅動裝置,長3米,寬1.8米,重209公斤,以電池為動力,最高的時速為16公裡。
  •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人類為了探索月球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和嘗試,歷史上已經有非常多的月球車登上了月球,也還有很多在整裝待發,準備出發月球。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呢?月球車1號這是人類史上第一輛登上月球的無人駕駛的「月球車」是前蘇聯發射的,於1970年11月成功落地,它是美蘇太空爭霸戰的產物之一。「月球車1號」前後共有8個輪子,能夠在月球上實驗,收集巖石,還能夠爬緩坡。
  • 月球車是什麼意思?月球車概念股有哪些?
    分為無人駕駛月球車和有人駕駛月球車兩種。1970年11月,前蘇聯發射的無人駕駛的「月球車」1號成功降落在月球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月球車,1971年7月,美國阿波羅15」號太空人戴維斯-R-斯科特和詹姆斯-B-歐文進行了人類首次有人駕駛的月球車行駛。  2013年12月發射的嫦娥三號的任務是要實現落月就位探測和巡視,它不僅要在月球表面上實施軟著陸,並且還要在月球上釋放我國首輛月球車。
  • 玉兔號月球車最新消息:無法移動仍工作採集數據
    近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雜誌刊載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肖龍教授的一篇題為《中國觸摸月球》(China's touch on the Moon)的評論文章,詳細介紹了嫦娥3號以及玉兔號月球車的一些最新情況,玉兔號雖無法移動但仍在進行數據採集工作。
  • 專家釋疑中華牌"月球車"如何適應月球兇險環境
    換句話說,月球車等於處在宇宙輻射的「天羅地網」之中,這增加了月球環境的還原難度。難點二:如何在微重力狀況下減少微塵對儀器設備的磨損。由於太陽紫外線輻照的影響,月壤細粒會周期性的升起,而月球重力僅為地球的1/6,月球車行走時更容易帶起大量月壤細粒,進入甚至覆蓋月球車所載儀器設備。為此,美國田納西大學的科學家們提出利用磁場製作月球空氣過濾器的設想。
  • 揭秘我國首輛月球車
    嫦娥三號探測器預計將於今年12月發射,其承擔月面巡視探測任務的中國第一輛月球車(月球巡視探測器)同樣備受矚目。這輛月球車究竟是什麼樣?它將怎麼進行它的「探月之旅」?又會完成哪些科學任務?25日,在北京舉行的嫦娥三號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上,這些問題一一得到解答。
  • 「嫦娥三號」搭載「玉兔號」月球車,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
    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該探測器屬於嫦娥工程二期,關鍵任務之一是對月球進行局部的精細探測。2011年9月21日,國防科工局透露,嫦娥三號目前正處於初樣研製階段,正在進行大量試驗驗證工作,2012年1月6日,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完成。
  •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全球徵名活動中萬裡挑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 月球車與火星車
    報告題目:月球車與火星車報 告 人:賈陽,1970年生,吉林梨樹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研究員,嫦娥三號探測器及嫦娥四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博士,博導。負責我國月球車及火星車系統設計。長期從事太空飛行器系統設計、系統驗證工作,以及任務規劃、遙操作、熱控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爭做「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傳人
    原標題:爭做「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傳人 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的徵途中創造的奇蹟。
  • 退役後的嫦娥三號月球車,近日再獲新科研成果
    眾所周知,中國在2013年實施月球車落月工程,在這次探月工程中,使中國第一臺月球車軟著陸月球。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嫦娥二號繼續繞月探測,為嫦娥三號落月提前做更精細的規劃,嫦娥三號成功實施月球軟著陸。近日中國探月工程發布消息:中國探月月球車,「退役」後的「嫦娥三號」再獲新數據成果,中國科學家通過分析大量由「嫦娥三號」回傳的重要科學數據,其中就包括低頻雷達淺層數據
  • 為月亮和火星造車的人——對話月球車、火星車設計師賈陽
    中國嫦娥三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月球車「玉兔號」設計者、火星工程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2004年,中國啟動嫦娥探月工程,研製月球車的任務被交到了當時還不到35歲的青年航天人賈陽手裡。篳路藍縷近十載,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賈陽帶隊研製的我國首臺月球車「玉兔」也順利落戶「嫦娥的家」。
  • 宇宙空間處於什麼階段!
    但靠近質量巨大的物體時,形成的空間高速空間渦流,對人類才有牽引作用,比如靠近地球,靠近月球我們會陷進高速空間渦流中,從來會粘連到地球上,但是,空間渦流是怎樣產生的?目前宇宙處於穩定階段!但是已經時處於陷進黑洞渦旋中,
  • 追夢月球,他的通信設想讓探測器傳回天外影像
    探月過程中,登月車、遙控的漫遊者以及分散在月球表面的科學儀器都需要進行數據傳輸,傳輸的信息內容不僅包括視頻、圖像、語音、科學和工程數據等,而且這些數據互相傳輸還分別要採用不同的控制方式、通信方式以及存儲方式等等,其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 NASA計劃推出新一代高科技月球車,可以在月球夜晚繼續工作
    NASA目前已經在制定計劃,準備往月球表面發射首個長時間機械漫遊車任務,目的是在月球上探測水的存在。按計劃,該漫遊車將會在2022年登陸月球。現在,那輛名為「揮發物調查極地探測車」(VIPER, Volatiles Investigation Polar Exploration Rover)的月球車仍然還只是一個任務概念。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的話,該項目可能會開發出一種壽命較長的移動機器人,它可以在月球南極附近尋找水和其他揮發物。
  • 狗狗一生必經的5個成長階段,你家處於哪個
    今天來說說狗狗一生當中必經的5個成長階段,看看在每一個成長階段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順便也看看你家狗狗處於哪個階段吧。一、哺乳期:3個月之前在狗狗還處於哺乳期的時候,因為狗狗的身體各方面還在發育中,尤其是狗狗的腸胃消化功能還不是很好,最好就是餵母奶,如果是買回來的幼犬,飼主可以選擇餵一些狗狗專用的羊奶粉,記住牛奶不要喂,牛奶含有難消化的乳糖。
  • 「中華牌」月球車製造完畢
    「嫦娥三號」探月衛星「親近」月球。目前,該月球車已製造完畢。   昨日,在重慶向各大高校學子作主題為《嫦娥一號與深空探測》報告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嫦娥工程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最新透露,我國至少已研製出了十幾架月球車。   葉培建稱,月球車是一種能夠在月球表面移動,並完成探測、採集和分析樣品等複雜任務的機器人。   「要記住,這個月球車是『中華牌』!」
  • 我國的刷臉支付仍處於相對「蠻荒」的發展階段
    《條例》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採集自然人信息的,應當經本人同意並約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此外,強調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採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識別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據此來看,包括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及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等都將被禁止採集人臉、指紋、聲音等生物識別信息。
  • 「陸地巡洋艦」之後,豐田推出載人加壓月球車「月球巡洋艦」
    [釘科技編譯]根據《rocketrundown》消息:如果人類想要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基地,火箭、漫遊車和著陸器僅僅是第一步,還需開發交通運輸工具,用來建造幫助人們建設月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