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5條成語破解東晉和前秦的歷史謎團與戰爭故事

2020-12-05 作家七劍江湖

滅了慕容鮮卑建立的第一個王國前燕後,前秦基本上算是統一了華夏北方。

自西晉以來,長江以北第一次處於同一個政權的管轄之中。

前秦皇帝被順利衝昏了頭,不顧大家反對,計劃侵略東晉,一統江山。

第一條典故:投鞭斷流

前秦皇上苻堅決定統一東晉時,朝中大臣紛紛勸諫:

「多年戰亂,百姓貧困不堪,民心思穩,冒然發動戰爭,不佔天時;

東晉據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我軍不佔地利

東晉是由漢人建立,被國人擁護和愛戴,我們也不佔人和。」

但是,極度自負的苻堅卻回應:

「坐擁百萬大軍,我只要一聲令下,所有士兵把他們手上的馬鞭投到長江之中,足以把長江水截斷止流,所謂的長江天險有什麼好怕的呢?」

後人變以出自《晉書》中這一典故形容某一組織和陣容的強大。

民間有一句諺語 「吐口唾沫也把他淹死」估計也是出自於此典。

於是,在公元383年八月,前秦皇帝苻堅帶領八十多萬大軍從長安浩浩蕩蕩向東晉邊境出發。

前秦御駕親徵的消息傳到東晉首都建康後,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覷,都慌了神。

第二條典故:東山再起

東晉宰相謝安的老家是現在的河南省太康人,出身於士族階層。

謝安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一路做官做到了高位。

但是,因同事之間,互相詆毀,相互內鬥,就辭官不做,退隱山林。

然後,謝安時常與一幫文人雅士,在會稽東山上吟詩談文,遊山玩水。

謝安在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

當時,在士大夫中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做官,叫百姓怎麼過哇?

直到國家遇到緊急困難的時候,朝廷想起了謝安。

四十多歲,已是不惑之年的謝安,才東山再起,期待著保家衛國,為國爭鋒。

後來,人們把他重新出來做官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淝水之戰中,謝安成為東晉八萬兵力的總指揮。

但是謝安不辱使命,以區區8萬晉軍,硬生生地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大軍。

此役為東晉贏來了幾十年的和平。

戰後,謝安卻因功名太盛,而被晉孝武帝所猜忌。

後來,謝安被迫前往廣陵避嫌,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

第三條典故:草木皆兵

苻堅的先頭部隊在洛澗戰役中,被附近的晉軍偷襲,被打得潰不成軍。

洛澗戰役讓前秦士氣受挫,信心喪失,同時讓一向驕傲自負的皇帝也心神不寧,彷徨不安。

哨兵報告:晉軍正奔壽陽而來。

苻堅便和苻融登上壽陽的城頭,觀察動靜。

他看見對岸晉兵,戰船密布,排列整齊,赫赫有聲,訓練有素。

再回望,北面八公山上,無數草木,西風吹過,左晃右動,好像無數士兵跑步前行。

頓時大驚。

苻堅問苻融說:你不是說晉軍是弱旅嗎?為什麼現在成這麼強大的對手呢?

後來,「草木皆兵」就成了成語,用來形容人的疑神疑鬼,神經過敏。

第四條典故:風聲鶴唳

淝水一戰,前秦大將苻融戰死。

皇帝苻堅中箭受傷。

隨後,苻堅率領餘兵,向著北方,逃命而去。

前秦殘兵,聽到風吹過的聲音不寒而慄,聽到南往的秋鶴鳴叫,也以為是晉兵在後窮追不捨。

於是。

他們饑寒交迫,日夜逃跑,逃到北方時,百萬大軍已經喪失了十之七八。

這便產生了成語:風聲鶴唳。

風聲鶴唳:形容人受過刺激後,心靈脆弱不堪,一有風吹草動,小心肝都已經忍受不了。也用來形容人岌岌可危的處境。

第五條典故:折屐齒

淝水之戰,收復壽陽後,前方將領謝石和謝玄,立即派信使飛馬馳鞭往首都報捷。

當時,謝安正與客人在客廳下棋。

看到捷報後,謝安不露聲色,隨手把信箋放在一旁,繼續埋頭下棋。

客人看見是前方信使來報。

忍不住問:戰況如何?

謝安慢吞吞地說:孩子們把秦人打敗了。

客人聽了,跳將起來,棋也顧不得下了。

立即告辭,想迅速把消息轉告世人。

送走客人,謝安再也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在跨過門檻時,踉踉蹌蹌,把木屐上的齒都給碰斷了。

這是典故「折屐齒」的來歷。

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喜訊來臨,控制不住愉悅的心情。

五條典故就講完了。

淝水之戰後,華夏北方大地,又將迎來一幕幕變故。

也為鮮卑慕容的再一次崛起,創造機會。

相關焦點

  • 一天一個成語:草木皆兵
    【成語造句】 1.聽過這個恐怖的故事後,小東終日提心弔膽,草木皆兵。 2.敵軍將領告訴士兵,不要感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哪怕真的有危險,也要沉得住氣。 3.戰爭即將來臨,全國上下草木皆兵。
  • 歷史上影響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的三次偉大戰爭!
    但在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發展之中,也曾多次遭到內部和外部的危機,無論是華夏大地上的國與國之間的吞併之戰,或者是對抗他國敵對勢力的侵略之戰,亦或者是開疆擴土的遠徵之戰,戰爭都在用它獨特的方式改變中國歷史的走向。最終,我們中華民族都憑藉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包容力度過難關。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足以改變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最為重要的三次戰爭!
  • 成語中的合肥文化:聆聽成語故事 品味廬州經典
    比如古老的神話傳說、民間典故,還有精彩的人物傳記、歷史戰役等,其中衍生出的大量成語故事,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脈氣象,彰顯出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魅力。你知道這些熟悉的成語涉及哪些歷史人物嗎?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和合肥有著什麼樣的淵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華成語中的合肥文化。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前秦此次戰役後的垂死掙扎
    東晉時候,黃河流域被匈奴等那麼幾個主要少數民族勢力控制,而且各個民族的人民分別在自己族中強勢人物的帶領下,佔據一方建立割據政權,各個割據小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和人口,互相爭奪資源,徵戰不休,各個勢力也都你方唱罷我登場,在這段歷史的舞臺上登臺和退場時長上演,後來經過後世史學家的統計,這段時期先後建立過十六個國家政權,所以就稱這段混亂的時期為十六國時期。
  • 歷史上有五場戰爭,決定了華夏的光明與黑暗,第五次至今讓人痛心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古代著名的戰爭,引發了讀者熱議,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五場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重要戰爭,每一場都帶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雖然可能有進步也可能後退,但都成為了我們心中的歷史。
  • 歷史·雨花臺:梅崗曾是東晉名相謝安的長眠之地
    這看似名不見經傳的山崗背後,卻曾是東晉名相謝安墓的所在地。如今的謝安墓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西南15.5公裡的太傅鄉三鴉崗,據碑文記載:「初,墓在建康(今南京)梅崗,陳逆叔陵發冢,鳩佔鵲窼,裔孫夷吾殮葬,零落他鄉。然桑梓滾滾哀思未息,每念及公『還東』夙願,不禁唏噓。為迎公魂歸故裡,遂於斯再建墓冢,朝夕相守。」
  • 成語芝蘭玉樹是形容什麼意思 10.23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
    成語芝蘭玉樹是形容什麼意思 10.23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 2020年10月23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中又更新了最新的成語問題
  • 中國歷史上有能力統一天下,卻最終功虧一簣的六位君主!
    這給了老奸巨猾的劉邦機會,劉邦帶領諸侯聯軍反對項羽,從彭城之戰打到垓下之戰,項羽最終兵敗身死。 五胡十六國中最有希望完成統一的是前秦,前秦在苻堅的帶領下,任用王猛勵精圖治,消滅了北方各個割據政權,建立了統一北方的前秦帝國。苻堅志在統一天下,動用全國兵力發動了淝水之戰,與東晉在淝水對陣。兩軍商議晉軍渡河決戰,秦軍來個「半渡而擊之」,豈不美哉?
  • 從東晉才女謝道韞比喻雪花的故事中,看如何形神兼備地使用比喻句
    《世說新語》言語第二記載了一篇東晉才女謝道韞回答如何將雪花作比喻的故事: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 【歷史】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整理
    了解本課涉及之成語故事 紙上談兵-長平之戰;圍魏救趙-桂陵之戰;退避三舍-城濮之戰 [重點考點] 1.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爭是(城濮之戰)。 5.(長平之戰)後,東方六國無力抗秦,後相繼被秦所滅。
  • 生病後皇帝親自祈福保佑平安,在歷史上是真不可多見的!
    十六國爭霸,是在我國歷史上較為動蕩的一個時期,當初晉朝司馬炎登基後大肆封王,死後發生了八王之亂,從那之後,戰爭混亂就再也沒停止過,一直亂成了十六國的動亂爭霸局面,幾百年的混戰,民不聊生,今天小編同大家一起聊聊當時的十六國之一的東晉國內的猛將,位列百將榜的大將----王猛
  • 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打不死小強,他們英雄輩出,他們盛產俊男野心家
    在西晉王朝之後的中國歷史上,五胡亂華的大時代裡,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紛紛登場,他們放棄了苦寒之地的北方草原、森林、大漠,開始趁著司馬西晉政權大亂,而紛紛進入華夏漢族的祖居中心統治之地,紛紛建立政權,成就自己的王圖霸業,但是城頭變幻大王旗,政權更迭的速度幾乎趕上了嬰兒換尿布的速度
  • 詳細的北緯30度之謎與破解嘗試
    北緯30度之謎可謂是世界上最大的謎團,其中包括地理、歷史與人文的諸多奇觀與事件,吸引了無數人的好奇與探索。人們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位於北緯30度這條線附近的奇觀、事件,但未必知道得全面。這裡為此做一下全面的羅列,並嘗試破解這一謎團。北緯30度之謎的奇觀、事件大致分布在北緯25—35度之間,涵蓋地理、歷史和社會人文的諸多方面。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知道這些故事原來就發生在家門口,不少南京人備感自豪,大呼長知識!「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
  • 此人功蓋諸葛亮,若非亡故,前秦一統天下(第一章)!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是一首唐代詩人杜甫對諸葛亮的盛讚和惋惜詩句。 諸葛亮27歲高臥隆中之時,劉備三顧茅廬傾誠相邀,遂作「隆中對」指點江山、侃侃而談,盡剖三分天下之大勢。此人便是「東晉十六國」的前秦名相---王猛。
  • 中國古代重要歷史事件排序
    西周 武王伐紂,牧野之戰滅商實行分封制周公東徵國人暴動幽王烽火戲諸侯犬戎攻破鎬京平王東遷雒邑 春秋戰國 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商鞅變法、馬陵之戰、桂陵之戰、長平之戰、荊軻刺秦)